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航天诱变高产酸副干酪乳杆菌A-4-2性质与酶活性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文鹏程 隋馨瑶 +3 位作者 孙二娜 赵亮 任发政 王莹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46-353,共8页
以航天诱变副干酪乳杆菌A-4-2为研究对象,采用扫描电镜、低pH值、荧光定量PCR(聚合酶链式反应)等方法对诱变菌株进行了形态学、耐受性、产胞外多糖含量及β-半乳糖苷酶基因表达量等研究。比较了突变菌株和出发菌株的耐酸、耐胆盐、产胞... 以航天诱变副干酪乳杆菌A-4-2为研究对象,采用扫描电镜、低pH值、荧光定量PCR(聚合酶链式反应)等方法对诱变菌株进行了形态学、耐受性、产胞外多糖含量及β-半乳糖苷酶基因表达量等研究。比较了突变菌株和出发菌株的耐酸、耐胆盐、产胞外多糖、表面疏水性等性能变化和差异以及β-半乳糖苷酶基因表达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突变菌株形态学观察结果与野生菌株无明显差异;在pH值3. 5培养1 h与2 h,突变菌株较野生菌株的存活率显著升高(P <0. 05);发酵7 d后菌株耐酸能力评价结果显示,不同pH值条件下,突变菌株的活菌数均显著高于野生菌株(P <0. 05),且耐胆盐及产胞外多糖的能力均未受到影响,但菌株表面疏水性显著降低;突变菌株β-半乳糖苷酶活性和基因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出发菌株(P <0. 05)。同时,证明了β-半乳糖苷酶活性与菌株产酸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干酪乳杆菌 产酸 Β-半乳糖苷酶 航天诱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天搭载对嗜热链球菌G2的诱变作用及发酵性能评价 被引量:6
2
作者 王莹 孙二娜 +5 位作者 隋馨瑶 赵亮 孙健 牛天娇 张明 文鹏程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65-70,共6页
对搭载神舟十一号返回式飞船的嗜热链球菌菌株进行分离纯化,得到10株突变株。对野生株G2与突变株生长曲线、滴定酸度、黏度和胞外多糖含量等各指标进行测定,并对菌株进行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和透射电镜(transmis... 对搭载神舟十一号返回式飞船的嗜热链球菌菌株进行分离纯化,得到10株突变株。对野生株G2与突变株生长曲线、滴定酸度、黏度和胞外多糖含量等各指标进行测定,并对菌株进行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和透射电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测试。结果表明,10株突变菌中有2株B2-1、B2-4的OD_(600)值(2.073±0.15、2.06±0.11)、滴定酸度(106±0.23)°T、(98.5±0.25)°T、黏度(3.27±0.04)Pa·s、(2.94±0.01)Pa·s及胞外多糖含量(409.35±1.38)mg/L、(398.80±5.38)mg/L均高于或者显著高于野生株G2的OD_(600)值(2.051±0.11)、滴定酸度(92±0.16)°T、黏度(2.66±0.07)Pa·s及胞外多糖含量(385.11±3.074)mg/L。最终得到2株具有优良性状的嗜热链球菌(B2-1和B2-4)。因此,航天诱变育种有可能改变嗜热链球菌发酵性能,从而得到具有优良发酵性能的嗜热链球菌菌株,为乳制品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诱变 嗜热链球菌 发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料乳体细胞数对硬质干酪蛋白水解及风味与质构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穆硕 刘鑫宇 +5 位作者 罗洁 任发政 李博 王娜 张永祥 葛克山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64-70,共7页
干酪成熟过程中蛋白质的水解是风味形成的重要途径。在中国自由放养和小规模奶牛养殖仍占有一定比例,这其中的手动挤奶方式会导致原料乳中含有一定数量具有蛋白酶活性的体细胞,影响干酪成熟及风味。目前关于体细胞通过蛋白水解作用对脱... 干酪成熟过程中蛋白质的水解是风味形成的重要途径。在中国自由放养和小规模奶牛养殖仍占有一定比例,这其中的手动挤奶方式会导致原料乳中含有一定数量具有蛋白酶活性的体细胞,影响干酪成熟及风味。目前关于体细胞通过蛋白水解作用对脱脂干酪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尚未明确。本研究选取3种不同体细胞数的原料乳,解析体细胞的细胞组成并制作脱脂干酪,在90 d的干酪成熟期中测定干酪的蛋白酶活性、蛋白水解水平、成熟后干酪的挥发性风味物质组成及其质构特性,评价不同体细胞数、干酪的蛋白质水解程度及其对干酪风味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体细胞数越高的干酪蛋白酶活性越高,αs2酪蛋白水解程度越高,对干酪风味和质构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使用体细胞数适量增加的原料乳(10×10^4~30×10^4个/mL)有利于干酪风味的形成;中等体细胞数组中干酪特征风味物质3-羟基-2-丁酮含量最高(34.57%),是低体细胞数组含量(28.64%)的1.2倍、高体细胞数组含量(20.72%)的1.6倍;原料乳中过多体细胞(多于86×10^4个/mL)则会导致干酪过度水解并产生不良风味,高体细胞数组中检测到会引起不良风味的风味物质如辛醛、壬醛、仲辛酮、己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细胞 干酪 蛋白水解 风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细管电泳法测定不同体细胞数的原料乳的蛋白组成及含量 被引量:5
4
作者 张明 任发政 +2 位作者 方冰 张昊 郭慧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32-236,共5页
为明确不同体细胞数(Somatic Cell Count,SCC)数量的原料乳蛋白质组成的变化规律。本研究首先建立了乳蛋白的毛细管电泳分析方法,并采集了不同SCC数量原料乳,分析其乳蛋白成分及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随着SCC数量的增加,原料乳中酪蛋白... 为明确不同体细胞数(Somatic Cell Count,SCC)数量的原料乳蛋白质组成的变化规律。本研究首先建立了乳蛋白的毛细管电泳分析方法,并采集了不同SCC数量原料乳,分析其乳蛋白成分及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随着SCC数量的增加,原料乳中酪蛋白的占比显著降低(p<0.05),乳清蛋白比率相对增加;酪蛋白中β-酪蛋白B和βA1-酪蛋白的含量显著下降(p<0.05),水解为新的小片段。毛细管电泳技术能够更准确的分析原料乳蛋白质的组成及变化规律,有利于乳品企业在原料乳收购时进行更深一层的品质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区带电泳 体细胞 原料乳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搭载长双歧杆菌BBMN68耐氧株筛选及其耐酸耐胆盐特性 被引量:5
5
作者 隋馨瑶 孙二娜 +5 位作者 王莹 赵亮 孙健 牛天骄 张明 文鹏程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86-192,201,共8页
【目的】通过航空诱变技术筛选耐氧性能良好且耐酸、耐胆盐的长双岐杆菌菌株.【方法】将实验室分离自百岁老人肠道的长双歧杆菌BBMN68搭载于“神舟十一号”飞船,进行航空诱变,将筛选的菌株采用16SrDNA测序,测定600nm处好氧/厌氧的OD值,... 【目的】通过航空诱变技术筛选耐氧性能良好且耐酸、耐胆盐的长双岐杆菌菌株.【方法】将实验室分离自百岁老人肠道的长双歧杆菌BBMN68搭载于“神舟十一号”飞船,进行航空诱变,将筛选的菌株采用16SrDNA测序,测定600nm处好氧/厌氧的OD值,比较野生株和突变株耐氧能力的差异,并用接种法对野生株和突变株的耐酸和耐盐特性进行了比较.【结果】与野生株耐氧能力(好氧D600nm/厌氧D600nm值为0.70)相比,突变株耐氧能力显著提高(好氧D600nm/厌氧D600nm值为0.87).突变株在pH6.5的MRSC培养基中24h的生长情况与野生株并无差异,且透射电镜显示的结果也无明显差异.同时,经过航天诱变的菌株耐酸能力和耐胆盐能力与野生株比较也没有下降.【结论】航天诱变可以有效提高长双歧杆菌BBMN68耐氧能力,且不会影响其生长性能和耐酸性与耐胆盐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双歧杆菌 航天诱变 耐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羊参凝乳剂提取及其对乳饼制作工艺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穆硕 罗洁 +2 位作者 杨子彪 肖晨 桑跃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67-372,共6页
以青羊参叶为原料,研究了其有效凝乳成分的提取方法,并在乳饼加工过程中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青羊参凝乳剂的最佳提取温度为4℃,最佳提取的液料比为20 mL/g,最佳提取溶液为10 mmol/L柠檬酸-磷酸缓冲液;与传统直接添加青羊参叶浸泡液的... 以青羊参叶为原料,研究了其有效凝乳成分的提取方法,并在乳饼加工过程中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青羊参凝乳剂的最佳提取温度为4℃,最佳提取的液料比为20 mL/g,最佳提取溶液为10 mmol/L柠檬酸-磷酸缓冲液;与传统直接添加青羊参叶浸泡液的方法相比,使用青羊参凝乳剂制成的乳饼蛋白质回收率、脂肪回收率和乳饼得率均显著提升(P<0.05);质构和微观结构显示,使用青羊参凝乳剂制作的乳饼具有更适宜的硬度和较高的粘着度,凝胶网络结构分布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饼 青羊参 凝乳 得率 质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副干酪乳杆菌L9的发酵特性及贮藏稳定性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娜 张永祥 +3 位作者 冯海红 刘松玲 张海舟 赵亮 《中国奶牛》 2018年第10期51-54,共4页
本试验研究了副干酪乳杆菌L9在褐色乳基料中的发酵性能,同时比较了该菌株在不同酸度饮料中的稳定性。结果表明,L9在褐色乳基料发酵72h后的终点酸度达到180°T,能满足调配褐色活性乳饮料的产品需求。28d贮藏期内L9在乳饮料、桃汁、... 本试验研究了副干酪乳杆菌L9在褐色乳基料中的发酵性能,同时比较了该菌株在不同酸度饮料中的稳定性。结果表明,L9在褐色乳基料发酵72h后的终点酸度达到180°T,能满足调配褐色活性乳饮料的产品需求。28d贮藏期内L9在乳饮料、桃汁、橙汁、胡萝卜汁中活菌数未发生显著变化,维持在1.5×10~8CFU/mL以上;在苹果汁及矿物质饮料BKL中存活率为1.6%;在葡萄汁及矿物质饮料JJ与MD中存活率低于1%。对各种饮料pH值及酸度分析发现,乳饮料、桃汁、橙汁及胡萝卜汁pH值>3.8,苹果汁、葡萄汁、矿物质饮料(JJ、MD、BKL)的pH值<3.8,pH值是影响菌数变化的主要因素;另外,L9在pH值相同的矿物质饮料BKL中的存活率高于葡萄汁,说明饮料的组成也影响L9的活菌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干酪乳杆菌L9 饮料 PH值 活菌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充氮包装和储藏温度对益生菌粉储藏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5
8
作者 桑跃 冯海红 +4 位作者 蒙璐 刘力 刘作文 葛绍阳 金君华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143-147,共5页
考察了充氮包装和储藏温度对益生菌粉储藏稳定性的影响。将充氮和普通包装的动物双歧杆菌A6和长双歧杆菌BBMN68益生菌储藏于-20、4、25和37℃条件下12个月,检测其水分含量、水分活度及活菌数变化。结果表明,温度对益生菌粉稳定性影响较... 考察了充氮包装和储藏温度对益生菌粉储藏稳定性的影响。将充氮和普通包装的动物双歧杆菌A6和长双歧杆菌BBMN68益生菌储藏于-20、4、25和37℃条件下12个月,检测其水分含量、水分活度及活菌数变化。结果表明,温度对益生菌粉稳定性影响较大,在冷冻和冷藏条件下,2种益生菌粉活菌数维持稳定,存活率均在85%以上,当储藏温度上升至常温及更高时,水分活度随着时间延长缓慢上升,而活菌数则下降较快,普通包装的A6和BBMN68益生菌粉在37℃储藏12个月益生菌存活率分别仅剩0.033%和0.013%,充氮包装的存活率分别为0.14%和0.094%,分别提升了4.2和7.2倍。所以益生菌粉最佳储藏条件是冷冻或冷藏,而充氮包装能够降低高温对稳定性的影响,特别是针对耐氧性较差的长双歧杆菌,作用效果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氮包装 储藏温度 益生菌粉 双歧杆菌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生菌与骆驼乳辅助调节血糖的作用 被引量:5
9
作者 桑跃 刘治麟 +3 位作者 周晓娟 李晓霞 隋静瑶 葛绍阳 《中国奶牛》 2019年第1期38-40,共3页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方式的改变,糖尿病在全球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研究表明,骆驼乳和益生菌在糖尿病的预防及治疗中发挥较好的价值。本文论述了骆驼乳和益生菌分别对糖尿病的调节作用,展望了骆驼乳粉与双歧杆菌JT-6结合对糖尿病的协...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方式的改变,糖尿病在全球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研究表明,骆驼乳和益生菌在糖尿病的预防及治疗中发挥较好的价值。本文论述了骆驼乳和益生菌分别对糖尿病的调节作用,展望了骆驼乳粉与双歧杆菌JT-6结合对糖尿病的协同作用,为开发辅助治疗糖尿病的功能乳制品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骆驼乳 益生菌 乳双歧杆菌 血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洗肠液与抗生素联用对大鼠肠道微生物的清除作用
10
作者 刘晓雪 张筱琳 +2 位作者 刘松玲 葛绍阳 卢大新 《中国奶牛》 2018年第3期1-4,共4页
构建大鼠肠道无菌与低菌环境是开展肠道菌群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传统抗生素去除方法存在用时长和肠道损伤的缺点。为达到肠道好氧菌数量级在102以下、厌氧菌未检出的目的,本文通过与传统抗生素方法对比,采用洗肠液与抗生素联用清除肠道... 构建大鼠肠道无菌与低菌环境是开展肠道菌群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传统抗生素去除方法存在用时长和肠道损伤的缺点。为达到肠道好氧菌数量级在102以下、厌氧菌未检出的目的,本文通过与传统抗生素方法对比,采用洗肠液与抗生素联用清除肠道微生物。传统抗生素去除方法耗时21d,空肠出现绒毛顶端脱落、炎症反应;洗肠液抗生素联用仅用时21h,肠道结构未出现明显损伤。由此可见,洗肠液抗生素联用具有用时短、无损伤的优点,能够有效清除肠道微生物实现实验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 微生物 损伤 洗肠液 抗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