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副乳肉芽肿性乳腺炎误诊误治反思
1
作者 李楠 李丹 +2 位作者 赵素梅 白云翠 耿晓旭 《临床误诊误治》 2025年第4期17-21,共5页
目的分析副乳肉芽肿性乳腺炎临床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被误诊的2例副乳肉芽肿性乳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例因“发现左腋下肿块伴疼痛2个月余”就诊,超声及乳腺MRI检查提示恶性病变,初步考虑为左侧... 目的分析副乳肉芽肿性乳腺炎临床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被误诊的2例副乳肉芽肿性乳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例因“发现左腋下肿块伴疼痛2个月余”就诊,超声及乳腺MRI检查提示恶性病变,初步考虑为左侧副乳腺癌,遂行手术切除,术中见左副乳外侧肿物,质偏硬,边界欠清,术后病理诊断为左侧副乳肉芽肿性乳腺炎。误诊时间13 d。术后随访6个月,情况良好。1例因“右腋前肿物及红肿、疼痛1个月”入院,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为乳腺炎,接受抗感染治疗,治疗期间肿物增大并伴红肿。进一步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考虑右侧副乳肉芽肿性乳腺炎,予中药口服和药物外敷后肿块溃破,流出黄色脓性分泌物,行乳腺增强MRI示右乳内下象限非肿块强化灶,炎症可能。予乳腺区段+副乳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诊断为右侧副乳肉芽肿性乳腺炎。误诊时间11 d。术后3个月复查示右乳切口愈合良好,未见复发与其他异常情况。结论副乳肉芽肿性乳腺炎临床较为罕见,且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及检查措施,易被误诊为乳腺癌、乳腺炎等疾病。对于乳腺肿块,临床及病理科医生应加强认识,考虑到肉芽肿性乳腺炎等良性疾病的可能,以减少或避免误诊误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乳肉芽肿性乳腺炎 误诊 乳腺癌 乳腺炎 鉴别诊断 钼靶X线 磁共振成像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典型宫腔粘连超声误漏诊分析
2
作者 王瑞萍 李楠 +2 位作者 赵运清 曾立叶 毛秀菊 《临床误诊误治》 2025年第2期25-28,共4页
目的分析不典型宫腔粘连的超声误漏诊原因及纠正方法,以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40例宫腔粘连临床资料。结果40例中不孕症18例,外院诊断为慢性盆腔炎、输卵管梗阻,经对症治疗仍不孕入院;反复自然流产... 目的分析不典型宫腔粘连的超声误漏诊原因及纠正方法,以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40例宫腔粘连临床资料。结果40例中不孕症18例,外院诊断为慢性盆腔炎、输卵管梗阻,经对症治疗仍不孕入院;反复自然流产9例入院;月经异常12例入院;绝经、下腹部疼痛伴肉眼血尿5 d外院对症治疗后未见改善1例入院。40例均行经阴道超声检查,初步诊断为宫腔粘连23例、子宫内膜息肉1例、子宫内膜癌1例,未见子宫异常15例。超声初步诊断宫腔粘连23例予宫腔粘连分离术,术中证实为宫腔粘连。超声初步诊断子宫正常15例,行宫腔镜检查后确诊为宫腔粘连,行宫腔粘连分离术。超声初步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1例,于宫腔镜下行子宫内膜息肉摘除术发现合并宫腔粘连,同时行宫腔粘连分离术。绝经后妇女1例经超声初步诊断为子宫内膜癌,行宫腔镜检查确诊为宫腔粘连、宫腔积脓,在宫腔镜下行宫颈扩张术。40例中误诊16例、漏诊1例,误漏诊率为42.50%(17/40),误漏诊时间3 d~8年。术后随访12个月,30例症状消失或明显好转,4例症状改善不明显,6例宫腔粘连复发,再次行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结论不典型宫腔粘连超声误漏诊率较高,对于宫腔手术后、月经逾期不来者应警惕宫腔粘连的可能,对可疑病变患者应建议及早行宫腔镜检查,以避免造成误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粘连 超声 误诊 漏诊 盆腔炎 子宫息肉 子宫内膜肿瘤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