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组学研究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机制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
作者 刘晓静 张越 +1 位作者 许衍辉 陈志敏 《眼科新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03-409,共7页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作为糖尿病(DM)患者中最为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其病因复杂多变,涉及多方面因素。DR在基因组学、表观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及代谢组学等多个组学层面上均展现出独特的表征,为探索并开发DR新型治疗策...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作为糖尿病(DM)患者中最为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其病因复杂多变,涉及多方面因素。DR在基因组学、表观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及代谢组学等多个组学层面上均展现出独特的表征,为探索并开发DR新型治疗策略开辟了崭新路径。然而,单一组学方法固有的局限性,仅能从单一维度剖析疾病背后的生物学与分子机制,难以全面捕捉DR的复杂本质。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飞速进步,多组学联合分析融合了不同组学技术的优势,能够从多维度、多层次深入探究DR的发病机制。本文旨在全面综述多组学技术在揭示DR发病机制及其复杂分子机制方面的最新进展,深入探讨多组学技术为DR研究带来的新机遇、当前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基因组学 转录组学 蛋白质组学 代谢组学 多组学技术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像学检查在甲状腺相关眼病评估中的应用
2
作者 高晓薇 刘延东 刘立民 《眼科新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21-325,共5页
甲状腺相关眼病是一种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多与甲状腺功能亢进有关,但也可能存在于甲状腺功能正常或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患者中。甲状腺相关眼病的临床表现多样,病情进展不一,因此准确评估其活动性和病变程度... 甲状腺相关眼病是一种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多与甲状腺功能亢进有关,但也可能存在于甲状腺功能正常或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患者中。甲状腺相关眼病的临床表现多样,病情进展不一,因此准确评估其活动性和病变程度对指导临床治疗至关重要。影像学检查在甲状腺相关眼病的临床诊断和病情评估中起着重要作用,目前常用的方法包括计算机断层扫描和磁共振成像。本文就计算机断层扫描和磁共振成像在甲状腺相关眼病评估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以帮助临床医生选择适当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对疾病进行准确的分期,制定更为合理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相关眼病 影像学检查 计算机断层扫描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旗松素通过Rac1/NF-κB/AKT信号通路抑制膀胱癌T24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
3
作者 路通 元晓科 +2 位作者 付天英 邵永刚 路英文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04-610,共7页
目的:探究花旗松素(TAX)通过Rac1/NF-κB/AKT信号通路调控人膀胱癌T24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方法:常规培养膀胱癌T24细胞,将其分为:Ctrl组(未处理)、TAX-L组(5μmol/L TAX处理)、TAX-M组(10μmol/L TAX处理)、TAX-H组(20μmol/L TAX处... 目的:探究花旗松素(TAX)通过Rac1/NF-κB/AKT信号通路调控人膀胱癌T24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方法:常规培养膀胱癌T24细胞,将其分为:Ctrl组(未处理)、TAX-L组(5μmol/L TAX处理)、TAX-M组(10μmol/L TAX处理)、TAX-H组(20μmol/L TAX处理)、TAX-H+Rac1激活剂组(20μmol/L TAX+50 nmol/L ML-097处理)。CCK-8法、克隆形成实验、划痕愈合实验、Transwell小室实验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不同浓度TAX对T24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能力和凋亡的影响,WB法检测对各组T24细胞中细胞凋亡、上皮间充质转化、Rac1/NF-κB/AKT轴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T24细胞裸鼠移植瘤实验检测TAX对移植瘤生长的影响。结果:TAX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T24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并促进其凋亡(均P<0.05),促进凋亡蛋白BAX和E-cadherin、抑制Rac1/NF-κB/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Bcl-2和N-cadherin蛋白表达(均P<0.05),抑制移植瘤的生长(P<0.05),ML-097均可部分逆转上述作用(均P<0.05)。结论:TAX通过抑制Rac1/NF-κB/AKT信号通路中抑制膀胱癌T24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促进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旗松素 Rac1/NF-κB/AKT信号通路 膀胱癌 T24细胞 恶性生物学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尺寸囊袋张力环对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术后囊袋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刘晓静 张越 +1 位作者 许衍辉 陈志敏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96-801,共6页
目的探讨植入不同尺寸囊袋张力环(CTR)对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术后囊袋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研究。选取2022年1月至6月于河北省眼科医院就诊的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75例(150眼)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大尺寸组、小尺... 目的探讨植入不同尺寸囊袋张力环(CTR)对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术后囊袋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研究。选取2022年1月至6月于河北省眼科医院就诊的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75例(150眼)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大尺寸组、小尺寸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50眼)。所有患眼均行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其中,大尺寸组患者术中联合植入CTR1311(开放直径13 mm),小尺寸组患者术中联合植入CTR1210(开放直径12 mm),对照组不植入CTR。比较各组患者术前和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的裸眼视力(UCVA)、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有效IOL位置(ELP)、平均屈光误差绝对值、前囊口面积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年,三组患者UCVA、BCVA均优于术前(均为P<0.05),眼压、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不同时间点,大尺寸组、小尺寸组IOL倾斜度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均为P<0.05),小尺寸组IOL倾斜度均高于大尺寸组(均为P<0.05)。术后不同时间点,三组患者间IOL偏心量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6个月,眼轴长度>30 mm大尺寸组患者术后IOL偏心量及倾斜度均较小尺寸组小(均为P<0.05)。术后不同时间点对照组前囊口面积均较大尺寸组和小尺寸组明显缩小(均为P<0.05),大尺寸组患者前囊口面积与小尺寸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6个月,对照组患者术后平均屈光误差绝对值均较大尺寸组和小尺寸组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大尺寸组与小尺寸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示,三组均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CTR植入对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疗效明确。大尺寸CTR较小尺寸CTR术后IOL更稳定,对于眼轴长度>30 mm的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建议植入较大尺寸CT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 白内障 囊袋张力环 悬韧带松弛 囊袋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穿支皮瓣眼睑重建术对眼睑肿瘤术后患者眼睑修复和重建的疗效和安全性 被引量:3
5
作者 张宏彬 赵晓天 +3 位作者 王旭玲 杨俭伟 庞润晖 白萍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3-126,共4页
目的探讨穿支皮瓣眼睑重建术对眼睑肿瘤术后患者眼睑修复和重建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需行穿支皮瓣眼睑重建术的眼睑肿瘤术后患者80例80眼,均为早、中期眼睑肿瘤,且未发生局部眶内转移和全身转移... 目的探讨穿支皮瓣眼睑重建术对眼睑肿瘤术后患者眼睑修复和重建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需行穿支皮瓣眼睑重建术的眼睑肿瘤术后患者80例80眼,均为早、中期眼睑肿瘤,且未发生局部眶内转移和全身转移。采用穿支皮瓣眼睑重建术治疗眼睑缺损。比较患者修复前后睑裂高度和长度差值,美观功能评分,抑郁、焦虑水平;评价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以及预后情况。结果本组80眼中,显效35眼,有效35眼,无效10眼,总有效率为87.5%。修复后患者睑裂高度和长度差值分别为(1.49±0.47)mm和(1.43±0.55)mm,均低于修复前[(2.55±0.35)mm和(2.38±0.49)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修复前患者的美观功能评分为(0.91±0.23)分,修复后患者美观功能评分为(1.87±0.19)分,患者修复后的评分高于修复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修复后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分别为(40.14±6.54)分和(39.45±7.65)分,均低于修复前[(59.56±8.23)分和(57.93±8.1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本组80眼患者中,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7.5%(22/80)。所有患者进行6~36个月的随访,随访时间(12.39±6.17)个月,无肿瘤复发病例。所有复合皮瓣均成活,未发生感染、坏死或移位等。结论穿支皮瓣眼睑重建术对眼睑肿瘤术后患者全层眼睑缺损的修复疗效好且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支皮瓣 眼睑重建术 眼睑肿瘤 临床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联合丙美卡因表面麻醉用于老年性白内障手术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王立芳 张李向 +7 位作者 孙秀丽 李肖燕 马小燕 李杰 张越 张蓉蓉 刘欢 曹楠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4-87,共4页
目的分析针刺联合丙美卡因表面麻醉用于老年性白内障手术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19年2月—2020年1月择期进行白内障手术的老年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采用盐酸丙美卡因表面麻醉进行手术,观察组(50例)... 目的分析针刺联合丙美卡因表面麻醉用于老年性白内障手术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19年2月—2020年1月择期进行白内障手术的老年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采用盐酸丙美卡因表面麻醉进行手术,观察组(50例)采用针刺联合丙美卡因表面麻醉进行手术,对比两组各时间点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SPO_(2))、Ramsay镇静评分,疼痛评分等情况,以及术前术后焦虑情况等。结果麻醉后,T1、T2、T3、T4时刻观察组平均动脉压、心率、血氧饱和度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Ramsay镇静评分、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麻醉后两组SAS评分均有所降低(P<0.05),但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SAS分值降低更为明显(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0%(3/50),远低于对照组(24.0%,12/5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为96.0%(48/50),远高于对照组(78.0%,39/5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盐酸丙美卡因表面麻醉用于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效果明确,让患者保持清醒的同时更具有良好的镇静镇痛效果,有利于血流动力学稳定,使患者保持呼吸循环平稳,保障手术的顺利进行;同时还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符合快速康复的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盐酸丙美卡因 表面麻醉 老年性白内障手术 镇静镇痛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睑基底细胞癌差异基因的筛选和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杨俭伟 宋丽华 +5 位作者 王娟 张璐璐 肖丽 张宏彬 刘立民 刘延东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54-457,共4页
目的采用RNA测序技术对眼睑基底细胞癌差异基因进行筛选和分析。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11月因眼睑基底细胞癌就诊于河北省眼科医院并行扩大切除及一期眼睑重建的患者6例,分别取切除的部分癌组织及修复缺损时修剪的癌旁正常组织各一块进行... 目的采用RNA测序技术对眼睑基底细胞癌差异基因进行筛选和分析。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11月因眼睑基底细胞癌就诊于河北省眼科医院并行扩大切除及一期眼睑重建的患者6例,分别取切除的部分癌组织及修复缺损时修剪的癌旁正常组织各一块进行研究。通过RNA测序技术进行建库测序。使用DESeq2软件设定P<0.05及|log 2(foldchange)|>1为显著差异表达的阈值。鉴定出差异表达的基因。采用clusterProfiler软件对差异基因集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进一步分析这些特异性基因的生物学意义。结果使用DESeq2软件进行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之间的差异表达分析,共筛选出1317个差异基因,其中在6例癌组织中表达上调的基因有906个,表达下调的基因有411个。GO富集分析结果中上调最显著的前30个差异基因主要富集于体液免疫反应、免疫球蛋白复合物、B细胞受体信号通路、细胞外基质、抗原结合、受体调节剂活性等方面。下调基因前10位在生物过程、细胞组成、分子功能层面主要与表皮发展相关。KEGG通路富集主要集中在黑色素生成通路及WNT信号通路、免疫相关信号通路等,相关基因通路有8个。根据基因上调的显著性由大到小,最终确定核心基因包括FZD2、PTCH1、WNT7B、TCF3、MMP-9、TEAD2。结论基底细胞癌的发生与各种通路相互影响和共同作用密切相关,各种高表达基因中,FZD2、PTCH1、WNT7B、TCF3、MMP-9、TEAD2在眼睑基底细胞癌患者组织中表达升高最显著,与眼睑基底细胞癌的发生和发展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细胞癌 差异基因 信号通路 富集分析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生物显微镜诊断眼前段板栗刺异物
8
作者 路璐 王影 +4 位作者 张驰 付天英 郭金喜 魏炜 路英文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752-755,共4页
目的观察超声生物显微镜(UBM)成像诊断眼前段板栗刺异物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因板栗刺扎伤或取出眼部板栗刺后残留异物而接受眼UBM检查及其后手术治疗的70例患者,基于UBM测量异物距角膜缘距离及其结膜下深度、长度;以手术所见为标准,... 目的观察超声生物显微镜(UBM)成像诊断眼前段板栗刺异物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因板栗刺扎伤或取出眼部板栗刺后残留异物而接受眼UBM检查及其后手术治疗的70例患者,基于UBM测量异物距角膜缘距离及其结膜下深度、长度;以手术所见为标准,评估UBM诊断眼前段板栗刺异物的效能,分析异物定量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UBM检出的70例眼前段板栗刺异物中,5例眼部单一组织(5/70,7.14%)受累,65例眼部多组织(65/70,92.86%)受累。UBM共检出109枚异物,98枚与手术所见相符,诊断准确率为89.91%(98/109);11枚术中未见,假阳性率为10.09%(11/109);4枚UBM未见而术中探查发现并摘除,假阴性率为3.92%(4/102)。98枚UBM正确诊断的板栗刺异物中,10枚位于角膜基质层内(10/98,10.20%);88枚位于眼球壁(88/98,89.80%),其中43枚位于结膜下(43/88,48.86%)、45枚位于巩膜内(45/88,51.14%),中位长度0.200 mm,与角膜缘的距离为(2.963±1.504)mm,结膜下深度为(0.785±0.388)mm。眼球壁异物与角膜缘距离及结膜下深度呈正相关(r_(s)=0.361,P<0.010),异物长度则与异物至角膜缘距离及其结膜下深度均无明显相关(P均>0.05)。结论UBM成像可用于临床诊断及定位眼前段板栗刺异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异物 诊断 显微镜检查 声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PC3对OIR小鼠视网膜和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生物学行为的调控作用
9
作者 张越 刘晓静 +10 位作者 甄宇涵 姚瑶 邵斌 徐嫚鸿 王艳辉 刘志强 王伟 毛爱玲 张宝月 张铭连 陈志敏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31-338,共8页
目的探讨瞬时受体电位阳离子通道亚家族C成员3(TRPC3)对氧诱导视网膜病变(OIR)小鼠视网膜和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HREC)生物学行为的调控作用。方法选取健康SPF级7日龄C57BL/6小鼠32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OIR组,每组16只,其... 目的探讨瞬时受体电位阳离子通道亚家族C成员3(TRPC3)对氧诱导视网膜病变(OIR)小鼠视网膜和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HREC)生物学行为的调控作用。方法选取健康SPF级7日龄C57BL/6小鼠32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OIR组,每组16只,其中对照组不做特殊处理,OIR组小鼠诱导OIR模型。出生后第17天(PN17)采用视网膜铺片免疫荧光染色验证模型构建是否成功。将体外培养HREC分为正常对照组、转染试剂组和si-TRPC3组,其中正常对照组不做特殊处理,转染试剂组和si-TRPC3组分别采用转染试剂和转染试剂+si-TRPC3转染。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TRPC3 mRNA相对表达量;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TRPC3、转录因子NF-E2相关因子(Nrf2)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蛋白相对表达量。另将HREC分为正常对照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组、si-TRPC3组和Pyr3(TRPC3通道抑制剂)组,分别用完全培养基、含有20 ng/ml VEGF重组蛋白的培养基、含有20 ng/ml VEGF重组蛋白的培养基(si-TRPC3转染72 h)和含有20 ng/ml VEGF重组蛋白+1μmol/L Pyr3的培养基培养48 h,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检测HREC增生能力;分别采用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横向和纵向迁移能力。结果PN17时OIR组小鼠视网膜出现病理性新生血管团簇强荧光染色。OIR组小鼠视网膜TRPC3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2.057±0.244和1.517±0.29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983±0.033和0.874±0.05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165、3.094,均P<0.05)。si-TRPC3组TRPC3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和转染试剂组,Nrf2和SOD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转染试剂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CK-8实验结果显示,VEGF组细胞吸光度(A)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si-TRPC3组和Pyr3组细胞A值明显低于VEGF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细胞划痕实验结果显示,VEGF组细胞横向迁移率高于正常对照组,si-TRPC3组和Pyr3组细胞横向迁移率低于VEGF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VEGF组染色细胞数明显多于正常对照组,si-TRPC3组和Pyr3组染色细胞数明显少于VEGF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OIR模型小鼠视网膜中TRPC3表达水平升高,下调TRPC3可抑制HREC增生和迁移能力,其机制与Nrf2氧化应激通路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疾病 氧化应激 瞬时受体电位阳离子通道亚家族C成员3 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他氟前列素滴眼液致幻觉1例
10
作者 李桃 韩鹏飞 +1 位作者 贾佩佩 李志金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99-1500,共2页
1病例介绍患者,女,70岁,体质量62 kg。1年前双眼视物模糊,偶有眼部胀痛、虹视,休息后可自行缓解,无头痛头晕等症状,未曾诊治,因视物不清逐渐加重,来我院门诊就诊。既往健康,无药物食物过敏史,无家族遗传病史及其他疾病史。2023年5月15日... 1病例介绍患者,女,70岁,体质量62 kg。1年前双眼视物模糊,偶有眼部胀痛、虹视,休息后可自行缓解,无头痛头晕等症状,未曾诊治,因视物不清逐渐加重,来我院门诊就诊。既往健康,无药物食物过敏史,无家族遗传病史及其他疾病史。2023年5月15日,眼科专科检查:视力,右眼0.4(logMAR=0.40),左眼0.8(logMAR=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氟前列素 幻觉 药品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眼眶不同病理类型肿物1例
11
作者 路璐 张驰 付天英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6-317,共2页
患者女,65岁,3天前因“头痛”于外院经CT检出双眼眶内肿物;既往高血压病史10年,双眼周边虹膜激光切除术后5年。查体:血压126/52 mmHg;专科检查:左、右眼视力均0.5;右眼球向前上方突出,下转受限,眶下间隙触及肿物前缘,边界不清;左眼球未... 患者女,65岁,3天前因“头痛”于外院经CT检出双眼眶内肿物;既往高血压病史10年,双眼周边虹膜激光切除术后5年。查体:血压126/52 mmHg;专科检查:左、右眼视力均0.5;右眼球向前上方突出,下转受限,眶下间隙触及肿物前缘,边界不清;左眼球未见明显异常。实验室检查无特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肿瘤 诊断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测定饲料中色氨酸含量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9
12
作者 李成成 尤晓蒙 +1 位作者 付珺 锁然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308-310,316,共4页
建立了饲料中色氨酸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饲料样品通过氢氧化锂提取,采用C18色谱柱,醋酸盐缓冲液和甲醇为流动相等度洗脱,二级阵列管检测器280 nm波长下检测。实验结果表明:标准曲线在25-500 mg/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0.9998... 建立了饲料中色氨酸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饲料样品通过氢氧化锂提取,采用C18色谱柱,醋酸盐缓冲液和甲醇为流动相等度洗脱,二级阵列管检测器280 nm波长下检测。实验结果表明:标准曲线在25-500 mg/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0.9998,加标回收率为88.33%-105.04%,相对标准偏差在2.80%-5.97%之间,饲料中色氨酸检出限为18.3 mg/kg。本方法准确可靠,适用于饲料中色氨酸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氨酸 饲料 碱水解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agged1在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纤维血管膜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7
13
作者 郭庆敏 孟旭霞 +1 位作者 杨堃 余川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9-34,共6页
目的观察Notch配体Jagged1在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纤维血管膜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于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眼科收集PDR患者57例60眼玻璃体切割术中纤维血管膜标本。根据术前是否行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玻... 目的观察Notch配体Jagged1在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纤维血管膜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于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眼科收集PDR患者57例60眼玻璃体切割术中纤维血管膜标本。根据术前是否行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玻璃体内注射将患眼分为未注药组30例32眼和注药组27例28眼,其中注药组患眼于手术前2~7 d行雷珠单抗玻璃体内注射。收集同期非糖尿病伴特发性黄斑前膜患者18例18眼黄斑前膜标本为对照组。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各组标本结构特征;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未注药组与注药组病理标本中Jagged1、Delta样配体4(Dll4)和Notch1蛋白的表达;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各组标本中Jagged1、Dll4和Notch1 mRNA相对表达量。采用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评估PDR纤维血管膜标本中Jagged1 mRNA相对表达量与Dll4 mRNA和Notch1 mRNA相对表达量关系。结果光学显微镜下可见PDR纤维血管膜中新生血管生成,且注药组血管管腔狭窄,未注药组血管管腔相对扩张,黄斑前膜中未见新生血管。未注药组和注药组病理标本中均有Jagged1、Dll4和Notch1蛋白表达,主要位于新生血管内皮组织中。未注药组病理标本中Jagged1、Dll4和Notch1蛋白阳性染色吸光度(A)值分别为6.25±1.82、6.87±1.89和5.12±2.14,高于注药组的1.46±0.37、1.55±0.24和1.32±0.5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168,P=0.014;t=6.012,P=0.008;t=3.453,P=0.030)。未注药组、注药组和对照组病理标本中Jagged1、Dll4和Notch1 mRNA相对表达量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77.337、62.305、51.869,均P<0.01);其中,未注药组和注药组病理标本中Jagged1、Dll4和Notch1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注药组病理标本中Jagged1、Dll4和Notch1 mRNA相对表达量均较未注药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Jagged1 mRNA相对表达量与Dll4和Notch1 mRNA相对表达量均呈显著正相关(r=0.925、0.950,均P<0.05)。结论Jagged1在PDR纤维血管膜血管内皮中呈高表达,且与Dll4和Notch1的表达均呈正相关,Jagged1参与新生血管形成的作用途径可能与Dll4及Notch1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新生血管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增生性 Jagged1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菜碱通过IGF-1R/β-catenin信号通路介导对2型糖尿病大鼠骨流失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贾歆 刘强 +3 位作者 杨建彬 王彦玲 刘砚星 刘经尧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6-90,共5页
目的探讨甜菜碱(betaine,TCJ)对2型糖尿病大鼠骨量流失的影响,并探讨可能的机制。方法30只大鼠被随机分为对照组(CON)、模型组(MOD)及甜菜碱组(TCJ),每组10只,其中对MOD组和TCJ组建立2型糖尿病模型。随后TCJ组大鼠每天接受50 mg/kg甜菜... 目的探讨甜菜碱(betaine,TCJ)对2型糖尿病大鼠骨量流失的影响,并探讨可能的机制。方法30只大鼠被随机分为对照组(CON)、模型组(MOD)及甜菜碱组(TCJ),每组10只,其中对MOD组和TCJ组建立2型糖尿病模型。随后TCJ组大鼠每天接受50 mg/kg甜菜碱治疗12周,待治疗结束后通过Micro-CT检测、HE染色切片以及蛋白质印迹检测。结果治疗12周后,与MOD组相比,三点弯曲试验、Micro-CT和HE染色切片结果显示TCJ组的大鼠骨小梁数量、骨强度和骨密度得到明显改善(P<0.05)。TCJ组大鼠最大载荷和弹性模量、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TV/BV、Tb.N、Tb.Th和Tb.Sp较MOD组明显改善(P<0.05)。和MOD组比较,TCJ组β-catenin表达水平明显上调,而p-IGF-1R、p-GSK-3β、p-β-catenin、IGF-1R和GSK-3β表达水平显著下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甜菜碱通过IGF-1R/β-catenin信号通路介导对2型糖尿病大鼠骨流失起到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碱 骨量流失 IGF-1R/β-catenin信号通路 骨密度 骨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期间口腔正畸科优化诊疗项目及感染防控管理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宏伟 齐素青 +5 位作者 张超 回宏伟 任素锋 李磊 张晶晶 边佳琦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56-258,共3页
口腔正畸科针对新型冠状病毒并结合该科室诊疗特点制定相关防护措施,包括学习和落实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相关指南、优化诊疗项目、分时段预约患者、做好个人防护、手卫生、加强诊疗环境管理和清洁消毒,并做好患者的宣传教育工作。
关键词 正畸科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防控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D/CAM高嵌体与全冠修复上颌前磨牙的抗折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吴洁 达云萌 +2 位作者 张钊 袁硕 马晓平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727-731,共5页
目的:比较不同缺损类型的上颌前磨牙分别行高嵌体与全冠修复后的抗折强度。方法:收集大小形态相似的64颗离体上颌第一前磨牙,随机分为4组(n=16),分别制备成以下缺损类型:A牙合面缺损1/3组,B牙合面缺损1/2组,C邻牙合面缺损1/3组,D邻牙合... 目的:比较不同缺损类型的上颌前磨牙分别行高嵌体与全冠修复后的抗折强度。方法:收集大小形态相似的64颗离体上颌第一前磨牙,随机分为4组(n=16),分别制备成以下缺损类型:A牙合面缺损1/3组,B牙合面缺损1/2组,C邻牙合面缺损1/3组,D邻牙合面缺损1/2组。各组按照修复方式不同再分成两个亚组(n=8),A1-D1组行IPS e.max CAD高嵌体修复,A2-D2组行IPS e.max CAD全冠修复。在万能力学测试机上测试各组抗折力,记录折断力值、折断模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高嵌体与全冠抗折力最大值均出现在A组,分别为(1203±148)N和(985±103)N。高嵌体修复组中A1组和B1组抗折强度明显高于C1组和D1组(P<0.05),全冠修复组中A2组和B2组抗折强度明显高于C2组和D2组(P<0.05)、C2组明显高于D2组(P<0.05)。同种缺损类型两种修复方式比较高嵌体抗折强度明显高于全冠(P<0.05)。各组间折裂模式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前磨牙缺损洞型会对修复强度产生影响,牙合面缺损及邻牙合缺损前磨牙行高嵌体修复较全冠抗折强度更高,可优先选择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嵌体 全冠 上颌前磨牙 抗折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电子气管镜下异物取出的并发症与护理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学全 郝艳羽 +2 位作者 刘晓娜 高辉 窦志霞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B03期1344-1344,共1页
目的探讨小儿电子气管镜异物取出的并发症及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00例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患儿的病因、急救、术后并发症及预防护理措施进行探讨与分析。结果:82例气管、支气管异物患儿在电子镜下均一次性将异物取出,术后... 目的探讨小儿电子气管镜异物取出的并发症及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00例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患儿的病因、急救、术后并发症及预防护理措施进行探讨与分析。结果:82例气管、支气管异物患儿在电子镜下均一次性将异物取出,术后恢复良好,18例患儿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包括:喉水肿、肺炎、肺不张、咽喉部出血、气胸等,后经精心治疗、护理后痊愈出院。结论:对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要明确诊断、及时手术,去除呼吸道异物,精心护理,减少或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挽救患儿生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气管镜 异物取出 并发症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达克罗宁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学全 刘晓娜 +2 位作者 郝艳羽 窦志霞 高辉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B03期1143-1143,共1页
目的观察达克罗宁用于小儿气管黏膜表面时,在异物取出术中对患儿的影响。方法:选择行气管异物取出全麻的小儿患者60例,随机分为达克罗宁组(A组)和对照组(B组)。A组在麻醉喉镜及气管镜前部均匀涂抹达克罗宁,B组不涂任何药物。比... 目的观察达克罗宁用于小儿气管黏膜表面时,在异物取出术中对患儿的影响。方法:选择行气管异物取出全麻的小儿患者60例,随机分为达克罗宁组(A组)和对照组(B组)。A组在麻醉喉镜及气管镜前部均匀涂抹达克罗宁,B组不涂任何药物。比较2组患者气管镜插入过程中、术中及气管镜退出气管后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躁动发生率。结果:A组MAP、HR及拔管后躁动发生率均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达克罗宁胶浆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时,全身麻醉安全性显著提高,减少了全身麻醉后的并发症,减轻了患儿拔管后躁动发生率,取得了良好的麻醉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克罗宁 小儿 异物取出 麻醉 效果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溴酸樟柳碱治疗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中国多中心非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杨沫 宋宏鲁 +32 位作者 周欢粉 赖梦莹 徐全刚 孙明明 范珂 崔红培 王海燕 金鑫 孙传宾 肖庆 王影 赵子德 张铭连 常永业 陈梦平 申战省 杨晖 徐晓宇 李志清 邢东军 董玉 杨金润 任骞 李丽 张文芳 孙莉 张正培 李甦雁 刘丹岩 周娜磊 罗纳丽 刘亚东 魏世辉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46-653,共8页
目的评估口服氢溴酸樟柳碱片治疗急性期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AION)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非随机对照临床研究,于2020年7月至2021年5月在中国共16所医院眼科纳入首次发病的急性期NAION患者282例282眼,按照治疗方... 目的评估口服氢溴酸樟柳碱片治疗急性期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AION)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非随机对照临床研究,于2020年7月至2021年5月在中国共16所医院眼科纳入首次发病的急性期NAION患者282例282眼,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2个组,其中对照组124例124眼,接受口服胞磷胆碱钠片、银杏叶提取物片/银杏叶提取物滴剂和甲钴胺片治疗;试验组158例158眼,在采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口服氢溴酸樟柳碱片1 mg/次,2次/日,连续用药2~3个月。分别于入组后1、2、3和6个月进行随访,采用标准小数视力表测定最佳矫正视力(BCVA),采用750i Humphery视野计(30-2程序)检查视野获得视野指数(VFI),采用HD 4000/HD 5000型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CT)测量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pRNFL),采用RTVue-XR OCT仪测定视盘放射状毛细血管网血管密度(RPC)。主要结局指标为随访末BCVA、VFI,次要结局指标为pRNFL、RPC,以及随访期间不良反应。结果共242例242眼完成主要结局指标BCVA随访,98例98眼完成主要结局指标VFI随访。在视功能变化方面,2个组患者随时间推移BCVA和VFI均有明显改善,其中试验组在各个随访时间点BCVA均显著优于对照组,VFI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结构指标方面,2个组患者pRNFL均随治疗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变薄,其中试验组在各个随访时间点pRNFL均显著薄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2个组间最终随访RP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共有2例发生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其中1例因药物不良反应于治疗后25 d退出研究。结论口服氢溴酸樟柳碱片可以改善NAION患者的视力和视野,加速视盘水肿消退,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氢溴酸樟柳碱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托普利片灌胃后在兔眼组织的分布
20
作者 李静 杨赞章 +3 位作者 张越 高飞萌 贾佩佩 李志金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8-21,共4页
目的观察卡托普利片给兔连续多次灌胃后,药物在眼内各组织中的分布规律。方法健康新西兰白兔灌胃给予卡托普利片5 mg,每天2次,连用6 d。于末次给药后1 h时处死白兔,迅速采集角膜、虹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组织。采用高效液... 目的观察卡托普利片给兔连续多次灌胃后,药物在眼内各组织中的分布规律。方法健康新西兰白兔灌胃给予卡托普利片5 mg,每天2次,连用6 d。于末次给药后1 h时处死白兔,迅速采集角膜、虹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组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HPLC-UV)法定量检测各组织中卡托普利的含量。结果卡托普利在兔视网膜、虹膜、房水、玻璃体、晶状体、角膜中含量依次为(111.0±15.6),(61.1±28.6),(35.7±18.5),(16.6±2.4),(8.6±4.0),(4.1±1.4)μg·g^(-1)。结论连续多次给药后,卡托普利在眼内各组织中分布存在差异,以视网膜中分布浓度为最高,虹膜次之,晶状体、角膜中的浓度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托普利 色谱-紫外法 高效液相 眼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