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线粒体病患者乳腺癌手术麻醉管理一例
1
作者
尚坤
梁淑娟
《临床麻醉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35-336,共2页
患者,女,52岁,162 cm,75 kg,因“发现左乳肿物1年余”入院,22年前因突发肌肉无力,出现运动不耐受,于外院进行检查发现血清乳酸水平升高,经肌肉活检确诊为“线粒体肌病”,规律口服辅酶Q10、左卡尼汀和多种维生素。目前表现为运动后易疲...
患者,女,52岁,162 cm,75 kg,因“发现左乳肿物1年余”入院,22年前因突发肌肉无力,出现运动不耐受,于外院进行检查发现血清乳酸水平升高,经肌肉活检确诊为“线粒体肌病”,规律口服辅酶Q10、左卡尼汀和多种维生素。目前表现为运动后易疲劳伴肌肉酸痛,当BP>140 mmHg时可出现脑水肿、昏迷、意识障碍等症状,给予ATP及甘露醇治疗后可好转。曾在过度劳累后出现低体温、低血压合并心力衰竭表现。高血压病史16年,口服非洛地平缓释片(波依定)、倍他洛克,BP控制在110/70 mmHg左右。分别于2014年、2018年、2023年5月在全身麻醉下行“子宫全切术”、“输尿管异位矫正术”、“左乳肿物扩大切除术”。曾在“左乳肿物扩大切除术”术后出现苏醒延迟,呼吸抑制,意识障碍等症状。此次术前患者各项生化指标未见明显异常,心电图、心脏彩超及肺功能无明显异常。术前诊断为“左乳浸润性小叶癌”,拟在全身麻醉下行“腔镜下双侧乳房腺体切除术+双侧乳房假体植入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侧乳房
意识障碍
线粒体肌病
过度劳累
乳腺癌手术
左卡尼汀
肌肉活检
呼吸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长时间卧床住院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
21
2
作者
张建东
卢冬喜
+6 位作者
张伏生
李金钟
吴振宇
赵卫东
冯润光
刘亚军
甘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0期3466-3469,共4页
目的探讨长时间卧床住院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07年6月—2009年6月住院绝对卧床时间1周以上确诊为下肢DVT的患者83例作为病例组,同期住院绝对卧床1周以上但未发生下肢DVT的患者111例作...
目的探讨长时间卧床住院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07年6月—2009年6月住院绝对卧床时间1周以上确诊为下肢DVT的患者83例作为病例组,同期住院绝对卧床1周以上但未发生下肢DVT的患者111例作为对照组。收集相关临床资料,分析各因素与下肢DVT的关系。结果两组患者的性别构成、体质指数、住院天数、绝对卧床天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病例组患者的年龄低于对照组、吸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史、创伤史、心血管疾病史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的其他疾病史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患者的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及活血化瘀药物的使用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例组高纤维蛋白原血症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纤维蛋白原血症〔OR=12.700,95%CI(1.946,82.894),P=0.008〕是住院患者下肢DVT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抗血小板药物〔OR=0.031,95%CI(0.004,0.247),P=0.001〕、抗凝药物〔OR=0.059,95%CI(0.005,0.690),P=0.024〕、活血化瘀药物〔OR=0.005,95%CI(0.001,0.046),P=0.000〕是其保护因素。结论高纤维蛋白原血症是住院长时间卧床患者下肢DVT的独立危险因素,长期卧床患者应注意降纤治疗。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活血化瘀药物的应用可减少住院患者下肢DVT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静脉血栓形成
住院
长时间卧床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超声引导经锁骨上窝进针在喙突旁臂丛神经阻滞中的应用
被引量:
13
3
作者
何文胜
吴振宇
+1 位作者
祖玲洁
杨晓春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9-31,共3页
目的评价经锁骨上窝进针在超声引导下喙突旁臂丛神经阻滞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实施前臂或手部手术的患者60例,男33例,女27例,18~60岁,BMI 18.5~28.0kg/m2,ASAⅠ—Ⅲ级。随机分为两组:锁骨下进针组(A组)和锁骨上窝组(B组),每组30例,...
目的评价经锁骨上窝进针在超声引导下喙突旁臂丛神经阻滞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实施前臂或手部手术的患者60例,男33例,女27例,18~60岁,BMI 18.5~28.0kg/m2,ASAⅠ—Ⅲ级。随机分为两组:锁骨下进针组(A组)和锁骨上窝组(B组),每组30例,实施超声引导下喙突旁臂丛神经阻滞,分别从锁骨下进针(A组)和锁骨上窝进针(B组),在腋动脉周围注射0.5%罗哌卡因20ml。记录操作时间、调针次数、起效时间、注药后15min感觉阻滞评分、阻滞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A组比较,B组操作时间明显缩短(P<0.05);两组调整针次数、起效时间、注药后15min感觉阻滞评分、阻滞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锁骨上窝进针实施超声引导喙突旁臂丛神经阻滞,操作期间更短,效果确切,不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上窝
喙突
臂丛神经阻滞
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盐酸右美托咪啶对不同年龄患者顺苯磺酸阿曲库铵肌松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
4
4
作者
刘沁爽
孙东辉
+2 位作者
贾倩倩
鲍丽娜
戚小航
《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4期337-340,共4页
目的观察盐酸右美托咪啶预注及持续输注对老年和中青年患者顺苯磺酸阿曲库铵肌松效应的影响。方法全麻下行腹部手术的老年及中青年患者各40例,按是否使用盐酸右美托咪啶随机均分为老年右美托咪啶组(DE组,20例)、老年对照组(CE组,20例);...
目的观察盐酸右美托咪啶预注及持续输注对老年和中青年患者顺苯磺酸阿曲库铵肌松效应的影响。方法全麻下行腹部手术的老年及中青年患者各40例,按是否使用盐酸右美托咪啶随机均分为老年右美托咪啶组(DE组,20例)、老年对照组(CE组,20例);中青年右美托咪啶组(DY组,20例)、中青年对照组(CY组,20例)。DE组、DY组患者按0.5μg·kg-1的负荷剂量给予盐酸右美托咪啶,随后开始麻醉诱导同时以0.4μg·kg-1·h-1持续整个手术过程;CE组、CY组给予等量的0.9%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注射咪唑安定、丙泊酚、芬太尼及顺苯磺酸阿曲库铵0.15 mg·kg-1行全麻诱导,持续输注丙泊酚、瑞芬太尼和顺苯磺酸阿曲库铵维持麻醉。观察4组患者顺苯磺酸阿曲库铵肌松效应的变化。结果 4组患者肌松起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阻滞维持时间DE组[(61.1±8.9)min]、DY组[(53.6±9.3)min],分别长于CE组[(49.9±5.8)min]、CY组[(44.8±6.4)min](均P<0.01),且DE组、CE组分别长于DY组、CY组(均P<0.05)。顺苯磺酸阿曲库铵的维持用量DE组、DY组分别显著少于CE组、CY组(均P<0.05)。结论老年患者顺苯磺酸阿曲库铵阻滞维持时间较中青年显著延长,维持用量减少。全麻期间盐酸右美托咪啶预注及持续泵注并不能缩短顺苯磺酸阿曲库铵起效时间,但可以明显延长其作用时间,减少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曲库铵
顺苯磺胺
右美托咪啶
盐酸
患者
老年
神经肌肉阻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线粒体病患者乳腺癌手术麻醉管理一例
1
作者
尚坤
梁淑娟
机构
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一医院麻醉科
唐山市第二
医院
出处
《临床麻醉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35-336,共2页
文摘
患者,女,52岁,162 cm,75 kg,因“发现左乳肿物1年余”入院,22年前因突发肌肉无力,出现运动不耐受,于外院进行检查发现血清乳酸水平升高,经肌肉活检确诊为“线粒体肌病”,规律口服辅酶Q10、左卡尼汀和多种维生素。目前表现为运动后易疲劳伴肌肉酸痛,当BP>140 mmHg时可出现脑水肿、昏迷、意识障碍等症状,给予ATP及甘露醇治疗后可好转。曾在过度劳累后出现低体温、低血压合并心力衰竭表现。高血压病史16年,口服非洛地平缓释片(波依定)、倍他洛克,BP控制在110/70 mmHg左右。分别于2014年、2018年、2023年5月在全身麻醉下行“子宫全切术”、“输尿管异位矫正术”、“左乳肿物扩大切除术”。曾在“左乳肿物扩大切除术”术后出现苏醒延迟,呼吸抑制,意识障碍等症状。此次术前患者各项生化指标未见明显异常,心电图、心脏彩超及肺功能无明显异常。术前诊断为“左乳浸润性小叶癌”,拟在全身麻醉下行“腔镜下双侧乳房腺体切除术+双侧乳房假体植入术”。
关键词
双侧乳房
意识障碍
线粒体肌病
过度劳累
乳腺癌手术
左卡尼汀
肌肉活检
呼吸抑制
分类号
R614 [医药卫生—麻醉学]
R737.9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长时间卧床住院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
21
2
作者
张建东
卢冬喜
张伏生
李金钟
吴振宇
赵卫东
冯润光
刘亚军
甘泉
机构
河北省
秦皇岛市
第一
医院
心外
科
河北省
秦皇岛市
第一
医院
综合三
科
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一医院麻醉科
出处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0期3466-3469,共4页
文摘
目的探讨长时间卧床住院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07年6月—2009年6月住院绝对卧床时间1周以上确诊为下肢DVT的患者83例作为病例组,同期住院绝对卧床1周以上但未发生下肢DVT的患者111例作为对照组。收集相关临床资料,分析各因素与下肢DVT的关系。结果两组患者的性别构成、体质指数、住院天数、绝对卧床天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病例组患者的年龄低于对照组、吸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史、创伤史、心血管疾病史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的其他疾病史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患者的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及活血化瘀药物的使用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例组高纤维蛋白原血症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纤维蛋白原血症〔OR=12.700,95%CI(1.946,82.894),P=0.008〕是住院患者下肢DVT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抗血小板药物〔OR=0.031,95%CI(0.004,0.247),P=0.001〕、抗凝药物〔OR=0.059,95%CI(0.005,0.690),P=0.024〕、活血化瘀药物〔OR=0.005,95%CI(0.001,0.046),P=0.000〕是其保护因素。结论高纤维蛋白原血症是住院长时间卧床患者下肢DVT的独立危险因素,长期卧床患者应注意降纤治疗。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活血化瘀药物的应用可减少住院患者下肢DVT的发生。
关键词
深静脉血栓形成
住院
长时间卧床
危险因素
Keywords
Deep vein thrombosis
Inpatients
Long bed
Risk factors
分类号
R364.15 [医药卫生—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超声引导经锁骨上窝进针在喙突旁臂丛神经阻滞中的应用
被引量:
13
3
作者
何文胜
吴振宇
祖玲洁
杨晓春
机构
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一医院麻醉科
秦皇岛市
妇幼保健院
出处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9-31,共3页
文摘
目的评价经锁骨上窝进针在超声引导下喙突旁臂丛神经阻滞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实施前臂或手部手术的患者60例,男33例,女27例,18~60岁,BMI 18.5~28.0kg/m2,ASAⅠ—Ⅲ级。随机分为两组:锁骨下进针组(A组)和锁骨上窝组(B组),每组30例,实施超声引导下喙突旁臂丛神经阻滞,分别从锁骨下进针(A组)和锁骨上窝进针(B组),在腋动脉周围注射0.5%罗哌卡因20ml。记录操作时间、调针次数、起效时间、注药后15min感觉阻滞评分、阻滞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A组比较,B组操作时间明显缩短(P<0.05);两组调整针次数、起效时间、注药后15min感觉阻滞评分、阻滞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锁骨上窝进针实施超声引导喙突旁臂丛神经阻滞,操作期间更短,效果确切,不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
关键词
锁骨上窝
喙突
臂丛神经阻滞
超声
Keywords
Supraclavicular fossa
Coracoid
Brachial plexus block
Ultrasound
分类号
R614 [医药卫生—麻醉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盐酸右美托咪啶对不同年龄患者顺苯磺酸阿曲库铵肌松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
4
4
作者
刘沁爽
孙东辉
贾倩倩
鲍丽娜
戚小航
机构
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一医院麻醉科
河北省
秦皇岛市
妇幼保健院
麻醉
科
出处
《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4期337-340,共4页
基金
2015年秦皇岛市级科技计划项目(201502A070)
文摘
目的观察盐酸右美托咪啶预注及持续输注对老年和中青年患者顺苯磺酸阿曲库铵肌松效应的影响。方法全麻下行腹部手术的老年及中青年患者各40例,按是否使用盐酸右美托咪啶随机均分为老年右美托咪啶组(DE组,20例)、老年对照组(CE组,20例);中青年右美托咪啶组(DY组,20例)、中青年对照组(CY组,20例)。DE组、DY组患者按0.5μg·kg-1的负荷剂量给予盐酸右美托咪啶,随后开始麻醉诱导同时以0.4μg·kg-1·h-1持续整个手术过程;CE组、CY组给予等量的0.9%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注射咪唑安定、丙泊酚、芬太尼及顺苯磺酸阿曲库铵0.15 mg·kg-1行全麻诱导,持续输注丙泊酚、瑞芬太尼和顺苯磺酸阿曲库铵维持麻醉。观察4组患者顺苯磺酸阿曲库铵肌松效应的变化。结果 4组患者肌松起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阻滞维持时间DE组[(61.1±8.9)min]、DY组[(53.6±9.3)min],分别长于CE组[(49.9±5.8)min]、CY组[(44.8±6.4)min](均P<0.01),且DE组、CE组分别长于DY组、CY组(均P<0.05)。顺苯磺酸阿曲库铵的维持用量DE组、DY组分别显著少于CE组、CY组(均P<0.05)。结论老年患者顺苯磺酸阿曲库铵阻滞维持时间较中青年显著延长,维持用量减少。全麻期间盐酸右美托咪啶预注及持续泵注并不能缩短顺苯磺酸阿曲库铵起效时间,但可以明显延长其作用时间,减少用量。
关键词
阿曲库铵
顺苯磺胺
右美托咪啶
盐酸
患者
老年
神经肌肉阻滞
Keywords
Cisatracurium
Dexmedetomidine hydrochloride
Patient
geriatric
Neuromuscular blockade
分类号
R971 [医药卫生—药品]
R969.4 [医药卫生—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线粒体病患者乳腺癌手术麻醉管理一例
尚坤
梁淑娟
《临床麻醉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长时间卧床住院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张建东
卢冬喜
张伏生
李金钟
吴振宇
赵卫东
冯润光
刘亚军
甘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超声引导经锁骨上窝进针在喙突旁臂丛神经阻滞中的应用
何文胜
吴振宇
祖玲洁
杨晓春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盐酸右美托咪啶对不同年龄患者顺苯磺酸阿曲库铵肌松效应的影响
刘沁爽
孙东辉
贾倩倩
鲍丽娜
戚小航
《医药导报》
CAS
2016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