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径山禅茶”与河北禅宗三事的渊源考析——兼论“径山茶宴”申遗成功所承载的文化价值与意义 被引量:1
1
作者 舒曼 李慧娟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5-161,共7页
“径山茶宴”随同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申遗成功后,引起人们对中国禅宗茶道以及径山禅茶文化的高度关注。本文通过对径山禅茶文化的溯源,发现其发展脉络与河北禅宗三事有着不解之缘与内在关联。本文认为,“径山茶宴”申遗成功,... “径山茶宴”随同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申遗成功后,引起人们对中国禅宗茶道以及径山禅茶文化的高度关注。本文通过对径山禅茶文化的溯源,发现其发展脉络与河北禅宗三事有着不解之缘与内在关联。本文认为,“径山茶宴”申遗成功,对传承中国禅茶文化(禅宗茶道),促进对外交流,都有着重要的文化价值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山禅茶 径山茶宴 临济宗 禅苑清规 吃茶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茶文化建设 被引量:9
2
作者 舒曼 胡智学 陈一珉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9-21,共3页
关键词 社会主义 和谐发展 文化建设 构建 《政府工作报告》 思想道德建设 和谐相处 现代社会 人与自然 人类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禅茶文化:开引一股源头活水——中国禅茶文化精神及功能诞生始末 被引量:5
3
作者 舒曼 陈一珉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07-213,共7页
关键词 中国茶文化 文化精神 源头 文化现象 文化理念 生活 禅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竞争环境与茶文化产业的发展 被引量:3
4
作者 舒曼 项春霞 +1 位作者 王玲 陈一珉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9,共4页
关键词 茶文化活动 文化产业 竞争环境 生产经营活动 文化产品 国民经济 文化旅游 文化艺术 茶艺馆 茶艺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佛茶文化”与“禅茶文化”之关系 被引量:8
5
作者 舒曼 鲍丽丽 《农业考古》 2018年第2期163-169,共7页
中国茶文化,源头在道家、核心在儒家、发展在佛家。佛家八宗对中国茶文化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佛文化与茶文化结合,形成了佛教茶文化。而在佛茶文化中,佛家八宗之禅宗文化与茶文化的融合最为彻底,在佛茶文化中独树一帜,成为佛茶... 中国茶文化,源头在道家、核心在儒家、发展在佛家。佛家八宗对中国茶文化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佛文化与茶文化结合,形成了佛教茶文化。而在佛茶文化中,佛家八宗之禅宗文化与茶文化的融合最为彻底,在佛茶文化中独树一帜,成为佛茶文化的标杆。禅宗茶文化抑或是禅茶文化对全国饮茶之风的兴起,起到了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茶文化 禅茶文化 佛教 禅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古代茶诗看卢仝在中国茶文化史上的地位 被引量:3
6
作者 舒曼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17,共7页
卢仝是唐代著名诗人,他所以能被尊为仅次于茶圣陆羽的"亚圣",除了《七碗茶歌》的艺术造诣和审美观照横绝一时而几乎无人超越外,还在于被历代文人拿来为我所用,为我化用。卢仝的名字与其诗中内容能被如此众多后人拿来重复加引... 卢仝是唐代著名诗人,他所以能被尊为仅次于茶圣陆羽的"亚圣",除了《七碗茶歌》的艺术造诣和审美观照横绝一时而几乎无人超越外,还在于被历代文人拿来为我所用,为我化用。卢仝的名字与其诗中内容能被如此众多后人拿来重复加引,并频频出现于众文人诗作里,实在难能可贵,完全可以称得上中国茶文化史上的一大奇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卢仝 《七碗茶诗》 亚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禅茶文化对东亚茶文化的影响与反思及价值——写在宁波“海上茶路起航地记事碑揭碑仪式”之际 被引量:1
7
作者 舒曼 《农业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81-184,共4页
关键词 茶文化 宁波港 中国 海上 价值 东亚 茶禅文化 国际论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中国茶文化学术研究与学科建设研讨会”上的自由发言 被引量:1
8
作者 舒曼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9-69,共1页
关键词 中国茶文化 学科建设 学术研究 自由 中国传统文化 边缘学科 广义 饮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茶道何时“申遗”?——“中国文化”成为韩国“申遗”项目引起的思考
9
作者 舒曼 《农业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92-94,共3页
关键词 中国茶道 中国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 韩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路》的艺术感染力
10
作者 铁英慧 李超英 舒曼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70-172,共3页
关键词 《采茶歌》 艺术感染力 历史传统 社会条件 色彩特点 生活方式 表现手段 茶文化 茶农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代张家口茶马互市与张库大道(茶叶之路)之刍议 被引量:5
11
作者 舒曼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15-222,共8页
张家口作为"草原茶叶之路"上的重要枢纽及其"茶马互市"的特殊地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和研究。本文着重对张库大道的概念、茶马互市的由来、大境门的作用和"口商"的作用,以及历史人物三娘子对茶马... 张家口作为"草原茶叶之路"上的重要枢纽及其"茶马互市"的特殊地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和研究。本文着重对张库大道的概念、茶马互市的由来、大境门的作用和"口商"的作用,以及历史人物三娘子对茶马互市的贡献与重走茶叶之路的意义进行简要梳理,彰显张家口在古代茶叶之路上的重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库大道 茶叶之路 茶马互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味与禅意,语默此皆清——论唐代文人禅茶诗化的高远意境 被引量:6
12
作者 舒曼 《农业考古》 2016年第2期124-138,共15页
禅与茶,是盛唐诗歌素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茶养性,以茶悟禅,成为文人们难以割舍的并以诗歌形式加以反映的重要内容。本文根据《全唐诗》所收录之诗选择和整理出既有禅的意境又有茶的雅趣的禅茶诗,从禅茶诗化的虚实与隐显、体悟和审美意... 禅与茶,是盛唐诗歌素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茶养性,以茶悟禅,成为文人们难以割舍的并以诗歌形式加以反映的重要内容。本文根据《全唐诗》所收录之诗选择和整理出既有禅的意境又有茶的雅趣的禅茶诗,从禅茶诗化的虚实与隐显、体悟和审美意境等三个方面进行论述。禅茶诗化,兴于唐亦盛于唐,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文人在饮茶过程中生发出茶叶的精神属性,使一片茶叶承载着厚重的文化精神,代表着中国诗歌在禅茶文化史上的辉煌。不惟如此,唐代还创造了禅茶诗化最为典范的审美意境。唐代文人对禅茶诗化不仅仅是一个时代的禅茶文化概念,更是一个美学和有着高远意境的概念,并且影响着宋、元、明、清,乃至今天的文人们对于禅茶诗化内涵的不断延续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禅茶 诗化 唐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禅门“吃茶”与“吃茶去”源头考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舒曼 张进波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56-164,共9页
本文着重通过禅门最早典籍《祖堂集》,辅以《景德传灯录》一书,对禅门“吃茶”和“吃茶去”进行源头考析,发现“吃茶”与“吃茶去”最早出自永嘉玄觉禅师和归宗智常禅师的话语中。不论是“吃茶”还是“吃茶去”,两者既有相同禅机,又有... 本文着重通过禅门最早典籍《祖堂集》,辅以《景德传灯录》一书,对禅门“吃茶”和“吃茶去”进行源头考析,发现“吃茶”与“吃茶去”最早出自永嘉玄觉禅师和归宗智常禅师的话语中。不论是“吃茶”还是“吃茶去”,两者既有相同禅机,又有不同妙义,都是中国式佛教深具本土特色的禅悟媒介。一经流传,绵延不绝,在海内外产生了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吃茶 吃茶去 玄觉 归宗 赵州 禅师 禅茶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丝路”与“海上茶路”知多少——戒“海上丝路和海上茶路”一家说了算 被引量:2
14
作者 舒曼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01-208,共8页
不论是"海上丝绸之路",还是"海上茶叶之路",是否作为始发地的评判没有标准可言;当务之急,需要凝聚全国所有古港共识,保有战略思维,保持协调一致,以大局观念为重,形成一个共同的价值标准,超越一时一隅的"始发地... 不论是"海上丝绸之路",还是"海上茶叶之路",是否作为始发地的评判没有标准可言;当务之急,需要凝聚全国所有古港共识,保有战略思维,保持协调一致,以大局观念为重,形成一个共同的价值标准,超越一时一隅的"始发地"的局限,为海上丝绸之路和海上茶叶之路共同申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 丝路 茶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羽《茶经》中的三位佛教人物茶事考 被引量:2
15
作者 舒曼 《农业考古》 2016年第5期147-157,共11页
陆羽《茶经·七之事》可以称得上是中国茶文化史料的历史遗产,涉及茶事或茶文化人物有四十三位,其中佛门人物三位,分别是敦煌人单道开、释法瑶和沙门谭济,由此引申出佛教与茶文化的因缘,为后世对于佛茶文化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关键词 单道开 法瑶 昙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雁荡山禅茶与古代诗人的情愫 被引量:1
16
作者 舒曼 《农业考古》 2019年第2期164-174,共11页
历史上,雁荡山禅文化历史资源丰厚,不仅有盛名在外的禅茶——"雁茶",还有著名的三十六景、十八名寺和众多僧侣,更有众多文人墨客在此结缘,品茶参禅。禅在当时的佛教文化之中扮演了最为重要的角色。从宋以后,当地文人把诸多祈... 历史上,雁荡山禅文化历史资源丰厚,不仅有盛名在外的禅茶——"雁茶",还有著名的三十六景、十八名寺和众多僧侣,更有众多文人墨客在此结缘,品茶参禅。禅在当时的佛教文化之中扮演了最为重要的角色。从宋以后,当地文人把诸多祈愿融入到了能够悟道因缘的雁荡禅茶之中。而雁荡山十八座寺院,均与文人和"雁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雁荡山 诗人 禅茶 禅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北两宋禅宗高僧的“吃茶去”情结 被引量:1
17
作者 舒曼 鲍丽丽 《农业考古》 2017年第5期142-157,共16页
北南两宋时期,"五家七宗"高僧普颂赵州"吃茶去",作为禅宗启悟人心、明心见性的不二法门,使中国禅茶文化得到大发展。"吃茶去"公案催生出北宋"三佛"高僧倡举"禅茶一味"理念,形成了南... 北南两宋时期,"五家七宗"高僧普颂赵州"吃茶去",作为禅宗启悟人心、明心见性的不二法门,使中国禅茶文化得到大发展。"吃茶去"公案催生出北宋"三佛"高僧倡举"禅茶一味"理念,形成了南宋"径山茶宴"成熟的思想基础。宋代天下丛林全面普颂吃茶去,表现在上堂法语的吃茶去、僧侣互访的吃茶去、禅修活动的吃茶去、高僧机锋对答的吃茶去与问佛问禅而离茶不谈的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吃茶去 宋代 禅宗高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韩国太古宗后人霞雾山茶祭清珙禅师
18
作者 舒曼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27-228,共2页
从杭州参会结束,笔者于2011年11月13日随韩国禅茶代表团前往湖州妙西镇霞雾山祭茶石屋清珙禅师。恰巧,在湖州妙西镇与寇丹老师、茶友朱敏不期而遇。作为民间茶文化使者,寇丹老师是这次活动的主要策划人。
关键词 山茶 禅师 韩国 代表团 茶文化 湖州 老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东坡笔下的“点茶三昧手”“南屏谦师”探究
19
作者 舒曼 孙丽丽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22-130,共9页
关于苏东坡笔下的"点茶三昧手""南屏谦师",其佛事和茶事记载几乎为零。本文试图对一些现存史料与研究文章进行分析,列举出宋代杭州一带与"南屏"和"谦"字相关的四位法师的佛事与茶事履迹,通过... 关于苏东坡笔下的"点茶三昧手""南屏谦师",其佛事和茶事记载几乎为零。本文试图对一些现存史料与研究文章进行分析,列举出宋代杭州一带与"南屏"和"谦"字相关的四位法师的佛事与茶事履迹,通过分析神悟处谦法师、臻谦法师、南屏梵臻法师和"谦"师等四人种种迹象及其与苏东坡交往的关联度,认为臻谦法师的茶事痕迹与苏东坡关系最密,最符合和具备苏东坡所指的"南屏谦师"的条件,而臻谦法师则与南屏梵臻为同一人,也就是苏东坡笔下的"点茶三昧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东坡 南屏 臻谦 处谦 梵臻 南屏谦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扣冰禅师借茶说“法”之禅机妙用
20
作者 舒曼 郭耿珠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3-128,共6页
扣冰禅师,史称“扣冰古佛”,是唐末五代时期中国佛教史上充满传奇色彩的一位得道高僧,在武夷山瑞岩禅寺开创不拘一格之门风,吸引众多学人求教。关于扣冰禅师提起茶橐子问闽王“会么”之禅茶典故,流传后世,历久弥新。本文从扣冰禅师其人... 扣冰禅师,史称“扣冰古佛”,是唐末五代时期中国佛教史上充满传奇色彩的一位得道高僧,在武夷山瑞岩禅寺开创不拘一格之门风,吸引众多学人求教。关于扣冰禅师提起茶橐子问闽王“会么”之禅茶典故,流传后世,历久弥新。本文从扣冰禅师其人、禅茶妙意、禅机妙用到茶事演绎等四个方面,阐述其借茶说“法”的禅机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扣冰禅师 古佛 闽王 禅茶 会么 辟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