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酸激发剂对固废材料及其灌浆料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张会芳 陈洁 +6 位作者 王磊 李晓辰 李金珠 刘凯宏 曹慧 任泽江 刘哲颖 《硅酸盐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88-1802,共15页
为了提高固体废弃物的利用率,分别选用盐酸、醋酸和草酸作为酸激发剂对粉煤灰和矿渣微粉进行浸泡激发并制备灌浆料,通过测定灌浆料的力学性能确定酸激发剂的最优激发浓度。将试件分别置于标准养护环境、3%(质量分数)NaCl溶液、3%(质量分... 为了提高固体废弃物的利用率,分别选用盐酸、醋酸和草酸作为酸激发剂对粉煤灰和矿渣微粉进行浸泡激发并制备灌浆料,通过测定灌浆料的力学性能确定酸激发剂的最优激发浓度。将试件分别置于标准养护环境、3%(质量分数)NaCl溶液、3%(质量分数)Na_(2)SO_(4)溶液、3%(质量分数)NaCl和Na_(2)SO_(4)混合溶液中养护28 d,通过测定试件的抗折强度计算抗蚀系数,结合试件的微观结构综合分析酸激发固废材料后制备的灌浆料在不同腐蚀环境中的耐腐蚀性。结果表明:经浓度为2.0%(质量分数)的盐酸溶液浸泡激发后,制备的灌浆料试件抗压强度最高,可达64.5 MPa;酸激发粉煤灰和矿渣后制备的灌浆料中石英和钙矾石的含量增加,酸激发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水化反应;经盐酸激发制备的灌浆料试件抵抗Cl-侵蚀的效果最差,能一定程度上抵抗SO_(4)^(2-)侵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激发 固废材料 灌浆料 力学性能 微观机理 耐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激发剂对固废材料活性激发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张会芳 龚琳洋 +6 位作者 陈洁 张玉栋 曹慧 刘哲颖 李玉宽 魏文博 刘凯宏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941-2951,共11页
为了探究酸激发剂种类和浓度对固体废弃物的活性激发效果,采用控制变量法,选用三种酸溶液作为激发剂对粉煤灰和矿渣进行活性激发,激发后的粉煤灰和矿渣混合作为胶凝材料取代30%(质量分数,下同)的水泥,选用全铁尾矿砂和全再生骨料两种材... 为了探究酸激发剂种类和浓度对固体废弃物的活性激发效果,采用控制变量法,选用三种酸溶液作为激发剂对粉煤灰和矿渣进行活性激发,激发后的粉煤灰和矿渣混合作为胶凝材料取代30%(质量分数,下同)的水泥,选用全铁尾矿砂和全再生骨料两种材料分别作为灌浆料试件的两种细骨料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经适量浓度的酸激发剂浸泡激发的固废材料活性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对比全铁尾矿砂试验组和全再生细骨料试验组的强度发现酸激发剂对再生骨料试验组的强度提升效果较好;对于同种细骨料的试验组,盐酸对试件强度提升效果较好。当酸溶液种类相同时,浓度为1%的草酸溶液、1%的醋酸溶液、2%的盐酸溶液对铁尾矿砂试验组的提升效果较好;浓度为1%的草酸溶液、3%的醋酸溶液、1.5%的盐酸溶液的再生骨料试验组提升效果较好。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发现使用酸激发胶凝材料,试件中石英和钙矾石相对含量上升,说明酸激发能够促进水化反应的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激发 固体废弃物 水泥基灌浆料 铁尾矿砂 再生细骨料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废复合材料灌浆料复合试验设计、力学性能及微观结构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张会芳 龚琳洋 +6 位作者 任娅娜 黄建国 寇斌 颜政伟 张占超 刘伟杰 魏文博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4006-4016,4034,共12页
为了提高粉煤灰、矿渣、铁尾矿砂和机制砂等固废的利用率,制备早强、微膨胀的高强灌浆料,本文通过复配普通硅酸盐水泥和硫铝酸盐水泥,以及设计石英砂-铁尾矿砂-机制砂的三元复合体系和正交试验的方式分析了在固废复合材料共同作用下灌... 为了提高粉煤灰、矿渣、铁尾矿砂和机制砂等固废的利用率,制备早强、微膨胀的高强灌浆料,本文通过复配普通硅酸盐水泥和硫铝酸盐水泥,以及设计石英砂-铁尾矿砂-机制砂的三元复合体系和正交试验的方式分析了在固废复合材料共同作用下灌浆料的力学性能和微观结构。试验结果表明,普通硅酸盐水泥和硫铝酸盐水泥最优质量比为4∶1,石英砂、铁尾矿砂、石灰石机制砂的最优质量配合比为7∶1∶2,正交试验4种因素对灌浆料试件强度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为水胶比、粉煤灰掺量、胶砂比和矿渣掺量,通过极差分析得到最佳因素水平组合为水胶比为0.33、胶砂比为1.0∶1.2、粉煤灰掺量和矿渣掺量分别为6%和10%(质量分数)。通过XRD、SEM分析发现,C-S-H凝胶的密实程度会影响灌浆料试件的强度,水胶比对钙矾石物相有影响,钙矾石和六水铝酸三钙能提高试件的早期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基灌浆料 三元复合砂 正交试验 复掺水泥 固体废弃物 水化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