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选择性电渗析提锂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郭志远 张帆 +3 位作者 纪志永 张晓钗 陈青柏 袁俊生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6期1-9,共9页
伴随电动汽车等新兴行业的快速发展,市场对锂及其化合物的需求高速增长。开展高储量、低品位的盐湖卤水、(浓)海水及油气资源生产水中溶存锂资源的高效提取具有重要意义。不少地区的溶存锂资源中镁锂比高,分离难度大,目前尚未实现充分... 伴随电动汽车等新兴行业的快速发展,市场对锂及其化合物的需求高速增长。开展高储量、低品位的盐湖卤水、(浓)海水及油气资源生产水中溶存锂资源的高效提取具有重要意义。不少地区的溶存锂资源中镁锂比高,分离难度大,目前尚未实现充分开发利用。基于单价选择性离子交换膜的单价离子选择性电迁移特性,选择性电渗析(Selective Electrodialysis,S-ED)逐步应用于高镁锂比水体中镁锂间的预分离与锂的初步纯化。S-ED在保证较高锂回收率的条件下可获得低镁锂比的锂富集液,展现出较高的研究价值与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S-ED用于盐湖卤水和(浓)海水中锂资源提取的研究现状,重点总结了主要操作参数和共存离子对S-ED提锂性能的影响规律,对目前高镁锂比水体选择性电渗析提锂技术存在的不足进行了总结,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湖卤水/海水 锂资源提取 选择性电渗析 操作参数 共存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界面聚合法制备具有高锂镁分离性能的电纳滤膜
2
作者 刘慧莉 汪婧 +5 位作者 陈加帅 宋治昊 蒋雨萌 郭志远 张盼盼 纪志永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5-183,共9页
通过调控界面聚合水相单体并利用二次界面聚合(SIP)构建荷正电表面,制备了高选择性电渗析分离锂镁的电纳滤膜(ENFMs).采用不同水相单体与均苯三甲酰氯进行单次界面聚合(IP),实现了对分离膜孔径及荷电性能的调控,其中以哌嗪为水相单体时... 通过调控界面聚合水相单体并利用二次界面聚合(SIP)构建荷正电表面,制备了高选择性电渗析分离锂镁的电纳滤膜(ENFMs).采用不同水相单体与均苯三甲酰氯进行单次界面聚合(IP),实现了对分离膜孔径及荷电性能的调控,其中以哌嗪为水相单体时膜的Li^(+)/Mg^(2+)分离性能最优(P_(Mg^(3+)^(Li^(-)))=4.75).随后,利用SIP过程在其表面聚合不同浓度的荷正电水相单体聚乙烯亚胺(PEI,M_(W)=70000),使膜表面由荷负电转为荷正电.随着PEI浓度的增加,膜表面正电荷密度显著增加,PEI质量分数为2.0%时,最优膜的Li^(+)通量为3.26×10^(-8)mol·cm^(-2)·s^(-1),选择性高达15.90,打破了传统的“Trade-off”效应,为后续盐湖卤水中Li^(+)/Mg^(2+)分离的研究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聚合 电纳滤膜 选择性电渗析 Li^(+)/Mg^(2+)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O/LiMn_(2)O_(4)膜电极构建及其提锂性能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张帆 纪志永 +6 位作者 汪婧 郭志远 方嘉炜 郭小甫 赵颖颖 刘杰 袁俊生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2-18,共7页
实现盐湖卤水、地热水、海水等溶存态锂资源的高效提取对于满足强劲的锂产品市场需求至关重要。电化学吸附是一种低成本、环境友好的提锂技术,极具发展前景。本工作基于LiMn_(2)O_(4)材料,通过分别掺入常规氧化石墨烯(CGO)、低缺陷氧化... 实现盐湖卤水、地热水、海水等溶存态锂资源的高效提取对于满足强劲的锂产品市场需求至关重要。电化学吸附是一种低成本、环境友好的提锂技术,极具发展前景。本工作基于LiMn_(2)O_(4)材料,通过分别掺入常规氧化石墨烯(CGO)、低缺陷氧化石墨烯(LDGO)和大片径氧化石墨烯(LGO),制备CGO-LiMn_(2)O_(4)、LDGO-LiMn_(2)O_(4)和LGO-LiMn_(2)O_(4)膜电极,并对其提锂性能进行考察。结果表明,不同氧化石墨烯(GO)的掺入均有利于提升膜电极的提锂容量、提锂速率及对Li^(+)的选择性;掺入LGO的膜电极表现出最优的提锂性能,提锂容量达到35.29 mg/g,提锂速率达1.044 mg/(g·min),镁锂分离系数高达588.30。结合分析与表征认为,GO由于具有较大的比表面,可为膜电极表面提供更多的“有效锂离子”,使得提锂容量有效提升;同时,阳离子嵌入GO片层后固定层间距,进而阻挡大半径离子进入,使得其对Li^(+)的选择性提高;因LGO具有更大的片径和更高的石墨化度,使得对应膜电极的导电性更好,整体提锂效果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烯 锰酸锂 选择性 电化学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纳米氧化铝增韧环氧树脂的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李文芳 商睿凝 +3 位作者 李继双 郝伟伟 胡红鑫 张庆新 《胶体与聚合物》 2016年第3期114-117,共4页
本文利用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4,4’-二氨基二苯醚(ODA)分别对纳米Al_2O_3进行表面改性处理,通过机械搅拌分散和超声分散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改性前后纳米Al_2O_3/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并对其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改性的纳米Al_... 本文利用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4,4’-二氨基二苯醚(ODA)分别对纳米Al_2O_3进行表面改性处理,通过机械搅拌分散和超声分散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改性前后纳米Al_2O_3/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并对其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改性的纳米Al_2O_3添加量为3%时,在不损害其热稳定性的前提下,环氧树脂的韧性和强度得到同时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纳米AL2O3 韧性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同洗脱剂的单斜晶系钛基锂离子筛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 被引量:3
5
作者 纪志永 王妮 +4 位作者 袁俊生 杨凤娟 刘晓杰 杨尚志 王小壮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37-41,53,共6页
采用高温固相法,以碳酸锂和二氧化钛为原料合成了锂离子筛前驱体,并分别考察了0.5mol/L盐酸和0.8mol/L过硫酸钠溶液对前驱体的洗脱及产物锂离子筛的吸锂过程。结果表明,0.5mol/L的盐酸作洗脱剂,循环洗脱-吸附5次后离子筛在含锂溶液(等体... 采用高温固相法,以碳酸锂和二氧化钛为原料合成了锂离子筛前驱体,并分别考察了0.5mol/L盐酸和0.8mol/L过硫酸钠溶液对前驱体的洗脱及产物锂离子筛的吸锂过程。结果表明,0.5mol/L的盐酸作洗脱剂,循环洗脱-吸附5次后离子筛在含锂溶液(等体积0.01mol/L LiCl和0.01mol/L LiOH混合液)中的吸锂量稳定在18mg/g左右;0.8mol/L的过硫酸钠作洗脱剂,5次循环洗脱-吸附后对锂的吸附量约为16mg/g;吸锂过程适宜用伪二级动力学模型描述,且过硫酸钠的洗脱及所得离子筛的吸附动力学性能均优于盐酸作为洗脱剂的情况;过硫酸钠作洗脱剂有助于改善单斜晶系钛基锂离子筛的动力学性能。研究结果有助于拓宽锂离子筛的制备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锂 二氧化钛 钛基离子筛 过硫酸钠洗脱 吸附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分子动力学模拟和拉曼光谱对钙、镁、氯离子水化现象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乔梦丹 李非 +3 位作者 王美玲 朱含钰 张宇 袁俊生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1-30,共10页
应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了298 K下,密度为1.0 g/cm^(3)的水溶液中Ca^(2+),Mg^(2+),Cl^(-)的水化现象,得到了相应离子周围水分子的微观分布情况.发现在钙离子周围,水分子以其氧离子去靠近中心离子;而在氯离子周围,水分子则以其中的一个... 应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了298 K下,密度为1.0 g/cm^(3)的水溶液中Ca^(2+),Mg^(2+),Cl^(-)的水化现象,得到了相应离子周围水分子的微观分布情况.发现在钙离子周围,水分子以其氧离子去靠近中心离子;而在氯离子周围,水分子则以其中的一个氢原子去靠近中心离子.通过分析三种离子的径向分布函数、配位数曲线、水化数、水化半径,发现Ca^(2+)的水化数和水化半径均大于Mg^(2+),即Ca^(2+)的水合能力比Mg^(2+)强.与以往研究结果相比,本文计算所得的自扩散系数更接近实验所得结果.为了使模型更好的代表真实水溶液体系,本文还应用分子动力学和拉曼光谱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CaCl水溶液.分子动力学研究发现随着浓度的升高,CaCl溶液中Ca^(2+),Cl^(-)的配位数分别呈降低趋势.同时,随着浓度的升高,Ca,Cl^(-)的自扩散系数也呈现降低的趋势.作者推断这是由于浓度的升高,加剧了离子的微观反向运动造成的.拉曼光谱法研究发现随着水溶液中CaCl浓度的升高,溶液中的氢键网络结构受到了越来越严重的破坏,溶液中Ca^(2+)与Cl^(-)形成的直接接触离子对的数量开始大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水合作用 分子动力学模拟 拉曼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A/TiO_2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的研究
7
作者 李银辉 任艳梅 +3 位作者 乔申 毕乐耘 王姝人 陈建新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6期71-74,共4页
以NaA、硫酸氧钛为原料,采用水热合成方法制备了NaA/TiO_2复合材料.以甲基橙为模拟污染物,研究了NaA/TiO_2的光催化性能,考察了NaA/TiO_2质量比、NaA/TiO_2的投加量和pH值对甲基橙的光催化降解效果.结果表明,当NaA/TiO_2质量比为1∶5、N... 以NaA、硫酸氧钛为原料,采用水热合成方法制备了NaA/TiO_2复合材料.以甲基橙为模拟污染物,研究了NaA/TiO_2的光催化性能,考察了NaA/TiO_2质量比、NaA/TiO_2的投加量和pH值对甲基橙的光催化降解效果.结果表明,当NaA/TiO_2质量比为1∶5、NaA/TiO_2的投加量为50 mg/m L、pH值为4时,NaA/TiO_2对甲基橙的降解效果最好.NaA/TiO_2对有机污染物的降解效果依次为甲基蓝=刚果红>甲基橙>罗丹明-B,NaA/TiO_2循环利用5次,NaA/TiO_2对甲基橙的光催化降解率仍高达99.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A/TiO2 复合材料 光催化 有机污染物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