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多肽改善血管性痴呆大鼠认知障碍的机制研究
1
作者 马芹颖 李立轩 +3 位作者 任娅楠 李冰 史慧敏 方际宇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257-1262,共6页
目的探究脑多肽改善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认知障碍的分子机制,观察脑多肽对核因子红系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Nrf2)/抗氧化反应元件(antioxidant response element,ARE)信号通路的调控作... 目的探究脑多肽改善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认知障碍的分子机制,观察脑多肽对核因子红系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Nrf2)/抗氧化反应元件(antioxidant response element,ARE)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选取36只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假手术组、VD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组9只。双侧颈总动脉结扎建立VD模型,腹腔注射脑多肽3周。Morris水迷宫和新异物体识别评估认知功能;进行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blot实验分析。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VD组Morris水迷宫实验2~4 d逃避潜伏期显著延长,大鼠海马组织泛素化蛋白、LC3Ⅱ/Ⅰ比值、P65及Beclin1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62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5)。高剂量组实验3~4 d和低剂量组4 d逃避潜伏期较VD组显著缩短(P<0.05);高剂量组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穿越平台次数、新异物体识别的总探索时间及低剂量组新异物体识别的总探索时间明显长于V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高剂量组泛素化蛋白(2.78±0.44,1.80±0.24 vs 3.67±0.34,P<0.05)、LC3Ⅱ/Ⅰ(2.37±0.26,1.53±0.09 vs 2.92±0.19,P<0.05)、P65(2.74±0.14,1.81±0.19 vs 3.93±0.50,P<0.05)和Beclin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VD组(2.28±0.17,1.72±0.17 vs 3.17±0.31,P<0.05)。VD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P62蛋白表达水平则呈现剂量依赖性显著升高(P<0.05)。结论脑多肽能够有效改善VD大鼠认知能力,减少海马神经元的自噬现象,这种治疗作用很可能与脑多肽增强Nrf2/ARE信号通路的活性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噬 痴呆 血管性 抗氧化反应元件 脑多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刺激对小鼠原代海马神经元突触素、生长相关蛋白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马隽 张展翅 +3 位作者 崔慧先 王铭维 王彦永 马芹颖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096-1102,共7页
目的观察磁刺激对原代海马神经元形态及突触素(SYN)、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探讨磁刺激对突触可塑性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原代海马神经元随机分为对照组、假刺激组及40%(1Hz,0.76T)、60%(1Hz,1.... 目的观察磁刺激对原代海马神经元形态及突触素(SYN)、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探讨磁刺激对突触可塑性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原代海马神经元随机分为对照组、假刺激组及40%(1Hz,0.76T)、60%(1Hz,1.14T)、80%(1Hz,1.52T)最大磁刺激输出强度组,各刺激组自细胞接种后第2~6天接受磁刺激,连续5d;假刺激组置于相同磁场装置环境,但不接受磁刺激。各组细胞于第7天相同时间取材。采用扫描电镜、细胞免疫荧光法、蛋白质印迹及RT-PCR等方法观察神经元形态变化及SYN、GAP43与BDNF蛋白、mRNA的表达。结果 40%强度组神经元突起长度增长、胞间神经联系增多,SYN免疫反应性、BDNF免疫反应性及蛋白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GAP43免疫反应性及蛋白水平未见明显升高,SYN、GAP43与BDNF mRNA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0.05);60%强度组突起长度与数量增加(P<0.01)、交织成密集网络,SYN、GAP43与BDNF免疫反应性、蛋白及mRNA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P<0.01);80%强度组突起数目、长度增加,同时有细胞损伤现象,GAP43免疫反应性、BDNF免疫反应性及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P<0.01),SYN免疫反应性及蛋白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YN、GAP43及BDNF mRNA表达增加(P<0.05,P<0.01)。结论磁刺激通过促进原代海马神经元BDNF的合成或分泌,上调SYN、GAP43的表达,影响神经元形态,可能在调控突触可塑性、促进神经网络构建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不同磁刺激参数刺激效果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刺激 突触 神经网 原代海马神经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K1/2信号转导通路对骨髓基质细胞条件培养液诱导大鼠中脑神经干细胞分化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顾平 王彦永 +5 位作者 马芹颖 温雅 崔冬生 刘力 王铭维 张振清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89-592,共4页
目的:探讨ERK1/2信号转导通路在骨髓基质细胞条件培养液(BMSCs-CM)诱导大鼠中脑神经干细胞(NSCs)分化中的作用。方法:将神经干细胞球种植干预先包被多聚赖氨酸的35 mm的培养皿中.神经干细胞球约30 min后贴壁.自然分化组将培养液换为含2%... 目的:探讨ERK1/2信号转导通路在骨髓基质细胞条件培养液(BMSCs-CM)诱导大鼠中脑神经干细胞(NSCs)分化中的作用。方法:将神经干细胞球种植干预先包被多聚赖氨酸的35 mm的培养皿中.神经干细胞球约30 min后贴壁.自然分化组将培养液换为含2%B27的neurobasal培养液,对照组换为BMSCs-CM.抑制剂组将培养液换为含有信号转导通路抑制剂PD98059(5μmol/L)的BMSCs-CM.7 d后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方法观察NSCs后代细胞中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的数量比例与形态差别。结果:用成年大鼠BMSCs-CM体外培养新生大鼠中脑NSCs.自然分化组NSCs分化的神经元为(15.7±10.3)%[低干对照组的(51.17±10.30)%.P<0.05],星形胶质细胞为(66.9±1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3.26±5.60)%.P<0.05]。而抑制剂组神经元所占比例为(39.48±7.29)%[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星形胶质细胞的比例为(31.01±8.96)%[明显高干对照组,P<0.01]。结论:BMSCs-CM可以提高神经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的比例.并且同时降低了其分化为星形胶质细胞的比例,这两种作用很可能是通过ERK1/2信号转导通路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Kl/2信号转导通路 骨髓基质细胞 条件培养液 神经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患者一级亲属的事件相关电位及与神经认知功能的相关性 被引量:13
4
作者 任会鹏 周爽 +4 位作者 刘晓娜 王强 杨国栋 冯玥 王冉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27-232,共6页
目的:探索精神分裂症患者无症状一级亲属的早期认知功能改变的内源性标记物,及与认知功能特定的维度受损相关性。方法:选取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患者22例,其无症状一级亲属24例,正常对照27... 目的:探索精神分裂症患者无症状一级亲属的早期认知功能改变的内源性标记物,及与认知功能特定的维度受损相关性。方法:选取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患者22例,其无症状一级亲属24例,正常对照27例。采用听觉oddball范式进行事件相关电位N200、P300测试,采用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成套测验(MCCB)进行神经认知功能测评。结果:精神分裂症组的N200、P300潜伏期较一级亲属组和正常对照组均延长,P300振幅降低;一级亲属组的P300潜伏期较正常对照组延长(均P<0.05)。精神分裂症患者组在6项神经认知功能测验中的评分明显低于一级亲属组和正常对照组(均P<0.05);而一级亲属组各项认知功能评分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精神分裂症组和一级亲属组的N200潜伏期与符号编码评分均呈负相关(r=-0.15、-0.49,均P<0.05),P300潜伏期与词语学习均呈负相关(r=-0.12、-0.49,均P<0.05)。结论:ERPs可为精神分裂症无症状一级亲属的早期认知功能改变的识别提供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一级亲属 事件相关电位 神经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PTP对快速老化小鼠SAMP8学习记忆能力及黑质多巴胺神经元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苑振云 顾平 +5 位作者 籍文强 崔冬生 刘力 王彦永 耿媛 王铭维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337-1340,共4页
目的:探讨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对SAMP8小鼠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及黑质多巴胺神经元的影响。方法:采用雄性3个月龄SAMP8小鼠皮下注射MPTP(36mg/kg),连续5d。对照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NS,36ml/kg)。用Morris水迷宫测试小... 目的:探讨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对SAMP8小鼠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及黑质多巴胺神经元的影响。方法:采用雄性3个月龄SAMP8小鼠皮下注射MPTP(36mg/kg),连续5d。对照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NS,36ml/kg)。用Morris水迷宫测试小鼠的寻找平台潜伏期及搜索策略。免疫组织化学观察黑质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多巴胺能神经元变化。结果:MPTP小鼠黑质致密部TH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数目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Morris水迷宫实验表明MPTP小鼠寻找平台潜伏期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1),在目标象限(第Ⅰ象限)游泳时间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在对侧象限(第Ⅳ象限)游泳时间比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搜寻策略较对照组变差。结论:MPTP可造成SAMP8小鼠黑质多巴胺神经元损伤,并出现空间学习记忆能力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PTP SAMP8 多巴胺能神经元 学习 记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丰富环境对MPTP致快速老化小鼠脑损伤的干预效应 被引量:1
6
作者 苑振云 王铭维 +3 位作者 顾平 崔冬生 王彦永 耿媛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179-1183,共5页
目的观察丰富环境(EE)对快速老化(SAMP8)小鼠黑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影响,探讨EE保护黑质多巴胺神经元降低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损伤的机制。方法 80只3个月龄雌性SAMP8小鼠随机分为EE组和标准环境组(SE组)。饲... 目的观察丰富环境(EE)对快速老化(SAMP8)小鼠黑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影响,探讨EE保护黑质多巴胺神经元降低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损伤的机制。方法 80只3个月龄雌性SAMP8小鼠随机分为EE组和标准环境组(SE组)。饲养3个月后,EE组和SE组小鼠分别随机分为MPTP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NS组),每组20只。MPTP组小鼠皮下注射MPTP(14mg/kg每2h一次,共4次),NS组小鼠皮下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第7天取鼠脑采用RT-PCR方法观测黑质BDNF mRNA,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黑质BDNF免疫反应性的表达。结果 EE+NS组与SE+NS组比较,黑质BDNF mRNA表达增加(P<0.01);黑质区BDNF-ir阳性细胞数及矫正光密度(COD)值均增加(P<0.01)。SE+MPTP组与SE+NS组比较,黑质BDNF mRNA表达下降(P<0.001);黑质区BDNF-ir阳性细胞数及COD值均下降(P<0.01)。EE+MPTP组与SE+MPTP组比较,黑质BDNF mRNA表达增加(P<0.01);黑质区BDNF-ir阳性细胞数及COD值均增加(P<0.01)。结论 EE能增加SAMP8小鼠黑质区BDNF mRNA及BDNF-ir的阳性表达,降低MPTP对SAMP8小鼠黑质的损伤,对黑质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丰富环境 1甲基-4-苯基1 2 3 6-四氢吡啶 快速老化小鼠 神经营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PP^+对原代培养SAMP8小鼠中脑神经元的毒性作用 被引量:1
7
作者 刘静 柳建强 +4 位作者 刘力 马琳 王彦永 马芹颖 王铭维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9-131,共3页
目的:建立MPP+(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干预SAMP8(快速老化小鼠P8)小鼠中脑神经元的体外细胞模型。方法:SAMP8新生1 d小鼠的中脑神经元原代混合培养6 d,加入100μmol/L浓度的MPP+,再培养6、9、12 h和24 h后分别对各时间点的中脑原代培... 目的:建立MPP+(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干预SAMP8(快速老化小鼠P8)小鼠中脑神经元的体外细胞模型。方法:SAMP8新生1 d小鼠的中脑神经元原代混合培养6 d,加入100μmol/L浓度的MPP+,再培养6、9、12 h和24 h后分别对各时间点的中脑原代培养神经元免疫荧光染色或提取蛋白测定TH水平。结果:MPP+导致原代培养的SAMP8小鼠中脑神经元形态学改变。正常对照组神经元形态完整,免疫反应性强,胞体大呈椭圆形,突起多而长且粗壮;MPP+组神经元随时间逐渐出现形态变化,MPP+后6 h即可见突起不完整断续,9 h突起数目减少,缩短;12 h神经元胞体明显变小,24 h突起多消失,神经元胞体小且免疫反应性弱。MPP+导致原代培养的SAMP8小鼠中脑神经元数量在MPP+后9 h开始有显著减少,同时TH蛋白的表达也开始有显著减少,24 h最低。结论:MPP+对原代培养的SAMP8小鼠中脑神经元具有毒性作用。MPP+导致SAMP8小鼠中脑神经元原代混合培养体系的神经元数量下降,同时TH蛋白表达降低,提示MPP+导致其中脑DA能神经元损伤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PP+ SAMP8小鼠 中脑神经元 原代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散张量成像与神经心理学测验识别轻度认知损害的比较
8
作者 王岚 赵晓川 +8 位作者 任庆云 于鲁璐 宋美 高媛媛 许顺江 谢冰 安翠霞 王育梅 王学义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756-760,共5页
目的比较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与神经心理学测验在识别轻度认知损害(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中的区别。方法研究对象来自河北省老年期痴呆诊断及防治研究受试者,采用方便抽样选取MCI患者12例与正常对照1... 目的比较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与神经心理学测验在识别轻度认知损害(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中的区别。方法研究对象来自河北省老年期痴呆诊断及防治研究受试者,采用方便抽样选取MCI患者12例与正常对照15名。所有受试者进行DTI测定双侧颞叶、额叶、枕叶、海马旁回、扣带回及胼胝体等多个脑区白质的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采用神经心理学测验评估认知功能,包括词语流畅性、数字符号、连线测验A、联想学习、情景记忆、相似性和算术测验。结果判别分析示,DTI右额叶皮层下、左枕叶皮层下、左侧海马旁回、双侧内囊后肢的FA值能有效区分MCI组和对照组(Wilks’sλ=0.23,χ2=31.92,P<0.01),判别正确率为88.9%;神经心理学测验指标中,情景记忆能有效区分MCI组和对照组(Wilks’sλ=0.58,χ2=7.09,P=0.01),判别正确率为81.5%;二者联合,右侧脑室前角、左侧海马旁回、右侧内囊后肢FA值与情景记忆、相似性测验得分能有效区分MCI组和对照组(Wilks’sλ=0.03,χ2=46.17,P<0.01),判别正确率为88.9%。结论扩散张量成像对MCI的识别率较神经心理学测验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度认知损害 扩散张量成像 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颅磁刺激对帕金森病小鼠黑质区多巴胺能神经元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4
9
作者 董巧云 顾平 +6 位作者 王全懂 崔冬生 王彦永 张振清 耿媛 郭记宏 王铭维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45-249,共5页
目的: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帕金森病(PD)小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32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NS)、PD模型(PD)、假刺激(s-rTMS)及磁刺激(rTMS)组,每... 目的: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帕金森病(PD)小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32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NS)、PD模型(PD)、假刺激(s-rTMS)及磁刺激(rTMS)组,每组8只。后3组采用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皮下注射建立PD小鼠模型。rTMS组鼠每天接受1Hz、1T的rTMS治疗(共5个序列,25脉冲/序列),疗程为2周。经rTMS干预后,免疫组织化学检测黑质(SN)区酪氨酸羟化酶(TH)和BDNF的表达变化,并借助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定量分析。结果:PD组酪氨酸羟化酶免疫组化阳性(TH-ir)和BDNF免疫组化阳性(BDNF-ir)细胞计数、校正光密度值(CD)较NS组减少(P<0.01);rTMS组TH-ir和BDNF-ir、CD值较PD组和s-rTMS组增加(P<0.05);s-rTMS组与PD组间以上指标无统计学差异。相关分析显示黑质区TH-ir与BDNF-ir细胞计数呈正相关(r=0.949,P<0.01),相应的CD值比较亦呈正相关(r=0.880,P<0.01)。结论:rTMS对PD小鼠模型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而上调黑质区BDNF的表达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刺激 帕金森病 黑质 酪氨酸羟化酶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汉族ApoE基因多态性与心脑血管疾病的相关性 被引量:3
10
作者 何莎 苑梦伟 +3 位作者 高雁 苟东芸 李漾 邱会卿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52-858,共7页
目的分析河北地区汉族人群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 E,ApoE)基因多态性及其与心脑血管疾病相关指标的临床特点。方法以2018年6月至2019年10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就诊的4641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目的分析河北地区汉族人群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 E,ApoE)基因多态性及其与心脑血管疾病相关指标的临床特点。方法以2018年6月至2019年10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就诊的4641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荧光探针技术检测患者外周全血基因组中ApoE基因,根据ApoE基因型(不包括ε2/ε4型)将其分为E2组(ε2/ε2+ε2/ε3基因型)、E3组(ε3/ε3基因型)、E4组(ε3/ε4+ε4/ε4基因型),回顾性分析3组间的ApoE基因多态性分布特点,比较3组间年龄、性别、临床诊断与合并症、部分生化指标检测结果的差异性。结果E4组患者阿尔茨海默病、心肌梗死、高脂血症的患病率高于E2和E3组患者,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生化指标检测显示ApoE基因E4组患者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脂蛋白a数值高于E2和E3组患者,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肌酸激酶、尿酸、同型半胱氨酸数值与E2和E3组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ApoEε3等位基因纯合子相比,ε4等位基因携带者与阿尔茨海默病、心肌梗死、高脂血症患病率及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脂蛋白a浓度升高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 汉族 APOE基因 基因多态性 临床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蛋白水解物通过p38 MAPK信号通路降低阿尔茨海默病小鼠的细胞凋亡、炎症及氧化应激水平 被引量:3
11
作者 苟东芸 梁加一 +6 位作者 郭梓煜 闫方圆 王帅翔 渠硕 高雁 张雨佳 马晓伟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62-1070,共9页
目的探讨脑蛋白水解物(cerebroprotein hydrolysate for injection I,CH-I)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凋亡和氧化应激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采用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Aβ1-42)海马内注射建立AD小... 目的探讨脑蛋白水解物(cerebroprotein hydrolysate for injection I,CH-I)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凋亡和氧化应激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采用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Aβ1-42)海马内注射建立AD小鼠模型,实验分为对照(control,Con)组、Aβ组、Aβ+CH-I组、CH-I组。以新物体实验和Y迷宫检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力;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水平;提取Aβ组和Aβ+CH-I组小鼠海马mRNA进行转录组测序(RNA sequencing,RNA-seq)及生物信息学分析和验证;通过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WB)实验检测应激活化蛋白激酶(c-Jun N-terminal kinase,JNK)、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p38 MAPK磷酸化蛋白和总蛋白及炎性反应表达。结果与Con组和Aβ+CH-I组比较,Aβ小鼠组新异臂/物体探索时间百分比显著降低;Aβ组小鼠SOD、GSH-Px活性显著低于Con组和Aβ+CH-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NA-seq测序显示与Aβ组相比,Aβ+CH-I组MAPK信号通路及炎性因子相关基因显著下调;通过WB证实与Aβ组相比,Aβ+CH-I组凋亡水平、p38 MAPK蛋白及炎性反应水平显著下降。结论CH-I可能通过调控p38 MAPK信号通路保护神经元免受氧化应激及凋亡从而介导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p38 MAPK信号通路 脑蛋白水解物 氧化应激 细胞凋亡 炎性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程序性坏死与脑梗死相关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斌斌 苗瑞晗 +1 位作者 王学林 刘晓云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72-279,共8页
脑梗死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程序性坏死是细胞程序性死亡形式之一。近些年研究认为程序性坏死参与了脑梗死后神经元损伤,但其分子调控机制尚不清楚。作者就程序性坏死的概念及相关通路、程序性坏死与脑梗死神经元损伤的关... 脑梗死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程序性坏死是细胞程序性死亡形式之一。近些年研究认为程序性坏死参与了脑梗死后神经元损伤,但其分子调控机制尚不清楚。作者就程序性坏死的概念及相关通路、程序性坏死与脑梗死神经元损伤的关系、程序性坏死标志物在脑梗死患者血浆中的水平、程序性坏死与脑梗死治疗等几个方面进行综述,归纳总结了二者的相关性,为制定新的脑梗死治疗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程序性坏死 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 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3 混合谱系激酶结构域样蛋白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丰富环境对快速老化小鼠SAMP8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9
13
作者 吴冰洁 顾平 +2 位作者 崔冬生 耿媛 王铭维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964-967,共4页
目的:探讨丰富环境对快速老化小鼠SAMP8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用雄性3月龄快速老化小鼠SAMP8与正常老化小鼠SAMR1,随机分为丰富环境组(EE)和标准环境组(SE)2组,分别在EE和SE条件下培养8周。采用跳台实验、Morris水迷宫实验测试学... 目的:探讨丰富环境对快速老化小鼠SAMP8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用雄性3月龄快速老化小鼠SAMP8与正常老化小鼠SAMR1,随机分为丰富环境组(EE)和标准环境组(SE)2组,分别在EE和SE条件下培养8周。采用跳台实验、Morris水迷宫实验测试学习记忆能力。结果:跳台实验SAMP8和SAMR1小鼠学习成绩和记忆成绩EE组均优于SE组,记忆成绩改善显著(P<0.05)。Morris水迷宫定位航行实验中,SAMP8和SAMR1小鼠EE组找到平台的平均潜伏期均较SE组缩短,但EE对SAMP8小鼠的影响显著(P<0.05);空间探索实验中,SAMP8和SAMR1 EE组小鼠轨迹大部分位于原平台象限,而SE组轨迹呈随机分布于各象限之中。结论:丰富环境刺激能有效地改善快速老化小鼠SAMP8的学习记忆能力,尤其记忆能力改善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丰富环境 学习 记忆 阿尔茨海默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颅磁刺激对海马原代神经元突起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1
14
作者 王彦永 马琳 +3 位作者 马晓伟 马芹颖 顾平 王铭维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2051-2054,共4页
目的观察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magnetic stimulation,TMS)对体外培养的海马原代神经元突起生长及形态的影响,并初步探讨磁刺激对细胞生长发育的影响机制。方法体外培养的海马原代神经元分为正常培养组(C组),假刺激组(S组),40%最大刺... 目的观察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magnetic stimulation,TMS)对体外培养的海马原代神经元突起生长及形态的影响,并初步探讨磁刺激对细胞生长发育的影响机制。方法体外培养的海马原代神经元分为正常培养组(C组),假刺激组(S组),40%最大刺激强度组(M1组),60%最大刺激强度组(M2组),培养细胞24 h后开始磁刺激,每天固定时间刺激,刺激的频率为1 Hz,磁刺激最大输出强度为1.9 T,每天刺激3次,每次20序列,每个序列间隔1 s,每次间隔1 m in,连续刺激5 d,刺激源距离细胞1.0 cm。刺激结束后进行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原代神经元突起形态学改变,比较突起生长数目的改变及SYN-I表达的改变。结果 TMS 5 d后观察细胞生长状态良好,细胞与细胞间联系较多,部分细胞表现为多突起生长。M1、M2组2个突起的神经元占总神经元的比例分别为(45.6±14.9)%和(45.2±15.6)%,较C组和S组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及3个以上突起的神经元占总神经元的比例分别为(30.3±10.8)%和(29.3±11.5)%,较C组和S组亦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2组的SYN-ImRNA的表达较C、S两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MS可以促进体外培养的海马原代神经元突起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磁刺激 原代培养 海马 神经元 突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筛查目标人群低睡眠质量现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15
作者 马芹颖 李冰 +3 位作者 许勇 刘萌 王铭维 王彦永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6期4609-4614,共6页
背景研究显示睡眠质量与脑血管病关系密切。脑卒中筛查目标人群是指具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人群,但针对该人群睡眠质量问题的研究较少。目的调查脑卒中筛查目标人群低睡眠质量现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以2016年12月—2017年6... 背景研究显示睡眠质量与脑血管病关系密切。脑卒中筛查目标人群是指具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人群,但针对该人群睡眠质量问题的研究较少。目的调查脑卒中筛查目标人群低睡眠质量现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以2016年12月—2017年6月参与河北省石家庄市裕华区社区脑卒中筛查的居民作为脑卒中筛查目标人群,采用《2016年度心脑血管病影响因素社区、乡镇人群追访干预调查表》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进行测试,并在受试者知情同意的基础上收集其基本测量指标(如身高、体质量、颈围、腰围、收缩压、舒张压),以PSQI总分>7分作为低睡眠质量,PSQI总分≤7分作为正常睡眠质量进行分析。调研过程中,调查人员为脑卒中筛查目标人群进行问卷讲解,由脑卒中筛查目标人群口述作答,调查人员填写调查问卷。由调查人员依据“8+2”项脑卒中影响因素及判定标准对脑卒中筛查目标人群进行脑卒中发生风险评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脑卒中筛查目标人群出现低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共发放调查问卷4761份,回收有效问卷4716份,有效回收率为99.05%。共373例受试者存在低睡眠质量问题,发生率为7.9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030,95%CI(1.018,1.043)〕、性别〔OR=1.478,95%CI(1.116,1.957)〕、婚姻状况〔OR=1.044,95%CI(1.005,1.085)〕、退休情况〔OR=2.402,95%CI(1.758,3.281)〕、饮酒情况〔OR=1.395,95%CI(1.157,1.681)〕、饮食情况〔OR=1.411,95%CI(1.221,1.630)〕、脑卒中发生风险评级〔OR=1.484,95%CI(1.176,1.873)〕是脑卒中筛查目标人群出现低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脑卒中筛查目标人群低睡眠质量问题不可忽视,年龄、性别、婚姻状况、退休情况、饮酒情况、饮食情况、脑卒中发生风险评级是该人群出现低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异常 卒中 横断面研究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度认知障碍和阿尔茨海默病血、尿β_2-MG及尿mALB水平观察 被引量:9
16
作者 谢冰 许顺江 +3 位作者 王学义 张睿 王岚 崔冬生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4-56,共3页
轻度认知障碍(,)是介于正常衰老和痴呆之间的一种中间状态,是一种认知障碍症候群。与年龄和教育程度匹配的正常老人相比,患者存在轻度认知功能减退,但日常能力没有受到明显影响。随着社会的老龄化,MCI已成为近年来研究阿尔茨海默病(A... 轻度认知障碍(,)是介于正常衰老和痴呆之间的一种中间状态,是一种认知障碍症候群。与年龄和教育程度匹配的正常老人相比,患者存在轻度认知功能减退,但日常能力没有受到明显影响。随着社会的老龄化,MCI已成为近年来研究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热点问题。文献报道慢性肾脏病患者存在认知功能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2微球蛋白 微量白蛋白 轻度认知障碍阿尔茨海默病 肾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愿运动对快速老化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和海马生长相关蛋白43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苑振云 姜向明 +5 位作者 王铭维 顾平 杨秀芬 苏冠丽 杨涛 李斌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8-52,共5页
目的观察自愿运动对快速老化小鼠(senescence-accelerated mouse prone 8,SAMP8)学习记忆能力和海马生长相关蛋白43(growth-associated protein-43,GAP43)表达的影响,探讨运动提高认知能力延缓衰老的机制。方法 60只3个月龄雌性SAMP8小... 目的观察自愿运动对快速老化小鼠(senescence-accelerated mouse prone 8,SAMP8)学习记忆能力和海马生长相关蛋白43(growth-associated protein-43,GAP43)表达的影响,探讨运动提高认知能力延缓衰老的机制。方法 60只3个月龄雌性SAMP8小鼠随机平均分为跑笼环境组(RCE组)和标准环境组(SE组)。饲养3个月后,用Morris水迷宫测试小鼠的寻找平台潜伏期及搜索策略。行为学测试后,各组分别取10只小鼠的鼠脑用RT-PCR法检测海马GAP43mRNA的表达;取10只小鼠的鼠脑用免疫印迹实验检测海马GAP43蛋白的表达;剩余10只取鼠脑用免疫组织化学实验观察海马GAP43免疫反应产物的表达。结果 Morris水迷宫实验表明RCE组小鼠寻找平台潜伏期较SE组缩短(P<0.01,P<0.05),在第Ⅰ象限游泳时间比SE组延长(P<0.01),在第Ⅳ象限游泳时间比SE组缩短(P<0.05)。RCE组与SE组比较,海马GAP43表达增加(P<0.01)。结论自愿运动能提高SAMP8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运动能促进海马GAP43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 快速老化小鼠 环境 GAP-43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记忆损害与脑结构磁共振研究 被引量:14
18
作者 金圭星 王学义 +7 位作者 王岚 安翠霞 任庆云 宋明 刘小玉 谭莉 王金成 赵晓川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69-272,共4页
目的探讨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患者的记忆功能损害以及结构性核磁共振的变化。方法收集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诊断标准的16例PTSD患者、17例首发抑郁症患者和28名正常对照。采用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患者的记忆功能损害以及结构性核磁共振的变化。方法收集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诊断标准的16例PTSD患者、17例首发抑郁症患者和28名正常对照。采用临床应用的PTSD诊断量表(Clinician Administered PTSD Scale,CAP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定临床症状;韦氏记忆量表评定记忆功能;以磁共振静态三维结构进行影像学检查。结果 PTSD组理解记忆、延迟理解记忆、视觉再生、延迟视觉再生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和抑郁症组(P均小于0.05)。PTSD组视觉再生、延迟视觉再生记忆成绩与CAPS得分呈负相关(r=-0.66,P<0.05;r=-0.53,P均小于0.05),但与情绪症状评分均无相关性(P均大于0.05)。PTSD组和抑郁症组的额叶、颞叶灰质体积均明显小于对照组(未校正的P<0.001);而PTSD组颞叶灰质体积小于抑郁症组(未校正的P<0.001)。结论 PTSD的记忆损害与创伤症状而非抑郁症状明显相关,而其脑结构损害也与抑郁症有所不同,提示PTSD的记忆损害可能独立于抑郁症状之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后应激障碍 抑郁症 韦氏记忆 磁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运动方式对快速老化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吴冰洁 刘艳萍 +2 位作者 卢宝金 顾平 王铭维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30-434,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运动方式对快速老化小鼠(SAMP8)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3月龄SAMP8和抗快速老化(SAMR1)小鼠各30只随机分为跑笼运动组、技巧运动组和对照组。运动2个月后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跳台实验进行学习记忆能力评测。结果:Mor... 目的:探讨不同运动方式对快速老化小鼠(SAMP8)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3月龄SAMP8和抗快速老化(SAMR1)小鼠各30只随机分为跑笼运动组、技巧运动组和对照组。运动2个月后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跳台实验进行学习记忆能力评测。结果:Morris水迷宫结果显示,5月龄SAMP8与SAMR1比较,潜伏期延长(P<0.01),穿越平台次数减少(P<0.05)。跑笼运动组和技巧运动组较对照组潜伏期缩短(P<0.05),穿越平台次数增多(P<0.05)。跳台实验结果显示,5月龄SAMP8与SAMR1比较,第1天反应时间延长(P<0.01),错误次数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跑笼运动组和技巧运动组较对照组反应时间缩短(P<0.05),错误次数减少(P<0.05)。跑笼运动组较技巧运动组错误次数减少显著(P<0.05)。第2天5月龄SAMP8与SAMR1比较潜伏期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错误次数显著增多(P<0.01)。跑笼运动组和技巧运动组潜伏期较对照组延长(P<0.05),技巧运动组较对照组错误次数减少(P<0.05)。结论:两种运动方式均能改善SAMP8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在改善SAMP8小鼠条件反射学习记忆能力上,跑笼运动改善学习能力优于技巧运动,技巧运动改善记忆能力优于跑笼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老化小鼠 阿尔茨海默病 运动 跑笼 技巧 学习记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达拉奉对帕金森病模型小鼠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苑振云 姜相明 +5 位作者 杨芳 顾平 王铭维 苏冠丽 李斌 王彦霞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864-867,共4页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edaravone)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诱导的C57BL/6J帕金森病模型小鼠的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 90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依达拉奉组(ED组)、帕金森病模型组(PD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NS组),每组3...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edaravone)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诱导的C57BL/6J帕金森病模型小鼠的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 90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依达拉奉组(ED组)、帕金森病模型组(PD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NS组),每组30只。ED组和PD组小鼠给予皮下注射MPTP建立PD模型后,ED组给予依达拉奉(3mg/kg)治疗。用滚轴实验检测小鼠的旋转次数,用免疫组织化学实验检测小鼠黑质酪氨酸羟化酶(TH)的表达,用RT-PCR和免疫印迹实验分别检测小鼠黑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mRNA与蛋白的表达。结果与NS组比较,ED组、PD组小鼠在滚轴实验中的旋转次数下降(P<0.05,P<0.01),黑质TH表达减少(P<0.05,P<0.01),黑质BDNF的mRNA(P均<0.01)和蛋白(P均<0.05)表达降低;与PD组比较,ED组小鼠在滚轴实验中的旋转次数增加(P<0.05),黑质TH表达增加(P<0.05),黑质BDNF的mRNA(P<0.01)和蛋白(P<0.05)表达升高。结论依达拉奉可增加C57BL/6JPD模型小鼠黑质区BDNF的mRNA及蛋白表达,降低MPTP对小鼠黑质的损伤,对多巴胺能神经元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 帕金森病 MPTP中毒 多巴胺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