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PLCE1和RFT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9
1
作者 张晓娟 石劲松 +3 位作者 张玲染 徐小溪 侯素平 张清泉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348-1351,共4页
目的探讨磷脂酶Cε1(phospholipase C epsilon 1,PLCE1)与核黄素转运蛋白2(riboflavin transporter 2,RFT2)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7例ESCC组织... 目的探讨磷脂酶Cε1(phospholipase C epsilon 1,PLCE1)与核黄素转运蛋白2(riboflavin transporter 2,RFT2)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7例ESCC组织和48例正常食管组织中PLCE1和RFT2的表达,分析二者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PLCE1和RFT2在ESCC组织及正常食管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85.1%(74/87)、14.6%(7/48)及74.7%(65/87)、16.7%(8/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LCE1及RFT2表达与ESCC临床T分期、淋巴结转移和肿瘤最长径有关(P<0.05),与患者性别、年龄及肿瘤分化程度无关(P>0.05)。ESCC组织中PLCE1与RFT2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_s=0.646,P<0.05)。结论 PLCE1和RFT2均在ESCC中呈高表达,且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肿瘤最长径密切相关,提示PLCE1与RFT2可能成为ESCC早期诊断和判断预后的辅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鳞状细胞癌 PLCE1 RFT2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组化双染技术在肿瘤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2
作者 刘洪博 王文智 +2 位作者 邱雷 刘艳彩 刘铁刚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303-1305,共3页
病理学诊断技术发展至今,已进入到传统解剖、组织形态学、免疫组化以及原位杂交等分子技术相互补充、综合应用的新阶段。免疫组化技术在我国开展已有三十多年,发挥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随着技术方法的不断充实和改进,新技术也逐渐... 病理学诊断技术发展至今,已进入到传统解剖、组织形态学、免疫组化以及原位杂交等分子技术相互补充、综合应用的新阶段。免疫组化技术在我国开展已有三十多年,发挥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随着技术方法的不断充实和改进,新技术也逐渐增加。免疫组化单一染色方法由于提供组织信息有限,且着色在2张或多张切片上,位置分离,加大了病理医师对结果判读的难度。双染技术可以弥补单一染色的不足,该技术可在同一切片上同时或先后进行两种不同染色,如免疫组化双染、免疫组化与特殊染色、免疫组化与原位杂交等。本文着重介绍免疫组化双染技术在各肿瘤组织中的诊断应用,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腺鳞癌 乳腺包裹性乳头状癌 子宫颈组织 双染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低级别腺鳞癌1例 被引量:3
3
作者 刘洪博 王文智 +2 位作者 邱雷 刘艳彩 刘学刚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956-957,共2页
患者女性,43岁。因发现左侧乳腺无痛性肿物7天入院。B超示左侧乳腺内非匀质低回声结节(BI-RADSⅣa类)。外科检查:双侧乳腺对称,乳头无抬高、内陷及溢液;双乳皮肤无红肿及破溃,左侧乳腺内上象限可触及一质硬区,大小3 cm×2 cm,边... 患者女性,43岁。因发现左侧乳腺无痛性肿物7天入院。B超示左侧乳腺内非匀质低回声结节(BI-RADSⅣa类)。外科检查:双侧乳腺对称,乳头无抬高、内陷及溢液;双乳皮肤无红肿及破溃,左侧乳腺内上象限可触及一质硬区,大小3 cm×2 cm,边界不清,质略硬,活动度较差,双侧腋窝未触及肿大淋巴结。临床诊断:乳腺肿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低级别腺鳞癌 化生性癌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30阳性的窦性大B细胞淋巴瘤1例 被引量:2
4
作者 张晓娟 石劲松 +1 位作者 王林娜 孙晓玲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835-836,共2页
患者男性,48岁,半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发现颈部左侧有多个肿物,局部无红肿、疼痛,患者无发热,无声音嘶哑,无呼吸困难,未经任何治疗,肿物逐渐增大,为求明确诊治入院。查体:颈部对称,气管居中,未见颈静脉怒张及颈动脉异常搏动,颈部左侧皮肤... 患者男性,48岁,半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发现颈部左侧有多个肿物,局部无红肿、疼痛,患者无发热,无声音嘶哑,无呼吸困难,未经任何治疗,肿物逐渐增大,为求明确诊治入院。查体:颈部对称,气管居中,未见颈静脉怒张及颈动脉异常搏动,颈部左侧皮肤隆起,可触及多个圆形肿物,最大者4 cm×3 cm大小,无红肿,肿物无触痛,质硬,活动度差,未闻及血管杂音。 B超示:左侧颈部及颌下可探及多个大小不等的低回声结节,最大者3.1 cm×2.1 cm大小,边界清,外形尚规则,呈类圆形,内可见较多动静脉血流信号。 CT示:左侧颈部多个淋巴结肿大;支气管炎并右下肺炎性改变,两侧胸腔少许积液。全麻下经左颈部斜形切口行颈部淋巴结切除术,术中于胸锁乳突肌两侧可见数个肿大的淋巴结,大者4 cm × cm大小,表面呈灰褐色,边界欠清,常规切除颈部部分淋巴结,送病理组织学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B细胞淋巴瘤 CD30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透明变梁状肿瘤误诊非典型腺瘤1例 被引量:2
5
作者 邱雷 刘洪博 +1 位作者 张梅 郭莲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9-120,共2页
患者男性,65岁。一周前因体检发现甲状腺肿物而人院,无疼痛不适感。外科检查:颈部不对称,甲状腺右侧可触及一大小4cm×3cm肿物,质较软,边界清,活动度可。B超示(右侧)甲状腺多发实性及囊性结节。患者完善相关检查后,行甲... 患者男性,65岁。一周前因体检发现甲状腺肿物而人院,无疼痛不适感。外科检查:颈部不对称,甲状腺右侧可触及一大小4cm×3cm肿物,质较软,边界清,活动度可。B超示(右侧)甲状腺多发实性及囊性结节。患者完善相关检查后,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术中见甲状腺右叶外侧见一大小4cm×3cm×3cm的结节,游离甲状腺右叶上下级,注意保护喉返神经,切除甲状腺右叶大部,送病理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变梁状肿瘤 甲状腺肿瘤 非典型腺瘤 免疫组织化学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阴恶性血管球瘤1例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晓娟 孙晓玲 +1 位作者 王林娜 侯素平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56-357,共2页
患者女性.34岁,因发现右侧外阴肿物6个月入院。患者自诉4年前于当地医院行右侧外阴肿物剥除术,术后病理不详,6个月前自觉外阴不适,就诊于当地医院考虑外阴肿物,建议观察未治疗,近6个月肿物增大不明显,活动时偶有疼痛.
关键词 外阴肿瘤 恶性血管球瘤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纵隔原发性室管膜瘤1例 被引量:1
7
作者 侯素平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492-1493,共2页
患者女性,36岁。因“无明显诱因咳嗽,偶有咳痰、胸闷不适4年”入院。CT检查示左肺下叶囊性占位(图1)。术中发现肿物位于左后纵隔,大小8.0 cm×8.0 cm×7.0 cm,壁厚,张力高,与左肺下叶、主动脉、壁层胸膜关系紧密。肿物与周围组... 患者女性,36岁。因“无明显诱因咳嗽,偶有咳痰、胸闷不适4年”入院。CT检查示左肺下叶囊性占位(图1)。术中发现肿物位于左后纵隔,大小8.0 cm×8.0 cm×7.0 cm,壁厚,张力高,与左肺下叶、主动脉、壁层胸膜关系紧密。肿物与周围组织粘连,肿物基底处与主动脉紧密无间,保留部分主动脉基底处囊壁,移除肿物。患者术后未行放、化疗,随访至今未见肿瘤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隔肿瘤 室管膜瘤 组织病理学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窦部脂肪瘤1例
8
作者 刘洪博 夏志云 华玲玲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72-472,共1页
患者女性,50岁,因无明显诱因出现腹胀伴间断性腹痛5天入院。体检:患者既往体健,无糖尿病,冠心病史及食物药物过敏史。患者神清语利,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76次/分,律齐。腹部平软,剑突下有压痛,未扪及包块,肝脾肋下未触及,... 患者女性,50岁,因无明显诱因出现腹胀伴间断性腹痛5天入院。体检:患者既往体健,无糖尿病,冠心病史及食物药物过敏史。患者神清语利,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76次/分,律齐。腹部平软,剑突下有压痛,未扪及包块,肝脾肋下未触及,肠鸣音正常,双下肢无水肿。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超声内镜示:胃窦黏膜下层见低回声病变(脂肪瘤、胃息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窦肿瘤 脂肪瘤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