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北省水环境监测工作探讨 被引量:1
1
作者 徐斌 王桂玲 《水资源保护》 CAS 2000年第2期30-32,共3页
河北省水环境监测工作从 5 0年代至今 ,已形成一个布局合理的水质站网 ,能出具具有法律效力的公证数据 ,监测技术大幅度提高 ,在水环境保护和对社会服务方面成绩显著 ,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 水环境 监测 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河北省面源污染对水环境的危害 被引量:4
2
作者 米玉华 梁青武 《水资源保护》 CAS 2000年第1期31-33,共3页
从近年来河北省地表水水质的年内变化规律和“96 .8”洪水发生前后地下水水质的变化情况 ,分析了面污染源对水环境的危害。阐明了面污染源在不易引起人们注意的情况下 ,严重危害水环境 ,已到了非治理不可的程度 。
关键词 面源污染 水环境 污染 危害 地表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河流水质自然本底值状况评价
3
作者 王桂玲 王秀兰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1999年第3期1-3,共3页
河北省水资源紧缺,水质污染严重,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对全省水资源质量进一步研究评价,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非常紧迫任务。对于全省水环境现状,有关部门已经做了大量的分析研究工作,而全省河流的水质自然本底值状况如何是大家在水... 河北省水资源紧缺,水质污染严重,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对全省水资源质量进一步研究评价,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非常紧迫任务。对于全省水环境现状,有关部门已经做了大量的分析研究工作,而全省河流的水质自然本底值状况如何是大家在水环境研究中值得考虑的重要因素。结合全国主要水系水质自然本底值调查情况,在滦河、北三河、大清河、子牙河水系,分别选取了小滦河沟台子、黑河三道营、沙河吴王口、滏阳河九号泉4个代表站,对河流上游水质自然本底值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综合论述,供在水环境评价研究中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 水质 自然本底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洋淀水体生态环境质量监测方式前瞻探讨 被引量:2
4
作者 刘琳 周程艳 +7 位作者 姜婧 张玄 杨婧 李洋 马勤 赵亮亮 张丽君 王晨 《绿色科技》 2019年第18期90-91,共2页
介绍了白洋淀水体生态环境当前的监测方式,分析了其存在的优缺点,指出了健康风险评价方式是白洋淀水体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的发展趋势,并提出了改进建议及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 白洋淀 环境监测 健康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物实验的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在白洋淀水质监测中的应用
5
作者 郝广民 姜婧 +3 位作者 陈孟桥 国洪宾 周程艳 刘琳 《绿色科技》 2020年第16期1-8,共8页
为探索应用动物实验综合评价白洋淀水质的方法及其可行性,拟建立一个模型,收集实验动物的生理病理变化情况,通过环境健康风险评价,分析了白洋淀水体环境质量。实验结果表明:所有模型中空白对照组未出现明显生理及病理变化,而阳性组及样... 为探索应用动物实验综合评价白洋淀水质的方法及其可行性,拟建立一个模型,收集实验动物的生理病理变化情况,通过环境健康风险评价,分析了白洋淀水体环境质量。实验结果表明:所有模型中空白对照组未出现明显生理及病理变化,而阳性组及样品组均出现一定的生理及病理变化,研究认为基于动物实验的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能够进行综合性的风险识别,满足环境健康风险评价前提条件。经模型计算出环境质量分值(实验动物)为1.125,白洋淀水质(实验动物)轻度污染,并经试验验证该模型可行,且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和科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风险评价 动物实验 白洋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邯郸采暖期环境污染特征及空气质量预报方法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宋晓辉 杜亮亮 +2 位作者 李剑东 程晓丹 张珺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998-1005,共8页
利用河北邯郸气象和环境监测资料,分析了邯郸采暖期空气质量和环境气象条件特征;同时利用线性回归和BP神经网络统计方法对采暖期空气质量进行了预报研究。结果表明,PM 10、PM 2.5、SO 2、NO 2、CO(95)(CO日均值的第95百分位数)的空气质... 利用河北邯郸气象和环境监测资料,分析了邯郸采暖期空气质量和环境气象条件特征;同时利用线性回归和BP神经网络统计方法对采暖期空气质量进行了预报研究。结果表明,PM 10、PM 2.5、SO 2、NO 2、CO(95)(CO日均值的第95百分位数)的空气质量指数(AQI)在冬季最高,夏季最低,O 3-8(90)(O 3日最大8 h值的第90百分位数)的AQI则相反。邯郸采暖期首要污染物以PM 2.5和PM 10为主,除O 3-8(90)外,其他5种污染物采暖期AQI均高于其年均值;同时采暖期降水少,温度低,小风出现频率明显高于非采暖期,而且局地逆温强,静稳天气指数高,是全年环境气象条件最差的时期。邯郸采暖期的环境气象条件1月最差,且夜晚差于白天,尤其是局地5—7时。邯郸采暖期首要污染物浓度与前一日污染物浓度、静稳指数、逆温、相对湿度和露点温度等呈正相关,与气温、风速、能见度和混合层高度等呈负相关。BP神经网络模型对污染物浓度的预报效果优于线性回归模型,可尝试应用于邯郸空气质量预报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邯郸 采暖期 空气质量 环境气象条件 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清河水系水环境状况及其防治措施 被引量:4
7
作者 王秀兰 张芸 《水资源保护》 CAS 2000年第2期33-35,共3页
通过分析大清河水系水污染特点及水环境状况 ,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治理水污染的措施 ,对该水系的水环境保护提出了措施与建议。
关键词 大清河 水环境 污染 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清河水系水环境动态及变化规律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王秀兰 张芸 李兵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1999年第1期41-45,共5页
大清河水系位于海河流域中部,跨山西、河北、北京、天津4省市,河北省境内面积占80%。上游兴建有王快、西大洋、安各庄、龙门、横山岭、口头6座大型水库,“华北明珠”白洋淀位于水系中下游,集水面积3万km^2。该水系工农业发达,在河北省... 大清河水系位于海河流域中部,跨山西、河北、北京、天津4省市,河北省境内面积占80%。上游兴建有王快、西大洋、安各庄、龙门、横山岭、口头6座大型水库,“华北明珠”白洋淀位于水系中下游,集水面积3万km^2。该水系工农业发达,在河北省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分析研究其水环境动态及变化规律对更好地利用及保护水资源关系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动态 白洋淀 大清河 规律分析 非离子氨 工业废水 生活污水 污染水体 水质污染 水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滦河流域地面水环境评价 被引量:1
9
作者 徐斌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1999年第4期22-23,26,共3页
随着全省范围内水环境污染的加重,滦河流域的水资源质量也不容乐观,尤其是重点城镇附近水污染相当严重。本文根据1990年以来对滦河流域主要河流的水质监测资料及污染源调查资料,分析滦河流域的水环境状况及其变化情况,供有关部门参考。
关键词 滦河 流域 地面水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戴河赤潮监控区环境质量状况分析 被引量:11
10
作者 张万磊 张永丰 +1 位作者 张建乐 赵书利 《河北渔业》 2012年第7期13-16,68,共5页
对2007-2011年北戴河赤潮监控区的水文、水质和生物要素监测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2009-2011年暑期旅游季节赤潮监控区海域透明度较差;pH值、COD、DO、无机氮和叶绿素a含量整体呈上升趋势;活性磷酸盐在2007年和2008年维持... 对2007-2011年北戴河赤潮监控区的水文、水质和生物要素监测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2009-2011年暑期旅游季节赤潮监控区海域透明度较差;pH值、COD、DO、无机氮和叶绿素a含量整体呈上升趋势;活性磷酸盐在2007年和2008年维持在稍高浓度水平,而在2009-2011年则维持在较低浓度水平;硅酸盐则与活性磷酸盐浓度变化特征相反,在2007年和2008年维持在较低浓度水平,而在2009-2011年则维持在稍高浓度水平;五年来该海域基本未出现富营养化状况,2007-2010年富营养化指数均维持在较低水平,但2011年度富营养化指数明显高于前四年,富营养化程度有所加重;每年度的7-9月份浮游植物细胞数量较多,2009-2011年浮游植物细胞数量明显低于2007年和2008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戴河赤潮监控区 营养盐 浮游植物 环境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的河北食用菌产业发展对策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赵全 马宝玲 李冬梅 《河北农业》 2019年第8期63-64,共2页
京津冀地区是环渤海经济区的核心地区,也是全国重要的食用菌产区,20世纪末,京津冀地区食用菌产业发展进入黄金时期,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作为京畿福地的河北省,毋庸置疑地成为京津冀食用菌产区的主战场,'十二五'以来,河北省在构... 京津冀地区是环渤海经济区的核心地区,也是全国重要的食用菌产区,20世纪末,京津冀地区食用菌产业发展进入黄金时期,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作为京畿福地的河北省,毋庸置疑地成为京津冀食用菌产区的主战场,'十二五'以来,河北省在构建'一带三区'产业布局、扶持龙头企业、组建研发推广队伍、培育知名品牌、建立产业发展模式、开拓营销市场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菌产业 京津冀地区 京津冀协同发展 产业发展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戴河、南戴河海域水体养殖环境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建乐 《河北渔业》 2008年第12期34-37,共4页
根据2007年5月至10月在北戴河、南戴河海域进行的海洋调查所获取的水质、沉积物、生物体等资料,对该海域的环境条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除洋河口附近海域外,北戴河、南戴河近岸大部分海域符合国家二类海水水质标准,海洋沉积物符合国家... 根据2007年5月至10月在北戴河、南戴河海域进行的海洋调查所获取的水质、沉积物、生物体等资料,对该海域的环境条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除洋河口附近海域外,北戴河、南戴河近岸大部分海域符合国家二类海水水质标准,海洋沉积物符合国家一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养殖的扇贝生物体质量符合国家一类海洋生物质量标准,适合开展海水养殖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戴河 南戴河 养殖 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8年白洋淀水体环境质量概述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琳 周程艳 +7 位作者 姜婧 张玄 杨婧 李洋 马勤 赵亮亮 张丽君 王晨 《绿色科技》 2019年第20期64-66,共3页
通过样品采集和监测分析2018年每月白洋淀主要淀区水体25个项目,结果表明:2018年白洋淀主要淀区的主要污染物为化学需氧量、高锰酸钾酸盐指数、总磷、氟化物以及氨氮;大部分淀区营养化程度为富营养,且随季节变化明显,夏季到达顶峰,冬季... 通过样品采集和监测分析2018年每月白洋淀主要淀区水体25个项目,结果表明:2018年白洋淀主要淀区的主要污染物为化学需氧量、高锰酸钾酸盐指数、总磷、氟化物以及氨氮;大部分淀区营养化程度为富营养,且随季节变化明显,夏季到达顶峰,冬季为低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洋淀 主要污染物 营养化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茎基腐病通过种子远距离传播的途径研究(研究简报)
14
作者 王永芳 王烨 +13 位作者 刘佳 勾建军 崔彦 寇奎军 张立娇 焦素环 陈立涛 吉欣欣 蔡晓玲 任培先 谢剑锋 刘家豪 赵立强 董志平 《河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6期108-108,F0003,共2页
针对小麦土传茎基腐病扩散快的难题,利用假禾谷镰刀菌在小麦扬花期采用单花滴注和整穗喷雾2种方法对小麦穗进行接种,均能呈现赤霉症状,其病穗上发病较轻的子粒或者带菌不表现症状的子粒播种后均可以形成典型的茎基腐病病株。通过田间采... 针对小麦土传茎基腐病扩散快的难题,利用假禾谷镰刀菌在小麦扬花期采用单花滴注和整穗喷雾2种方法对小麦穗进行接种,均能呈现赤霉症状,其病穗上发病较轻的子粒或者带菌不表现症状的子粒播种后均可以形成典型的茎基腐病病株。通过田间采集赤霉病穗和收集小麦种子,均从其中检测到携带假禾谷镰刀菌的病穗和种子,播种后均能形成茎基腐病病株。结果表明:小麦茎基腐病可以通过种子进行远距离传播,是该病快速扩散的主要原因。并据此,进一步完善了保护性耕作条件下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区小麦茎基腐病扩散和周年发生规律,可为科学防控小麦茎基腐病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茎基腐病 种子传播 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区 周年发生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北方地区采暖期颗粒物污染现状 被引量:17
15
作者 解淑艳 王帅 +2 位作者 张霞 宫正宇 张志辉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5-33,共9页
分析了2013—2016年冬季采暖期与非采暖期中国北方地区颗粒物污染现状及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中国北方地区空气污染比较严重,采暖期尤为突出。2016年,中国北方地区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例超过10%,采暖期优良天数比例较非采暖期下降22... 分析了2013—2016年冬季采暖期与非采暖期中国北方地区颗粒物污染现状及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中国北方地区空气污染比较严重,采暖期尤为突出。2016年,中国北方地区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例超过10%,采暖期优良天数比例较非采暖期下降22.8%,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例升高10.1个百分点。颗粒物浓度呈现明显的冬季高、夏季低的特点,最高值一般出现在12月至次年1月,最低值一般出现在7—9月。2013—2016年,北方地区空气质量呈较为明显的改善趋势,PM_(10)和PM_(2.5)浓度总体呈下降趋势,但2014年以来采暖期同期比较显示,PM2.5浓度呈缓慢升高趋势,采暖期空气污染形势十分严峻。颗粒物浓度呈现明显的空间分布规律,采暖期石家庄、保定、衡水、邢台、邯郸、安阳等城市为京津冀区域污染最严重的城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10 PM2.5 北方地区 采暖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洋淀污染机理及防治探讨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芸 王秀兰 李兵 《水资源保护》 CAS 1999年第4期29-32,共4页
“华北明珠”白洋淀已经受到污染。通过对白洋淀近年水质现状评价,得出白洋淀属有机污染型水体。分析了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及对入淀河流的自净能力,提出了治理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 白洋淀 有机污染 自净 水质污染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微型藻华爆发海域硅酸盐与叶绿素a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14
17
作者 张永丰 李欣阳 +1 位作者 张万磊 张建乐 《生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09-513,共5页
以南戴河近岸海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海域2009年5-10月份硅酸盐和叶绿素a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初步探讨了它们与微微型藻华的关系。结果表明:整个调查期间该海域硅酸盐平均含量为0.67±0.31 mg·L-1,叶绿素a平均含量为2.06±... 以南戴河近岸海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海域2009年5-10月份硅酸盐和叶绿素a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初步探讨了它们与微微型藻华的关系。结果表明:整个调查期间该海域硅酸盐平均含量为0.67±0.31 mg·L-1,叶绿素a平均含量为2.06±1.16 ug·L-1;其平面分布呈现近岸高、远岸低的特点;硅酸盐平均含量9月最高、5月最低;叶绿素a平均含量在8-9月高、5-6月低;微微藻赤潮期间海域硅酸盐和叶绿素a平均含量明显高于未发生微微藻赤潮的2008年同期。叶绿素a与硅酸盐浓度呈现出正相关关系,在微微藻赤潮爆发期间尤为显著,可能是因为微微型浮游植物大量生长抑制了硅藻等消耗硅酸盐藻类的正常生长繁殖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酸盐 叶绿素A 微微型浮游植物 赤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家庄市采暖期空气质量特征及其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被引量:13
18
作者 王云霞 张艳杰 +3 位作者 孟令尧 张焱 曹跟华 赵江伟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81-387,共7页
为确定石家庄市采暖期易引发大气污染的气象条件,通过对石家庄市2016—2018年采暖期的空气质量逐日监测数据,以及同期气象观测资料进行研究,分析了石家庄市采暖期的空气质量变化特征,探讨了影响环境数据变化的主要气象要素,筛选并确定了... 为确定石家庄市采暖期易引发大气污染的气象条件,通过对石家庄市2016—2018年采暖期的空气质量逐日监测数据,以及同期气象观测资料进行研究,分析了石家庄市采暖期的空气质量变化特征,探讨了影响环境数据变化的主要气象要素,筛选并确定了PM 10、PM 2.5、AQI的污染气象指标。结果表明:石家庄市采暖期内所有天数均为非一级天,其中污染日较多,占69.58%,以PM 2.5为首要污染物的天数最多,其次是PM 10;PM 10、PM 2.5、SO 2、NO 2、CO浓度与气温、变压、风速和混合层高度负相关,与相对湿度正相关(SO 2除外),O 3与气象要素的相关性和上述五种污染物相反;气象要素对大气环境影响的排序为:相对湿度>风速>混合层高度>水汽压>变压>气温;确定的三种污染气象指标准确率分别是70.37%、70.37%、72.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QI 污染物浓度 气象要素 相关性 污染气象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洋河-戴河河口海域COD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匡翠萍 李正尧 +3 位作者 顾杰 胡成飞 张万磊 张永丰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689-3697,共9页
首先应用MIKE 21软件建立了洋河一戴河河口海岸水域水动力与污染物输运数学模型,然后采用实测潮流和化学需氧量(COD)浓度对数学模型进行了验证,最后模拟分析了河口海岸水域COD的输运过程.结果表明,洋河一戴河近岸海域潮波为驻波;潮流为... 首先应用MIKE 21软件建立了洋河一戴河河口海岸水域水动力与污染物输运数学模型,然后采用实测潮流和化学需氧量(COD)浓度对数学模型进行了验证,最后模拟分析了河口海岸水域COD的输运过程.结果表明,洋河一戴河近岸海域潮波为驻波;潮流为顺岸往复流,涨潮流方向为NE向SW,落潮流方向为SW向NE.涨、落急时刻,河口至外海水域潮流流速递增COD输运方向与涨落潮潮流方向一致涨憩时刻,COD高浓度区向河道推进,其面积最小;落憩时刻,COD高浓度区向外海推进,其面积最大;葡萄岛周围潮流流速低,在潮周期内小于0.14m/s,对COD的稀释作用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河-戴河 河口 化学需氧量(COD) 稀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排污河道对沿岸地下水水质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梁青武 米玉华 《水资源保护》 CAS 2000年第3期14-16,共3页
为了阐明排污河道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程度和影响范围 ,以石家庄市排污河道氵交河为例 ,进行了河道污水对沿岸地下水污染机理的专题研究。通过此次研究 ,找出了污染物在地下水中的扩散规律 ,确定了河道污水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范围 ,为防... 为了阐明排污河道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程度和影响范围 ,以石家庄市排污河道氵交河为例 ,进行了河道污水对沿岸地下水污染机理的专题研究。通过此次研究 ,找出了污染物在地下水中的扩散规律 ,确定了河道污水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范围 ,为防污、治污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评价 污染物 地下水 排污河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