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育肥羔羊发酵床的物理和化学特性研究
1
作者 赵心念 张会文 +5 位作者 刘广鑫 董晴 苏东遥 王媛 孙新胜 高玉红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6-82,共7页
发酵床是改善养殖环境、提高家畜健康的一种养殖模式。为了研究冬季育肥羔羊养殖中不同原料组合的发酵床物理和化学特性的变化,为发酵床的合理应用提供借鉴,该试验选择有窗密闭结构的育肥羊舍,地面未作任何处理的素土地面组作为对照组,... 发酵床是改善养殖环境、提高家畜健康的一种养殖模式。为了研究冬季育肥羔羊养殖中不同原料组合的发酵床物理和化学特性的变化,为发酵床的合理应用提供借鉴,该试验选择有窗密闭结构的育肥羊舍,地面未作任何处理的素土地面组作为对照组,其他4个组的地面改为发酵床,根据其原料组合分为全锯末组(A组)、2/3锯末+1/3糠醛(B组)、2/3锯末+1/3稻壳(C组)和2/3锯末+1/3玉米芯(D组),各组饲养育肥公羔50只(1.0 m 2/只),试验期为90 d(10~12月份),每隔10 d测定垫料物理特性指标(温度、含水率和pH)和化学特性指标(有机成分和常规金属元素)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各发酵床组不同深度温度之间均表现出极显著性差异(P<0.01),下层温度高于上、中层温度(P<0.01);与对照组表层温度相比,4个发酵床组的表层温度分别提高了11.49%(A组)、15.36%(B组)、8.64%(C组)和12.44%(D组);不同发酵床组的含水率和pH表现出极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B组含水率最高。(2)从发酵床中碳(C)和氮(N)含量分析,不同发酵床组之间均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其中D组N含量最高;且随着时间延长,各组N和C含量分别表现出极显著性增加(P<0.01)和显著性降低(P<0.05)。(3)从发酵床中常规金属元素(K、Ca、P和Na)含量分析,不同发酵床组间差异显著(P<0.05),尤其Na和K,D组含量最高;且随时间延长,4种元素均显著增加(P<0.05)。因此,发酵床提高了冬季育肥羊舍的床面温度,且随着时间延长,发酵床中含N量增加,大部分金属元素含量表现出积累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床 垫料 育肥羔羊 物理特性 金属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床对育肥羔羊行为、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车大璐 李晓宇 +6 位作者 赵心念 李永亮 刘宇琦 付艳芳 王媛 高玉红 孙新胜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132-3141,共10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素土地面铺设不同原料组合的发酵床对育肥羔羊行为、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250只体重[(22.21±0.23) kg]相近、年龄一致的健康育肥羔羊,随机分为5组,分为对照组(素土地面)、A组(全锯末)... 本试验旨在研究素土地面铺设不同原料组合的发酵床对育肥羔羊行为、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250只体重[(22.21±0.23) kg]相近、年龄一致的健康育肥羔羊,随机分为5组,分为对照组(素土地面)、A组(全锯末)、B组(糠醛+锯末,比例1∶2)、C组(稻壳+锯末,比例1∶2)和D组(玉米芯+锯末,比例1∶2),每组50只羊。试验期90 d。结果表明:1)铺设发酵床明显改善了羔羊的行为特性,A组、B组、C组和D组羔羊在09:00—15:00的平均躺卧比例较对照组提高了10.1%~56.2%。2)整个试验期,A组、B组、C组和D组羔羊的平均日增重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各组之间羔羊的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后期,A组、B组、C组和D组羔羊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A组、B组、C组和D组的干物质、粗脂肪和钙表观消化率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各组之间的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4) A组、B组、C组和D组的血清葡萄糖(GLU)和甲状腺素(T4)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尿素氮(UN)和皮质醇(COR)含量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由此可见,素土地面铺设不同原料组合的发酵床均可以改善育肥羔羊的行为和血清生化指标,提高平均日增重以及干物质、粗脂肪和钙表观消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床 羔羊 行为 生长性能 血清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