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秦皇岛两所医院2006~2010年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杜学娜 张岩 +2 位作者 董爱英 张丽娜 张晓玲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8-30,共3页
目的分析金黄色葡萄球菌(SA)耐药性的变化,调查SA感染分布,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动态及其对万古霉素药物敏感情况。方法收集秦皇岛2家医院2006~2010年临床标本中分离的SA菌株,鉴定、药敏试验及MRSA鉴定采用黑马细菌分析... 目的分析金黄色葡萄球菌(SA)耐药性的变化,调查SA感染分布,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动态及其对万古霉素药物敏感情况。方法收集秦皇岛2家医院2006~2010年临床标本中分离的SA菌株,鉴定、药敏试验及MRSA鉴定采用黑马细菌分析系统,用微量肉汤稀释法监测MRSA的万古霉素最低抑制浓度(MIC)值变化。结果 SA对各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MRSA5年分离率为61.3%。MRSA的检出率逐年升高,2010年与2006年比较,MRSA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RSA的万古霉素MIC值5年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重症监护病房(ICU)是产MRSA的高危病区。结论 5年间SA耐药率持续保持较高的水平,MRSA检出率显著升高应引起临床和实验室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耐药性 金黄色葡萄球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高尔基体蛋白73、异常凝血酶原、磷脂酰基醇蛋白聚糖-3和甲胎蛋白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24
2
作者 赵运胜 王猛 +2 位作者 李军良 吴侠 李洪臣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2期3730-3733,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高尔基体蛋白73(GP73)、异常凝血酶原(DCP)、磷脂酰基醇蛋白聚糖-3(GPC-3)和甲胎蛋白(AFP)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PHC)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4—9月在我院就诊的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共110例,根据患者疾病分为PHC组50... 目的探讨血清高尔基体蛋白73(GP73)、异常凝血酶原(DCP)、磷脂酰基醇蛋白聚糖-3(GPC-3)和甲胎蛋白(AFP)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PHC)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4—9月在我院就诊的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共110例,根据患者疾病分为PHC组50例、慢性肝炎组20例、肝硬化组20、其他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组(其他肿瘤组)20例。选择同期我院健康体检正常者2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各组血清GP73、DCP、GPC-3水平,电化学发光法测定AFP水平。评价各指标单独和联合检测对早期PHC的诊断价值。结果各组血清GP73、DCP、GPC-3和AF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P73、DCP、GPC-3和AFP诊断早期PHC的曲线下面积(AUG)分别为0.824〔95%CI(0.735,0.912)〕、0.640〔95%CI(0.533,0.746)〕、0.635〔95%CI(0.527,0.743)〕和0.668〔95%CI(0.564,0.773)〕。将慢性肝炎组、肝硬化组、其他肿瘤组及对照组合并为非PHC组,与PHC组进行比较:单项检测以GP73灵敏度和准确率最高,以GPC-3特异度最高;联合检测以GP73/AFP灵敏度和准确率最高,系列试验中GP73与其他任何一项或几项指标联合的特异度均可达100.0%。结论单独检测GP73对早期PHC诊断价值优于AFP,单独检测DCP或GPC-3对早期PHC有一定的鉴别诊断价值,与AFP相当,GP73、DCP、GPC-3和AFP联合检测对早期PHC有较好的诊断价值,可根据临床实际选择不同的项目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高尔基体蛋白73 异常凝血酶原 磷脂酰基醇蛋白聚糖类 甲胎蛋白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血细胞减少的病因诊断及治疗 被引量:12
3
作者 刘文 吴侠 +4 位作者 李峰敏 郭媛媛 宋辉 董平 于艺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1961-1963,共3页
全血细胞减少是临床上较常见的一种血液学表现,全血细胞减少患者有相似的临床及实验室表现,鉴别有一定的困难,但由于病因不同而有各自的临床特点、实验室特点及特异的骨髓像表现。全血细胞减少的病因主要是造血系统的疾病,但也不能忽视... 全血细胞减少是临床上较常见的一种血液学表现,全血细胞减少患者有相似的临床及实验室表现,鉴别有一定的困难,但由于病因不同而有各自的临床特点、实验室特点及特异的骨髓像表现。全血细胞减少的病因主要是造血系统的疾病,但也不能忽视非造血系统疾病,本文重点介绍了全血细胞减少的病因诊断步骤及首诊时的处理,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避免延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血细胞减少 病因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癌肿瘤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4
作者 杨贵敏 赵运胜 +1 位作者 王春华 金亮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99-203,共5页
AFP是目前最常用的肝细胞癌(HCC)诊断标志物,但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均不够理想,尤其在HCC的早期阶段肿块较小时容易漏检。就目前出现的一些新的肿瘤标志物在HCC诊断、治疗监测和预后判断方面的临床价值进行归纳总结,并分析了HCC肿瘤标志物... AFP是目前最常用的肝细胞癌(HCC)诊断标志物,但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均不够理想,尤其在HCC的早期阶段肿块较小时容易漏检。就目前出现的一些新的肿瘤标志物在HCC诊断、治疗监测和预后判断方面的临床价值进行归纳总结,并分析了HCC肿瘤标志物今后的发展趋势。认为多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有利于提高HCC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筛选和优化肿瘤检测组合、寻找无创且高效的肿瘤标志物及个性化治疗将是今后的研究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肿瘤标记 生物学 诊断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炎克雷白杆菌感染分布及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监测 被引量:7
5
作者 张岩 杜学娜 +3 位作者 么建立 董爱英 张丽娜 张晓玲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943-945,共3页
目的分析肺炎克雷白杆菌感染分布及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肺炎克雷白杆菌的逐年递增趋势和耐药性。方法肺炎克雷白杆菌菌株的鉴定、药敏试验采用黑马半自动细菌分析系统,用微量肉汤法确认肺炎克雷白杆菌产ESBLs情况;感染分布统计采... 目的分析肺炎克雷白杆菌感染分布及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肺炎克雷白杆菌的逐年递增趋势和耐药性。方法肺炎克雷白杆菌菌株的鉴定、药敏试验采用黑马半自动细菌分析系统,用微量肉汤法确认肺炎克雷白杆菌产ESBLs情况;感染分布统计采用WHONET 5.3软件。结果总共分离检测肺炎克雷白杆菌605株,肺炎克雷白杆菌ESBLs分离率2006年31.2%,2007年32.1%,2008年36.4%,2009年40.5%,2010年43.9%,2010年与2006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SBLs株和非产ESBLs株耐药率的比较肺炎克雷白杆菌产ESBLs株对头孢唑林、头孢曲松、头孢呋辛、氨苄西林耐药率很高(90.7%~100.0%),对氨曲南、头孢噻肟、头孢他啶、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耐药率也较高(78.0%~89.0%),对头孢吡肟耐药率较低(32.6%)。肺炎克雷白杆菌产ESBLs株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ESBLs株。ICU是产ESBLs的高危病区。春季检出109株(18.0%),夏季为145株(24.0%),秋季为182株(30.1%),冬季为169株(27.9%)。结论应重视ESBLs的检测,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控制产ESBLs细菌的传播;了解肺炎克雷白杆菌感染分布特征对该菌的防治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药性 抗菌药物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肺炎克雷白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减少性疾病患者血清血小板生成素水平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6
作者 吴侠 刘文 +6 位作者 赵艳茹 李峰敏 左继爽 黄淑贤 郭媛媛 宋辉 方元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7期581-582,共2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减少性疾病患者血清血小板生成素(Tpo)与疾病性质的关系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夹心酶联免疫法测定恶性血液病(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自身免疫性疾病患... 目的探讨血小板减少性疾病患者血清血小板生成素(Tpo)与疾病性质的关系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夹心酶联免疫法测定恶性血液病(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脾功能亢进症患者、病毒感染者及正常对照者的血清Tpo水平;恶性血液病患者治疗缓解后复测血清Tpo水平,观察其变化。结果治疗前恶性血液病患者与对照者的血清Tpo值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恶性血液病患者治疗缓解后血清Tpo水平与对照者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其他疾病相关的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患者血清Tpo值与对照者间差别亦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恶性血液病患者血清Tpo水平升高,治疗缓解后Tpo水平恢复正常;其他疾病相关的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患者Tpo水平无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生成素 血小板减少 血液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继发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M_2型一例 被引量:1
7
作者 吴侠 刘文 +4 位作者 张凤奎 李峰敏 郭媛媛 李妍 宋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9期751-751,共1页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白血病 非淋巴细胞 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前清蛋白和胆碱酯酶测定对肺结核治疗患者肝脏合成功能损伤的评价作用 被引量:3
8
作者 吴侠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6期2990-2991,共2页
目的评价血清蛋白(ALB)/球蛋白比值(A/G)、前清蛋白(PA)和胆碱酯酶(ChE)3项指标在反映结核病患者肝脏合成功能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患者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分离血清,检测总蛋白(TP)、ALB、PA、ChE,用测得的TP、ALB值计算A/G值,将所... 目的评价血清蛋白(ALB)/球蛋白比值(A/G)、前清蛋白(PA)和胆碱酯酶(ChE)3项指标在反映结核病患者肝脏合成功能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患者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分离血清,检测总蛋白(TP)、ALB、PA、ChE,用测得的TP、ALB值计算A/G值,将所有患者按A/G值正常、1.0~1.5、<1.0分为3组,A/G值1.0~1.5者多为轻型肝损害,A/G值<1.0者多为重症肝损害。对比3组患者的血清PA、ChE正常率。结果 A/G值正常组PA全部正常,A/G值降低两组PA正常率分别为78.2%和35.8%,3组患者PA正常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612,P<0.01)。A/G值正常组ChE全部正常,A/G值降低两组ChE正常率分别为74.4%和38.9%,3组患者ChE正常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501,P<0.01)。结论 A/G值所受影响因素较多,判断结核病患者是否有肝功能损害时不应只看A/G值,还应看PA、ChE是否降低,以免造成停用抗结核药物或更改化疗方案后影响抗结核化疗方案的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蛋白/球蛋白比值 血清前清蛋白 血清胆碱酯酶 肝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映肝脏合成功能的四项指标应用评价 被引量:2
9
作者 吴侠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17期1465-1465,共1页
关键词 清蛋白 前清蛋白 胆碱酯酶 纤维蛋白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死亡一例分析
10
作者 董涛 吴侠 +1 位作者 胡金琎 王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2371-2372,共2页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起病凶险,由于其临床表现及体征多变且缺乏特异性实验室指标,故容易造成误诊、漏诊、病死率高。本例患者于体检时发现血小板<50×109/L,外周血涂片中破碎红细胞8%及血小板直方图可见翘尾的变化,由于...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起病凶险,由于其临床表现及体征多变且缺乏特异性实验室指标,故容易造成误诊、漏诊、病死率高。本例患者于体检时发现血小板<50×109/L,外周血涂片中破碎红细胞8%及血小板直方图可见翘尾的变化,由于未及时入院治疗,致急性发作后,病情进展迅速,导致患者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小板减少 破碎红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系统增殖性疾病患者EB病毒感染的检测结果分析
11
作者 苏津 王术艺 刘朋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02-705,共4页
目的:分析淋巴系统增殖性疾病(lymphoproliferative disease,LPD)患者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感染的检测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LPD患者与70例健康志愿者血清EBV特异性抗体、血清细胞因子以及单个核细胞中EBV DNA拷贝数检测... 目的:分析淋巴系统增殖性疾病(lymphoproliferative disease,LPD)患者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感染的检测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LPD患者与70例健康志愿者血清EBV特异性抗体、血清细胞因子以及单个核细胞中EBV DNA拷贝数检测结果。结果:两组入选者血清VCA-Ig G和VCA-Ig M阳性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PLD组患者血清EA-Ig G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者(P<0.05);两组入选者血清IL-18、IFN-γ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PLD患者EBV DNA拷贝数显著高于正常对照者(P<0.05)。结论:LPD患者存在EBV的激活感染,是导致LPD患者淋巴系统功能异常的主要原因,EBV的激活感染可能参与LPD的发病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系统增殖性疾病 EB病毒 EB病毒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