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568例基层医院急性肾衰竭患者病因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李云生 王文龙 +10 位作者 程勇军 柯颖杰 戴再友 吴光华 张宝国 杨志海 张小乐 张近波 李传光 董志兵 张凌志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0年第4期330-333,共4页
目的:分析基层医院急性肾衰竭(ARF)的病因,寻找影响其预后的危险因素,为降低ARF发病率,提高临床疗效,判断预后提供参考。方法:以2007年6月~2009年6月就诊于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等4个基层医院的ARF患者为研究对象,归纳引起ARF的病因;将... 目的:分析基层医院急性肾衰竭(ARF)的病因,寻找影响其预后的危险因素,为降低ARF发病率,提高临床疗效,判断预后提供参考。方法:以2007年6月~2009年6月就诊于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等4个基层医院的ARF患者为研究对象,归纳引起ARF的病因;将其分为治愈组、好转组、无效组和死亡组,首先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初步筛查出危险因素,然后将初筛的危险因素进一步使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法做多因素分析,判别各因素对死亡危险度的影响。结果:(1)301224例住院患者中,ARF患者568例(占0.19%);其中男366例(占64.45%),女202例(占35.56%),男女之比1.8∶1。(2)568例ARF患者中,按照肾性、肾前性和肾后性分类方法,以肾性ARF最常见,共282例(占49.65%),肾前性ARF140例(占24.65%),肾后性ARF146例(占25.70%)。按照引起ARF的原因分类,肾实质损害和梗阻所占比例最大,分别为22.89%和21.65%,其次是感染和药物因素,分别占11.97%和9.15%。(3)多脏器功能衰竭(MODS)、高血钾及贫血是导致ARF预后差的危险因素。结论:ARF发病率为0.19%,男性多于女性,除肾原性原因外,肾后梗阻、感染和药物性肾损害是最常见原因。MODS、贫血、高血钾是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衰竭 病因 危险因素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手术后血清胱蛋白酶抑制剂C的变化与急性肾损伤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小乐 张近波 +3 位作者 许国斌 王文龙 董志兵 李传光 《浙江临床医学》 2010年第4期373-374,共2页
人住ICU的急性肾衰竭(ARF)患者病死率较高达43%~88%。而人住ICU其它患者的ARF发病率1%~25%。文献报道ARF发病率差异大和病死率高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缺少对ARF大家都认可的定义和早期诊断标准。国内外学者提出了急性。肾损伤(AKI... 人住ICU的急性肾衰竭(ARF)患者病死率较高达43%~88%。而人住ICU其它患者的ARF发病率1%~25%。文献报道ARF发病率差异大和病死率高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缺少对ARF大家都认可的定义和早期诊断标准。国内外学者提出了急性。肾损伤(AKI)的概念,目的是早期诊断ARF,从而对其进行及早干预。因此,确定早期诊断AKI的生物学标志物意义重大。有研究表明,血清cystatin C可作为轻至中度肾功能损害患者GFR的内源性标志物。本研究探讨成人心脏术后血清cystatin C对AKI的早期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胱蛋白酶抑制剂C 急性肾损伤 心脏手术后 CYSTATIN 早期诊断标准 生物学标志物 内源性标志物 早期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狼疮性肾炎患者血清胱蛋白酶抑制剂C水平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小乐 张近波 +3 位作者 王文龙 董志兵 李传光 马继红 《浙江临床医学》 2010年第2期135-136,共2页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累及多器官、多系统的小血管及结缔组织疾病,发病率为50~70/10万,是危害人们健康的一种常见疾病。狼疮性肾炎(1upus nephritis,LN)在SLE中的发生率颇高,如作肾活...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累及多器官、多系统的小血管及结缔组织疾病,发病率为50~70/10万,是危害人们健康的一种常见疾病。狼疮性肾炎(1upus nephritis,LN)在SLE中的发生率颇高,如作肾活检,几乎100%的SLE患者显示有不同程度的肾损害。LN在SLE中属于重症,据统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胱蛋白酶抑制剂C 狼疮性肾炎 水平变化 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患者 结缔组织疾病 LUPUS 常见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在糖尿病患者肾功能损害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4
作者 张小乐 张近波 +3 位作者 许目斌 王文龙 董志兵 李传光 《浙江临床医学》 2010年第5期480-481,共2页
糖尿病(DM)是我国多发病,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由于糖尿病肾病起病隐匿,早期常无明显临床表现,而一旦出现临床症状,则进入亚临床大量蛋白尿期,肾功能恶化进展加快... 糖尿病(DM)是我国多发病,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由于糖尿病肾病起病隐匿,早期常无明显临床表现,而一旦出现临床症状,则进入亚临床大量蛋白尿期,肾功能恶化进展加快,病情发展难以控制。目前认为DN早期(微量尿蛋白期)的肾脏病理改变大多是可逆的,如能早期诊断并及时进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 糖尿病肾病 早期诊断 肾功能损害 患者 价值 肾脏病理改变 肾功能恶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