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RCT对肺癌性淋巴管炎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7
1
作者 赵波 刘永利 李英杰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5年第10期1894-1895,共2页
目的探讨肺癌性淋巴管炎的HRCT特征表现,提高对该疾病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41例癌性淋巴管炎的HRCT表现。结果本组所有病例均可见支气管血管束增粗;小叶间隔增厚33例;胸膜不规则增厚26例。结论癌性淋巴管炎具有特... 目的探讨肺癌性淋巴管炎的HRCT特征表现,提高对该疾病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41例癌性淋巴管炎的HRCT表现。结果本组所有病例均可见支气管血管束增粗;小叶间隔增厚33例;胸膜不规则增厚26例。结论癌性淋巴管炎具有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HRCT对其诊断具有很高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性淋巴管炎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源CT灌注成像在肾细胞癌及肾盂癌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司成海 徐荣天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3年第1期90-94,共5页
目的分析双源CT(DSCT)肾细胞癌、肾盂癌灌注参数的特点,探讨灌注成像对肾细胞癌及肾盂癌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4例肾细胞癌、15例肾盂癌,行西门子Somatom Sensation 64螺旋CT灌注扫描,应用西门子工作站分别... 目的分析双源CT(DSCT)肾细胞癌、肾盂癌灌注参数的特点,探讨灌注成像对肾细胞癌及肾盂癌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4例肾细胞癌、15例肾盂癌,行西门子Somatom Sensation 64螺旋CT灌注扫描,应用西门子工作站分别测量肿瘤及对照组正常肾皮质的灌注参数:血流(BF)、血容量(BV)、开始时间(TTS)、达峰时间(TTP)、Patlak血管通透性(PS)、Patlak血容量(PBV)。结果①肾细胞癌BF、BV、PS、PBV低于对侧正常肾皮质(对照组),而TTP则高于对照组肾皮质,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细胞癌TTS高于对照组肾皮质,二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肾盂癌BF、BV、PS、PBV低于对侧正常肾皮质(对照组),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盂癌TTS高于对照组肾皮质,而TTP则低于对照组肾皮质,二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肾细胞癌BF、BV、PBV高于肾盂癌,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细胞癌TTS低于肾盂癌,而TTP、PS则高于肾盂癌,二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细胞癌、肾盂癌及正常肾皮质DSCT灌注参数不同。DSCT灌注成像在肾脏DSCT灌注成像在肾细胞癌及肾盂癌诊断和鉴别诊断方面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灌注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平滑肌肉瘤3例CT诊断
3
作者 刘天武 刘兰祥 《中国罕少见病杂志》 1997年第4期12-13,共2页
胃平滑肌肉瘤是一种少的胃肿瘤,约占胃原发恶性肿瘤的O.8—3%。它起源于胃粘膜下,多向腔外生长,无特征性临床症状,钡餐透视检查有较大的局限性,很容易漏、误诊。cT检查可弥补钡餐检查之不足。现将我院发现的3例胃平滑肌肉瘤报告... 胃平滑肌肉瘤是一种少的胃肿瘤,约占胃原发恶性肿瘤的O.8—3%。它起源于胃粘膜下,多向腔外生长,无特征性临床症状,钡餐透视检查有较大的局限性,很容易漏、误诊。cT检查可弥补钡餐检查之不足。现将我院发现的3例胃平滑肌肉瘤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平滑肌肉瘤 CT诊断 原发恶性肿瘤 钡餐透视检查 胃粘膜下 腔外生长 临床症状 钡餐检查 cT检查 胃肿瘤 特征性
全文增补中
CT诊断胃平滑肌肉瘤3例
4
作者 刘天武 刘兰祥 《中国罕少疾病杂志》 1998年第4期60-60,共1页
胃平滑肌肉瘤是一种少见的胃肿瘤,约占胃原发性恶性肿瘤的0.8~3%。它源于胃粘膜下,多向腔外生长,无特征性临床症状,钡餐透视检查有较大的局限性,很容易漏、误诊。CT检查可弥补钡餐检查之不足。现将我们遇到的3例报告如下:
关键词 CT 诊断 胃平滑肌肉瘤 钡餐 误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巨大憩室1例
5
作者 刘天武 《罕少疾病杂志》 2000年第1期50-51,共2页
关键词 膀胱憩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血管球瘤1例
6
作者 赵波 王景诗 邹丹丹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12期2331-2331,共1页
患者女,17岁。因无明显诱因出现黑便入院;黑便呈柏油样,伴腹痛,便后缓解,入院前1天出现心慌、气短明显,急诊查血白细胞计数5.87×10^(9)/L,红细胞计数1.72×10^(12)/L,血红蛋白测定54 g/L,红细胞比积16.4%,血小板计数236×1... 患者女,17岁。因无明显诱因出现黑便入院;黑便呈柏油样,伴腹痛,便后缓解,入院前1天出现心慌、气短明显,急诊查血白细胞计数5.87×10^(9)/L,红细胞计数1.72×10^(12)/L,血红蛋白测定54 g/L,红细胞比积16.4%,血小板计数236×10^(9)/LABO血型A型,RH(D)血型阳性(+)。查体:腹部脐部及中上腹有轻度压痛,无反跳痛;腹部未触及肿物及包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球瘤 胃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膜后巨大神经母细胞瘤1例报告
7
作者 刘天武 任万芝 《中国罕少疾病杂志》 1999年第4期55-56,共2页
患儿男,11岁。4个月前无任何诱因间断性四肢骨痛。对症治疗可以缓解。4个月体重下降10公斤,近3—4天四肢骨痛频繁、加重治疗无效收入院。体检:头、颈、胸及四肢未见异常,浅表淋巴结不大,肝、脾不大。左上腹可触及一10cm×8cm... 患儿男,11岁。4个月前无任何诱因间断性四肢骨痛。对症治疗可以缓解。4个月体重下降10公斤,近3—4天四肢骨痛频繁、加重治疗无效收入院。体检:头、颈、胸及四肢未见异常,浅表淋巴结不大,肝、脾不大。左上腹可触及一10cm×8cm大小、边缘不清、质地较硬的肿块,轻压痛、较固定。实验室检查:尿中VMA升高。B超:左肾前外方、脾门处可见一9cm×7cm大小同声不均匀的肿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母细胞瘤 腹膜后 巨大 浅表淋巴结 实验室检查 对症治疗 体重下降 四肢 间断性 左上腹 VMA 骨痛 肿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