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早期中国妇义女德的学理建构——以《春秋》对宋伯姬“卒于火”称贤为例
1
作者
张咪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2-110,共9页
先秦时期的妇义女德是儒家传统社会基础和道德规范的重要一环。孔子在《春秋经》中详细记录了鲁国公室女宋伯姬从聘问、纳币、陪媵、致女、夫死、卒于火的全部事迹,其地位突出可见一斑。根据孔子为宋伯姬所作的小传,早期妇女德行伦理体...
先秦时期的妇义女德是儒家传统社会基础和道德规范的重要一环。孔子在《春秋经》中详细记录了鲁国公室女宋伯姬从聘问、纳币、陪媵、致女、夫死、卒于火的全部事迹,其地位突出可见一斑。根据孔子为宋伯姬所作的小传,早期妇女德行伦理体系主要由知礼、践义、得众三方面构成,贞洁观并未成为女子称贤的核心。首先,宋伯姬作为鲁宋和平、友好关系的缔结者与见证者之一,孔子事无巨细地记载婚礼的仪式,塑造其知礼、懂礼、守礼的形象。其次,三《传》着重从“逮乎火而死”一事出发,表彰伯姬以实际行动、出于道德自觉去维护礼法,正是儒家所推崇的践行道义的表现。最后,孔子在伯姬身故后著录十二国参与“澶渊之会”,体现出“尊礼践义”是赢得国际声誉的一把密钥,从政治角度高度肯定了她的行为价值。孔子对伯姬特别称贤,是褒扬其为大义而亡,可以看作是对春秋礼崩乐坏、背弃人伦之时代状况的批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伯姬
妇义
女德
礼法
《春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尚书·洪范》的复合结构与五行的多重起源
被引量:
2
2
作者
王博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1-82,166,167,共14页
五行起源未能得到清楚阐明的根本原因在于“单线起源论”。《尚书·洪范》论说结构的复合性不仅展现出五行内涵的丰富性,也可视作五行的多重起源被尝试纳入到同一种五行叙事中的初步努力。《洪范》第一部分为《洪范》经文,其五行指...
五行起源未能得到清楚阐明的根本原因在于“单线起源论”。《尚书·洪范》论说结构的复合性不仅展现出五行内涵的丰富性,也可视作五行的多重起源被尝试纳入到同一种五行叙事中的初步努力。《洪范》第一部分为《洪范》经文,其五行指的是水道,属地之五行,这种内涵由行字本义而来。《洪范》第二部分是对经文的初步解释,其五行指的是君主的五种行为或德行,属人之五行,是五行在先秦时代最常见的内涵,乃由行字本义引申而来。《洪范》第三部分是对第二部分的进一步解释,其五行指的是“水、火、木、金、土”,这种五行内涵与行字本义完全无关,更与行字诸种引申义无关,是五行概念经过多次转化之后才有的内涵,成为汉以后最核心的五行内涵。先秦时代五行相关文献都呈现出与《洪范》类似的复合形态,可证五行有着完全不同的多重起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尚书·洪范》
五行
起源
水道
德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早期中国妇义女德的学理建构——以《春秋》对宋伯姬“卒于火”称贤为例
1
作者
张咪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河北省董仲舒与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出处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2-110,共9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董仲舒传世文献考辨与历代注疏研究”(项目号:19ZDA027)
上海交通大学“董仲舒青年学者”支持计划(项目号:HS-SJTU2020C01)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先秦时期的妇义女德是儒家传统社会基础和道德规范的重要一环。孔子在《春秋经》中详细记录了鲁国公室女宋伯姬从聘问、纳币、陪媵、致女、夫死、卒于火的全部事迹,其地位突出可见一斑。根据孔子为宋伯姬所作的小传,早期妇女德行伦理体系主要由知礼、践义、得众三方面构成,贞洁观并未成为女子称贤的核心。首先,宋伯姬作为鲁宋和平、友好关系的缔结者与见证者之一,孔子事无巨细地记载婚礼的仪式,塑造其知礼、懂礼、守礼的形象。其次,三《传》着重从“逮乎火而死”一事出发,表彰伯姬以实际行动、出于道德自觉去维护礼法,正是儒家所推崇的践行道义的表现。最后,孔子在伯姬身故后著录十二国参与“澶渊之会”,体现出“尊礼践义”是赢得国际声誉的一把密钥,从政治角度高度肯定了她的行为价值。孔子对伯姬特别称贤,是褒扬其为大义而亡,可以看作是对春秋礼崩乐坏、背弃人伦之时代状况的批判。
关键词
宋伯姬
妇义
女德
礼法
《春秋》
分类号
K22 [历史地理—中国史]
B82-05 [哲学宗教—伦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尚书·洪范》的复合结构与五行的多重起源
被引量:
2
2
作者
王博
机构
河北省董仲舒与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出处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1-82,166,167,共14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天人三策’与汉代政治哲学研究”(19CZX020)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五行起源未能得到清楚阐明的根本原因在于“单线起源论”。《尚书·洪范》论说结构的复合性不仅展现出五行内涵的丰富性,也可视作五行的多重起源被尝试纳入到同一种五行叙事中的初步努力。《洪范》第一部分为《洪范》经文,其五行指的是水道,属地之五行,这种内涵由行字本义而来。《洪范》第二部分是对经文的初步解释,其五行指的是君主的五种行为或德行,属人之五行,是五行在先秦时代最常见的内涵,乃由行字本义引申而来。《洪范》第三部分是对第二部分的进一步解释,其五行指的是“水、火、木、金、土”,这种五行内涵与行字本义完全无关,更与行字诸种引申义无关,是五行概念经过多次转化之后才有的内涵,成为汉以后最核心的五行内涵。先秦时代五行相关文献都呈现出与《洪范》类似的复合形态,可证五行有着完全不同的多重起源。
关键词
《尚书·洪范》
五行
起源
水道
德行
分类号
B227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早期中国妇义女德的学理建构——以《春秋》对宋伯姬“卒于火”称贤为例
张咪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尚书·洪范》的复合结构与五行的多重起源
王博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