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药物晶体的制备技术及其应用 被引量:22
1
作者 王廉卿 戎欣玉 +5 位作者 刘魁 胡易 高倩 赵树春 李校根 张于驰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4期339-348,共10页
纳米药物晶体技术是一种新颖的增加难溶性药物溶解度的药剂学途径,通过该技术制备的纳米药物晶体粒径小、载药量高,适用于多种给药途径,可显著提高药物溶解度和溶出速率,日益受到药剂工作者和研究人员的关注。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对纳... 纳米药物晶体技术是一种新颖的增加难溶性药物溶解度的药剂学途径,通过该技术制备的纳米药物晶体粒径小、载药量高,适用于多种给药途径,可显著提高药物溶解度和溶出速率,日益受到药剂工作者和研究人员的关注。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对纳米药物晶体的特点、増溶机理、制备方法、制备过程中使用的稳定剂以及市场应用等方面的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药物晶体 难溶性药物 溶解度 溶出速率 制备方法 市场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二硫酸钠活化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奎涛 邵永 +4 位作者 肖蕾 吴云霞 王昆亭 张钊 王建勋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86-89,91,共5页
通过同时加入Fe(Ⅱ)与Cu(Ⅱ)复合活化过硫酸钠,以亚甲基蓝为氧化降解目标,分别考察Na_2S_2O_8的浓度、初始pH、Fe^(2+)和Cu^(2+)浓度、反应时间4个因素对降解效果的影响。以亚甲基蓝的降解率、处理成本等为考察目标,试验表明,在Na_2S_2... 通过同时加入Fe(Ⅱ)与Cu(Ⅱ)复合活化过硫酸钠,以亚甲基蓝为氧化降解目标,分别考察Na_2S_2O_8的浓度、初始pH、Fe^(2+)和Cu^(2+)浓度、反应时间4个因素对降解效果的影响。以亚甲基蓝的降解率、处理成本等为考察目标,试验表明,在Na_2S_2O_8的浓度为84.0 mmol/L,初始p H为2.5,Fe^(2+)、Cu^(2+)浓度分别为1.0、0.4 mmol/L,反应时间为30 min的条件下,降解率达93%。分子探针竞争实验表明体系中产生了硫酸根自由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二硫酸盐 Fe(Ⅱ) Cu(Ⅱ) 亚甲基蓝 氧化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结晶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5
3
作者 赵途 寇晓倩 +3 位作者 张连宇 李娇 李小云 胡永琪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2-15,共4页
在论述了传统结晶过程中存在的能耗过高、结晶困难、纯度较低等问题的基础上,论述了溶液结晶与真空、溶析、萃取相结合的新型耦合工艺以及熔融结晶与精馏、萃取相结合的新型耦合工艺的研究进展。针对传统结晶手段无法获得大小在几微米... 在论述了传统结晶过程中存在的能耗过高、结晶困难、纯度较低等问题的基础上,论述了溶液结晶与真空、溶析、萃取相结合的新型耦合工艺以及熔融结晶与精馏、萃取相结合的新型耦合工艺的研究进展。针对传统结晶手段无法获得大小在几微米甚至纳米级的结晶颗粒这一问题,介绍了新型超临界流体结晶技术在超微细造粒方面的研究情况,并对其今后结晶工艺的研究方向和内容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晶 耦合 超临界流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化碳酸钾溶液吸收CO_2的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申淑锋 冯晓霞 赵瑞红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03-909,共7页
化学溶剂吸收法是实现燃煤电厂烟气中CO2控制排放的有效途径之一。与有机胺溶剂相比,碳酸钾溶液吸收CO2具有溶剂成本和再生能耗等方面的优势,近年来再次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今在湿壁柱装置中,研究了碳酸钾溶液体系在不同浓度和不同... 化学溶剂吸收法是实现燃煤电厂烟气中CO2控制排放的有效途径之一。与有机胺溶剂相比,碳酸钾溶液吸收CO2具有溶剂成本和再生能耗等方面的优势,近年来再次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今在湿壁柱装置中,研究了碳酸钾溶液体系在不同浓度和不同温度下吸收CO2的速率,同时讨论了不同活化碳酸钾溶液对吸收CO2的归一化传质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1%(wt)硅酸钾可以明显提高碳酸钾溶液吸收CO2的速率,相同条件下活化后吸收CO2的归一化传质通量增加约1倍。采用快速拟一级吸收动力学模型,获得硅酸钾活化碳酸钾溶液吸收CO2的本征反应速率常数为8.35×1013exp(-6789.66/T)m3·kmol-1·s-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吸收 碳酸钾 硅酸钾 活化剂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脱石改性研究及在饲料行业的应用前景展望 被引量:8
5
作者 肖蕾 邵永 +4 位作者 吴云霞 王建勋 王昆亭 张钊 王奎涛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4048-4053,共6页
本文首先综述了蒙脱石的结构组成及性能,并对蒙脱石在应用中的无机改性、有机改性、无机-有机复合改性等几种较为普遍的改性方法进行了探讨,介绍了蒙脱石和固载二氧化氯在饲料行业中的应用,提出了以蒙脱石为载体制成固载二氧化氯作为具... 本文首先综述了蒙脱石的结构组成及性能,并对蒙脱石在应用中的无机改性、有机改性、无机-有机复合改性等几种较为普遍的改性方法进行了探讨,介绍了蒙脱石和固载二氧化氯在饲料行业中的应用,提出了以蒙脱石为载体制成固载二氧化氯作为具有防霉和脱霉双重效果的新型饲料添加剂的前景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脱石 改性 应用 二氧化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六亚甲基双胍消毒剂含量测定方法及消毒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王奎涛 王玉亚 +4 位作者 任欢欢 赵健 孙燕达 杨迦 姜海超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506-1509,共4页
观察以聚六亚甲基双胍为主的消毒剂制成的剂型其杀菌效果。建立了一种紫外分光光度检测聚六亚甲基双胍的含量。采用紫外可见光光度法和悬液定量杀菌试验。结果表明,该制剂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聚六亚甲基双胍含量,检测的最大吸收峰波长... 观察以聚六亚甲基双胍为主的消毒剂制成的剂型其杀菌效果。建立了一种紫外分光光度检测聚六亚甲基双胍的含量。采用紫外可见光光度法和悬液定量杀菌试验。结果表明,该制剂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聚六亚甲基双胍含量,检测的最大吸收峰波长在232nm,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9,标准曲线方程式y=0.0387x+0.0321,在5~50mg/L之间线性关系良好。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中,聚六亚甲基双胍含量125mg/L,采用 6g/L硫代硫酸钠+10g/L组氨酸+3g/L卵磷脂+30g/L吐温80的中和剂,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10min,杀灭对数值达5以上。该制剂随浓度的增大,杀菌效果增强,对细菌有良好的消毒灭菌效果,是一种无毒无刺激药物,可应用于黏膜消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六亚甲基双胍 消毒剂 紫外分光光度法 杀菌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5℃Na_2SO_4-MgSO_4-H_2O三元水盐体系相平衡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刘宝树 何岩 +2 位作者 孙华 宋梦燕 史轩轩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1期36-39,共4页
利用湿固相法研究了Na2SO4-MgSO4-H2O三元水盐体系在45℃时的固液相平衡关系。采用等温法测定了该体系的溶解度数据,并绘制了相图。结果表明,该体系在45℃时的相图存在5个区域,即纯Na2SO4的结晶区、Na2SO4和复盐Na2SO4.MgSO4.4H2O的结... 利用湿固相法研究了Na2SO4-MgSO4-H2O三元水盐体系在45℃时的固液相平衡关系。采用等温法测定了该体系的溶解度数据,并绘制了相图。结果表明,该体系在45℃时的相图存在5个区域,即纯Na2SO4的结晶区、Na2SO4和复盐Na2SO4.MgSO4.4H2O的结晶区、复盐Na2SO4.MgSO4.4H2O的结晶区、复盐Na2SO4.MgSO4.4H2O和MgSO4.7H2O的结晶区、MgSO4.7H2O的结晶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钠 硫酸镁 相图 三元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改性蒙脱土去除水体中颤藻的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谷娜 张聪婧 +1 位作者 高金龙 王奎涛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50-256,共7页
为筛选用于景观水体水华应急治理的高效除藻材料,研究了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和聚合氯化铝(PAC)复合改性蒙脱土去除颤藻的效果。以藻液浊度去除率和叶绿素a去除率表征除藻效果,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复合改性蒙脱土去除颤... 为筛选用于景观水体水华应急治理的高效除藻材料,研究了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和聚合氯化铝(PAC)复合改性蒙脱土去除颤藻的效果。以藻液浊度去除率和叶绿素a去除率表征除藻效果,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复合改性蒙脱土去除颤藻的最佳配比、用量和操作条件。通过Zeta电位、生物显微镜和SEM形态表征分析了复合改性蒙脱土去除颤藻的机理。通过λ=420 nm处的透光率随时间的变化来反映其絮凝沉降速率的变化。结果表明,蒙脱土投加量为70 mg/L、PAC投加量为9 mg/L、CTAB投加量为0.875 mg/L、蒙脱土粒径为90μm、p H值为8时,颤藻叶绿素a和浊度去除率分别可达到96.02%和93.9%。蒙脱土经复合改性后电荷翻转,沉降絮凝藻细胞的速率和效果增加。复合改性蒙脱土通过电荷吸附和网捕包裹作用吸附沉降藻细胞,改性剂CTAB使藻细胞失活,抑制藻絮体重新上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改性蒙脱土 混凝 颤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酯的脱色方法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张月萍 赵平 +1 位作者 任鹏 赵磊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62-65,共4页
为提高合成酯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对合成酯先脱酸,再分别采用萃取、蒸馏和吸附3种方法进行脱色处理。实验结果表明,脱酸不仅能脱除合成酯当中的游离脂肪酸,还能脱除部分有色杂质,脱酸后酸值从8.75降到0.40,脱色率为5.9%;萃取脱色和蒸馏脱... 为提高合成酯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对合成酯先脱酸,再分别采用萃取、蒸馏和吸附3种方法进行脱色处理。实验结果表明,脱酸不仅能脱除合成酯当中的游离脂肪酸,还能脱除部分有色杂质,脱酸后酸值从8.75降到0.40,脱色率为5.9%;萃取脱色和蒸馏脱色均不能有效地去除合成酯当中的色素;活性白土、中性氧化铝、硅藻土、凹凸棒土作为脱色剂对色素的吸附效果均不及活性炭;以活性炭为吸附剂,脱色时间55 min,温度81℃,吸附剂用量为原料质量的6.8%,合成酯脱色率为24.8%;经过脱酸、活性炭吸附脱色处理,合成酯从黄红色变成浅黄色液体,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酯 脱色 萃取 蒸馏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粒度仪测定纳米磷酸铁粉体粒度的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赵风云 田炳龙 +4 位作者 王建英 崔继超 赵华 段晓宇 胡永琪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58-60,共3页
采用ZetasizerNanoS90型激光粒度分析仪对纳米磷酸铁粉体进行粒度测定的实验研究。主要考察了分散剂及其用量、超声时间、磷酸铁在测定液中的含量等因素对粉体分散性能及粒径测定的影响,确定了纳米磷酸铁粉体粒度分析的最佳条件,即以蒸... 采用ZetasizerNanoS90型激光粒度分析仪对纳米磷酸铁粉体进行粒度测定的实验研究。主要考察了分散剂及其用量、超声时间、磷酸铁在测定液中的含量等因素对粉体分散性能及粒径测定的影响,确定了纳米磷酸铁粉体粒度分析的最佳条件,即以蒸馏水为分散介质,质量浓度为1g/L的十二烷基硫酸钠为分散剂,纳米磷酸铁质量浓度为0.2g/L,超声时间为15min时,激光粒度仪测得的结果与扫描电镜表征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粒度仪 纳米粉体 磷酸铁 粒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药废水膜法深度处理通量变化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赵平 王振 +1 位作者 张月萍 杨文玲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5期468-476,共9页
为了深度处理制药废水,达到工业用水水质标准,对纳滤、反渗透深度处理综合性制药废水的膜通量变化进行了研究。在连续式与循环式处理模式下,研究了膜操作条件、膜通量和水回收率等因素,根据膜通量变化,确定了适合膜分离工业化应用的处... 为了深度处理制药废水,达到工业用水水质标准,对纳滤、反渗透深度处理综合性制药废水的膜通量变化进行了研究。在连续式与循环式处理模式下,研究了膜操作条件、膜通量和水回收率等因素,根据膜通量变化,确定了适合膜分离工业化应用的处理和清洗方案。结果表明:纳滤膜日常清洗中物理清洗时间为7 min、强化清洗酸洗—碱洗时间各为90 min,平均膜通量连续式为16.1 L/(m^2·h)、循环式为7.7 L/(m^2·h),水回收率约为73%;反渗透膜日常清洗中物理清洗时间12 min、强化清洗酸洗—碱洗时间各90 min,平均膜通量连续式为12.8 L/(m^2·h)、循环式为7.2 L/(m^2·h),水回收率约为74%。研究制药废水深度处理中膜通量的变化,可对制定适合膜分离工业化应用的废水处理和清洗方案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分离 制药废水 纳滤 反渗透 膜通量 膜清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酶法制备头孢克洛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2
作者 刘宝树 栗晓特 +1 位作者 张军立 孙华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34-339,共6页
头孢克洛作为重要的第二代头孢菌素,对多种革兰阳性、阴性菌均具有很强的抗菌活性。目前工业制药中头孢克洛的主要合成方法是Lilly路线和Shionogi路线,合成过程仍显繁琐,并且对环境造成了破坏。生物酶缩合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绝对专一... 头孢克洛作为重要的第二代头孢菌素,对多种革兰阳性、阴性菌均具有很强的抗菌活性。目前工业制药中头孢克洛的主要合成方法是Lilly路线和Shionogi路线,合成过程仍显繁琐,并且对环境造成了破坏。生物酶缩合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绝对专一性、绿色环保、无毒副作用等优点而备受瞩目。本文综述了酶法合成中固定化青霉素酰化酶的制备,以及合成过程中7-ACCA浓度、温度、pH、投酶量、投料比、有机溶剂和缓冲液对反应转化率的影响,并对生物酶法合成头孢克洛做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克洛 青霉素G酰化酶 合成 转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毒死蜱生产废水除磷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赵平 赵立宁 张月萍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4-67,共4页
对毒死蜱废水中磷元素的去除方法进行了研究,采用光催化氧化法消解有机磷成为无机磷,然后用吸附法将无机磷除去以达到毒死蜱生产废水除磷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毒死蜱生产废水稀释100倍,加入TiO2质量浓度为0.4 g/L、双氧水体积分数为0.4... 对毒死蜱废水中磷元素的去除方法进行了研究,采用光催化氧化法消解有机磷成为无机磷,然后用吸附法将无机磷除去以达到毒死蜱生产废水除磷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毒死蜱生产废水稀释100倍,加入TiO2质量浓度为0.4 g/L、双氧水体积分数为0.4 mL/L,在365 nm紫外光照射24 h后,有机磷消解率为57.4%;经吸附剂吸附24 h后,无机磷去除率为98.14%。通过光催化氧化消解、吸附去除毒死蜱生产废水中磷元素的方法是可行的,吸附法可基本去除无机磷,加入适量的双氧水能明显提高有机磷消解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死蜱 生产废水 光催化氧化 吸附 除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多酸离子液体催化棉籽油制备生物柴油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敖红伟 王淑波 冯树波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2-55,共4页
制备了5种杂多酸离子液体催化剂[TEA-PS]_XH_(3-X)PW_(12)O_(40)(X=1,1.5,2,2.5,3),用于催化棉籽油酯交换制备生物柴油研究,其中杂多酸离子液体[TEA-PS]_(1.5)H_(1.5)PW_(12)O_(40)的催化活性最高。以杂多酸离子液体[TEA-PS]_(1.5)H_(1.... 制备了5种杂多酸离子液体催化剂[TEA-PS]_XH_(3-X)PW_(12)O_(40)(X=1,1.5,2,2.5,3),用于催化棉籽油酯交换制备生物柴油研究,其中杂多酸离子液体[TEA-PS]_(1.5)H_(1.5)PW_(12)O_(40)的催化活性最高。以杂多酸离子液体[TEA-PS]_(1.5)H_(1.5)PW_(12)O_(40)为催化剂,研究了甲醇与棉籽油摩尔比、催化剂[TEA-PS]_(1.5)H_(1.5)PW_(12)O_(40)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甲醇与棉籽油酯交换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甲醇与棉籽油摩尔比为12∶1、催化剂[TEA-PS]_(1.5)H_(1.5)PW_(12)O_(40)用量为棉籽油质量的5%、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6 h时,生物柴油收率最高,达95.3%;同时,催化剂[TEA-PS]_(1.5)H_(1.5)PW_(12)O_(40)重复使用6次后,生物柴油收率仍高于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多酸离子液体 棉籽油 生物柴油 酯交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G前药的合成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越 徐世霞 于奕峰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4期355-364,369,共11页
为改善药物的水溶性和稳定性,延长半衰期,以提高其生物利用度并减少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对药物进行结构上的高分子化学修饰是目前药剂学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无毒且具有良好水溶性和生物相溶性的聚乙二醇被广泛地用作药物的高分子载体,... 为改善药物的水溶性和稳定性,延长半衰期,以提高其生物利用度并减少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对药物进行结构上的高分子化学修饰是目前药剂学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无毒且具有良好水溶性和生物相溶性的聚乙二醇被广泛地用作药物的高分子载体,对药物进行修饰制备聚乙二醇前药。结合相关研究,对聚乙二醇前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 前药 载体 修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Mg-Al复合金属氧化物的制备及其催化ClO_2氧化降解苯酚的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奎涛 孟庆来 +3 位作者 翟朋达 何思思 张永顺 李星驰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79-783,共5页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系列Cu-Mg-Al类水滑石化合物,以类水滑石为前躯体经焙烧制备复合金属氧化物,通过XRD、IR对产物进行表征,研究各个工艺参数对产物结构的影响。通过使用自制铜基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ClO_2氧化降解苯酚实验,考察催化剂活性...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系列Cu-Mg-Al类水滑石化合物,以类水滑石为前躯体经焙烧制备复合金属氧化物,通过XRD、IR对产物进行表征,研究各个工艺参数对产物结构的影响。通过使用自制铜基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ClO_2氧化降解苯酚实验,考察催化剂活性及催化剂用量对水样COD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u含量减少、晶化时间增长得到的类水滑石晶型越规整、结晶度越好。在试验焙烧温度、时间范围内,温度越高、时间越长制备的复合金属氧化物纯度越高、结晶度越好,且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能有效提高ClO_2氧化降解苯酚的能力,相比单纯的ClO_2氧化降解率提高了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金属氧化物 苯酚 CL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微球的制备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7
作者 张越 师宪宪 于奕峰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5期434-439,共6页
为了增加药物的靶向性、负载性及控释性能,将其包覆在微球中。壳聚糖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无毒副作用等特点,可作为制备微球的载体。壳聚糖微球的制备方法主要有喷雾干燥法、乳化交联法、凝聚法、溶剂蒸发法等。综合国... 为了增加药物的靶向性、负载性及控释性能,将其包覆在微球中。壳聚糖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无毒副作用等特点,可作为制备微球的载体。壳聚糖微球的制备方法主要有喷雾干燥法、乳化交联法、凝聚法、溶剂蒸发法等。综合国内外文献,对其制备方法进行了综述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微球 制备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硝酸钠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在二氧化氯介质中对铝合金的协同缓蚀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奎涛 鲁楠 +2 位作者 高金龙 吴海霞 李文亚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3期215-219,共5页
为了探讨二氧化氯(ClO2)介质中金属的腐蚀问题,采用静态失重法、动电位极化曲线法和扫描电镜法研究了硝酸钠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DBSAS)在100mg/L二氧化氯介质中对铝合金的缓蚀协同效应。结果表明,硝酸钠对铝合金的缓蚀作用较差,最大缓... 为了探讨二氧化氯(ClO2)介质中金属的腐蚀问题,采用静态失重法、动电位极化曲线法和扫描电镜法研究了硝酸钠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DBSAS)在100mg/L二氧化氯介质中对铝合金的缓蚀协同效应。结果表明,硝酸钠对铝合金的缓蚀作用较差,最大缓蚀率仅为55.58%;DBSAS对铝合金有中等程度的缓蚀作用,缓蚀效率随其浓度的增加而增大,最大缓蚀率可达89.33%;硝酸钠和DBSAS复配后对铝合金产生明显的缓蚀协同效应,当硝酸钠和DBSAS复配的质量之比为3∶7时,最大缓蚀率可达96.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氯 铝合金 硝酸钠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缓蚀剂 协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孢噻肟钠酸碱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宝树 崔雪君 +1 位作者 张军立 孙华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680-685,共6页
目的实验考察头孢噻肟钠分别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的稳定性及可能产生的降解产物,根据不同破坏条件下杂质峰面积的变化情况对杂质可能产生的来源进行分析。方法按溶液颜色比较法测定不同破坏程度时的色级,用UV方法测定不同破坏程度时头孢... 目的实验考察头孢噻肟钠分别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的稳定性及可能产生的降解产物,根据不同破坏条件下杂质峰面积的变化情况对杂质可能产生的来源进行分析。方法按溶液颜色比较法测定不同破坏程度时的色级,用UV方法测定不同破坏程度时头孢噻肟钠溶液的吸光度,以HPLC-UV测定杂质含量的变化。结果头孢噻肟钠水溶液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色级和吸光度均会发生变化,药品主成分含量有所下降,杂质含量随着破坏程度的加深而增加或降低,特别在碱性条件下变化更为明显。结论头孢噻肟钠的稳定性与pH有关,相比酸性条件下,碱性条件对头孢噻肟的稳定性影响更大,头孢噻肟钠在碱性条件下降解程度更深,主要降解产物为去乙酰头孢噻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噻肟钠 稳定性 酸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油脂肪酸乙酯的合成与精制工艺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冯丹华 刘敏 冯树波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1-73,共3页
以甲醇钠催化乙醇和大豆油发生酯交换反应合成大豆油脂肪酸乙酯,并采用氯化胆碱和尿素制备的低共熔溶剂(DES)对产品进行精制。通过正交实验得到酯交换反应的优化工艺条件为:催化剂用量1.3%,醇油摩尔比8∶1,反应温度65℃,反应时间3 h。... 以甲醇钠催化乙醇和大豆油发生酯交换反应合成大豆油脂肪酸乙酯,并采用氯化胆碱和尿素制备的低共熔溶剂(DES)对产品进行精制。通过正交实验得到酯交换反应的优化工艺条件为:催化剂用量1.3%,醇油摩尔比8∶1,反应温度65℃,反应时间3 h。在此条件下,大豆油转化率达到99.38%。通过正交实验得到DES精制大豆油脂肪酸乙酯的最优工艺条件为:DES用量(以与大豆油脂肪酸乙酯体积比表示)1∶1,洗涤温度75℃,洗涤时间4 min。在此条件下,大豆油脂肪酸乙酯产品中甘油残留量为0.017%,pH为7.0,且无废水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油脂肪酸乙酯 合成 精制 低共熔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