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引导下脉冲射频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疗效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刘冰 李琳 高谦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04-609,共6页
目的:探究CT引导下脉冲射频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疗效及相关因素。方法:纳入2020年9月至2022年11月入院治疗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135例,均接受CT引导下脉冲射频治疗,对比手术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皮损区与对应健侧区域... 目的:探究CT引导下脉冲射频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疗效及相关因素。方法:纳入2020年9月至2022年11月入院治疗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135例,均接受CT引导下脉冲射频治疗,对比手术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皮损区与对应健侧区域皮肤的温差(△T)、血清疼痛介质及炎症因子水平,统计并发症情况。以术后1年为观察终点,根据疗效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分别有84例和51例,对比2组临床资料,分析CT引导下脉冲射频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疗效的影响因素,构建预测模型并验证。结果:与术前比较,患者术后1、3、7dVAS评分和△T明显降低,术后7d血清前列腺素E2(PGE2)、白细胞介素(IL)-6和IL-10水平明显降低,β-内咖啡肽(β-EP)水平明显升高(P<0.05)。无效组年龄>65岁、糖尿病、病程>6个月占比高于有效组,接受抗病毒治疗占比低于有效组(P<0.05);而2组性别、体重指数、高血压等其他资料分布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65岁、合并糖尿病、病程6个月是影响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构建CT引导下脉冲射频治疗后1年疗效的风险预测模型,Logit(P)=-4.751+1.723×(年龄)+1.637×(糖尿病)+1.853×(病程)。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显示,该模型的预测概率与实际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251,P=0.851),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显示,模型预测CT引导下脉冲射频治疗后1年疗效(无效)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56(95%CI 0.783~0.930)。结论:CT引导下脉冲射频治疗可明显减轻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疼痛程度,年龄>65岁、合并糖尿病、病程>6个月是影响术后1年疗效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脉冲射频 疗效 影响因素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