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螺内酯、氯沙坦及两者合用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肌胶原重建、醛固酮合成酶基因及胶原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董士民 白杰 刘坤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839-1842,共4页
目的:对比螺内酯、氯沙坦及两者合用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鼠左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通过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诱导大鼠心肌梗死,心肌梗死术后存活48h的大鼠随机分成①假手术组(sham组)和心肌梗死组。心肌梗死组随机分为:②AMI对照组(... 目的:对比螺内酯、氯沙坦及两者合用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鼠左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通过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诱导大鼠心肌梗死,心肌梗死术后存活48h的大鼠随机分成①假手术组(sham组)和心肌梗死组。心肌梗死组随机分为:②AMI对照组(AMI组,自来水2mL/d灌胃)、③螺内酯组(螺内酯20mg.kg-1.d-1灌胃)、④氯沙坦组(氯沙坦50mg.kg-1.d-1灌胃)、⑤合用组(螺内酯20mg.kg-1.d-1+氯沙坦50mg.kg-1.d-1灌胃)。观察治疗后第2周、第6周心肌胶原各项指标、非梗死区心肌醛固酮合成酶(CYP11B2)mRNA、Ⅰ型胶原mRNA及Ⅲ型胶原mRNA的含量。结果:AMI对照组非梗死区胶原含量、梗死区胶原含量、Ⅰ/Ⅲ胶原比值、PCNA阳性细胞数、CYP11B2mRNA水平、Ⅰ型胶原mRNA水平、Ⅲ型胶原mRNA水平均显著高于sham组(均P<0.01)。螺内酯组、氯沙坦组及合用组第2周、第6周以上各指标除梗死区胶原含量外均显著低于AMI对照组(均P<0.01)。氯沙坦组以上各指标在第2周、第6周与螺内酯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均P>0.05)。合用组以上各指标除梗死区胶原含量外在第6周均显著低于螺内酯组及氯沙坦组(均P<0.01)。结论:螺内酯、氯沙坦及其联合治疗均可显著降低非梗死区心肌胶原沉积及Ⅰ/Ⅲ型胶原比值,抑制胶原的增生,两种药物合用效果优于螺内酯或氯沙坦单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心室复建 胶原 螺内酯 洛沙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