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颅骨骨膜窦合并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及额中缝1例
被引量:
3
1
作者
王东昕
周悦
+1 位作者
孙淑敏
刘树荣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13年第8期604-605,共2页
病例男,22岁,自幼右额部头皮下可复性包块,质软,无搏动感及透光性,包块皮肤颜色及温度正常。包块平卧及低头时出现,抬头及站立时缩小或消失,压迫颈静脉或屏气用力时增大,挤压后可缩小。患者无明确外伤史,因头晕、头痛就诊。CT...
病例男,22岁,自幼右额部头皮下可复性包块,质软,无搏动感及透光性,包块皮肤颜色及温度正常。包块平卧及低头时出现,抬头及站立时缩小或消失,压迫颈静脉或屏气用力时增大,挤压后可缩小。患者无明确外伤史,因头晕、头痛就诊。CT平扫及增强影像表现:右额部头皮下片状密度增高影,平扫CT值约63HU,动脉期及静脉期CT值分别约72HU、93HU,病变范围约62mm-94mm,局部颅骨变薄。VR重建示右侧额骨多个大小不等小骨孔影,并见蚓状额中缝(图1)。平扫示右额叶一类圆形略高密度影,CT值约58HU,边界清晰,直径约9mm,内见点状钙化灶,病变动脉及静脉期无明显强化。病人于外院手术,随访病理为静脉血管样扩张,未见动脉成分(图2)。一年后随访,无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骨膜血窦
血管瘤
海绵状
中枢神经系统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颅骨骨膜窦合并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及额中缝1例
被引量:
3
1
作者
王东昕
周悦
孙淑敏
刘树荣
机构
河北省衡水市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ct室
出处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13年第8期604-605,共2页
文摘
病例男,22岁,自幼右额部头皮下可复性包块,质软,无搏动感及透光性,包块皮肤颜色及温度正常。包块平卧及低头时出现,抬头及站立时缩小或消失,压迫颈静脉或屏气用力时增大,挤压后可缩小。患者无明确外伤史,因头晕、头痛就诊。CT平扫及增强影像表现:右额部头皮下片状密度增高影,平扫CT值约63HU,动脉期及静脉期CT值分别约72HU、93HU,病变范围约62mm-94mm,局部颅骨变薄。VR重建示右侧额骨多个大小不等小骨孔影,并见蚓状额中缝(图1)。平扫示右额叶一类圆形略高密度影,CT值约58HU,边界清晰,直径约9mm,内见点状钙化灶,病变动脉及静脉期无明显强化。病人于外院手术,随访病理为静脉血管样扩张,未见动脉成分(图2)。一年后随访,无复发。
关键词
颅骨膜血窦
血管瘤
海绵状
中枢神经系统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分类号
R651.1 [医药卫生—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颅骨骨膜窦合并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及额中缝1例
王东昕
周悦
孙淑敏
刘树荣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1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