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北省畜禽养殖甲烷排放时空特征、驱动因素及与农业经济的脱钩分析
1
作者 左伟昆 王春博 +5 位作者 赵卫常 高鹏远 梁岱松 司雷 刘伟 李徐亮 《湖北农业科学》 2025年第8期85-90,96,共7页
以河北省为研究区,采用《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中排放因子法估算2013—2022年畜禽养殖甲烷排放量,运用重心模型、LMDI因素分解模型以及Tapio脱钩模型探讨区域甲烷排放量的时空变化特征、驱动因素及与农业经济的脱钩关系。结果表明... 以河北省为研究区,采用《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中排放因子法估算2013—2022年畜禽养殖甲烷排放量,运用重心模型、LMDI因素分解模型以及Tapio脱钩模型探讨区域甲烷排放量的时空变化特征、驱动因素及与农业经济的脱钩关系。结果表明,2013—2022年,河北省畜禽养殖甲烷年排放量为48.27万~70.61万t,排放量总体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排放量在2015年达到峰值,之后开始下降并逐渐趋于稳定状态,2022年畜禽养殖甲烷排放量降至54.16万t;2013—2022年,河北省畜禽养殖甲烷排放量的重心主要位于雄安新区一带,重心位置总体向北迁移;驱动因素中,农业生产效率、农业生产结构以及人口规模3个因素对甲烷排放起抑制作用,其中农业生产效率的抑制作用最明显,而经济发展水平促进甲烷排放;2013—2022年,河北省畜禽养殖甲烷排放与农业经济关系经历了4种状态,以强脱钩为主;2018—2020年,河北省进入强脱钩阶段,甲烷排放为负增长,农业经济为正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养殖 甲烷排放 时空特征 驱动因素 农业经济 脱钩分析 河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关闭煤矿地质环境影响评价 被引量:11
2
作者 顾一芳 冯启言 +1 位作者 孟磊 陈中山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8-121,共4页
在对河北省主要的关闭煤矿实地调查和遥感影像解译基础上,将关闭煤矿的地质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划分为3个要素和11个指标,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建立了关闭煤矿的地质环境影响评价模型,采用改良指数标度的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评... 在对河北省主要的关闭煤矿实地调查和遥感影像解译基础上,将关闭煤矿的地质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划分为3个要素和11个指标,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建立了关闭煤矿的地质环境影响评价模型,采用改良指数标度的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评价结果显示,在118处较大规模的关闭煤矿中,36处煤矿地质环境影响程度为严重和较严重状态,82处为轻微和较轻状态。严重、较严重的煤矿主要分布在蔚县矿区、宣下矿区、邯郸矿区。地质环境问题主要影响因子为土地资源压占、含水层破坏、地面塌陷和地裂缝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省 关闭煤矿 地质环境影响评价 改进指数标度 层次分析法 模糊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西北石墨矿覆盖区金矿综合物探找矿方法和应用效果
3
作者 郭国强 刘锋 +9 位作者 陈治国 姚铮 王润生 王冉 陈方博 高晓丰 张大明 胡东宁 方磊 刘维涛 《地质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662-1672,共11页
【研究目的】招平成矿带是胶西北地区重要的导矿构造,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在招平成矿带南墅地区,金矿床隐伏在石墨矿之下,由于石墨矿具有极低的电阻率性质,屏蔽了一些电磁法的电磁信号向下穿透,致使电磁信号止于石墨矿部位,无法探测隐伏... 【研究目的】招平成矿带是胶西北地区重要的导矿构造,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在招平成矿带南墅地区,金矿床隐伏在石墨矿之下,由于石墨矿具有极低的电阻率性质,屏蔽了一些电磁法的电磁信号向下穿透,致使电磁信号止于石墨矿部位,无法探测隐伏于石墨矿下的金矿床。为了厘清南墅地区金矿床的深部赋存及成矿特征,更好地指导该区下一步金矿找矿方向,需精选有效可行的物探勘探方法。【研究方法】利用常规重磁电法及新技术广域电磁法、地微动天然源面波法、频谱激电法等综合物.探找矿方法对石墨矿极低阻屏蔽区深部金矿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研究结果】优选了石墨矿覆盖区金矿综合物探精细找矿方法,确定了多源数据融合视角下招平成矿带的平面及深部空间展布特征,圈定出金矿激电异常位置。【结论】通过钻探揭露剖析,验证了所推断金激电异常位置的准确性,实现了极低阻屏蔽区深部找矿新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招平成矿带 金矿 南墅地区 极低阻屏蔽区 综合物探 矿产勘查工程 胶西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航测影像的高标准农田出水口验收方法研究
4
作者 刘伟 《农家科技》 2025年第28期82-84,共3页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工程,其验收过程中需要对关键设施(如出水口)的施工质量与数量进行核查。针对传统人工验收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无人机航测影像的智能化验收方法。通过无人机获取高分辨率正射影像...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工程,其验收过程中需要对关键设施(如出水口)的施工质量与数量进行核查。针对传统人工验收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无人机航测影像的智能化验收方法。通过无人机获取高分辨率正射影像,结合图像处理算法自动识别圆形出水口标志,并与设计图进行空间匹配与数量统计,实现施工质量的快速量化评估。实验表明,该方法识别准确率达到95%以上,验收效率提升80%,为高标准农田建设从“规模扩张”向“质量管控”转型提供了可推广的技术范式,助力“藏粮于地”战略的精细化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标准农田 工程验收 无人机航测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排子油田南部火山岩地质时代及成因 被引量:10
5
作者 王韬 徐倩 +3 位作者 李永军 孔玉梅 郑孟林 郭文建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60-168,共9页
车排子油田南部石炭系主要为杏仁状玄武岩、玄武安山质集块岩、安山质角砾凝灰岩及少量玄武安山质角砾凝灰岩,为确定其地质时代,进行同位素和古生物样品分析,并与盆缘露头区石炭系对比。在C47井石炭系下部砂岩中获得丰富的孢粉化石,在C6... 车排子油田南部石炭系主要为杏仁状玄武岩、玄武安山质集块岩、安山质角砾凝灰岩及少量玄武安山质角砾凝灰岩,为确定其地质时代,进行同位素和古生物样品分析,并与盆缘露头区石炭系对比。在C47井石炭系下部砂岩中获得丰富的孢粉化石,在C68井流纹质含角砾玻屑熔结凝灰岩中获得锆石U-Pb年龄为314.6±2.1 Ma,化石地质时代和同位素年龄均为晚石炭世,可与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山前哈拉阿拉特组对比。火山岩总体为钙碱—拉斑系列,相对富Al_(2)O_(3),具有弱的Eu正异常,强烈亏损Nb、Ta、Hf等高场强元素,相对富集Ba、Rb、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有较明显的Nb-Ta槽,其岩浆源区可能是受流体交代的尖晶石二辉橄榄岩亏损地幔,形成于俯冲相关的岛弧构造环境。车排子油田南部井区大断裂西北盘石炭系总体与阿腊德依克赛组可对比,东南盘火山岩地层可与西北缘山前哈拉阿拉特组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排子油田 石炭系 哈拉阿拉特组 火山岩 岩性特征 地质时代 岩石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主要矿区关闭煤矿资源再利用模式探讨 被引量:11
6
作者 殷全增 陈中山 +4 位作者 冯启言 耿丽娟 台立勋 李芳 刘宁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3-120,共8页
关闭煤矿资源评价与利用,具有资源、环境双重效益,可为煤矿企业提供一条转型发展路径。在河北省主要矿区关闭煤矿资源调查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对国内外关闭煤矿资源再利用典型案例的总结,重点归纳了河北省关闭煤矿农林用地、建设用地、塌... 关闭煤矿资源评价与利用,具有资源、环境双重效益,可为煤矿企业提供一条转型发展路径。在河北省主要矿区关闭煤矿资源调查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对国内外关闭煤矿资源再利用典型案例的总结,重点归纳了河北省关闭煤矿农林用地、建设用地、塌陷水域综合利用、矿山公园模式、关闭煤矿资源综合利用、矸石山利用、井下空间利用等7类19种资源再利用推荐模式,分析了推荐模式选择因素,划分了资源类型。依据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问题类型及矿山区位差异,按照推荐模式选择原则,提出适合不同关闭煤矿山资源利用模式。综合考虑关闭煤矿背景条件和资源开发利用条件,对河北省主要矿区118个关闭煤矿提出了资源再利用途径。在相关研究基础上,针对河北省主要矿区关闭煤矿资源再利用存在的支撑条件不足、安全评价、支撑政策和管理办法欠缺、资源调查评价与利用技术指南欠缺等现实问题,提出了资源利用典型项目建设、及时掌握关闭煤矿综合信息、构建关闭煤矿资源调查与评价技术指南、开展相关治理工程做好资源利用统筹工作、加强科技投入和关键技术研发、树立矿井全生命周期理念并重视矿业资产的后周期管理及完善闭坑管理等建议,以期选择生态敏感性较弱、资源丰富、区位条件优越、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便于协调开发利用的关闭煤矿作为重点研究对象,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工业性试验和示范工程,系统构建关闭煤矿资源评价体系,实现关闭煤矿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闭煤矿 资源再利用 推荐模式 工业遗迹 井下空间 矸石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遥感技术的峰峰矿区关闭煤矿地质环境问题调查与评价 被引量:16
7
作者 陈中山 明正 +3 位作者 刘宁 宋媛 顾一芳 冯启言 《中国煤炭》 2020年第11期112-117,共6页
以峰峰矿区为例,利用遥感技术,将室内解译与野外调查相结合,针对关闭煤矿不同要素分别建立遥感解译标志,通过比较历史影像,对矿区地质环境问题进行遥感解译与分析。结果表明,峰峰矿区关闭煤矿地质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矿区土地类型改变及... 以峰峰矿区为例,利用遥感技术,将室内解译与野外调查相结合,针对关闭煤矿不同要素分别建立遥感解译标志,通过比较历史影像,对矿区地质环境问题进行遥感解译与分析。结果表明,峰峰矿区关闭煤矿地质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矿区土地类型改变及土地资源占用严重,地貌景观多遭受严重或较严重破坏,地面塌陷严重,受地裂缝危害程度相对较轻。依据9个主要指标开展了地质环境评价,评价结果显示地质环境影响一般区4个,地质环境影响较轻区4个,地质环境影响较严重区2个,地质环境影响严重区3个。调查评价结果为关闭煤矿资源再利用、地质灾害防治提供了基础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技术 关闭煤矿 地质环境问题 峰峰矿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ntinel-2遥感影像在天山北坡乔木林地上碳储量估算中的应用
8
作者 赵兵杰 高鹏远 +4 位作者 王春博 赵卫常 左伟昆 梁岱松 司雷 《湖北农业科学》 2025年第6期190-196,共7页
为探究Sentinel-2对天山北坡乔木林地上碳储量的估测潜力,利用2021年Sentinel-2遥感影像和样方调查数据开展试点研究。综合考虑光谱信息、植被指数、纹理特征、地形因子,采用平均残差平方和(RMS)、赤池信息准则(AIC)、校正决定系数(R^(2... 为探究Sentinel-2对天山北坡乔木林地上碳储量的估测潜力,利用2021年Sentinel-2遥感影像和样方调查数据开展试点研究。综合考虑光谱信息、植被指数、纹理特征、地形因子,采用平均残差平方和(RMS)、赤池信息准则(AIC)、校正决定系数(R^(2)_adjust)筛选最优变量,应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法和稳健估计法分别建模,并以决定系数(R^(2))、均方根误差(ERMS)、相对均方根误差(ERRMS)、偏差(bbias)评价模型精度。结果表明,基于Sentinel-2遥感影像数据共提取出22个极显著遥感因子(P<0.01),通过变量优选确定7个建模因子,涵盖光谱信息(band11、band12、band4、band5)、植被指数(NDVI、RVI)和纹理特征(b11-Mean)3类特征。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和稳健估计模型的预测精度和可靠性均较高,且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更优,表明Sentinel-2在天山北坡乔木林碳储量估测中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ntinel-2 遥感影像 乔木林 地上碳储量 偏最小二乘回归法 稳健估计法 天山北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式激光雷达在人工林样地调查中的路径规划方法 被引量:2
9
作者 关天蒴 王春博 +2 位作者 王蔚 闫飞 范永祥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4-162,共9页
【目的】林业调查规划对林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在利用移动式激光雷达实现森林样地建图与量测过程中,全局一致性地图的准确性与扫描轨迹有着密切联系。因此,对样地观测路径进行合理规划尤为必要。【方法】本研究主要通过结合即时定... 【目的】林业调查规划对林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在利用移动式激光雷达实现森林样地建图与量测过程中,全局一致性地图的准确性与扫描轨迹有着密切联系。因此,对样地观测路径进行合理规划尤为必要。【方法】本研究主要通过结合即时定位与地图创建(SLAM)技术,利用手持式激光雷达对样地进行扫描,根据SLAM技术应用的相关研究并结合林业样地特点规划出3种手持移动式激光雷达在样地内扫描路径方案并利用LeGO-LOAM算法实现点云地图构建,分析比较各路径建图效果及拟合量测的立木胸径、位置的精度差异。【结果】逐行式路径1拟合的样地立木胸径估计值偏差为2.18 cm,相对偏差为7.74%,均方根误差为2.74 cm,精度高于其他两种路径;在立木位置拟合精度方面,逐行式路径1与多环式路径3整体拟合效果较好,路径1精度略优于路径3,x轴估计值均方根误差(RMSE)为0.077 m,y轴估计值均方根误差在0.157 m,最大误差方向的协方差值为0.124 m,小于其他两路径。【结论】在使用32线激光雷达进行数据采集并基于LeGO-LOAM算法对森林样地进行点云建图进而实现单木因子进行拟合量测中,近似于航空摄影测量航线的路径方案的逐行式的路径1整体建图效果、量测精度相对优于其他路径,为地面移动式激光雷达外业数据采集提供一种合理的路径方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调查 激光雷达 SLAM技术 精度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ook距离的阻尼多道奇异谱分析分离绕射波 被引量:5
10
作者 霍伟光 曹静杰 +3 位作者 陈雪 赵惊涛 赵石峰 蔡志成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71-781,共11页
地震绕射是提升小尺度不规则地质体成像横向分辨率的重要手段。常规地震记录中的绕射波会被能量强的反射波掩盖,因此需要分离出绕射波并成像。阻尼多道奇异谱分析是一种秩约束类的去噪方法,其原理为地震数据经过Hankel变换后做奇异值分... 地震绕射是提升小尺度不规则地质体成像横向分辨率的重要手段。常规地震记录中的绕射波会被能量强的反射波掩盖,因此需要分离出绕射波并成像。阻尼多道奇异谱分析是一种秩约束类的去噪方法,其原理为地震数据经过Hankel变换后做奇异值分解,反射波和绕射波分别对应着数值较大和较小的奇异值。然而该算法依赖人工确定反射波场的秩,不适用于海量地震数据处理。为了克服人工选择奇异值的问题,提出使用Cook距离作为自动计算反射波场秩的解决方案。将Cook距离和阻尼多道奇异谱分析算法相结合以实现反射和绕射波分离。模拟共炮检距道集和叠后实际数据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获得高质量绕射波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绕射波 分离 秩约束 阻尼多道奇异谱分析 COOK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芦草沟组页岩油储层特征及含油性 被引量:79
11
作者 许琳 常秋生 +4 位作者 杨成克 陶亲娥 王仕莉 费李莹 徐士陆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35-549,共15页
在岩心观察和薄片鉴定的基础上,结合扫描电镜、物性与地球化学分析等资料,对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储层特征、控制因素及储层含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认为芦草沟组形成于咸化湖盆的沉积环境,发育一套湖相暗色泥、粉细砂及碳酸盐的细粒混... 在岩心观察和薄片鉴定的基础上,结合扫描电镜、物性与地球化学分析等资料,对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储层特征、控制因素及储层含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认为芦草沟组形成于咸化湖盆的沉积环境,发育一套湖相暗色泥、粉细砂及碳酸盐的细粒混杂沉积,岩性主要为由粉细砂、泥及碳酸盐组成的混积岩,且粉细砂、泥及碳酸盐具呈薄层状富集的特征。储集空间类型以粒间溶孔与晶间微孔为主、剩余粒间孔次之、裂缝少量,影响芦草沟组页岩油储层发育的控制因素包括沉积相、岩性、有机碳含量和成岩作用等。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储层物性对含油性有明显的控制作用,白云质岩中油膜发育;储层的润湿性以中性为主,部分达到亲油,场发射扫描电镜发现了"大孔亲油、含油,小孔亲水、含水"的储层微观润湿性特征,表明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页岩油储层具有良好的含油性,这为本地区页岩油的勘探与开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性 润湿性 储集空间 储层 页岩油 咸化湖盆 芦草沟组 吉木萨尔凹陷 准噶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时相遥感影像分析的城市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与热环境演变——以徐州市为例 被引量:9
12
作者 刘培 杜培军 +1 位作者 赵卫常 张华鹏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5-50,共6页
以1987,1994,2000和2005年共4期的Landsat TM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利用先进的决策树分类法获取徐州市土地利用/覆盖信息,通过单通道算法反演地表亮温获取城市热场分布与热环境变化信息,采用土壤调节植被指数SAVI定量描述研究区植被覆盖变化... 以1987,1994,2000和2005年共4期的Landsat TM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利用先进的决策树分类法获取徐州市土地利用/覆盖信息,通过单通道算法反演地表亮温获取城市热场分布与热环境变化信息,采用土壤调节植被指数SAVI定量描述研究区植被覆盖变化,并综合采用这些信息对城市热环境演变与城市扩展、植被覆盖变化的关系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利用Landsat TM数据结合决策树分类方法,是获取土地覆盖/利用的有效方法。通过计算地表辐射亮温来研究城市热环境变化是合适的,SAVI等因子与城市热环境显著相关,能够有效地定量描述城市扩展及其生态环境响应。研究结果可服务于城市环境保护与人居环境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 地表亮温 多时相遥感影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BDS/GPS组合定位算法与精度分析 被引量:12
13
作者 闫飞 王春博 +2 位作者 吴永睿 林奕成 冯仲科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21-227,373,共8页
针对在森林资源调查和监测中需要实现高精度定位和导航的问题,在鹫峰国家森林公园选择以栓皮栎为主要树种的实验区,采用三鼎T-23型多频三星接收机和u-blox NEO-M8T多星座接收模块,对林下观测点进行定位观测,通过系统间时空统一并采用合... 针对在森林资源调查和监测中需要实现高精度定位和导航的问题,在鹫峰国家森林公园选择以栓皮栎为主要树种的实验区,采用三鼎T-23型多频三星接收机和u-blox NEO-M8T多星座接收模块,对林下观测点进行定位观测,通过系统间时空统一并采用合理的观测值定权方法,利用BDS和GPS观测数据,建立森林BDS/GPS组合定位算法,将算法写入RTKLIB软件,实现森林观测点三维坐标解算(WGS-84坐标系),最后与单一GPS定位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森林BDS/GPS组合定位卫星可见数为15~23颗,远高于单一GPS定位卫星可见数11颗; BDS/GPS组合定位PDOP值介于0. 5~1. 8之间,小于单一GPS定位PDOP值,二者变化趋势较为相近; BDS/GPS组合定位与GPS定位卫星信噪比均为10~50 d B,但由于BDS/GPS组合定位卫星可见数较多,其卫星信号更强,信噪比更为稳定。BDS/GPS组合定位结果在X、Y、Z方向的理论精度分别为2. 603、3. 302、3. 125 m,单一GPS定位结果分别为2. 382、4. 669、4. 344 m; BDS/GPS组合定位结果在X、Y、Z方向的实际精度分别为3. 112、3. 542、4. 073 m,单一GPS定位结果分别为4. 946、5. 254、7. 274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定位导航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组合定位 精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覆盖遥感分类方法的比较与分析 被引量:15
14
作者 陈绍杰 单丹丹 赵卫常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67-570,共4页
针对遥感技术在土地覆盖分类中应用的重要性,以Landsat TM影像为数据源,选择传统的最大似然分类器、最小距离分类器和新兴的支持向量机分类器、以及面向对象分类方法,设计不同的分类判据特征组合,对不同分类器、不同分类特征组合的精度... 针对遥感技术在土地覆盖分类中应用的重要性,以Landsat TM影像为数据源,选择传统的最大似然分类器、最小距离分类器和新兴的支持向量机分类器、以及面向对象分类方法,设计不同的分类判据特征组合,对不同分类器、不同分类特征组合的精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最大似然分类器、支持向量机分类器都具有良好的分类效果,综合使用多种特征作为输入可以提高分类精度,适合于研究区域土地覆盖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覆盖 分类 支持向量机:面向对象影像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分类器组合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目标识别 被引量:9
15
作者 孙灏 杜培军 赵卫常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2-35,共4页
研究多分类器组合的形式及其在目标识别中的应用。设计和实现了基于多分类器组合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中提取目标的具体方法。以楼房的识别与提取为例,选用QuickBird高分辨率影像,利用投票法、加权求和、完全一致规则及或运算合并等多分... 研究多分类器组合的形式及其在目标识别中的应用。设计和实现了基于多分类器组合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中提取目标的具体方法。以楼房的识别与提取为例,选用QuickBird高分辨率影像,利用投票法、加权求和、完全一致规则及或运算合并等多分类器组合方法进行目标识别,比较了多分类器系统与单一分类器的精度与性能,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分析了多分类器组合用于目标识别的精度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实验表明,在采用合理的组合规则下,多分类器组合能使目标识别结果达到高识别率和高置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分类器组合 高分辨率遥感 目标识别 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天然气成因来源及勘探潜力 被引量:21
16
作者 龚德瑜 赵长永 +5 位作者 何文军 赵龙 孔玉梅 马丽亚 王瑞菊 吴卫安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61-174,共14页
准噶尔盆地是中国陆上四大含油气盆地之一,但天然气勘探进展缓慢,已有发现主要集中在盆地的东部和南部。基于天然气的组分和稳定碳同位素组成,在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发现了4种类型的天然气。第Ⅰ类天然气主要来自下二叠统风城组湖相烃源岩... 准噶尔盆地是中国陆上四大含油气盆地之一,但天然气勘探进展缓慢,已有发现主要集中在盆地的东部和南部。基于天然气的组分和稳定碳同位素组成,在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发现了4种类型的天然气。第Ⅰ类天然气主要来自下二叠统风城组湖相烃源岩,可进一步细分为Ⅰ_(A)(主要来自沙湾凹陷)和Ⅰ_(B)(主要来自玛湖凹陷)两个亚类。第Ⅱ类天然气为沙湾凹陷深部石炭系和下二叠统佳木河组高-过成熟腐殖型烃源岩生成的煤型气。第Ⅲ类天然气为第Ⅰ和第Ⅱ类天然气的混合气。第Ⅳ类天然气为油藏破坏后发生生物降解作用而形成的次生生物成因气。白垩纪,沙湾凹陷风城组、佳木河组和石炭系烃源岩生成的大量高成熟煤型气和油型气沿断裂和不整合面组成的输导体系运移至构造高部位成藏,而玛湖凹陷风城组烃源岩主体仍处在生油高峰,生成少量低熟油型气在凹陷内及边缘聚集。上述发现证实了准噶尔盆地西部上古生界发育石炭系(含佳木河组)和风城组两套规模有效气源岩,揭示了新的天然气勘探领域。研究成果提供了一个复杂地质条件下开展气-源对比和成藏过程恢复的典型案例,同时也深化了对准噶尔盆地天然气勘探潜力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同位素 成因来源 勘探潜力 天然气 准噶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羌塘盆地东部晚三叠世-侏罗纪构造-沉积演化 被引量:16
17
作者 刘若涵 何碧竹 +5 位作者 郑孟林 彭阳 陈威威 余卓颖 贠晓瑞 徐士陆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857-1874,共18页
本文以野外实测剖面为基础,结合区域地质调查,通过地层学、岩石组合特征及沉积盆地分析,并综合区域构造演化背景及年代地层学等最新研究成果,对羌塘盆地东部上三叠统-侏罗系岩石组合、沉积类型和沉积相特征进行了对比研究,明确了羌塘盆... 本文以野外实测剖面为基础,结合区域地质调查,通过地层学、岩石组合特征及沉积盆地分析,并综合区域构造演化背景及年代地层学等最新研究成果,对羌塘盆地东部上三叠统-侏罗系岩石组合、沉积类型和沉积相特征进行了对比研究,明确了羌塘盆地东部晚三叠世-侏罗纪的地层分布特征、沉积相类型、展布特征及构造-沉积演化过程。以区域性角度不整合为标志,将羌塘盆地东部上三叠统-侏罗系划分为2个构造层(卡尼阶-诺利阶构造层和瑞替阶-基默里阶构造层),并详细叙述了不同构造层内各地层的分布范围、厚度变化及岩性特征。研究区上三叠统-侏罗系以海陆过渡相和海相沉积为主,其中海陆过渡相包括三角洲相和潮坪-泻湖相,海相包括碳酸盐缓坡、蒸发台地、局限台地、滨海、浅海、半深海和深海相沉积。卡尼期主要发育滨海-浅海-半深海-深海相沉积(北羌塘坳陷)和滨浅海沉积(南羌塘坳陷)。诺利期早期以碳酸盐岩缓坡-混积陆棚沉积为主,诺利期晚期、赫塘期-巴柔期、卡洛期和基默里期主要发育潮坪-三角洲相沉积(北羌塘坳陷)和滨浅海沉积(南羌塘坳陷),巴通期和牛津期以蒸发台地-局限台地-混积陆棚沉积为主。沉积相东西向带状展布,东部低隆起是分割南北相带的重要构造单元,并在巴通期及牛津期为水下隆起,控制着羌塘东部局限台地、蒸发台地及台地边缘的分布。将区域构造背景与沉积记录相结合,总结出5个构造-沉积演化阶段:活动陆缘阶段(卡尼期,Ⅰ1)、前陆盆地演化阶段(诺利期,Ⅰ2)、裂陷-坳陷阶段(瑞替期-巴柔期,Ⅱ1)、被动陆缘-坳陷阶段(巴通期-卡洛期,Ⅱ2)和被动陆缘-坳陷阶段(牛津期-基默里期,Ⅱ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三叠世-侏罗纪 沉积相 构造-沉积演化 东部低隆带 羌塘盆地东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对煤炭地下气化围岩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3
18
作者 王喆 梁杰 +1 位作者 侯腾飞 魏永超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270-2278,共9页
煤炭地下气化是煤炭无害化开采技术创新战略方向之一,该技术可以回收老矿井废弃煤炭资源,对传统采煤技术难以开采的煤炭资源进行原位清洁转化。气化过程中燃空区形成带来的结构应力和高温造成的热应力共同作用对岩石造成损伤。以大城勘... 煤炭地下气化是煤炭无害化开采技术创新战略方向之一,该技术可以回收老矿井废弃煤炭资源,对传统采煤技术难以开采的煤炭资源进行原位清洁转化。气化过程中燃空区形成带来的结构应力和高温造成的热应力共同作用对岩石造成损伤。以大城勘查区深部煤层为气化对象,得出典型围岩热物性及力学参数随温度变化规律。基于连续损伤力学理论,在平滑Rankine损伤模型的基础上提出高温岩石损伤变量模型,使用COMSOL Multiphysics多物理场耦合软件对深部煤层地下气化过程围岩温度、主应力、损伤变量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5种典型岩石的比热容随温度升高整体呈上升趋势,导热系数随温度升高整体呈下降趋势,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随温度变化规律差别较大。围岩受温度影响范围随气化时间呈指数变化,气化10 d时,温度影响范围仅为3.27 m;气化50 d时,温度影响范围达到5.73 m;气化100 d时,温度影响范围为8.21 m;气化400 d时,温度影响范围达到18.20 m。结合地下气化过程中普遍采用的控制注气点后退气化法,岩石处于高温区的时间在40 d左右,温度场对围岩的影响范围约为4.7 m。燃空区上方及两端均出现损伤区,且相互连接形成“凹”字型,燃空区长度90 m时,损伤区高度为72.2 m;燃空区长度170 m时,损伤区高度为114.1 m;燃空区长度250 m时,损伤区高度为148.8 m;燃空区长度330 m时,损伤区高度为162.6 m;随燃空区长度增加,损伤区高度与燃空区长度之比降低。高温会对直接顶造成显著影响,但随着燃空区长度的增长,温度对直接顶损伤变量的影响逐渐降低,因此在气化初期高温会明显降低直接顶的损伤程度,使其更加难以发生垮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地下气化 损伤变量 温度-应力耦合 温度场 围岩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年限采空区下地震勘探效果实例研究 被引量:14
19
作者 张昭 殷全增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37-242,共6页
随着煤炭资源的持续开发,部分煤矿上组煤已经开采殆尽,亟需开展下组煤的探测工作。受上组煤采空影响,下组煤地震波能量吸收和散射衰减严重,资料信噪比低,三维地震对采空区下组煤的探测尚属于探索阶段。以冀中能源东庞矿采空区下组煤三... 随着煤炭资源的持续开发,部分煤矿上组煤已经开采殆尽,亟需开展下组煤的探测工作。受上组煤采空影响,下组煤地震波能量吸收和散射衰减严重,资料信噪比低,三维地震对采空区下组煤的探测尚属于探索阶段。以冀中能源东庞矿采空区下组煤三维地震勘探项目为例,采用"两宽一高"采集、高精度资料处理和属性体解释等技术,对不同年限采空区下组煤的探测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两宽一高"采集技术能够获取采空区下组煤的地震信息;振幅补偿、地震拓频技术使得9号煤反射波波组丰富、连续性好;采空区年限大于10年时,破碎岩层压实,相对稳定,下组煤反射波利于追踪,而小于10年时,岩层破碎未压实,导致下组煤反射波能量弱、杂乱无章。这一认识对于类似煤矿采空区下组煤探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震勘探 采空区 下组煤 不同年限 冀中能源东庞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0°相移技术在岩性解释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20
作者 陈春继 冯世民 +5 位作者 莫阿玲 李建华 邢红阁 刘雅琴 王贵艳 甄红梅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5-99,188+196,共5页
本文在简要介绍利用90°相位数据进行地震解释的原理基础上,通过理论合成数据证明了其识别薄层的可行性,并阐明90°相移技术实现过程。在实际地震资料应用中,可利用Wiener-Levinson混相位提取法估算地震数据子波相位,并利用相... 本文在简要介绍利用90°相位数据进行地震解释的原理基础上,通过理论合成数据证明了其识别薄层的可行性,并阐明90°相移技术实现过程。在实际地震资料应用中,可利用Wiener-Levinson混相位提取法估算地震数据子波相位,并利用相位转换法将混相位的地震数据转换成零相位,再转换成90°常相位,据此提出了利用90°相位剖面解释岩性地层的思路。通过实际资料的应用,证实了90°相位剖面在岩性解释中识别薄层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0°相移 岩性解释 道积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