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基于模糊滑模控制的石油勘探可控震源车控制策略研究
- 1
-
-
作者
张连朋
李君静
毛艺
武凡
段玉山
-
机构
石家庄铁道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河北省绿色建筑推广与建设工程标准编制中心
河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河北铸诚工矿机械有限公司
-
出处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7-71,共5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项目(52205064)。
-
文摘
国内目前的液压可控震源车存在系统可靠性差、控制技术落后等问题。针对此,以电液伺服可控震源车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控制策略,以提高系统的控制性能。根据液压可控震源车系统的工作原理,建立可控震源车液压系统及平板-大地耦合模型,分析了电液伺服可控震源车的PID控制方法,对高频信号进行跟踪控制。针对系统中平板-大地间耦合以及液压系统非线性引起的系统高频跟踪控制精度低的问题,采用模糊滑模控制方法改善系统的响应精度。通过MATLAB/Simulink建模并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文中设计的模糊滑模控制器可以改善PID控制电液伺服可控震源车的幅值衰减和相位滞后问题,提升可控震源车在高频率工作下的跟踪精度。
-
关键词
可控震源车
电液伺服
跟踪精度
模糊滑模控制
-
Keywords
vibroseismic vehicle
electrohydraulic servo
tracking accuracy
fuzzy sliding mode control
-
分类号
TH137
[机械工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
-
题名考虑余震和耗能梁损伤的K-EBF结构抗震性能分析
被引量:1
- 2
-
-
作者
于海丰
朱怿凡
方斌
靳天姣
马康
李勇
-
机构
河北科技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河北省绿色建筑推广与建设工程标准编制中心
-
出处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18-529,共12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08169)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E2021208010,E2023208069,E2023208080)
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236Z5408G)。
-
文摘
针对构件失效会改变结构原有受力状态,同时建筑物可能会因余震的影响而产生严重破坏甚至倒塌的问题,研究了耗能梁构件损伤失效和余震对K形偏心支撑钢框架(K-EBF)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对12层和18层K-EBF结构算例以最大层间位移角为地震需求参数,峰值地震加速度(PGA)为地震动强度参数进行了增量动力分析、结构易损性分析和抗倒塌性能评估。结果表明:同时考虑余震以及耗能梁损伤失效与均不考虑相比,12层和18层结构在设防地震时的最大层间侧移角θ_(max)分别增大2.3%和8.4%,重度损伤失效概率分别增大0.6%和2.8%;罕遇地震时的θ_(max)分别增大21.0%和42.1%,重度损伤失效概率分别增大11.6%和19.4%;另外,12层和18层结构的最小抗倒塌储备系数分别下降了32.1%和31.2%;总体上,余震会加剧结构损伤累积,其对结构的影响程度会随地震动强度的变大而增加;在考虑耗能梁构件损伤失效后,结构不同极限状态下失效概率会进一步增大,造成结构的最小抗倒塌储备系数进一步下降;因此,在K-EBF结构抗震性能分析时应充分考虑余震和耗能梁损伤失效所造成的影响,以真实反映结构地震作用下的响应。将耗能梁的损伤失效和余震的影响同时纳入考虑范围可更全面地分析K-EBF结构的抗震性能,为抗震设计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
关键词
结构设计
偏心支撑结构
主余震
抗倒塌性能
易损性分析
耗能梁失效
-
Keywords
structural designs
eccentrically braced steel structures
main-aftershock sequence
collapse resistance
fragility analysis
link failure
-
分类号
TU391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
-
题名钢框架平齐端板节点力学性能试验研究与参数分析
- 3
-
-
作者
刘卫然
周晋普
方斌
于海丰
马康
-
机构
河北科技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
出处
《工程科学与技术》
2025年第5期274-286,共13页
-
基金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E2021208010
E2023208069
+2 种基金
E2023208080)
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236Z5408G)
河北省教育厅产学研合作专项(CXY2024045)。
-
文摘
为研究端板厚度小于规范构造要求的钢框架平齐端板节点力学性能,设计制作6个钢框架平齐端板节点试件并进行拟静力试验,对节点的破坏模式、极限抗弯承载力、滞回性能、耗能能力、延性系数和中和轴位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节点的主要破坏模式为端板翘曲、柱翼缘屈曲和螺栓破坏;2)极限抗弯承载力和延性系数均随端板厚度、柱翼缘厚度和螺栓直径的增加而增加;3)滞回曲线均表现出显著的捏缩现象;4)通过合理布置,采用6个高强螺栓(M14或M16)的节点,其耗能能力大于采用4个M20高强螺栓的节点;5)节点端板中和轴位置靠近受压梁翼缘与规范具有一定差异。通过有限元分析进一步研究端板厚度、柱翼缘厚度和螺栓直径对节点极限抗弯承载力和延性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端板厚度小于构造要求时,其厚度每增加2 mm,节点极限抗弯承载力提高3.71%;螺栓直径小于24 mm时,其直径每增加2 mm,节点延性系数提高36.66%,并在直径为24 mm时达到最大值。
-
关键词
平齐端板节点
力学性能
拟静力试验
有限元分析
端板厚度
-
Keywords
flush end-plate joint
mechanical property
quasi-static test
finite element method
end-plate thickness
-
分类号
TU391
[建筑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