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病虫害防治策略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慧英 《中国种业》 2025年第5期192-192,共1页
病虫害是影响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品质的重要因素。一旦植株染病生虫,不仅会导致作物产量显著降低,严重时甚至会造成植株大面积死亡。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病虫害防治策略进行探讨,以期从根源上减少病虫害,保障大豆玉米带状复... 病虫害是影响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品质的重要因素。一旦植株染病生虫,不仅会导致作物产量显著降低,严重时甚至会造成植株大面积死亡。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病虫害防治策略进行探讨,以期从根源上减少病虫害,保障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产量与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 病虫害 防治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植密度与施肥模式对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协同影响研究
2
作者 赵鑫 《河北农业》 2025年第7期43-46,共4页
种植密度与施肥模式是影响玉米产量和品质的核心农艺要素。二者通过协同调控群体结构与个体生长的资源分配,在不同生态条件下对玉米产量构成要素及营养品质形成产生复杂影响。合理的密度与施肥组合可平衡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和粒重,优... 种植密度与施肥模式是影响玉米产量和品质的核心农艺要素。二者通过协同调控群体结构与个体生长的资源分配,在不同生态条件下对玉米产量构成要素及营养品质形成产生复杂影响。合理的密度与施肥组合可平衡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和粒重,优化籽粒蛋白质、淀粉、脂肪等营养成分比例,既满足粮食安全对产量的刚性需求,又能提升玉米作为饲料、食品及工业原料的专用品质。深入解析二者的协同效应机制,对实现玉米生产的高产、优质、高效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理论与实践价值,是应对全球粮食需求增长与农业资源环境约束双重挑战的关键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密度 施肥模式 玉米产量 品质 协同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冀西北地区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7
3
作者 乔志红 《现代农村科技》 2024年第5期28-28,共1页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高产栽培技术是现代农业生产的一种新型种植技术。文章探讨了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包括品种选择、播种准备、种植模式、田间管理、适时收获5个方面,以期为种植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 玉米 大豆 带状复合种植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玉米秸秆NDF消化率的瘘管牛瘤胃微生物差异性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田祖光 郭威 +4 位作者 孙悦龙 贾师奇 杨子怡 胡晓林 郭晓军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56-60,共5页
试验旨在对饲喂不同NDF消化率的玉米秸秆的牛瘤胃微生物进行差异分析。试验选取装有永久性瘘管的草原红牛6头,利用尼龙袋法进行瘤胃有效降解率的评价。试验牛随机分为2组,分别饲喂发酵玉米秸秆(添加复合菌剂)和青贮玉米秸秆(不添加复合... 试验旨在对饲喂不同NDF消化率的玉米秸秆的牛瘤胃微生物进行差异分析。试验选取装有永久性瘘管的草原红牛6头,利用尼龙袋法进行瘤胃有效降解率的评价。试验牛随机分为2组,分别饲喂发酵玉米秸秆(添加复合菌剂)和青贮玉米秸秆(不添加复合菌剂),在饲喂第0、7、21 d采集瘤胃液,命名为青贮组(CSS0、CSS7、CSS21)和发酵组(FCS0、FCS7和FCS21)。结果显示,与青贮玉米秸秆相比,发酵玉米秸秆的干物质(DM)、酸性洗涤纤维(ADF)、中性洗涤纤维(NDF)的瘤胃有效降解率均显著提高(P<0.05)。饲喂发酵玉米秸秆的牛瘤胃细菌的多样性和丰富度显著提高(P<0.05)。在属水平上,共有9个具有显著性差异的菌属。FCS21组的Prevotella、Prevotellaceae UCG-003、Desulfovibrio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CSS21组(P<0.05),Fibrobacter、Ruminobacter、Ruminococcaceae UCG-010、Ruminococcaceae NK4A214 group、Butyrivibrio、Ruminococcus的相对丰度显著低于CSS21组(P<0.05)。通过对组间差异菌属的相对丰度与NDF消化率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玉米秸秆的NDF消化率与瘤胃微生物的相对丰度显著相关(P<0.05)。研究表明,发酵玉米秸秆NDF有效降解率显著高于青贮玉米秸秆;不同NDF消化率的玉米秸秆饲喂瘘管牛,其瘤胃微生物结构与组成存在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玉米秸秆 尼龙袋法 NDF消化率 瘘管牛 瘤胃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链球菌病的流行及综合防治措施 被引量:3
5
作者 李三吓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2年第10期200-202,共3页
猪链球菌病属于养猪生产中比较常见的疾病,是由多种致病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人畜共患病,感染严重的会造成人死亡。随着规模化养猪业的不断发展,链球菌病已经成为养猪生产中常见且多发病。本文对猪链球菌病进行了详细介绍,并且根据多年经... 猪链球菌病属于养猪生产中比较常见的疾病,是由多种致病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人畜共患病,感染严重的会造成人死亡。随着规模化养猪业的不断发展,链球菌病已经成为养猪生产中常见且多发病。本文对猪链球菌病进行了详细介绍,并且根据多年经验总结出有效的防治措施,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球菌病 流行 诊断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硒和维生素E缺乏症的防治 被引量:2
6
作者 李三吓 《吉林畜牧兽医》 2022年第4期53-55,共3页
随着我国养猪业的不断发展壮大,猪只饲养量平稳上升,饲养经济效益比较理想,更多的饲养者加入到养猪生产的行列,但是由于饲养管理措施以及专业水平的差异性,造成猪只患病的情况比较多见。其中营养代谢性疾病发生的情况比较多见,硒和维生... 随着我国养猪业的不断发展壮大,猪只饲养量平稳上升,饲养经济效益比较理想,更多的饲养者加入到养猪生产的行列,但是由于饲养管理措施以及专业水平的差异性,造成猪只患病的情况比较多见。其中营养代谢性疾病发生的情况比较多见,硒和维生素E缺乏症在临床中属于常发的疾病,会影响实际养猪生产,给饲养者造成经济损失。本文主要从引发猪只硒和维生素E缺乏症的原因入手分析,并且总结相应有效的诊治措施,以期确保饲养者的经济效益,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硒和维生素E缺乏症 发病原因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巴氏杆菌病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1
7
作者 李三吓 《吉林畜牧兽医》 2022年第5期33-35,共3页
随着我国养猪生产的不断发展,饲养生产趋于规模化、集约化的方式,在这种条件下,如果饲养管理措施落实不到位,很容易造成猪只患病。其中巴氏杆菌病就是比较常见的疾病,病原主要就是多杀性巴氏杆菌,生产中存在很多因素都可以引起猪只发病... 随着我国养猪生产的不断发展,饲养生产趋于规模化、集约化的方式,在这种条件下,如果饲养管理措施落实不到位,很容易造成猪只患病。其中巴氏杆菌病就是比较常见的疾病,病原主要就是多杀性巴氏杆菌,生产中存在很多因素都可以引起猪只发病,临床中属于具有热性、急性特点的传染性疾病,而且疾病的分布相对非常的广泛。在实际生产中常常会与其他疾病出现混合感染的情况,在很大程度上严重威胁猪只饲养场的经济收益。所以本文主要针对猪巴氏杆菌病的流行以及发病情况进行分析,并且根据多年的实践生产经验总结出有效的诊治措施,以期引起饲养者足够的重视,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氏杆菌病 流行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蛋期蛋鸡的饲养管理措施 被引量:4
8
作者 李三吓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0年第6期160-161,共2页
鸡蛋具有非常高的营养价值,现在已经成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餐品。目前我国蛋鸡养殖业虽然已经趋于集约化且规模化的模式发展,但是饲养的规模仍然比较受限,不少的饲养场还是散养的家庭式,造成整体的养殖水平有限,专业的养殖技术水平偏低,... 鸡蛋具有非常高的营养价值,现在已经成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餐品。目前我国蛋鸡养殖业虽然已经趋于集约化且规模化的模式发展,但是饲养的规模仍然比较受限,不少的饲养场还是散养的家庭式,造成整体的养殖水平有限,专业的养殖技术水平偏低,蛋鸡利用的周期不长,没有理想的生产效率。所以蛋鸡养殖人员应该掌握有效的饲养管理措施,确保蛋鸡的生产能力,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措施,确保饲养者的经济收益,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蛋鸡 生产效率 影响因素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坝上长尾鸡与绿壳蛋鸡0-7周龄生长发育比较
9
作者 付家璇 章飞 +2 位作者 张云 李稳红 刘海斌 《养殖与饲料》 2022年第8期35-38,共4页
[目的]为了保护坝上长尾鸡的优良种质资源,引进黑色素含量高、营养保健价值更高的绿壳蛋鸡,进行杂交培育新型坝上长尾鸡品系,扩大饲养量,提高坝上长尾鸡的养殖效益。[方法]早上饲喂前(即鸡空腹时),在坝上长尾鸡群和绿壳蛋鸡鸡群中分别... [目的]为了保护坝上长尾鸡的优良种质资源,引进黑色素含量高、营养保健价值更高的绿壳蛋鸡,进行杂交培育新型坝上长尾鸡品系,扩大饲养量,提高坝上长尾鸡的养殖效益。[方法]早上饲喂前(即鸡空腹时),在坝上长尾鸡群和绿壳蛋鸡鸡群中分别随机挑选50只鸡用电子秤逐只称重,并做好记录;同时,测定其胫长、胫围、体斜长、胸骨长、胸宽、胸深、胸围,比较坝上长尾鸡与绿壳蛋鸡0~7周龄的生长发育情况。[结果]坝上长尾鸡只有胸骨长增长速度高于绿壳蛋鸡,绿壳蛋鸡体重和体斜长、胫长、胫围、胸宽、胸深、胸宽、胸围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坝上长尾鸡。[结论]通过杂交选育可提高坝上长尾鸡新品系的生产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坝上长尾鸡 绿壳蛋鸡 生产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牛泌乳期的饲养管理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三吓 闫婧姣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0年第1期93-93,共1页
奶牛在经历产犊之后进入泌乳期,通常会持续280-320d,但是国际标准定为305d。实际生产中会根据奶牛的泌乳规律,将泌乳周期共分为4个阶段,分别是泌乳的前期、盛期、泌乳和后期。泌乳期时间的长短会因为品种、胎次、年龄、产犊季节和饲养... 奶牛在经历产犊之后进入泌乳期,通常会持续280-320d,但是国际标准定为305d。实际生产中会根据奶牛的泌乳规律,将泌乳周期共分为4个阶段,分别是泌乳的前期、盛期、泌乳和后期。泌乳期时间的长短会因为品种、胎次、年龄、产犊季节和饲养管理条件的不同而存在差异性。其中以饲养场的饲养管理条件会明显直接的对产奶量以及再次发情产生影响,此外也会对奶牛以后的产奶量和使用年限造成影响。1泌乳前期奶牛产犊后10-20d就是泌乳初期。奶牛在分娩的后期会消耗机体内大量的营养,呈现非常虚弱的状态,在消化能力方面比较差,生殖器官也不能够完全的恢复,乳房仍然处于水肿状,乳腺及循环系统的正常功能也没有恢复正常的运转,但是奶牛的产奶量却逐渐的上升,导致出现产奶量与奶牛体质不适应的情况。但是在奶牛生产之后的前3-5d应该严格的控制好挤奶量和挤奶的次数,否则容易造成奶牛机体损失大量的钙而出现产后瘫痪的情况。生产之后的前2d给奶牛仅仅供应少量以麦麸为主的混合精料和优质干草即可。第3天开始可以适当的将青贮饲料或多汁饲料的供应量提高,同时要每天配合增加精料0.5-1.5kg。生产奶牛的采食能力恢复正常,同时乳房水肿状况完全消退之后,就可以将饲料的投喂量恢复正常。泌乳前期的奶牛应该采食易消化吸收并且适口性比较佳的饲料,每天供给奶牛35-38℃的温水饮用,以后的饮水温度可以逐渐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泌乳期 饲养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蛋鸡饲养生产中观察的重要性
11
作者 李三吓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2年第4期200-201,共2页
随着人们对营养的要求提高,鸡蛋富含蛋白质和其他多种营养元素,受到市场的追捧,促进了蛋鸡的规模化养殖,吸引更多的饲养者加入蛋鸡养殖行列,但并不是所有的饲养场都能够做到细致的观察鸡群,因此一些症状不明显的疾病不易及时发现,从而... 随着人们对营养的要求提高,鸡蛋富含蛋白质和其他多种营养元素,受到市场的追捧,促进了蛋鸡的规模化养殖,吸引更多的饲养者加入蛋鸡养殖行列,但并不是所有的饲养场都能够做到细致的观察鸡群,因此一些症状不明显的疾病不易及时发现,从而影响饲养场的经济收入。本文主要强调观察在养鸡生产中的重要性及具体实施的注意事项,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鸡 饲养 观察 重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季蛋鸡热应激的营养调控与鸡群管理
12
作者 李三吓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0年第5期160-161,共2页
我国夏季普遍都是高温的自然环境,在这种条件下饲养场的蛋鸡群会受到严重的热应激刺激。所以在实际饲养生产中应该了解蛋鸡受到热应激的反应,并且掌握相应的营养调控方法,以缓解鸡群的应激反应,保证饲养者的经济效益。本文主要针对热应... 我国夏季普遍都是高温的自然环境,在这种条件下饲养场的蛋鸡群会受到严重的热应激刺激。所以在实际饲养生产中应该了解蛋鸡受到热应激的反应,并且掌握相应的营养调控方法,以缓解鸡群的应激反应,保证饲养者的经济效益。本文主要针对热应激对产蛋鸡群的危害进行分析,藉此分析夏季饲养场应该对鸡舍采取的有效管理措施,着重介绍缓解鸡群热应激的营养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鸡 热应激 危害 鸡舍管理 营养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生态鸡的饲养技术
13
作者 李三吓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1年第3期195-196,共2页
绿色生态鸡在实际生产中主要就是遵循自然规律,基于自然条件放养生产,任由鸡群自由的采食方式,这样能够确保生产中的环保性。本文主要根据多年的实际工作经验,阐述绿色生态鸡的饲养生产技术,供参考。
关键词 绿色生态鸡 饲养管理 技术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蛋鸡饲养生产中观察的重要性
14
作者 李三吓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1年第6期185-185,共1页
随着我国整体经济收入的不断提升,人们对营养的要求也更高,而鸡蛋富含蛋白质和其他多种营养元素,所以越来越受到市场的追捧,所以蛋鸡饲养生产规模不断的扩大,使更多的饲养者加入蛋鸡生产行列,但并不是所有的饲养场都能够做到细致的观察... 随着我国整体经济收入的不断提升,人们对营养的要求也更高,而鸡蛋富含蛋白质和其他多种营养元素,所以越来越受到市场的追捧,所以蛋鸡饲养生产规模不断的扩大,使更多的饲养者加入蛋鸡生产行列,但并不是所有的饲养场都能够做到细致的观察鸡群,因此会发生不良的现象,从而影响饲养场的经济收入。本文主要强调观察在养鸡生产中的重要性及具体应该关注的方面,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养 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