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等离子原位制备VC增强Al_(1.5)CoCrFeNi高熵合金熔覆层的组织与力学性能
1
作者 王虎 秦晓婷 +1 位作者 王智慧 贺定勇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0-117,共8页
目的制备不同含量碳化物增强BCC结构的高熵合金熔覆层,研究碳化物含量对其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方法在Q235钢表面采用等离子原位合成技术制备Al_(1.5)CoCrFeNi(VC)x(x为0、0.1、0.2、0.3)高熵合金熔覆层,研究VC含量对其物相... 目的制备不同含量碳化物增强BCC结构的高熵合金熔覆层,研究碳化物含量对其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方法在Q235钢表面采用等离子原位合成技术制备Al_(1.5)CoCrFeNi(VC)x(x为0、0.1、0.2、0.3)高熵合金熔覆层,研究VC含量对其物相组成、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在x=0时,熔覆层为简单体心立方(BCC)固溶体结构,微观组织呈典型的树枝晶,枝晶内为富含Al、Ni的BCC固溶体,枝晶间为富含Cr、Fe的BCC固溶体。在加入V、C后(x为0.1、0.2、0.3),物相组成转变为BCC相、原位合成的VC增强相及少量的σ相。VC呈颗粒状、长条状及十字状,主要偏聚于基体的树枝晶间,少数从枝晶内析出,且随着V、C含量的提高,VC的析出量逐渐上升。TEM结果显示,原位合成的VC增强相与基体之间的界面整洁,无反应物生成。当VC的含量x由0提高至0.3时,熔覆层的硬度由529.3HV增至829.8HV,磨损率由34.88mg/min降至2.45mg/min。在x=0时,熔覆层的磨损形式以微观切削为主,以多次塑性变形为辅;在原位合成VC增强相后(x为0.1、0.3),熔覆层的磨损形式以微观切削为主。结论原位合成VC对高熵合金起到了明显的强化作用,随着VC含量的增加(x为0~0.3),熔覆层的显微硬度和耐磨性逐渐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熔覆 原位合成 高熵合金 VC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y_(70)Cu_(15)Ga_(15)晶界扩散对烧结钕铁硼磁体微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马利国 孙艳荣 +4 位作者 韩广豪 李永贤 李琬 张志鹏 肖大庆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6-72,共7页
减少昂贵重稀土元素(Dy、Tb等)的使用是制备低成本、高性能烧结钕铁硼材料的关键。本文以低重稀土合金Dy_(70)Cu_(15)Ga_(15)为扩散源,采用晶界扩散技术对烧结钕铁硼磁体进行处理,分析了晶界扩散对磁体性能和显微结构的影响,并对磁体的... 减少昂贵重稀土元素(Dy、Tb等)的使用是制备低成本、高性能烧结钕铁硼材料的关键。本文以低重稀土合金Dy_(70)Cu_(15)Ga_(15)为扩散源,采用晶界扩散技术对烧结钕铁硼磁体进行处理,分析了晶界扩散对磁体性能和显微结构的影响,并对磁体的服役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晶界扩散处理后,烧结钕铁硼磁体的矫顽力大幅提升57%,剩磁和最大磁能积略微下降;合金元素扩散进入晶界相,优化了磁体微观结构,并在主相晶粒表层形成(Nd, Dy)_(2)Fe_(14)B硬磁相壳层,改善了边界缺陷,提高了磁晶各向异性场。高温处理后晶界扩散磁体的磁通量下降幅度减小,表明其高温稳定性提高。相较于原磁体,晶界扩散磁体具有更好的耐腐蚀性,在电化学腐蚀条件下,腐蚀电位升高18.7%,腐蚀电流密度降低5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钕铁硼 晶界扩散 低重稀土合金 DY 磁性能 耐腐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