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课标选修课教学的有效途径:体裁教学法 被引量:1
1
作者 尹丽娟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5年第1期1-4,10,共5页
近十几年来,我国英语教育进行了一系列实质性改革。2003年国家教育部正式颁布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下称新课标)翻开了中国英语教育革命性的一页。
关键词 体裁教学法 中国英语 英语教育 新课标 有效途径 选修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年话“猪”
2
作者 李月棉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7年第4期63-64,共2页
公元2007年是农历丁亥年,按12生肖排列,是我国的“猪年”。作为十二生肖中的一员,猪已不再是单纯的动物,而是被赋予了丰富的象征意义。猪一方面代表着愚笨、懒惰、贪吃、好色、肮脏、粗野、自私自利,但另一方面又象征着勇敢、厚道... 公元2007年是农历丁亥年,按12生肖排列,是我国的“猪年”。作为十二生肖中的一员,猪已不再是单纯的动物,而是被赋予了丰富的象征意义。猪一方面代表着愚笨、懒惰、贪吃、好色、肮脏、粗野、自私自利,但另一方面又象征着勇敢、厚道、忠诚、谨慎、诚实、宽容。早在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中猪就占有重要的地位,因为它曾经是地母的动物化身和象征物,当时的人们用猪作随葬品,实际上是借助猪或地母的繁殖力与生命力使死者复活的一种巫术。在我国古代,特别是六朝之前,尚猪之俗兴然若市。无论装饰器用、文字演变、民风地俗,都反映出古人对猪的喜爱和尊重。汉语中彘、豚、獾都指猪。“猪”是后来造的形声字,从豕简化后变为“猪”。英语中也有不少有关猪的词汇、习语和谚语,均来自猪的习性及其外部特征等的联想。下面是一些有关“猪”的词汇、习语、谚语及其在东西方文化中的不同表达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石器时代文化 十二生肖 象征意义 东西方文化 文字演变 外部特征 象征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