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S对中国人前列腺癌鉴别诊断标准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98
1
作者 王霄英 周良平 +4 位作者 丁建平 李飞宇 山刚志 肖江喜 蒋学祥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8期1150-1153,共4页
目的 评价磁共振波谱分析 (MRS)对前列腺癌 (PCa)的鉴别诊断价值 ,初步确定中国人前列腺癌的MRS诊断标准。方法 经手术病理或穿刺活检证实的PCa 2 1例、良性前列腺增生 2 3例和正常老年志愿者 17例以六分区的方法进行MRS定量分析。在... 目的 评价磁共振波谱分析 (MRS)对前列腺癌 (PCa)的鉴别诊断价值 ,初步确定中国人前列腺癌的MRS诊断标准。方法 经手术病理或穿刺活检证实的PCa 2 1例、良性前列腺增生 2 3例和正常老年志愿者 17例以六分区的方法进行MRS定量分析。在MRS代谢图上标记出手术病理或穿刺活检取材位置归入相应的分区 ,测量其 (胆碱 +肌酸 ) /枸椽酸盐 [(choline +creatine) /citrate ,CC/C]的比值。计算MRS对癌区外周带和非癌区外周带 (包括BPH患者的和PCa患者的 )定性诊断的准确性。结果 正常前列腺外周带、PCa患者癌区外周带及非癌区外周带的CC/C值分别为 :0 .42± 0 .19、2 .13± 0 .82和 0 .60± 0 .2 0。以正常人CC/C值的 -x +3SD为癌的诊断标准 ,将CC/C >0 .99者诊断为PCa区。本标准和国外文献标准 (CC/C >0 .86)鉴别PCa区与非PCa区的敏感性分别为 96.0 %和 97.3 % ( χ2 =0 .2 0 7,P =0 .64 9) ,特异性分别为94.7%和 86.3 % ( χ2 =4.5 63 ,P =0 .0 0 5 ) ,准确性分别为 95 .1%和 89.4% ( χ2 =5 .95 0 ,P =0 .0 15 )。结论 以CC/C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波谱 前列腺癌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MRS评价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后的代谢变化:癌区与非癌区外周带的比较 被引量:1
2
作者 周良平 王霄英 +3 位作者 丁建平 李飞宇 肖江喜 蒋学祥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8期1154-1157,共4页
目的 用MRS定量评价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后的代谢变化 ,观察癌组织与非癌区外周带的代谢差别。方法 2 1例内分泌治疗后的前列腺癌患者与 19例未经任何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 ,行MRS检查。将前列腺分为左、右两侧 ,每侧由上到下分为底部、... 目的 用MRS定量评价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后的代谢变化 ,观察癌组织与非癌区外周带的代谢差别。方法 2 1例内分泌治疗后的前列腺癌患者与 19例未经任何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 ,行MRS检查。将前列腺分为左、右两侧 ,每侧由上到下分为底部、中部和尖部三部分 ,共六分区。根据手术或穿刺病理结果将这六分区归类为癌区和非癌区。在MRS代谢图上测量前列腺癌区和非癌区外周带内分泌治疗后的胆碱 (choline ,Cho)、肌酸 (creatine ,Cre)和枸橼酸盐 (citrate ,Cit)的代谢水平。结果 内分泌治疗后前列腺的Cho、Cre和Cit均下降 ,Cit下降较明显 (P <0 .0 1)。内分泌治疗组非癌区 (Cho+Cre) /Cit的比值高于未治疗组 (分别为 0 .82± 0 .12和 0 .5 9± 0 .2 0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内分泌治疗组有Cho ,Cre和Cit代谢的癌区 (Cho +Cre) /Cit的比值与未治疗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分别为 2 .62± 0 .3 1和 2 .2 6± 0 .73 ,P >0 .0 5 )。结论 MRS可以定量分析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后的代谢变化 ,前列腺内分泌治疗后癌区与非癌区外周带的代谢改变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波谱 前列腺癌 内分泌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