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秦皇岛市海港区夏季大气VOCs污染特征与来源解析
1
作者 朱浩 王硕 +9 位作者 康瑾瑜 史晓慧 刘景云 王磊 史沥介 马心怡 纪晓腾 田宇婷 李昂 牛红亚 《中国环境监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6-115,共10页
基于2022年7—8月的在线监测数据,对秦皇岛市海港区大气中113种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浓度水平、日变化特征、主要物种组成、臭氧生成潜势(OFP)、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SOAFP)进行了分析,并利用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模型(PMF)和后向轨迹模... 基于2022年7—8月的在线监测数据,对秦皇岛市海港区大气中113种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浓度水平、日变化特征、主要物种组成、臭氧生成潜势(OFP)、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SOAFP)进行了分析,并利用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模型(PMF)和后向轨迹模型进行了来源解析。结果表明,秦皇岛市海港区2022年7—8月TVOCs平均体积分数为133.68×10^(-9),其中烷烃为主要的VOCs贡献者,占TVOCs的66.51%。VOCs小时峰值出现在日间11:00,整体呈现日间高于夜间的变化,受早高峰及不利气象因素的共同影响。OFP计算结果显示,烷烃为主要贡献者,其贡献为65.84%;SOAFP计算结果显示,芳香烃类为主要贡献者,其贡献为93.54%。PMF源解析结果显示,2022年夏季大气VOCs污染来源分别为机动车排放源(28.65%)、油气挥发源(26.75%)、工业生产源(24.18%)、溶剂使用源(17.29%)和天然源(3.13%),前3项为秦皇岛市的重点管控源;后向轨迹聚类与PSCF结果表明,外部污染主要来自西南和东南方向上的中短距离传输,应进行区域性联防联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物 臭氧生成潜势 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 来源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