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槲皮素通过介导JNK信号通路抑制线粒体凋亡途径的神经保护作用 被引量:5
1
作者 姚思凡 张鑫 +1 位作者 戴月英 沈丽霞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6-262,共7页
目的研究槲皮素(quercetin,Que)通过调节JNK信号通路抑制Aβ25-35引起PC12细胞线粒体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培养PC12细胞,使用Aβ25-35诱导其构建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受损模型,Que、17β-雌二醇(17β-E2)和金雀异黄素(... 目的研究槲皮素(quercetin,Que)通过调节JNK信号通路抑制Aβ25-35引起PC12细胞线粒体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培养PC12细胞,使用Aβ25-35诱导其构建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受损模型,Que、17β-雌二醇(17β-E2)和金雀异黄素(genistein,Gen)进行干预,并设定SP600125(JNK特异性抑制剂)预处理组。Fluo-4 AM染料荧光检测PC12细胞钙离子;Rhodamine123染色液检测PC12细胞线粒体膜电位;Caspase-3活性检测Caspase-3酶活性;免疫荧光检测p-JNK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ERα、ERβ、p-JNK、JNK、Bcl-W、Bim和Cytochrome C蛋白表达。并使用雌激素受体α/β拮抗剂MPP/PHTPP和SP600125进行干预,探讨Que发挥神经保护介导的分子机制。结果与Aβ25-35组相比,Aβ25-35+Que组能提高线粒体膜电位(P<0.01);降低钙离子浓度(P<0.01)。免疫荧光、Caspase-3检测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Aβ25-35组相比,Que可以逆转Aβ25-35诱导的ERα表达降低(P<0.01),当加入MPP抑制Que与雌激素受体α结合后,Caspase-3表达增加(P<0.05);Que抑制p-JNK表达(P<0.01);降低促凋亡蛋白Bim的表达(P<0.01),减少Cyt C的释放(P<0.01),促进抗凋亡蛋白Bcl-W的表达(P<0.01),当加入SP600125后,Que对Bcl-W、Bim和Cyt C的作用和SP600125对Aβ25-35诱导PC12细胞线粒体凋亡途径的保护作用机制相同(P<0.01)。结论Que可通过介导JNK信号通路抑制线粒体凋亡,进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阿尔茨海默病 线粒体 细胞凋亡 JNK信号通路 神经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槲皮素抑制NF-κB通路对OVX/D-gal模型大鼠炎症的调节作用
2
作者 张鑫 马梦凡 +4 位作者 张奇 赵梓妤 刘红彬 吴苗苗 沈丽霞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99-1400,共2页
炎症是机体对损伤或感染的保护性反应,但长期过度的炎症会造成机体损伤[1]。绝经后,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引发氧化应激,促进炎症基因表达,并导致肝脏脂质代谢失调和肝炎。肝脏炎症通过炎症介质循环激活大脑神经胶质细胞,促进神经炎症[2-3... 炎症是机体对损伤或感染的保护性反应,但长期过度的炎症会造成机体损伤[1]。绝经后,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引发氧化应激,促进炎症基因表达,并导致肝脏脂质代谢失调和肝炎。肝脏炎症通过炎症介质循环激活大脑神经胶质细胞,促进神经炎症[2-3]。传统雌激素替代疗法虽有效,但潜在副作用限制了其应用。槲皮素(quercetin,Que)是一种具有抗炎和调节脂质代谢作用的黄酮类植物雌激素[4]。本研究通过给予不同浓度的槲皮素,考察其对去卵巢/D-半乳糖(ovariectomize/D-galactose,OVX/D-gal)模型大鼠炎症的调节作用,旨在为雌激素缺乏引起的炎症提供新的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雌激素 OVX/D-gal模型 肝脏炎症 神经炎症 脂质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志治疗抑郁症的药理研究 被引量:30
3
作者 李兆珍 李炜 张丹参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711-712,共2页
远志(Radix Polygalae)为远志科植物远志Polygala tenuifolia Willd.或卵叶远志Polygala sibirica L.的干燥根,又名葽绕、蕀蒬等,多年生草本,主根粗壮,韧皮部肉质。味苦、辛,性温,归肾、肺、心经,有祛痰消肿、安神益智、交通心肾的功效... 远志(Radix Polygalae)为远志科植物远志Polygala tenuifolia Willd.或卵叶远志Polygala sibirica L.的干燥根,又名葽绕、蕀蒬等,多年生草本,主根粗壮,韧皮部肉质。味苦、辛,性温,归肾、肺、心经,有祛痰消肿、安神益智、交通心肾的功效,是临床上常用的安神药。《本经》中记载:“主咳逆伤中,补不足,除邪气,利九窍,益智慧,耳目聪明,不忘,强志倍力。”随着临床上不断探索应用,其抗抑郁作用也愈加凸显出来。抑郁症又称抑郁障碍,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社会环境的改变,人们压力增加,心理问题愈演愈烈。抑郁症是世界第四大疾病,预计到2020年将成为第二大疾病。但我国对抑郁症的医疗防治还处在识别率低的局面,同时,抑郁症的发病已开始出现低龄化趋势。远志中的皂苷类化合物和寡糖酯类化合物均具有显著抗抑郁活性。皂苷在远志植物中的含量丰富,从远志中可分离得到远志三萜皂苷远志-1,有研究推测远志-1的抗抑郁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再摄取过程发挥抗抑郁作用。寡糖酯类化合物是一种存在于远志及远志科其他植物中的独特化学成分,主要分布于远志植物的根部。有研究表明,寡糖酯类化合物抗抑郁的作用机制包括调节内分泌、细胞保护、增加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改善单胺类神经元可塑性以及影响单胺类神经递质再摄取过程。含有远志的中医组方对治疗抑郁症也有显著的疗效。如远志丸《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常与朱砂、茯神、龙齿等治疗心肾不交之心神不宁,失眠多梦,健忘惊悸,神志恍惚。开心散《备急千金要方》,常与人参、茯苓、石菖蒲同用,治疗抑郁健忘等。综上所述,远志药用成分的研究有助于抑郁症的治疗,在治疗抑郁症中药药物开发方面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志 抑郁症 药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槲皮素对Aβ_(25-35)诱导的PC12细胞线粒体途径凋亡的雌激素样神经保护作用 被引量:10
4
作者 赵雨薇 戴月英 +2 位作者 甄艳杰 李炜 沈丽霞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993-999,共7页
目的考察槲皮素(quercetin,Que)通过雌激素受体α(estrogen receptorα,ERα)对Aβ_(25-35)致PC12细胞线粒体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用PC12细胞作为AD细胞毒性损伤模型的对象,采用Aβ_(25-35)(20μmol·L^(-1))毒性损伤的同时加入Qu... 目的考察槲皮素(quercetin,Que)通过雌激素受体α(estrogen receptorα,ERα)对Aβ_(25-35)致PC12细胞线粒体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用PC12细胞作为AD细胞毒性损伤模型的对象,采用Aβ_(25-35)(20μmol·L^(-1))毒性损伤的同时加入Que(40、60、80μmol·L^(-1)),同时选取0.1μmol·L^(-1)的17β-雌二醇(17β-estradiol,17β-E_(2))与50μmol·L^(-1)金雀异黄素(genistein,Gen)作为阳性对照,并设ICI182,780(雌激素受体抑制剂)预处理组(Aβ_(25-35)+1μmol·L^(-1) ICI182,780,Aβ_(25-35)+1μmol·L^(-1) ICI182,780+60μmol·L^(-1) Que)。Rhodamine 123检测线粒体膜电位;6-二氯苯酚靛酚钠(2,6-DPIP)还原法和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琥珀酸脱结果与毒性损伤组相比,Aβ_(25-35)+Que组能明显增强线粒体SDH和Na^(+),K^(+)-ATP酶活性,提高线粒体膜电位(P<0.01)。Western blot显示,与毒性损伤组相比,Que提高ERα蛋白表达量(P<0.01),对于ERβ蛋白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上调Bcl-2蛋白表达及下调Bax、caspase-3、Cytochrome C蛋白的表达(P<0.05)。当细胞内雌激素受体受到ICI182,780抑制后,Que对上述指标的作用可被逆转。结论Que通过介导ERα抑制Aβ_(25-35)毒性损伤造成的PC12细胞线粒体途径凋亡,从而发挥神经保护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植物雌激素 线粒体 雌激素受体 雌激素 神经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槲皮素对大鼠皮层神经元的雌激素样作用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甄艳杰 刘靓靓 +2 位作者 赵雨薇 钟明 沈丽霞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744-1749,共6页
目的研究槲皮素(quercetin,Que)对雌激素耗竭条件下原代培养的初生大鼠皮层神经元细胞的雌激素样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取新生24 h内SD大鼠的皮层神经元进行原代培养,经MTT法和免疫荧光染色实验观察槲皮素对细胞活力和形态的影响;通过W... 目的研究槲皮素(quercetin,Que)对雌激素耗竭条件下原代培养的初生大鼠皮层神经元细胞的雌激素样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取新生24 h内SD大鼠的皮层神经元进行原代培养,经MTT法和免疫荧光染色实验观察槲皮素对细胞活力和形态的影响;通过Western blot方法检测槲皮素对皮层神经元中雌激素受体α(ERα)、雌激素受体β(ERβ)表达量,以及加入雌激素受体拮抗剂(ICI182,780)的影响。结果MTT结果和免疫荧光染色显示,Que(50、100μmol·L^-1)组可提高皮层神经元的活性(P<0.05),神经元细胞明显促进突触形成,大部分神经元胞体饱满;突触数目明显增多(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Que(50、100μmol·L^-1)组细胞的ERα蛋白的表达量明显提高,ERβ蛋白表达的影响并不明显,且ICI182,780可以拮抗槲皮素对于神经元的保护作用。结论槲皮素对原代培养的初生大鼠皮层神经元细胞发挥保护作用,可能是与ERα介导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阿尔茨海默症 雌激素 雌激素受体 皮层神经元细胞 植物雌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槲皮素固体脂质纳米粒对Aβ25-35损伤的PC12细胞雌激素样神经保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郭童林 甄艳杰 +1 位作者 赵雨薇 沈丽霞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409-1415,共7页
目的考察槲皮素固体脂质纳米粒(quercetin solid lipid nanoparticles,Que-SLN)对Aβ25-35损伤的PC12细胞的雌激素样神经保护作用。方法通过熔融超声法制备Que-SLN并进行理化性质评价;Transwell小室考察Que-SLN体外血脑屏障通透性;MTT... 目的考察槲皮素固体脂质纳米粒(quercetin solid lipid nanoparticles,Que-SLN)对Aβ25-35损伤的PC12细胞的雌激素样神经保护作用。方法通过熔融超声法制备Que-SLN并进行理化性质评价;Transwell小室考察Que-SLN体外血脑屏障通透性;MTT法测定不同处理组细胞活力、免疫荧光染色法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ERα和ERβ蛋白的表达。结果制备的Que-SLN包封率为(90.54±1.36)%,载药量(4.33±0.06)%,粒径(191.23±3.25)nm,电位(-24.40±1.24)mV,外观呈球形,形态较圆整,大小均一;与Que组相比,Que-SLN的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P<0.01);Que-SLN(50、100、200μmol·L^-1)浓度组的细胞的存活率分别为(116.79±2.75)%(P<0.01),(119.46±1.89)%(P<0.01),(107.55±3.17)%(P<0.05),与Aβ25-35组相比,Que-SLN各浓度组均能增加细胞的存活率;免疫荧光染色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Aβ25-35组相比,Que-SLN能提高ERα蛋白表达量,对ERβ蛋白表达无影响。结论熔融超声法适用于Que-SLN的制备,制备成Que-SLN后增加了Que的血脑屏障通透性,Que-SLN对Aβ25-35诱导的PC12细胞的损伤具有雌激素样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固体脂质纳米粒 血脑屏障 雌激素样作用 ERα ER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3K/AKT信号通路介导沉默TRIM32对甲基苯丙胺成瘾所致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
7
作者 孙晓静 孟宪勇 +1 位作者 余会娇 董晓华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99-1008,共10页
TRIM32(tripartite motif protein 32)在细胞分化和增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且参与了多种生物学过程,包括信号转导、细胞凋亡和基因表达调控等。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TRIM 32基因敲除小鼠对甲基苯丙胺(methamphetamine,MA)不易成瘾,... TRIM32(tripartite motif protein 32)在细胞分化和增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且参与了多种生物学过程,包括信号转导、细胞凋亡和基因表达调控等。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TRIM 32基因敲除小鼠对甲基苯丙胺(methamphetamine,MA)不易成瘾,但具体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探讨siRNA(small interfering RNA)转染沉默TRIM 32基因对甲基苯丙胺成瘾致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本文以PC12细胞为研究对象,利用siRNA转染技术沉默TRIM 32基因的表达,建立分组:正常对照组,MA处理组,沉默TRIM 32组,沉默TRIM32+MA处理组。采用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terminal deoxynucleotyl transferase-mediated dUTP-biotin nick end labeling assay,TUNEL染色)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显示,沉默TRIM32+MA处理组细胞较MA处理组凋亡比例下降(P<0.01),说明沉默TRIM 32基因可以抑制MA诱导的细胞凋亡。采用线粒体膜电位试剂盒检测各组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结果显示,沉默TRIM32+MA处理组细胞较MA处理组线粒体膜电位升高(P<0.05),表明沉默TRIM 32基因可以调节MA诱导的线粒体膜电位的降低。细胞免疫荧光和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沉默TRIM32+MA处理组较MA处理组胱天蛋白酶-3(caspase-3)、剪切胱天蛋白酶-3(cleaved-caspase-3)和细胞色素C(Cytochrome c,Cyt-C)蛋白质水平显著下调(P<0.01),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磷酸化蛋白质激酶B(phospho-protein kinase B,p-AKT)显著上调(P<0.01),说明沉默TRIM 32基因抑制细胞凋亡可能通过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来实现。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实验中加入PI3K/AKT抑制剂LY294002,Western印迹检测结果证实,LY294002可部分阻断沉默TRIM 32基因对细胞凋亡的调控作用(P<0.05),进一步证实了沉默TRIM 32基因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MA诱导的线粒体途径凋亡。综上,沉默TRIM 32基因可抑制MA成瘾引发的线粒体凋亡途径,从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IM32 甲基苯丙胺 凋亡 成瘾 PI3K/AK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疗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肿瘤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程雨薇(综述) 杨峰 张运昌(审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26-631,共6页
基于纳米粒子的光疗主要包括光动力疗法(PDT)和光热疗法(PTT)。近年来,光疗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的疗法显示出治疗恶性肿瘤的巨大潜力。这种联合疗法结合了抗体介导的靶向给药和激光激活的一系列生物/物理机制,能准确诱导癌细胞快... 基于纳米粒子的光疗主要包括光动力疗法(PDT)和光热疗法(PTT)。近年来,光疗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的疗法显示出治疗恶性肿瘤的巨大潜力。这种联合疗法结合了抗体介导的靶向给药和激光激活的一系列生物/物理机制,能准确诱导癌细胞快速死亡,同时避免损伤周围正常组织,ICI与光疗联合应用能产生协同效应,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减少肿瘤复发和转移。目前,这种联合疗法已在临床前研究中显示出潜力,可用于大部分常见的恶性肿瘤,如肺癌、乳腺癌、食管癌等的治疗,但面临着激光穿透不足、不良反应等问题。未来研究需要优化治疗方案,提高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光热疗法 光动力疗法 联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自胶束化固体分散体制备及其体内药动学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许洁 蒋岩 +3 位作者 董扬扬 赵丽艳 张万明 张丹参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97-1403,共7页
目的制备姜黄素自胶束化固体分散体,并考察其体内药动学。方法溶剂蒸发法制备自胶束化固体分散体,测定其累积溶出率、饱和溶解度、稳定性、理化性质、自胶束化性能。12只大鼠随机分为2组,分别灌胃给予姜黄素及其自胶束化固体分散体的0.5... 目的制备姜黄素自胶束化固体分散体,并考察其体内药动学。方法溶剂蒸发法制备自胶束化固体分散体,测定其累积溶出率、饱和溶解度、稳定性、理化性质、自胶束化性能。12只大鼠随机分为2组,分别灌胃给予姜黄素及其自胶束化固体分散体的0.5%CMC-Na混悬液(100 mg/kg),于0.083、0.167、0.25、0.5、0.75、1、2、3、4、6、8、12、24 h采血,UPLC法测定姜黄素血药浓度,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自胶束化固体分散体呈圆球形,表面光滑,分散均匀,无粘连,60 min内累积溶出率为(90.31±2.24)%,饱和溶解度为(583.17±16.78)μg/mL,粒径为22 nm,PDI为0.048,Zeta电位绝对值为1.2,在6个月内稳定性良好。姜黄素以无定形状态存在,与载体(F127、TPGS)之间可能发生氢键效应。与原料药比较,自胶束化固体分散体C_(max)、AUC_(0~t)、AUC_(0-∞)升高(P<0.01),t_(max)、t_(1/2)延长(P<0.01),相对生物利用度增加至7.05倍。结论自胶束化固体分散体可改善姜黄素体外溶出度、体内生物利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自胶束化固体分散体 制备 体内药动学 溶剂蒸发法 U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内氨基酸水平与学习记忆能力的相关性 被引量:10
10
作者 武春阳 李炜 +1 位作者 张丹参 张力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71-472,共2页
学习记忆能力下降是阿尔茨海默病(AD)等痴呆性疾病的主要表现,其与脑内氨基酸关系密切。谷氨酸(Glu)介导兴奋性信号传导,突触间隙中的Glu会激活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诱导产生长时程增强效应,实现学习记忆过程,但若其浓度过高则产生神... 学习记忆能力下降是阿尔茨海默病(AD)等痴呆性疾病的主要表现,其与脑内氨基酸关系密切。谷氨酸(Glu)介导兴奋性信号传导,突触间隙中的Glu会激活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诱导产生长时程增强效应,实现学习记忆过程,但若其浓度过高则产生神经毒性作用;γ-氨基丁酸(GABA)介导抑制性信号传导,AD小鼠脑组织样品中的GABA显著降低;自噬系统产生游离氨基酸作为终产物,其途径受Glu和GABA等氨基酸水平的控制,神经元自噬能力的缺乏导致了明显的神经退行性表现;Glu/GABA比值在一定范围内的升高可提高学习记忆能力,比值过高则产生抑制作用;牛磺酸(Tau)在大脑中分布广泛,其浓度随老化而降低,可调节大脑兴奋性和抑制性之间的平衡,增强大脑海马对依赖性记忆的保留,促进衰老小鼠海马齿状回干细胞的增殖,调节脑中谷氨酰胺酶、谷氨酸脱羧酶和谷氨酰胺合成酶的活性,抑制过氧化反应进而提高学习记忆能力,其对星形胶质细胞的激活作用可促进学习记忆能力的发挥。姜黄提取物作用于血管性痴呆小鼠,降低脑内的Glu含量而改善学习记忆能力;艾烟能使快速老化模型小鼠Glu和天冬氨酸降低,升高GABA而抗衰老,提高认知功能;AD模型大鼠兴奋性神经递质Glu和天冬氨酸升高,抑制性神经递质GABA和甘氨酸降低,补肾益智方通过改变这种变化发挥改善学习记忆的作用,而蛇床子素可降低AD大鼠Glu和Glu/GABA比值,这可能是其改善认知的机制。氨基酸的测定方法包括分光光度法、离子色谱法、高效液相法、液质联用法和氨基酸分析仪法,我们基于前期的研究,利用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A300建立一种氨基酸自动测定方法,经过方法学考察,具有良好的分离度、线性关系、重复性以及回收率,适用于脑内游离氨基酸含量的批量测定,以期进一步研究脑内氨基酸水平与学习记忆能力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记忆 谷氨酸 Γ-氨基丁酸 Glu/GABA比值 牛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痴呆症发病机制及药物治疗 被引量:15
11
作者 李兆珍 李炜 张丹参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74-474,共1页
老年痴呆症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的患病特征有记忆力障碍、语言障碍、执行能力障碍、视空间能力损伤等,该病给患者及其家人带来生活上和精神上的压力。老年痴呆症的发病原因有遗传因素、头部创伤、身体疾病、生活压... 老年痴呆症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的患病特征有记忆力障碍、语言障碍、执行能力障碍、视空间能力损伤等,该病给患者及其家人带来生活上和精神上的压力。老年痴呆症的发病原因有遗传因素、头部创伤、身体疾病、生活压力以及负面心理等。该疾病的早期主要表现为短期记忆力障碍,随着疾病的发展,大脑的神经细胞受到损伤,从而的影响了患者的判断力、注意力以及语言功能。现阶段,老年痴呆症的发生率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而不断上升,严重危害了老年群体的生活与健康。目前的研究表明造成老年痴呆症的发病机制主要有三种,一是微管相关蛋白tau异常学说,tau蛋白异常磷酸化,从而导致神经纤维缠结,最终引起老年痴呆病;二是β-淀粉样蛋白(Aβ)毒性学说,经研究表明老年痴呆症属于一种淀粉样变性病,Aβ在该病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三是基因突变学说,基因突变后导致淀粉样蛋白出现沉积现象,从而引起神经元的死亡,最终发展成老年痴呆症。该病与大脑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缺失有着紧密的联系。在临床药物治疗方面,现在主要有中医治疗和西医治疗,中医治疗主要通过化痰、活血、补肾等方面来治疗老年痴呆症,西医治疗主要通过提升胆碱的功能,确保神经营养来治疗老年痴呆症。本文将从老年痴呆症的发病机制和药物治疗两个方面简述老年痴呆症的最新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痴呆症 发病机制 药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托泊苷纳米混合胶束的制备及其理化性质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欣欣 许洁 +2 位作者 蒋岩 赵丽艳 张万明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89-399,共11页
为提高依托泊苷制剂的水溶性和稳定性,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依托泊苷纳米混合胶束(ETP mPEG-PLA/P123)的处方工艺。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投药量、mPEG-PLA所占质量比和水化体积为自变量,以依托泊苷包封率、载药量以及粒径为因变量... 为提高依托泊苷制剂的水溶性和稳定性,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依托泊苷纳米混合胶束(ETP mPEG-PLA/P123)的处方工艺。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投药量、mPEG-PLA所占质量比和水化体积为自变量,以依托泊苷包封率、载药量以及粒径为因变量,进行3因素5水平的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实验,采用荧光探针法测定临界胶束浓度(CMC),并对所制备的胶束制剂进行理化性质和释放行为的评估。结果表明,ETP mPEG-PLA/P123胶束制剂的最优处方工艺如下:mPEG-PLA与P123质量比为38∶62,投药量为5 mg,水化体积为6 mL;采用最优处方制得的混合胶束的包封率为87.4%,载药量为4.19%,粒径为115.6 nm,PDI为0.216,Zeta电位为-16.3 mV;荧光探针法测定的CMC值为1.7×10^(-3)g/L,mPEG-PLA/P123胶束稳定性良好;体外释放实验中,依托泊苷可从胶束中缓慢而持续地释放,在48 h内释放量可达80%。采用优化处方制得的ETP mPEG-PLA/P123纳米混合胶束,能显著增加依托泊苷的溶解度,胶束制剂稳定性好,且有一定的缓释作用,可为进一步拓宽依托泊苷新型制剂的应用范围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剂学 依托泊苷 P123 胶束 UPLC 薄膜水化法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lk1基因对Aβ诱导的阿尔茨海默病自噬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司文英 孟宪勇 +2 位作者 孙晓静 侯宇清 董晓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662-1668,共7页
目的探讨siRNA转染沉默Clk1基因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模型细胞自噬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及siRNA转染沉默Clk1基因技术,观察Aβ25-35、Clk1基因对细胞存活率的影响。细胞免疫荧光观察自噬标志物微管相关蛋白1轻... 目的探讨siRNA转染沉默Clk1基因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模型细胞自噬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及siRNA转染沉默Clk1基因技术,观察Aβ25-35、Clk1基因对细胞存活率的影响。细胞免疫荧光观察自噬标志物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1 light chain 3,LC3)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Clk1、HIF-1α、PI3K/AKT/mTOR、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LC3-Ⅱ/Ⅰ、p62表达情况。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检测Beclin1、LC3、p62 mRNA水平的变化。结果与NC+NS组相比,NC+Aβ组HT22细胞的活力明显降低(P<0.01),而沉默Clk1后siClk1+Aβ组细胞活力较NC+Aβ组明显升高(P<0.01)。细胞免疫荧光结果显示NC+Aβ组LC3表达较NC+NS组明显升高(P<0.01),siClk1+Aβ组LC3表达较NC+Aβ组明显降低(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NC+NS组相比,NC+Aβ组Beclin1、LC3-Ⅱ/Ⅰ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1),p62、PI3K、p-AKT/AKT、p-mTOR/mTOR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与NC+Aβ组相比,siClk1+Aβ组Beclin1、LC3-Ⅱ/Ⅰ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p62、PI3K、p-AKT/AKT、p-mTOR/mTOR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1);加入LY294002和YC-1可以逆转沉默Clk1对Beclin1、LC3-Ⅱ/Ⅰ、p62、PI3K、p-AKT/AKT、p-mTOR/mTOR蛋白的影响。RT-qPCR结果显示siClk1+Aβ+YC-1组与siClk1+Aβ组相比,Beclin1、LC3、p62 mRNA水平无差异(P>0.05),其余各组间比较Beclin1、LC3、p62 mRNA与蛋白水平变化一致。结论沉默Clk1表达可以缓解Aβ25-35诱导的HT22细胞过度自噬引发的细胞存活率降低,其机制可能与PI3K/AKT/mTOR信号通路及HIF-1α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k1 阿尔茨海默病 Β淀粉样蛋白 自噬 PI3K/AKT/MTOR HIF-1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对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4
作者 郭子霞 张丹参 李炜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655-655,共1页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疾病。该病病程漫长,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及生活品质。UC具体病因不明,与机体遗传、免疫反应、肠道菌群、环境、精神心理状态等多种因素有关。临床症状有腹痛腹泻、结直肠因溃疡出...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疾病。该病病程漫长,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及生活品质。UC具体病因不明,与机体遗传、免疫反应、肠道菌群、环境、精神心理状态等多种因素有关。临床症状有腹痛腹泻、结直肠因溃疡出血出现黏液脓血便。此外患者血液高凝、血小板易聚集造成微循环障碍。中药大黄具有通经解瘀、清热解毒之功效。大黄的多种药理活性对应UC的多种临床症状及病理特点。大黄中鞣质具有收敛止泻作用,当小剂量使用时,鞣质的收敛作用盖过蒽醌类物质的泻下作用,可减轻患者腹泻症状。大黄全成分活血止血,临床研究已证明其可有效减轻上消化道出血症状,其中的没食子酸等成分可促进血小板在创伤部位聚集,促进凝血进而止血。大黄的活血止血功效可缓解UC患者肠道溃疡出血、血便症状。大黄黄酮类成分可通过升高血浆渗透压增加血容量来改善微循环、大黄酚-8-葡萄糖苷可抑制血小板聚集从而抑制血栓形成。此外,大黄蒽醌类物质如芦荟大黄素、大黄酚、大黄酸等可减少炎症因子的释放,缓解UC免疫功能异常引起的炎症反应。综上,大黄可多方面、多角度地对UC起到缓解甚至治疗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 溃疡性结肠炎 治疗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形胶质细胞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耿宇涵 张丹参 李炜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671-671,共1页
在缺血性脑损伤中,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会迅速耗尽能量和氧气,这个过程最终导致神经元失去存活的能力,发生不可逆转的组织损伤和神经损伤。星形胶质细胞在中枢神经系统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调控神经系统的发育、脑的物质代谢和血流... 在缺血性脑损伤中,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会迅速耗尽能量和氧气,这个过程最终导致神经元失去存活的能力,发生不可逆转的组织损伤和神经损伤。星形胶质细胞在中枢神经系统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调控神经系统的发育、脑的物质代谢和血流。在正常情况下,正常健康的星形胶质细胞会保护神经元,避免氧化应激和兴奋性毒性。星形胶质细胞拥有十分丰富的缝隙连接,且有研究表明,在传导细胞的凋亡信号和细胞间信息交流时,缝隙连接有很重要的作用。连接蛋白是缝隙连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脑中,缝隙连接作为细胞间通信(GJIC)可能允许能量代谢物和危险分子的传递。星形胶质细胞GJIC和神经元共培养可增强神经元细胞抵抗氧化应激的能力;阻塞星形胶质细胞间隙连接,增加共培养时神经元对谷氨酸细胞毒性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形胶质细胞 脑缺血 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睡眠剥夺致雌性大鼠生育力下降及其机制 被引量:1
16
作者 许雅琦 金治平 +2 位作者 张倩 李炜 张癸荣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1-59,共9页
睡眠是人体维持时辰节律稳态的关键生理过程,主客观原因导致的睡眠剥夺(SD,sleep deprivation)十分常见。SD与生育相关研究正日益引起重视。本研究采用改良多平台睡眠剥夺法(MMPM)建立雌性Wistar大鼠的睡眠剥夺模型,考察大鼠一般情况、... 睡眠是人体维持时辰节律稳态的关键生理过程,主客观原因导致的睡眠剥夺(SD,sleep deprivation)十分常见。SD与生育相关研究正日益引起重视。本研究采用改良多平台睡眠剥夺法(MMPM)建立雌性Wistar大鼠的睡眠剥夺模型,考察大鼠一般情况、卵巢病理、动情周期、交配率和妊娠率,判断SD对雌性大鼠生育力的影响情况;应用新一代测序(NGS)技术,通过RNA测序(RNA-Seq,RNA sequencing)和DNA甲基化测序,研究SD雌性大鼠卵巢转录组及表观遗传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SD导致雌性大鼠动情周期异常、妊娠率下降、卵巢病理结构改变;SD大鼠卵巢组织发现了101个显著差异表达基因(52个上调基因和49个下调基因),SD50组与对照组之间发现26个甲基化显著差异区域,但上述101个差异基因的所有位点,均未检测到甲基化水平变化。SD雌性大鼠的生育指标差异表明SD导致雌性Wistar大鼠生育力下降;SD大鼠卵巢的差异表达基因及甲基化差异显示SD可能通过基因转录、表观遗传调控来影响雌性动物性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剥夺 生育力 卵巢 RNA测序 DNA甲基化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槲皮素对Aβ25-35致PC12细胞损伤的雌激素样保护作用及分子机制 被引量:14
17
作者 王翠 郭童林 沈丽霞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558-1564,共7页
目的 以Aβ 25-35 诱导PC12细胞损伤,建立阿尔茨海默病体外模型,探讨槲皮素(quercetin,Que)的雌激素样保护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 MTT法检测细胞活力;免疫荧光染色检测雌激素受体两种亚型ERα和ERβ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ERα、ERβ,以... 目的 以Aβ 25-35 诱导PC12细胞损伤,建立阿尔茨海默病体外模型,探讨槲皮素(quercetin,Que)的雌激素样保护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 MTT法检测细胞活力;免疫荧光染色检测雌激素受体两种亚型ERα和ERβ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ERα、ERβ,以及p-Akt、total-Akt、p-GSK-3β、total-GSK-3β蛋白表达量的变化。结果 MTT结果显示, 20 μmol·L -1 的Aβ 25-35 作用PC12细胞24 h后,能明显降低细胞的存活率( P <0.01);Que(40、60、80 μmol·L -1 )组与模型组相比,能明显增加细胞的存活率( P <0.05);免疫荧光染色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Que明显提高ERα、p-Akt、p-GSK-3β蛋白表达量( P <0.01),ERβ蛋白表达虽有增加,但差异无显著性( P >0.05),而各实验组total-Akt和total-GSK-3β蛋白表达量基本无变化。当雌激素受体受到ICI182,780抑制后,PC12细胞活力及p-Akt、p-GSK-3β蛋白表达明显下降( P <0.01)。结论 槲皮素对Aβ 25-35 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雌激素样神经保护作用机制是通过ERα介导激活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阿尔茨海默病 雌激素样作用 ERα ERΒ 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关键生育力评价指标雌二醇、抗苗勒管激素及窦卵泡数目的拉曼光谱检测 被引量:10
18
作者 李如男 郭兴道 +3 位作者 陈文杨 沈丽霞 高超 张癸荣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223-1230,共8页
目的选取评价女性生育力的关键指标雌二醇(E2)、抗苗勒管激素(AMH)及窦卵泡数目(AFC),探究其在健康女性和不孕女性血清样本中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的差异性及其应用于临床女性生育力评价初筛的可能价值。方法收集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 目的选取评价女性生育力的关键指标雌二醇(E2)、抗苗勒管激素(AMH)及窦卵泡数目(AFC),探究其在健康女性和不孕女性血清样本中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的差异性及其应用于临床女性生育力评价初筛的可能价值。方法收集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育龄期的健康女性和不孕女性血清标本共236份,所有受试者年龄均处于育龄阶段(22~49岁),平均年龄为(30.8±5.1)岁。依据临床检测结果,将血清标本分为E2高值组(>5 000 pmol/L,78例)与E2低值组(<500 pmol/L,86例)、AMH高值组(≥1.1 ng/mL,33例)与AMH低值组(<1.1 ng/mL,30例)、AFC高值组(>14个,68例)与AFC低值组(<7个,34例)。建立血清SERS分析法并检测各组样本的拉曼光谱,对信号进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及置换检验等统计学处理。结果血清标本的平均拉曼光谱形态和谱峰E2高值组与低值组之间、AMH高值组与低值组之间、AFC高值组与低值组之间基本相似,但谱峰强弱在3个指标的高值组与低值组之间存在差异。在OPLS-DA模型中,E2、AMH和AFC 3个指标的高值组与低值组之间均具有明显的组间分离趋势,其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96与0.996、0.995与0.995、1与1。结论 SERS技术具备应用于临床女性生育力初筛的潜力,血清SERS图谱作为不孕不育早期诊断的一种辅助手段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不育 雌二醇 抗苗勒管激素 窦卵泡数目 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槲皮素Pluronic P123/Poloxamer 188混合胶束体外释放和药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宗蕊 王翠 +1 位作者 郭童林 沈丽霞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46-250,共5页
目的考察Pluronic P123/Poloxamer 188槲皮素(quercetin)混合聚合物胶束体外释放结果和大鼠体内药物代谢动力学特征。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聚合物胶束,通过体外透析法,研究槲皮素胶束在含1%吐温-80溶液中的累积释放率,绘制释药曲线,... 目的考察Pluronic P123/Poloxamer 188槲皮素(quercetin)混合聚合物胶束体外释放结果和大鼠体内药物代谢动力学特征。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聚合物胶束,通过体外透析法,研究槲皮素胶束在含1%吐温-80溶液中的累积释放率,绘制释药曲线,结果经DD Solver软件进行模型拟合;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测定SD大鼠经尾静脉注射给药后血浆药物浓度,绘制药-时曲线,数据经PK Solver药代动力学软件处理。结果制备的槲皮素聚合物混合胶束包封率为(94. 25±2. 13)%,载药量为(8. 61±0. 18)%。混合胶束在含1%吐温-80溶液中累积释放量为(52. 90±1. 08)%,经拟合,槲皮素胶束符合Higuchi动力学方程,拟合方程为:F=6. 735·t0. 5(Rsqr_adj=0. 960 4,AIC=75. 584 0)。经计算,槲皮素混合胶束的T12β、AUC0-t及MRT0-inf分别为槲皮素溶液的1. 2、1. 5、2. 4倍。结论槲皮素混合胶束包封率及载药量高,可改善体外释放行为,延长槲皮素在大鼠体内的时间,明显提高槲皮素的生物利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嵌段共聚物 胶束 体外释放 超高效液相 药代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地刺五加UPLC指纹图谱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东晗 梁宇飞 +4 位作者 张欣欣 赵丽艳 李亚鑫 张丹参 张万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43-1348,共6页
目的建立不同产地刺五加Acanthopanax seuticosus(Rupr.et Maxim.) Harms UPLC指纹图谱。方法刺五加72%甲醇提取物的分析采用Waters BEH C18(2.1 mm×100 mm,1.7μm);流动相乙腈-0.3%冰乙酸,梯度洗脱;柱温30℃;体积流量0.3 mL/min;... 目的建立不同产地刺五加Acanthopanax seuticosus(Rupr.et Maxim.) Harms UPLC指纹图谱。方法刺五加72%甲醇提取物的分析采用Waters BEH C18(2.1 mm×100 mm,1.7μm);流动相乙腈-0.3%冰乙酸,梯度洗脱;柱温30℃;体积流量0.3 mL/min;检测波长335 nm。结果 24批样品指纹图谱中有17个共有峰,有8批相似度低于0.950,其余药材相似度在0.950~0.997之间。24批样品被分为4类,S1、S2、S4、S5、S8、S9、S11、S16聚为一类,S12、S15、S24聚为一类,S14单独为一类,其余样品聚为一类。结论该方法准确稳定,重复性好,可用于刺五加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五加 指纹图谱 UPLC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