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北省食品安全的社会学思考 被引量:4
1
作者 贺银凤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19-222,共4页
食品安全关系国计民生,涉及千家万户。河北省各级政府极为重视食品安全工作,食品安全态势良好。但由于社会转型时期政府社会控制模式转型和强势社会阶层的疯狂敛财以及少数食品生产企业的急功近利,食品安全风险依然存在。为了防止、控... 食品安全关系国计民生,涉及千家万户。河北省各级政府极为重视食品安全工作,食品安全态势良好。但由于社会转型时期政府社会控制模式转型和强势社会阶层的疯狂敛财以及少数食品生产企业的急功近利,食品安全风险依然存在。为了防止、控制和消除食品污染以及食品中有害因素对人体的危害,预防和减少食源性疾病的发生,保证食品安全,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河北应当建立健全社会控制规范体系,推动转型社会控制模式的转换,积极培育现代社会新型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积极推进食品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对公众进行食品安全风险知识教育,建立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体系,监管方式由重打击到重预防,才能从根本上降低食品安全风险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食品安全 社会控制 社会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进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读《走向一元化:河北省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流动情况调查与对策》一书
2
作者 王文录 《河北学刊》 CSSCI 2004年第2期169-169,共1页
中共十六大提出了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实现这一宏伟蓝图的关键是解决"三农问题"."三农问题"特别是农业问题的解决,不能仅仅从农业本身寻找出路,必须从非农产业当中找到良策.从一这观点出发,业内人士普... 中共十六大提出了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实现这一宏伟蓝图的关键是解决"三农问题"."三农问题"特别是农业问题的解决,不能仅仅从农业本身寻找出路,必须从非农产业当中找到良策.从一这观点出发,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解决农民问题必须减少农民,把更多的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只有这样,农业机械化、农村现代化、农民文明化才能在不久的将来成为现实,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才能顺利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小康社会 “三农问题” 农业机械化 农村现代化 农民文明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社会学考察 被引量:3
3
作者 赵巍 侯建华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7-69,共3页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正在成为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新的组织形式。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内、外部制度环境不健全,从总体上说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存在着功能单一、组织形式驳杂、法律地位不明确等突出问题.组织的...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正在成为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新的组织形式。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内、外部制度环境不健全,从总体上说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存在着功能单一、组织形式驳杂、法律地位不明确等突出问题.组织的创新与发展尚面临诸多的障碍,变革与创新已成为组织实现进一步发展的现实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农民增收与发展 社会学考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福利的引入与社会化——一个社会政策的研究视角 被引量:11
4
作者 樊雅丽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32-135,共4页
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生态环境危机、社会危机并存,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对人类的健康已经造成了很大破坏。为此,应当在社会学研究中适时地引入生态福利这个概念,将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和社会福利息息相关的政策纳入社会政策的关注视野。生... 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生态环境危机、社会危机并存,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对人类的健康已经造成了很大破坏。为此,应当在社会学研究中适时地引入生态福利这个概念,将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和社会福利息息相关的政策纳入社会政策的关注视野。生态福利的引入将使社会政策的具体内容不断丰富,把生态福利思想引入社会建设当中,可以促使社会的健康发展与经济同步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 生态福利 生态文明 社会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河北社会稳定的因素及政策应对 被引量:2
5
作者 贺银凤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85-189,共5页
维护社会稳定是地方政府的重要职责之一,也是社会走向和谐的主要支撑。然而,不安定因素的存在是难以避免的,也会是长期存在的。因此,维护河北社会稳定应当综合施策,即大力发展经济,增加就业空间,建立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良性互动机制;完... 维护社会稳定是地方政府的重要职责之一,也是社会走向和谐的主要支撑。然而,不安定因素的存在是难以避免的,也会是长期存在的。因此,维护河北社会稳定应当综合施策,即大力发展经济,增加就业空间,建立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良性互动机制;完善利益诉求机制,着重关注弱势群体的利益诉求;在加强社会管理创新上下功夫,加强虚拟社会管理,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拓宽社会流动渠道,形成合理的社会阶层结构。以此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影响社会稳定问题的产生,筑牢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稳定 就业 群体性事件 利益诉求 应对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间阶层的成长动力与社会培育 被引量:5
6
作者 周伟文 赵巍 《河北学刊》 2003年第5期69-73,共5页
中间阶层正处于由自发性演变到自觉性发展的过渡阶段 ,成长动力不足成为其进一步发展和实现其自身应有社会价值的障碍因素。改革初期形成的有利于中间阶层成长的动力 ,在新的条件下 ,已不能满足其日益增长的成长需求。研究表明 ,中间阶... 中间阶层正处于由自发性演变到自觉性发展的过渡阶段 ,成长动力不足成为其进一步发展和实现其自身应有社会价值的障碍因素。改革初期形成的有利于中间阶层成长的动力 ,在新的条件下 ,已不能满足其日益增长的成长需求。研究表明 ,中间阶层所需要的成长动力不能仅靠经济发展来自然提供 ,而需要在一定的发展理念和社会政策引导下的社会培育 ,全面小康社会目标中对中间阶层的明确导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间阶层 成长动力 社会培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白领阶层社会心理与政治参与互动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王伟勤 车同侠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34-137,共4页
当前,中国白领阶层社会心理与政治参与的良性互动表现在:白领阶层的认同意识与自动型参与互动;社会满足感与制度内参与互动;社会责任感与沟通性参与互动;社会期望感与建设性参与互动。创新制度建设、培育公民社会、塑造公民文化是促进... 当前,中国白领阶层社会心理与政治参与的良性互动表现在:白领阶层的认同意识与自动型参与互动;社会满足感与制度内参与互动;社会责任感与沟通性参与互动;社会期望感与建设性参与互动。创新制度建设、培育公民社会、塑造公民文化是促进这种良性互动发展的路径依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领阶层 社会心理 政治参与 互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文化适应中的社会资本建构 被引量:6
8
作者 郑萍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7-121,共5页
本文将社会资本建构作为现代文化适应研究的一个维度,通过三个新生代农民工的个案分析,探讨不同社会资本建构模式对现代文化适应的影响。文化适应的制约因素不仅在于社会结构性的制度安排,更在于个体自身在社会经验积累中形成的一套主... 本文将社会资本建构作为现代文化适应研究的一个维度,通过三个新生代农民工的个案分析,探讨不同社会资本建构模式对现代文化适应的影响。文化适应的制约因素不仅在于社会结构性的制度安排,更在于个体自身在社会经验积累中形成的一套主观生存伦理和生活价值观念。社会记忆和社会生活的情景性支配着个体的行动逻辑,进而形成了不同的社会资本建构模式,最终影响文化认同与文化适应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资本 文化适应 农民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镇居民医保参保率提升的现实路径探析——基于河北省的调研思考 被引量:6
9
作者 李茂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15-218,共4页
2007年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实施,是国家继2003年新农合制度推出后为实现建立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医疗保障体系这一目标的又一重大制度安排。然而,通过在河北省的调研,笔者了解到,城镇居民医保存在居民参与积极性偏低、逆向选择严重、参保... 2007年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实施,是国家继2003年新农合制度推出后为实现建立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医疗保障体系这一目标的又一重大制度安排。然而,通过在河北省的调研,笔者了解到,城镇居民医保存在居民参与积极性偏低、逆向选择严重、参保率不高等现实问题。本文运用社会学方法,在深挖问题根源之后,从提升居民认可度、增强制度吸引力、加大政府推动力等方面指出相应的政策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居民医保 参保率 现实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社保基金监管完善的现实路径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茂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28-231,共4页
随着社保基金规模以及其自身保值增值压力的不断增大,从更高的层面进一步完善现有社保基金监管体系就成了一个急需解决的现实课题。本文从分析河北省社保基金监管现状入手,深入挖掘现有社保基金监管困境的根源所在,以改革和发展的创新视... 随着社保基金规模以及其自身保值增值压力的不断增大,从更高的层面进一步完善现有社保基金监管体系就成了一个急需解决的现实课题。本文从分析河北省社保基金监管现状入手,深入挖掘现有社保基金监管困境的根源所在,以改革和发展的创新视角,以基金的保值增值为目标,从制度重塑与创新等方面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保基金 监管体系 现实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选择是创新系统自组织进化的重要环节——《技术创新系统自组织论》一书评述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伟文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40-240,共1页
20世纪初,熊彼特首次提出了技术创新的概念。20世纪70年代末期,国家创新系统理论的提出使技术创新的系统观得以形成和确立。人们对技术创新过程的认识,经历了如下的发展过程:从线性的、确定性发展模式,到随机的、再到自组织进化等... 20世纪初,熊彼特首次提出了技术创新的概念。20世纪70年代末期,国家创新系统理论的提出使技术创新的系统观得以形成和确立。人们对技术创新过程的认识,经历了如下的发展过程:从线性的、确定性发展模式,到随机的、再到自组织进化等观点。技术创新系统具有自组织性且不断进化的观点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认同。“技术的社会形成”(SST:The Social Shaping of Technology)认为,技术是在社会的选择过程中形成的,技术创新即技术从发明到商业性应用的过程始终贯穿着一种“要或不要”的社会抉择和判别。社会选择融入了技术的设计、制造之中,并通过用户的要求能否达到的方式来完成。只有通过选择,技术才能走向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创新过程 国家创新系统理论 自组织进化 社会选择 系统自组织 20世纪70年代 技术的社会形成 书评 技术创新系统 20世纪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唤学术自觉:人口社会学本土化思考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伟文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3-68,共6页
作为社会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人口社会学具有自己独特的学科优势与魅力。很多具有中国特色的人口社会问题,从西方的理论和经验中很难找到现成的答案,这需要我们构建本土化的人口社会学中距理论,来解释中国的现实问题。在此意义上,人口社... 作为社会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人口社会学具有自己独特的学科优势与魅力。很多具有中国特色的人口社会问题,从西方的理论和经验中很难找到现成的答案,这需要我们构建本土化的人口社会学中距理论,来解释中国的现实问题。在此意义上,人口社会学的本土化具有其特殊的内涵。而人口社会学者的学术自觉,则是人口社会学学科走向成熟的重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社会学 本土化 学术自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情选择导入计划生育公共政策实证研究——以河北唐山、承德为例
13
作者 周伟文 李澍卿 +1 位作者 王玫 车同侠 《市场与人口分析》 CSSCI 2002年第6期57-63,共7页
以河北省唐山和承德地区作为调查和观察基地,认为实行知情选择政策体现以下特点:它在降低整个社会生育率的同时,增进个人健康,特别是有利于增强妇女的主体意识;它与以往的计划生育管理工作在相融的基础上有提高;它渐进推行,稳妥安全。结... 以河北省唐山和承德地区作为调查和观察基地,认为实行知情选择政策体现以下特点:它在降低整个社会生育率的同时,增进个人健康,特别是有利于增强妇女的主体意识;它与以往的计划生育管理工作在相融的基础上有提高;它渐进推行,稳妥安全。结论:将知情选择导入计划生育公共政策必要而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情选择 计划生育 公共政策 实证研究 人口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就业问题
14
作者 车同侠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31-233,共3页
河北省正面临劳动年龄人口增长的高峰期,就业再就业压力非常集中。目前,就业市场上的产业结构矛盾已经传导到高校的学科、专业建设和毕业生的就业观念改变,发展高职教育的社会认同感逐步形成。但社会遗留观念和机制仍存在。那么,高等职... 河北省正面临劳动年龄人口增长的高峰期,就业再就业压力非常集中。目前,就业市场上的产业结构矛盾已经传导到高校的学科、专业建设和毕业生的就业观念改变,发展高职教育的社会认同感逐步形成。但社会遗留观念和机制仍存在。那么,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与社会就业需求是否适应?怎样衔接高等职业教育与社会就业需求成了一个需要迫切回答的问题。本文旨在通过高等职业教育在促进就业与社会需求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就业需求 产业结构 衔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水区贫困农村的社会生态补偿初探——以岗南、黄壁庄水库集水区为例
15
作者 樊雅丽 潘增辉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55-158,共4页
在集水区农村所采取的生态保护措施确保了下游用水的水质和水量,但是,由于社会补偿机制不健全,集水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受到了限制。本文通过分析社会生态补偿的内涵及其理论基础,给出了社会生态补偿的合理定义,分析了生态补偿的原则及... 在集水区农村所采取的生态保护措施确保了下游用水的水质和水量,但是,由于社会补偿机制不健全,集水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受到了限制。本文通过分析社会生态补偿的内涵及其理论基础,给出了社会生态补偿的合理定义,分析了生态补偿的原则及其相关因素;最后,对岗南、黄壁庄水库集水区的社会生态补偿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水区 社会生态补偿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开发如何实现经济与社会生态双赢
16
作者 李澍卿 《市场与人口分析》 CSSCI 2000年第4期31-35,共5页
西北大开发必须从已经脆弱的自然生态系统上升到社会生态系统来观察问题的实质和思考经济与社会双赢之路。只有运用社会生态复合体的观念和思路 ,采取综合性和整体性运筹 ,实施资源节约型的“经济—生态”双向开发 ,形成“生态屏障 +城... 西北大开发必须从已经脆弱的自然生态系统上升到社会生态系统来观察问题的实质和思考经济与社会双赢之路。只有运用社会生态复合体的观念和思路 ,采取综合性和整体性运筹 ,实施资源节约型的“经济—生态”双向开发 ,形成“生态屏障 +城市化聚居”的空间布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旱区 社会生态 双向开发 西北开发 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京津贫困带生态环境现状及发展对策 被引量:22
17
作者 王玫 李文廷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43-146,共4页
本文对环京津贫困带生态建设制约因素作了分析,认为行政区划限制了区域生态环境合作共建,生态环境治理与自身发展矛盾日益突出,生态资源供需关系尚未引入市场化机制,生态环境建设管理主体混乱等,使环京津贫困带生态建设尚未出现实质性... 本文对环京津贫困带生态建设制约因素作了分析,认为行政区划限制了区域生态环境合作共建,生态环境治理与自身发展矛盾日益突出,生态资源供需关系尚未引入市场化机制,生态环境建设管理主体混乱等,使环京津贫困带生态建设尚未出现实质性进展。为此建议,环京津贫困带生态建设必须纳入京津冀发展框架下联手共建,把区域生态功能置于首位,实施生态补偿机制和生态移民政策,建立环京津生态特区,发展区域特色产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京津贫困带 生态环境 京津冀联手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人文精神之国内横向比较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文录 王立源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86-188,共3页
河北人文精神是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各个地方的人文精神也为中华民族人文精神提供了丰富的内涵,特别是浙江、江苏、山东、广东等发达的沿海省份,它们的人文精神有着是浓厚的时代气息。将河北人文精神与各地人文精... 河北人文精神是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各个地方的人文精神也为中华民族人文精神提供了丰富的内涵,特别是浙江、江苏、山东、广东等发达的沿海省份,它们的人文精神有着是浓厚的时代气息。将河北人文精神与各地人文精神的比较,可以了解河北人文精神的优势与不足,为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河北人文精神提供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精神 河北 横向比较 国内 中华民族 组成部分 沿海省份 时代气息 发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向治理:农村基层社区能力建设的问题与策略——河北经验与有效路径探讨 被引量:3
19
作者 樊雅丽 马沁芳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50-153,共4页
通过农村基层社区能力建设,将分散的农村社会资源进行整合,构建农村社会生活共同体,提升农村基层社区的内生动力,实现整个农村基层社区合理有效的管理,从而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农村基层社区发展。本文通过对近年河北农村基层社区治理模式... 通过农村基层社区能力建设,将分散的农村社会资源进行整合,构建农村社会生活共同体,提升农村基层社区的内生动力,实现整个农村基层社区合理有效的管理,从而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农村基层社区发展。本文通过对近年河北农村基层社区治理模式与经验的分析,对农村基层社区能力建设的问题、内在需求和内在动力的阐释,提出农村基层社区能力整合与治理的两大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治理 农村基层社区能力建设 资源整合 内生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新型城镇化建设之中——评《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周伟文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57-257,共1页
"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诗一般的语句,是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明确要求。中共十八大召开以来,新型城... "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诗一般的语句,是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明确要求。中共十八大召开以来,新型城镇化被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如何协调工业化、现代化和城镇化之间的关系,走集约、环保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成为政府和学术界共同关心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 文明理念 城镇化道路 尊重自然 顺应自然 天人合一 城市融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