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前白蛋白值动态观察对重型肝炎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4
1
作者 曹立华 马万林 +2 位作者 韩忠厚 李蕴铷 徐道振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30-231,共2页
为探讨血清前白蛋白(PAB)值对重型肝炎预后的影响,采用免疫比浊法动态检测68侧重型肝炎、血清PAB值。结果显示;血清PAB值越低,病死率越高,各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存活组,随着病程进展,血清PAB值逐渐升高,各组间有显... 为探讨血清前白蛋白(PAB)值对重型肝炎预后的影响,采用免疫比浊法动态检测68侧重型肝炎、血清PAB值。结果显示;血清PAB值越低,病死率越高,各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存活组,随着病程进展,血清PAB值逐渐升高,各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着病程进展,PAB值明显升高者,预后好,PAB值无升高或继续下降者,预后差,由此可见,动态观察血清PAB值可作为预测重型肝炎预后的灵敏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白蛋白 重型 肝炎 预后 动态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导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norA基因的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陈寒冬 钟利 +7 位作者 闫宏钧 彭勋 王守云 杨丽敏 赵培利 苗亮 李丹 房雷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851-855,共5页
目的研究导致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的金葡菌norA基因的介导机制。方法 K-B纸片扩散法测定细菌敏感性(Kirby-Bauer法),研究两种FQNS在菌体内的蓄积量,通过Real-time PCR方法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norA基因的表达。结果两种药物在敏感菌菌体... 目的研究导致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的金葡菌norA基因的介导机制。方法 K-B纸片扩散法测定细菌敏感性(Kirby-Bauer法),研究两种FQNS在菌体内的蓄积量,通过Real-time PCR方法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norA基因的表达。结果两种药物在敏感菌菌体内的稳态蓄积浓度明显高于耐药菌,所有实验菌株中均检测到norA基因的存在,经RealTime PCR扩增后,检测到高度耐药菌株的norA基因表达量较敏感菌菌株平均norA基因表达量高0~8倍;中度耐药菌株的norA基因表达量较敏感菌株高5~17倍。结论推测norA基因表达增加是菌体内药物蓄积量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部分菌株的耐药可能没有norA基因参与,即使有norA基因参与,起作用也不相同;可能有其他外排泵共同参与金葡菌的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喹诺酮 金黄色葡萄球菌 耐药 外排泵 norA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用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疗效与椎间盘及突出物CT值的关系 被引量:7
3
作者 苏启超 耿海涛 +3 位作者 韩才 苏景瑞 朱春阳 李海芳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4-75,共2页
医用臭氧腰椎间盘内注射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有效微创方法,但是影响其疗效的因素却并不明确,很可能与突出物及腰椎间盘的密度有关。变性腰椎间盘及突出物的密度可用CT值进行量化衡量,密度越高,CT值越大;腰椎间盘的CT值约为50~11... 医用臭氧腰椎间盘内注射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有效微创方法,但是影响其疗效的因素却并不明确,很可能与突出物及腰椎间盘的密度有关。变性腰椎间盘及突出物的密度可用CT值进行量化衡量,密度越高,CT值越大;腰椎间盘的CT值约为50~110HU。我们对2005年10月~2006年8月收治的6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椎间盘及突出物CT值与医用臭氧注射治疗后的疗效关系进行了比较分析,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医用臭氧 臭氧治疗 CT值 突出物 疗效 椎间盘内注射 微创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梯度高渗盐水法超声雾化诱导痰对菌阴不典型肺结核患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6
4
作者 彭勋 李站领 +2 位作者 徐东波 卢月娟 常占平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1年第8期518-519,共2页
2010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预防控制中心调查研究显示,2001—2009年肺结核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普遍存在着痰涂片阳性率、确诊率低的问题,某些特殊人群所患肺结核症状、体征和胸部X线表现及临床经过等诸多方面与一般肺结... 2010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预防控制中心调查研究显示,2001—2009年肺结核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普遍存在着痰涂片阳性率、确诊率低的问题,某些特殊人群所患肺结核症状、体征和胸部X线表现及临床经过等诸多方面与一般肺结核患者有许多不同的特点,即所谓不典型肺结核,较易延误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患者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诊断价值 超声雾化 诱导痰 盐水法 菌阴 高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米夫定或干扰素单药治疗及序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徐京杭 于岩岩 +9 位作者 斯崇文 陈新月 韩忠厚 陈勇 张文谨 徐道振 陈宇萍 于敏 席宏丽 李雪迎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39-745,共7页
目的:比较拉米夫定或干扰素单药治疗和序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25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序贯治疗组(A组)83例、拉米夫定组(B组)89例和干扰素组(C组)53例。A组单用拉米夫定100mg/d,疗程32周... 目的:比较拉米夫定或干扰素单药治疗和序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25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序贯治疗组(A组)83例、拉米夫定组(B组)89例和干扰素组(C组)53例。A组单用拉米夫定100mg/d,疗程32周,从第25周开始加用α2b干扰素(500万IU,皮下注射,隔日1次),总疗程48周;B组单用拉米夫定100mg/d,共48周;C组单用α2b干扰素(500万IU,皮下注射,隔日1次),总疗程24周,所有患者随访24周。结果:A、B和C组的基线HBV DNA分别为7.8±1.0、7.9±1.1和8.0±0.9log10 copies/mL,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线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分别为167.5(99.0,267.8)、134.0(101.0,275.0)和131.0(99.0,192.8)U/L,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时A、B和C组HBV DNA下降率分别为78.2%、87.8%和78.4%,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结束时A、B和C组HBV DNA下降率分别为54.4%、63.6%和66.7%,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时A、B和C组综合应答率分别为65.8%、83.5%和39.6%,B组最高(P<0.05),C组最低(P<0.05);随访结束时A、B和C组综合应答率分别为36.2%、54.4%和42.1%,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时病毒酪氨酸-蛋氨酸-天冬氨酸-天冬氨酸(tyrosine-methionine-aspartate-aspartate,YMDD)变异率A组低于B组(10.5% vs.26.9%,P<0.05)。结论:拉米夫定-干扰素序贯疗法可减少病毒变异,但疗效与拉米夫定或干扰素单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干扰素类 拉米夫定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耐量减低患者血浆氧化应激水平变化及其意义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单红英 彭勋 +5 位作者 李晓哲 刘全 赵培利 田雨荣 郭秋君 裴文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28-731,共4页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EH)合并糖耐量减低(IGT)患者血浆氧化应激水平变化,探讨EH、IGT及EH合并IGT与氧化应激的关系。方法入选EH患者82例,其中合并IGT者42例,糖耐量正常(NGT)者40例;非EH者80例,其中IGT者40例,NGT者40例。采用生化法测...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EH)合并糖耐量减低(IGT)患者血浆氧化应激水平变化,探讨EH、IGT及EH合并IGT与氧化应激的关系。方法入选EH患者82例,其中合并IGT者42例,糖耐量正常(NGT)者40例;非EH者80例,其中IGT者40例,NGT者40例。采用生化法测定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丙二醛(MDA)的水平。结果 MDA水平:EH+IGT组明显高于非EH+IGT组[(22.37±1.28)比(18.21±1.75)μmol/L;]GSH水平:EH+IGT组明显低于非EH+IGT组[(0.16±0.03)比(0.19±0.04)μmol/L;]SOD水平:EH+IGT组明显低于非EH+IGT组[(54.31±6.26)比(60.56±9.18)U/ml]。在82例IGT患者中,MDA与收缩压、舒张压、餐后2 h血糖(2 hP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体质指数(BMI)呈正相关,SOD与收缩压、舒张压、2 hPG呈负相关;GSH与收缩压负相关,与空腹血糖、2 hPG、HOMA-IR、BMI呈正相关。在80例NGT患者中,MDA与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HOMA-IR、BMI呈正相关,SOD与收缩压、舒张压呈负相关,与空腹血糖呈正相关;GSH与收缩压、舒张压呈负相关,与空腹血糖、HOMA-IR、BMI呈正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EH合并IGT与MDA、GSH、SOD、空腹血糖、2 hPG、BMI、收缩压、舒张压呈正相关(β为0.064、-0.127、-0.630、0.098、1.674、0.142、0.247、0.074;P<0.05)。结论 EH、IGT及EH合并IGT患者血浆MDA水平增高,GSH、SOD水平降低,提示EH和IGT患者体内氧化应激反应增强;EH;IGT患者体内氧化应激反应进一步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耐量减低 超氧化物歧化酶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丙二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鸦胆子油乳联合TP化疗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7
7
作者 罗丽华 宋诏民 +3 位作者 杨建军 李鸿杰 康国权 石霞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8期2087-2091,共5页
目的:探讨紫杉醇联合顺铂(TP)结合鸦胆子油乳化疗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秦皇岛市第三医院收治的NSCLC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单双数字法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4例... 目的:探讨紫杉醇联合顺铂(TP)结合鸦胆子油乳化疗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秦皇岛市第三医院收治的NSCLC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单双数字法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4例。对照组采用TP化疗,观察组采用鸦胆子油乳联合TP化疗。观察和比较2组患者的免疫细胞、肿瘤标志物、生命质量和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CD3^+、CD4^+、CD4^+/CD8^+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患者的CD3^+、CD4^+、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CD8^+、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糖类抗原-125(CA-125)、癌胚抗原(CEA)和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Cyfra21-1)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患者的CD8^+、NSE、CA-125、CEA和Cyfra21-1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QLQ-C30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的QLQ-C30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4.44%,显著高于对照组(81.49%,P<0.05)。结论:鸦胆子油乳联合TP化疗用于治疗中晚期NSCLC,能有效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发挥显著的抗肿瘤作用,并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鸦胆子油乳 紫杉醇 顺铂 T淋巴细胞 肿瘤标志物 生命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血糖和脂蛋白及血尿酸的关系 被引量:42
8
作者 王小娟 彭卫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4期335-336,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与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蛋白〔Lp(a)〕、尿酸(UA)的关系。方法测定112例住院老年脑梗死患者血清Hcy、... 目的探讨老年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与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蛋白〔Lp(a)〕、尿酸(UA)的关系。方法测定112例住院老年脑梗死患者血清Hcy、FBG、TC、TG、HDL-C、LDL-C、Lp(a)、UA等指标,并根据Hcy升高与否分为高Hcy组(A组)和正常Hcy组(B组),比较两组FBG、TC、TG、HDL-C、LDL-C、Lp(a)、UA的数值。结果两组患者FBG、Lp(a)和UA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TC、TG、HDL-C和LDL-C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BG、Lp(a)、UA与血清Hcy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同型半胱氨酸 血糖 脂蛋白 尿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炎克雷白杆菌感染分布及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监测 被引量:7
9
作者 张岩 杜学娜 +3 位作者 么建立 董爱英 张丽娜 张晓玲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943-945,共3页
目的分析肺炎克雷白杆菌感染分布及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肺炎克雷白杆菌的逐年递增趋势和耐药性。方法肺炎克雷白杆菌菌株的鉴定、药敏试验采用黑马半自动细菌分析系统,用微量肉汤法确认肺炎克雷白杆菌产ESBLs情况;感染分布统计采... 目的分析肺炎克雷白杆菌感染分布及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肺炎克雷白杆菌的逐年递增趋势和耐药性。方法肺炎克雷白杆菌菌株的鉴定、药敏试验采用黑马半自动细菌分析系统,用微量肉汤法确认肺炎克雷白杆菌产ESBLs情况;感染分布统计采用WHONET 5.3软件。结果总共分离检测肺炎克雷白杆菌605株,肺炎克雷白杆菌ESBLs分离率2006年31.2%,2007年32.1%,2008年36.4%,2009年40.5%,2010年43.9%,2010年与2006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SBLs株和非产ESBLs株耐药率的比较肺炎克雷白杆菌产ESBLs株对头孢唑林、头孢曲松、头孢呋辛、氨苄西林耐药率很高(90.7%~100.0%),对氨曲南、头孢噻肟、头孢他啶、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耐药率也较高(78.0%~89.0%),对头孢吡肟耐药率较低(32.6%)。肺炎克雷白杆菌产ESBLs株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ESBLs株。ICU是产ESBLs的高危病区。春季检出109株(18.0%),夏季为145株(24.0%),秋季为182株(30.1%),冬季为169株(27.9%)。结论应重视ESBLs的检测,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控制产ESBLs细菌的传播;了解肺炎克雷白杆菌感染分布特征对该菌的防治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药性 抗菌药物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肺炎克雷白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臭氧与亚甲蓝联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0
作者 苏启超 刘泉 +2 位作者 刘贵林 李海芳 耿海涛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765-766,共2页
我院采用经皮穿刺椎间盘臭氧溶解术联合亚甲蓝盘内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相比单纯椎间盘臭氧溶解术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臭氧溶解术 亚甲蓝 临床观察 联合治疗 盘内注射治疗 经皮穿刺 疗效满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aspin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平 刘波 +4 位作者 门晓彦 王迪 李莉 刘博伟 杨艳玲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5期4306-4309,共4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中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与糖尿病肾病(DN)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2月秦皇岛市第三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T2DM患者94例,根据24 h尿清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糖尿病(DM)组(UAER≤2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中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与糖尿病肾病(DN)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2月秦皇岛市第三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T2DM患者94例,根据24 h尿清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糖尿病(DM)组(UAER≤20μg/min)和DN组(UAER>20μg/min)。选取同期该院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测定血清Vaspin及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血脂、糖化血红蛋白(Hb A1c)、尿素氮(BUN)、肌酐(Cr)水平,采用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分析血清Vaspin与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并对T2DM发生DN的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DN组血清Vaspin水平低于DM组、高于对照组,DM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DM组Vaspin水平与三酰甘油(TG)、FBG、Hb A1c、ln FINS、ln HOMA-IR、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相关(r=0.239、0.521、0.593、0.320、0.225、-0.357,P<0.05),DN组Vaspin水平与FBG、ln FINS、ln HOMA-IR相关(r=-0.532、-0.276、-0.239,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Vaspin〔OR=0.59,95%CI(0.48,0.92)〕、Hb A1c〔OR=1.75,95%CI(1.33,2.31)〕、BMI〔OR=4.83,95%CI(1.17,19.95)〕、ln HOMA-IR〔OR=1.36,95%CI(1.08,1.73)〕为DN的危险因素。结论胰岛素抵抗与低Vaspin水平是DN的危险因素,低Vaspin水平可作为DN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糖尿病肾病 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及其与肝纤维化的关系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丽杰 郝礼森 +2 位作者 杨文军 李玉林 彭勋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3874-3876,共3页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与肝纤维化的关系及其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123例NAFLD患者及56例对照组的血清甲状腺激素(T3、T4、TSH)及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与肝纤维化的关系及其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123例NAFLD患者及56例对照组的血清甲状腺激素(T3、T4、TSH)及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PⅢNP)、Ⅳ型胶原(CⅣ)等反应肝纤维化的血清学指标。结果:对照组与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NASFL)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组血清T3浓度随病情进展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间血清T4、TSH浓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NASFL患者血清HA、PⅢNP浓度与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CⅣ、LN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ASH组血清HA、PⅢNP、CⅣ、LN浓度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及NAF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ASFL患者血清T3水平与HA呈负相关关系(P<0.05);NASH组患者血清T3水平与HA、PⅢNP、CⅣ、LN均呈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NAFLD患者血清T3水平降低,其下降程度与病情及肝纤维化严重程度一致;检测NAFLD患者血清T3变化对判断病情及预后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肝 甲状腺激素 肝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和内皮素在高血压合并糖耐量异常患者中的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2
13
作者 单红英 田雨荣 +2 位作者 郭秋君 姜晓冬 裴文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198-1200,共3页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EH)合并糖耐量异常(IGT)患者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alpha,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及内皮素(ET)水平的变化。方法:入选EH患者82例,其中合并IGT者42例,糖耐量正常(NGT)者40...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EH)合并糖耐量异常(IGT)患者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alpha,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及内皮素(ET)水平的变化。方法:入选EH患者82例,其中合并IGT者42例,糖耐量正常(NGT)者40例;同时随机挑选血压正常健康人(NT)40例为NT组作为对照。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中TNF-α、IL-6含量。结果:EH组血浆TNF-α、IL-6、ET明显高于NT组[TNF-α,EH组(27.80±4.73)ng/mL,NT组(23.83±2.28)ng/mL,P<0.05;IL-6,EH组(90.62±18.09)ng/mL,NT组(76.76±12.81)ng/mL,P<0.05;ET,EH组(39.46±10.77)ng/mL,NT组(30.92±4.0)ng/mL,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EH合并IGT与TNF-α、IL-6、FPG、2hPG呈正相关(β为1.247、1.180、0.516、0.140,均P<0.05)。结论:EH合并IGT患者血浆TNF-α、IL-6、ET增高,提示EH合并IGT患者体内炎症反应进一步增加及ET水平进一步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糖耐量异常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介素-6 内皮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映肝脏合成功能的四项指标在重型肝炎动态观察中的应用评价 被引量:3
14
作者 吴侠 张继东 张红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3期3808-3809,共2页
目的评价血清清蛋白(ALB)、前清蛋白(PA)、胆碱酯酶(ChE)和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在重型肝炎病情监测、预后判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27例患者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周和治疗2周后血清ALB、PA、ChE及PTA变化。结... 目的评价血清清蛋白(ALB)、前清蛋白(PA)、胆碱酯酶(ChE)和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在重型肝炎病情监测、预后判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27例患者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周和治疗2周后血清ALB、PA、ChE及PTA变化。结果存活组随着病程进展,血清PA、ChE值逐渐升高(P<0.05);ALB及PTA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随着病程进展,PA、ChE及PTA逐渐下降(P<0.05);ALB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ALB、PA、ChE及PTA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的上述指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重型肝炎的病情监测、预后判断方面,PA、ChE价值最高,PTA次之,且均高于AL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清蛋白 血清前清蛋白 血清胆碱酯酶 凝血酶原活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CHD患者血浆ET-1、IL-8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7
15
作者 徐东波 喻昌利 +1 位作者 邬波 张忠华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2期182-184,共3页
目的:观察血浆内皮素-1(ET-1)、白细胞介素-8(IL-8)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冠心病(CHD)患者血浆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5年12月间收治的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CHD(观察1组)及单纯COPD急性加重期(... 目的:观察血浆内皮素-1(ET-1)、白细胞介素-8(IL-8)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冠心病(CHD)患者血浆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5年12月间收治的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CHD(观察1组)及单纯COPD急性加重期(观察2组)患者各60例,采用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浆ET-1及IL-8水平,对二者间的相关进行分析,并对3组动脉血气及凝血纤溶指标进行比较;设立同期来院健康者30例进行对照观察。结果:观察1、2组患者血浆ET-1、IL-8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1组患者血浆ET-1、IL-8含量明显高于观察2组(P<0.05);观察1、2组患者PaO_2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aCO_2较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1、2组间PaO_2、PaCO_2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1、2组患者PT、APTT较对照组明显缩短,TT明显延长(P<0.05);观察1组PT明较观察2组明显缩短(P<0.05);观察1、2组患者Fbg、t-PA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1组Fbg、t-PA及D-D含量明显高于观察1组(P<0.05)。结论:COPD合并CHD患者体内呈高凝状态,且ET-1、IL-8含量增高,二者起协同作用,共同参与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加重期 冠心病 血浆内皮素-1 白细胞介素-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与同型半胱氨酸、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小娟 李军涛 +2 位作者 彭卫平 刘爱学 杨桂凤 《中国卒中杂志》 2010年第6期436-439,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ngnitive impairment,VCI)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选取2007年2月至2009年7月的缺血性卒中患者147例,依据卒中后3个月的认知评定结果及相应的诊断标准分为... 目的探讨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ngnitive impairment,VCI)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选取2007年2月至2009年7月的缺血性卒中患者147例,依据卒中后3个月的认知评定结果及相应的诊断标准分为VCI组和认知正常组(对照组),所有病例均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测,并测定两组患者的血清Hcy,并对两组的神经心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VCI组患者的血浆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分组后发现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mediathickness,IMT)<1.0mm组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得分高于IMT>1.0mm组(P<0.05)。结论 VCI与血清Hcy及颈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障碍 高半胱氨酸 颈动脉疾病 神经心理学测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疗联合参麦注射液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细胞免疫及肿瘤恶性程度的影响 被引量:33
17
作者 罗丽华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5期1085-1089,1093,共6页
目的:探讨化疗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细胞免疫、肿瘤恶性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6年2月秦皇岛市第三医院收治的NSCLC患者1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 目的:探讨化疗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细胞免疫、肿瘤恶性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6年2月秦皇岛市第三医院收治的NSCLC患者1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化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治疗6个月后统计2组临床疗效;检测并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者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及肿瘤标志分子水平;检测并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者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的变化;统计治疗期间2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缓解率为79.0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0.62%(P<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IFN-γ、IL-2、TNF-α水平均明显升高,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患者血清IL-6及IL-10水平均明显降低,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对照组CD4+比例及CD4+/CD8+均明显降低(P<0.01),而观察组CD8+比例明显降低,CD4+比例、NK细胞比例及CD4+/CD8+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且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血清CEA、CA125、CYFRA21-1、NSE及SCC-Ag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及血小板下降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或P<0.01)。结论:化疗联合参麦注射液可明显调节晚期NSCLC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提高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并有效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降低肿瘤恶性程度,疗效显著优于化疗单用,同时其也可有效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化疗 参麦注射液 细胞免疫 肿瘤标志物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病毒性肝炎e抗原定量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继东 吴侠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19期1792-1793,共2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定量检测作为反映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情况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0例HBeAg阳性受检者在初诊时分别对HBeAg、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和HBV DNA进行定量检测。根据初诊测得的HBeAg水平将200例患者...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定量检测作为反映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情况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0例HBeAg阳性受检者在初诊时分别对HBeAg、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和HBV DNA进行定量检测。根据初诊测得的HBeAg水平将200例患者分为4组,计算出各组HBV DNA载量、HBsAg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其中164例患者接受抗病毒治疗,3个月后比较HBeAg水平变化与HBV DNA载量变化间的关系。结果HBeAg水平不同的患者其HBV DNA载量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HBeAg水平与HBV DNA载量呈正相关(P<0.05);而HBeAg水平不同的患者其HBsAg、ALT水平间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HBeAg的相差百分比与HBV DNA载量变化之间有相关关系(P<0.05)。结论HBeAg水平与HBV DNA载量间有很好的相关性,HBeAg定量检测可作为反映体内HBV复制状态的一个指标,对临床诊断和药物疗效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E抗原 乙型 DNA 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方案治疗复治药物敏感肺结核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9
19
作者 戈启萍 杜建 +35 位作者 舒嶶 马艳 马丽萍 赵彩燕 陈瑜晖 张立杰 黄学锐 韩喜琴 陈盛玉 王飞 李波 曹文利 刘倩颖 陈东进 石莲 王鑫 黎友伦 杨尚鹏 彭章丽 吴超 欧阳兵 王芙蓉 李钋 吴湘 席秀娥 冷学艳 张海晴 李华 李鹃 杨澄清 张朋 崔洪哲 谢莉 刘宇红 李亮 高微微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4期328-334,共7页
目的评价优化方案治疗复治药物敏感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取多中心、随机、开放、平行、对照的前瞻性队列研究,中心单位统一发放随机号随机分组,选取复治涂阳培阳或涂阴培阳肺结核患者共381例为研究对象,其中优化治疗方... 目的评价优化方案治疗复治药物敏感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取多中心、随机、开放、平行、对照的前瞻性队列研究,中心单位统一发放随机号随机分组,选取复治涂阳培阳或涂阴培阳肺结核患者共381例为研究对象,其中优化治疗方案组(简称"优化方案组")244例和标准化治疗方案组(简称"标准方案组")137例。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当理论频数<1时,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比较两组方案治疗成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等情况。结果疗程结束,优化方案组治愈175例,完成治疗30例,治疗成功率为84.0%(205/244);标准方案组治愈92例,完成治疗10例,治疗成功率为74.5%(102/13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28,P=0.024)。优化方案组和标准方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5.8%(63/244)和21.2%(29/13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37,P=0.309);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5%(6/244)和4.4%(6/13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25,P=0.469)。结论优化方案可提高复治药物敏感肺结核患者治疗成功率,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抗结核药 再治疗 临床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治肺结核耐异烟肼患者和耐利福平患者治疗效果的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舒薇 戈启萍 +36 位作者 黄学锐 马丽萍 纪滨英 陈瑜晖 陈效友 姜广路 谢莉 李波 陈盛玉 陈森林 闫俊萍 石莲 陈玲 黎友伦 席秀娥 刘倩颖 闫兴录 王飞 王芙蓉 吴湘 张朋 冷学艳 曹文利 张海晴 崔洪哲 杨澄清 吴超 李鹃 李华 孙玙贤 张立杰 谢仕恒 宁宇佳 田希忠 杜建 李亮 高微微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4期322-327,共6页
目的分析耐异烟肼、耐利福平和敏感的复治肺结核患者的治疗结局,探讨耐异烟肼患者的预后。方法采取回顾性调查的方法,选择2009年7月至2019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联合国内20余家结核病防治机构共同合作纳入的资料完整并有治... 目的分析耐异烟肼、耐利福平和敏感的复治肺结核患者的治疗结局,探讨耐异烟肼患者的预后。方法采取回顾性调查的方法,选择2009年7月至2019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联合国内20余家结核病防治机构共同合作纳入的资料完整并有治疗转归结果的922例复治菌阳肺结核患者,排除219例耐多药及广泛耐药肺结核患者,排除非利福平和非异烟肼耐药的100例患者,共入选复治菌阳肺结核患者603例。复治肺结核敏感患者的治疗方案采用复治标准化方案,耐异烟肼或耐利福平治疗方案采用个体化方案,对其中药物敏感的485例患者(简称"敏感组")、耐异烟肼(包含异烟肼单耐药和多耐药)的73例患者(简称"耐异烟肼组")和耐利福平(包含利福平单耐药和多耐药)的45例患者(简称"耐利福平组")的治疗转归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治疗2个月末时,耐异烟肼组痰涂片阴转率(63.6%,42/66)和痰培养阴转率(63.6%,35/55)均分别低于耐利福平组[84.6%(33/39)和70.6%(24/34)]和敏感组[84.2%(388/461)和80.0%(343/4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6.567,P<0.001;χ^(2)=8.500,P=0.014);在治疗6个月末时,耐异烟肼组痰涂片阴转率(79.7%,47/59)和痰培养阴转率(76.5%,39/51)均分别低于耐利福平组[89.2%(33/37)和93.5%(29/31)]和敏感组[91.5%(398/435)和90.8%(367/4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8.127,P=0.017;χ^(2)=10.533,P=0.005)。耐异烟肼组治愈率(53.4%,39/73)低于耐利福平组(60.0%,27/45)和敏感组(69.5%,337/4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07,P=0.015);耐异烟肼组治疗成功率(64.4%,47/73)低于耐利福平组(75.6%,34/45)和敏感组(82.1%,398/4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587,P=0.002)。结论复治肺结核患者中,耐异烟肼患者痰菌阴转率和治疗成功率均低于耐利福平患者和敏感患者;应重视每一种药品的耐药情况,特别是临床应用时间较长的药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复治 结核 抗多种药物性 异烟肼 利福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