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遗态分级孔结构碳负极材料及其储锂性能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庆 罗绍华 +5 位作者 张亚辉 王志远 刘延国 郝爱民 王玮 林明卫 《陶瓷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15-318,共4页
以橙子皮为原材料,通过高温热解制备出具有分级多孔结构的生物遗态碳材料,并以这种碳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考察其电化学性能。研究表明,橙子皮基碳为无定型碳材料,从SEM照片可以看出,其具有相互连通的蜂窝状孔结构,孔径约在1-4μm。BE... 以橙子皮为原材料,通过高温热解制备出具有分级多孔结构的生物遗态碳材料,并以这种碳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考察其电化学性能。研究表明,橙子皮基碳为无定型碳材料,从SEM照片可以看出,其具有相互连通的蜂窝状孔结构,孔径约在1-4μm。BET测得的比表面积约为52 m^2·g^(-1)。以橙子皮碳为原材料制备锂离子电池负极,在电流密度100 mAg^(-1)下,具有832 m Ahg^(-1)、393 mAhg^(-1)的首次放充电比容量,首次循环库伦效率为47.2%。200次循环后比容量仍保持在343 mAhg^(-1),库伦效率在95%以上,在2 Ag^(-1)的电流密度下仍具有149 mAhg^(-1)的比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遗态材料 锂离子电池 分级孔结构 负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钠离子电池用高性能锑基负极材料的调控策略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2
作者 李莹 来雪琦 +2 位作者 曲津朋 赖勤志 伊廷锋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45-71,共27页
锑(Sb)具有高的理论比容量、较小的电极极化、合适的Na^(+)脱嵌电位、价格低廉以及环境友好的优势,而成为一种具有较大应用前景的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但是,Sb基负极材料的一个重要挑战是在循环过程中高比容量伴随着大的体积变化,进而... 锑(Sb)具有高的理论比容量、较小的电极极化、合适的Na^(+)脱嵌电位、价格低廉以及环境友好的优势,而成为一种具有较大应用前景的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但是,Sb基负极材料的一个重要挑战是在循环过程中高比容量伴随着大的体积变化,进而导致活性材料粉化,并从集流体上脱落,这大大限制了其在钠离子电池领域的大规模应用。因此,如何解决Sb基负极材料充放电过程中体积膨胀问题对于高性能的钠离子电池设计是至关重要的。本文详细综述和讨论了Sb基材料的结构-性能关系及其在钠离子电池中的应用,详细介绍了钠离子电池Sb基负极材料在氧化还原反应机理、形貌设计、结构-性能关系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本综述的主要目的是探讨影响Sb基负极材料性能的决定因素,从而提出有前途的改性策略,以提高其可逆容量和循环稳定性。最后,对Sb基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未来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前景进行了展望。本文可为Sb负极材料的构建和优化提供具体的观点,阐明了Sb基负极材料未来的发展方向,从而促进钠离子电池的快速发展和实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离子电池 反应机理 SB 负极材料 优化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性能锂离子电池用N掺杂C-Sn交联纳米纤维自支撑电极的理性设计 被引量:2
3
作者 李莹 赵钰燊 +3 位作者 陈凯 刘旭 伊廷锋 陈立锋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43,共11页
为了提高碳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比容量,将氮掺杂的碳纤维与高容量的Sn进行复合。通过静电纺丝及低温碳化制备了均匀镶嵌Sn纳米颗粒的氮掺杂碳纳米纤维(C-Sn)复合膜。该复合膜直接用作自支撑锂离子电池负极时表现出较好的电化... 为了提高碳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比容量,将氮掺杂的碳纤维与高容量的Sn进行复合。通过静电纺丝及低温碳化制备了均匀镶嵌Sn纳米颗粒的氮掺杂碳纳米纤维(C-Sn)复合膜。该复合膜直接用作自支撑锂离子电池负极时表现出较好的电化学性能,Sn的引入显著提高了碳纳米纤维膜的电化学性能。碳均匀包覆Sn后形成的纤维结构可以促进离子电子的传导,并能有效缓冲Sn纳米粒子在循环过程中的体积变化,从而有效抑制粉化与团聚。Sn含量约为25.6%的CSn-2电极具有最高的比容量和更优异的倍率性能。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在2A·g^(-1)的电流密度下,充放电循环1000圈后充电(放电)比容量为412.7(413.5)mAh·g^(-1)。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结果表明,N掺杂非晶碳与锂具有良好的亲和性,有利于将合金化反应之后形成的SnxLiy合金锚定在碳表面,进而缓解了充放电过程中的Sn的体积变化。本文为高性能储锂材料的设计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支撑电极 碳纤维 金属锡 锂离子电池 循环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刚石基燃料电池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董亮 王艳辉 臧建兵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73-680,共8页
金刚石是由共价键方式连接的sp^3杂化碳原子组成,具有极强的稳定性。含硼金刚石(BDD)薄膜、BDD颗粒、非掺杂纳米金刚石(ND)等新型金刚石又兼具一定的导电性,因此成为高稳定性燃料电池催化剂的理想载体材料。研究者进一步发现通过对上述... 金刚石是由共价键方式连接的sp^3杂化碳原子组成,具有极强的稳定性。含硼金刚石(BDD)薄膜、BDD颗粒、非掺杂纳米金刚石(ND)等新型金刚石又兼具一定的导电性,因此成为高稳定性燃料电池催化剂的理想载体材料。研究者进一步发现通过对上述新型金刚石进行适当功能化处理,可以进一步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对金刚石进行掺杂处理,既包括向金刚石晶格中掺杂,也包括向金刚石衍生的石墨结构中进行掺杂,能够得到新型高稳定性燃料电池非铂催化剂,且金刚石sp^3结构在提高非铂催化剂稳定性方面作用独特。本文总结介绍了相关研究成果,希望能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石 燃料电池 稳定性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O_2&Fe改性酚醛树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海旺 周慧英 +2 位作者 王欣 魏新芳 齐西伟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8-80,共3页
采用原位改性技术,将纳米二氧化硅(SiO_2)及其铁(Fe)的复合纳米粒子对酚醛树脂进行了改性处理,通过改变纳米SiO_2和Fe的质量配合比等实验条件制得改性酚醛树脂。对改性酚醛树脂的微观结构进行全面分析,对改性酚醛树脂的游离醛和固含量... 采用原位改性技术,将纳米二氧化硅(SiO_2)及其铁(Fe)的复合纳米粒子对酚醛树脂进行了改性处理,通过改变纳米SiO_2和Fe的质量配合比等实验条件制得改性酚醛树脂。对改性酚醛树脂的微观结构进行全面分析,对改性酚醛树脂的游离醛和固含量等性质做了详尽的研究,得到了综合性能最佳的改性酚醛树脂。结果表明,当纳米SiO_2与Fe质量配合比为1∶1.5时,改性树脂的游离醛为7.294%,固含量为74.26%;通过微观结构分析发现,纳米粒子均匀的分散在树脂中,酚醛树脂通过化学键键合在纳米粒子表面,达到了增强复合材料界面键合力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酚醛树脂 纳米铁 二氧化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热合成Ni掺杂LiMnPO_4/C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张俊 罗绍华 +5 位作者 翟玉春 汪应玲 黄红波 刘彩玲 李贤 郝爱民 《陶瓷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41-645,共5页
以PEG-400为溶剂和碳源,水热法合成Ni掺杂LiMn_(1-x)Ni_xPO_4/C正极材料。采用XRD、SEM、BET、充放电和循环伏安测试等材料和电化学性能表征和测试手段,研究了不同Ni掺杂量对LiMnPO4/C晶体结构、微观形貌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 以PEG-400为溶剂和碳源,水热法合成Ni掺杂LiMn_(1-x)Ni_xPO_4/C正极材料。采用XRD、SEM、BET、充放电和循环伏安测试等材料和电化学性能表征和测试手段,研究了不同Ni掺杂量对LiMnPO4/C晶体结构、微观形貌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Ni掺杂后样品没有改变纯相LiMnPO4的物相结构,掺杂能减少晶粒尺寸,一次粒径50-100nm,呈类球形分散均匀。Ni掺杂量0,0.04,0.08,0.12mol.%,0.05C倍率对应首次放电比容量123.7mAh/g,138.6mAh/g,145.1mAh/g和129.1mAh/g;循环20周,比容量为111.3mAh/g,128.3mAh/g,138.9mAh/g和121.8mAh/g;容量保持率为89.98%,92.57%,95.72%和94.35%。LiMn_(0.92)Ni_(0.08)PO_4/C正极材料具备较好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在0.05C,0.1C,0.5C和1C倍率下对应的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45.1mAh/g,143.8mAh/g,140.2mAh/g和136.9mAh/g。掺杂后样品的循环可逆性得到改善,抑制了材料嵌脱锂过程中的极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磷酸锰锂 镍掺杂 水热法 倍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化硅和碳化硼在电催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7
7
作者 苏静 王艳辉 +1 位作者 董亮 臧建兵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0,共10页
燃料电池是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新能源技术。碳载铂基催化剂(Pt/C)是最常用的燃料电池电极催化剂,不过Pt/C稳定性较差、且成本高昂,严重限制了燃料电池的规模化应用。共价型碳化物碳化硅和碳化硼,由于具有极强的共价键,其物化稳定性优异... 燃料电池是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新能源技术。碳载铂基催化剂(Pt/C)是最常用的燃料电池电极催化剂,不过Pt/C稳定性较差、且成本高昂,严重限制了燃料电池的规模化应用。共价型碳化物碳化硅和碳化硼,由于具有极强的共价键,其物化稳定性优异,成为制备高稳定性、低成本的燃料电池催化剂的重要基础材料。本文总结了相关研究成果,介绍了碳化硅和碳化硼的独特优势,讨论了相关研究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电池 共价性碳化物 碳化硅 碳化硼 电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n^(4+)激活荧光粉可用锰源与制备方法 被引量:4
8
作者 王兆武 屈巧 +2 位作者 姬海鹏 郝小非 李金生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62-675,共14页
Mn^(4+)激活荧光粉可在蓝光激发下发射波长可调的红光,是当前白光发光二极管用荧光粉的研究热点之一。在制备Mn^(4+)激活红光荧光粉时,有多种锰源可供选择,如K_(2)MnF_(6)、KMnO_(4)、Mn(HPO_(4))_(2)、MnCO_(3)、MnO_(2)、MnO、Mn(NO_(... Mn^(4+)激活荧光粉可在蓝光激发下发射波长可调的红光,是当前白光发光二极管用荧光粉的研究热点之一。在制备Mn^(4+)激活红光荧光粉时,有多种锰源可供选择,如K_(2)MnF_(6)、KMnO_(4)、Mn(HPO_(4))_(2)、MnCO_(3)、MnO_(2)、MnO、Mn(NO_(3))_(2)、Mn(CH_(3)COO)_(2)等。本文综述了文献中在制备Mn^(4+)激活氟化物、氟氧化物和氧化物基质红光荧光粉时采用的锰源,列举了相应的制备方法,并总结了采取不同锰源和制备方法对所合成荧光粉的荧光性质(如量子效率)等方面的影响。最后就如何控制Mn^(4+)激活荧光粉中锰离子价态等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粉 锰离子 锰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晶化热处理工艺对白榴石微晶玻璃性能影响的研究
9
作者 包硕 罗绍华 +5 位作者 张俊 文潇 杨悦 刘东芳 孙梅竹 赵金柱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52-55,共4页
实验采用化工原料制备以白榴石为主相的K_2O-Al_2O_3-SiO_2系统微晶玻璃,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探究了晶化处理温度、晶化处理时间对白榴石析晶状况的影响,并优化热处理工艺参数,成功采用熔体冷却析晶法制备了白榴石晶体。通过三点抗... 实验采用化工原料制备以白榴石为主相的K_2O-Al_2O_3-SiO_2系统微晶玻璃,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探究了晶化处理温度、晶化处理时间对白榴石析晶状况的影响,并优化热处理工艺参数,成功采用熔体冷却析晶法制备了白榴石晶体。通过三点抗弯强度、显微硬度、透光性等检测手段对压制烧结成型的试样进行性能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晶化处理温度及晶化处理时间对白榴石析晶状况影响较大。烧结样品的最佳晶化处理温度为1000℃,透光性良好,光吸收系数0.79 cm^(-1),三点抗弯强度115.72 MPa,维氏硬度473.4 HV,满足ISO6872牙科陶瓷材料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榴石 微晶玻璃 力学性能 透光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钛矿型(La_(0.2)Li_(0.2)Ba_(0.2)Sr_(0.2)Ca_(0.2))TiO_(3)高熵氧化物陶瓷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晓燕 刘馨玥 +2 位作者 闫金华 谷耀行 齐西伟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79-385,共7页
高熵陶瓷是近年来在高熵合金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陶瓷材料体系,它的出现为开发具有优异性能的非金属材料提供了新的理念和路线。本研究采用固相烧结法制备A位等摩尔比的钙钛矿型高熵氧化物陶瓷(La_(0.2)Li_(0.2)Ba_(0.2)Sr_(0.... 高熵陶瓷是近年来在高熵合金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陶瓷材料体系,它的出现为开发具有优异性能的非金属材料提供了新的理念和路线。本研究采用固相烧结法制备A位等摩尔比的钙钛矿型高熵氧化物陶瓷(La_(0.2)Li_(0.2)Ba_(0.2)Sr_(0.2)Ca_(0.2))TiO_(3),并探索了烧结温度对高熵陶瓷的物相结构及电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陶瓷经现有温度烧结后均表现为立方钙钛矿结构,并且展现出良好的绝缘性,其漏电流密度在10^(-8)~10^(-6)A/cm^(2)数量级。尽管随烧结温度的升高,陶瓷的晶粒尺寸不断增大,但该显微结构与介电性能的关联并不显著。当烧结温度为1350℃时,介电常数出现最大值,在频率为100 Hz下,介电常数约为230。同时,该高熵陶瓷的介电温谱表明陶瓷存在弛豫行为,其介电常数的弛豫峰随着频率的增加向高温方向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熵陶瓷 钙钛矿 介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AO模板法制备LiAlO_2及复合LiFePO_4/LiAlO_2电化学性能研究
11
作者 李俊哲 罗绍华 +4 位作者 郝爱民 汪应玲 李贤 丁学勇 何平 《陶瓷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21-225,共5页
以两步阳极氧化法制备AAO模板,用制备的AAO模板与LiNO_3通过水热反应合成锂快离子导体LiAlO_2。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LiFePO_4前驱体,并与LiAlO_2复合制备LiFePO_4/LiAlO_2正极材料。采用XRD、SEM、电化学性能测试等手段对材料相结构、微... 以两步阳极氧化法制备AAO模板,用制备的AAO模板与LiNO_3通过水热反应合成锂快离子导体LiAlO_2。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LiFePO_4前驱体,并与LiAlO_2复合制备LiFePO_4/LiAlO_2正极材料。采用XRD、SEM、电化学性能测试等手段对材料相结构、微观形貌和电化学性能进行测试和表征。结果表明,以复合正极材料放电比容量为目标,确定了AAO水热反应得到前驱体LiAl(OH)_4·H_2O的优化实验工艺:反应温度220℃,反应时间48 h,反应物摩尔比n(Al):n(Li)=1:3。此前驱体经800℃煅烧得到α-LiAlO_2,LiFePO_4/3wt.%LiAlO_2复合正极材料,0.1C倍率10周平均放电比容量达到135 mAh/g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AO模板 水热 LiAlO2 LIFEPO4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锆陶瓷增韧机制及其粉体制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豆雨欣 罗绍华 +4 位作者 张显 王字寒 张佳新 吴海艳 陈莹莹 《材料导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126-131,共6页
氧化锆陶瓷优异的韧性、高硬度、高抗弯强度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结构陶瓷、功能陶瓷和电子陶瓷方面得到广泛应用。本文综述了氧化锆的增韧机制,氧化锆增韧机制可分为相变增韧、应力微裂纹增韧、铁弹性增韧及耦合反应增韧。氧化锆粉体... 氧化锆陶瓷优异的韧性、高硬度、高抗弯强度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结构陶瓷、功能陶瓷和电子陶瓷方面得到广泛应用。本文综述了氧化锆的增韧机制,氧化锆增韧机制可分为相变增韧、应力微裂纹增韧、铁弹性增韧及耦合反应增韧。氧化锆粉体特性对陶瓷品质有直接影响,制备高品质氧化锆粉体是获得性能优异氧化锆陶瓷的前提,制备氧化锆粉体的方法有液相法、气相法以及固相法等,本文介绍氧化锆粉体的主要制备方法,并总结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锆 高韧性 粉体制备 增韧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