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北省2000-2003年人间布鲁氏菌病疫情分析 被引量:13
1
作者 刘晓丽 李瑞科 赵丽娟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684-684,680,共2页
关键词 2000~2003年 人间布鲁氏菌病 疫情分析 河北省 人畜共患传染病 布氏菌病 80年代 上升趋势 90年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HD儿童脑电特征及与脑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16
2
作者 尚煜 李琦 +1 位作者 闫承生 李进华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504-504,541,共2页
关键词 多动症 儿童 病例对照研究 脑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多糖对大鼠肺间质巨噬细胞CCK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许顺江 高维娟 +2 位作者 姚玉霞 谷振勇 丛斌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208-1211,共4页
目的:探讨胆囊收缩素(cholecystokinin,CCK)受体CCK—AR及CCK—BR mRNA在大鼠肺间质巨噬细胞(PIMs)内的表达及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用酶消化法结合肺泡灌洗和肺循环灌洗技术分离纯化大鼠PIMs,用LPS(10 m... 目的:探讨胆囊收缩素(cholecystokinin,CCK)受体CCK—AR及CCK—BR mRNA在大鼠肺间质巨噬细胞(PIMs)内的表达及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用酶消化法结合肺泡灌洗和肺循环灌洗技术分离纯化大鼠PIMs,用LPS(10 mg/L)孵育PIMs 0.5-12 h。采用RT-PCR及Southern印迹技术观察CCK受体在大鼠PIMs内的表达亚型及LPS对其表达的影响。结果:经RT—PCR检测显示。CCK—AR和CCK—BR mRNA在大鼠PIMs均有表达,CCK—ARmRNA RT—PCR扩增产物为1.37 kb,CCK—BR mRNA RT—PCR扩增产物为480 bp。CCK—BR mRNA的相对表达量高于CCK—AR;LPS作用2 h可明显诱导2种CCK受体mRNA表达上调,至12 h仍维持较高水平。用γ-32P—ATP标记的两种特异性探针分别对CCK—AR和CCK—BR mRNA RT—PCR扩增产物进行Southern分子杂交,结果均有特异性杂交带出现。结论:肺间质巨噬细胞有CCK—AR和CCK—BR mRNA表达,LPS可诱导2种CCK受体mRNA表达上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多糖 大鼠 肺间质巨噬细胞 CCK受体 MRNA表达 胆囊收缩素 抗炎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中药对外周血树突状细胞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6
4
作者 杨莉 李艳佳 +3 位作者 刘京生 宣晓梅 刘丽娟 赵娜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606-608,共3页
目的:探讨复方中药在体外对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体外培养细胞的方法培养DC,经复方中药作用后,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表型的变化,MTT法观察细胞刺激淋巴细胞增殖的变化及ELISA法观察分泌IL-12的影响。结果:复方中药... 目的:探讨复方中药在体外对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体外培养细胞的方法培养DC,经复方中药作用后,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表型的变化,MTT法观察细胞刺激淋巴细胞增殖的变化及ELISA法观察分泌IL-12的影响。结果:复方中药可明显使DC的CD83和CD86表达增高,使对混合淋巴细胞的刺激作用增强,但是对IL-12的分泌起抑制作用。结论:复方中药可增强DC的抗原提呈能力,抑制细胞因子IL-12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流式细胞术 复方中药 白细胞介素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H_2O_2—PAR三元配合物吸光光度法测定茶叶中痕量钒 被引量:4
5
作者 郭光美 马景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84-185,共2页
研究了用V—H2O2—PAR三元配合物体系吸光光度法测定茶叶中痕量钒的方法。最大吸收波长为550nm,测定值的RSD≤4.1,钒的平均回收率为94.0%~107.5%。结果表明,该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干扰少。
关键词 三元配合物 吸光光度法 茶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单位保存的艾氏腹水癌细胞株及克隆细胞蛋白质表达
6
作者 徐增年 李兴琴 +3 位作者 王秀芳 吕占军 刘福英 刘军须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81-184,共4页
目的 比较三个单位保存的艾氏腹水癌 (EAC)细胞株及克隆细胞的蛋白质表达。方法 对北京市肿瘤研究所 (北京 )保存的EAC进行克隆培养 ,从中选出 5株克隆 ;对武汉大学保种中心 (武汉 )、山东省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 (山东 )及北京保存的... 目的 比较三个单位保存的艾氏腹水癌 (EAC)细胞株及克隆细胞的蛋白质表达。方法 对北京市肿瘤研究所 (北京 )保存的EAC进行克隆培养 ,从中选出 5株克隆 ;对武汉大学保种中心 (武汉 )、山东省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 (山东 )及北京保存的EAC细胞株及 5株克隆细胞的SDS PAGE电泳图谱及免疫组化蛋白质分布进行了对比。结果 武汉、山东及北京保存的EAC的电泳条带数分别为 2 2、2 5及 2 8条 ,而克隆细胞E2G8为 2 6条带。三单位EAC瘤细胞对 5种抗体做免疫组化染色 ,与 1株抗体反应的阳性细胞比例均较高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与另 4种抗体反应的阳性细胞率差异有显著性 ;5株克隆细胞对 10种抗体作免疫组化染色 ,其中克隆细胞E2G8、E2F4与 7种抗体反应阳性 ,E2C6与 8种抗体反应阳性 ,E1G5、E2B5与 6种抗体反应阳性。克隆细胞一旦与某种抗体反应阳性 ,阳性细胞的比例即在 85 %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氏腹水癌细胞株 克隆细胞 蛋白质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病毒性腹泻与心肌受损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刘呈祥 唐景裕 +6 位作者 方肇寅 张晓杰 田淑娟 武振河 刘迪 赵爱杰 祖秀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03-305,共3页
目的探讨轮状病毒、人类杯状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腹泻婴幼儿心肌酶及心电图的变化。方法选择卢龙县医院2006年10月—2008年3月收治的256例感染性腹泻住院患儿的粪便标本和空腹血清,检测轮状病毒、人类杯状病毒和心肌酶活性,并检查心电图。... 目的探讨轮状病毒、人类杯状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腹泻婴幼儿心肌酶及心电图的变化。方法选择卢龙县医院2006年10月—2008年3月收治的256例感染性腹泻住院患儿的粪便标本和空腹血清,检测轮状病毒、人类杯状病毒和心肌酶活性,并检查心电图。结果轮状病毒和人类杯状病毒导致的腹泻患儿谷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磷酸肌酸激酶和肌酸激酶同工酶的水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明显高于病毒检测阴性的腹泻患儿(P<0.05)。心肌酶水平增高患儿中部分心电图可有变化,极少发生心律失常和心功能不全。结论轮状病毒和人类杯状病毒感染引起的婴幼儿腹泻,可引发不同程度的心肌损害,两种病毒对心肌酶的影响无明显差异;这种病理变化是否为导致婴幼儿死亡的一种因素,需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 人类杯状病毒 腹泻 婴儿 心肌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