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AquaCrop模型的河北平原冬小麦灌溉制度优选研究
1
作者 玄梓煜 张晓涛 +1 位作者 党红凯 牛俊 《灌溉排水学报》 2025年第5期10-19,共10页
【目的】评价AquaCrop作物模型对河北平原典型站点冬小麦生长过程模拟的准确性,筛选适宜的冬小麦灌溉制度。【方法】于2022年10月—2023年6月在河北省衡水地区开展冬小麦大田试验,试验共设置了一水(W1)、二水(W2)、三水(W3)和四水(W4)4... 【目的】评价AquaCrop作物模型对河北平原典型站点冬小麦生长过程模拟的准确性,筛选适宜的冬小麦灌溉制度。【方法】于2022年10月—2023年6月在河北省衡水地区开展冬小麦大田试验,试验共设置了一水(W1)、二水(W2)、三水(W3)和四水(W4)4种灌溉制度,利用田间观测冬小麦生长数据对AquaCrop模型的作物参数进行校准,结合2020—2021年与2022—2023年冬小麦生长及产量数据,进行模型验证与灌溉制度优选。【结果】率定后的AquaCrop模型在模拟冬小麦冠层覆盖度、地上生物量以及土壤含水率方面的效果较好,决定系数(R^(2))、均方根误差(RMSE)、归一化均方根误差(NRMSE)、纳什系数(EF)以及一致性指数(d)分别>0.85、<4.5、<12、>0.8和>0.9;2022年不同处理下冬小麦产量的相对误差(RE)平均值低于2021年。2021年和2022年,W3灌溉制度下冬小麦的水分利用率分别为1.88 kg/m^(3)和2.35 kg/m^(3)。【结论】4种灌溉制度中,W3处理能够有效提高冬小麦的水分利用率与产量,经参数率定优化的AquaCrop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河北平原典型站点冬小麦生长过程,为后续AquaCrop模型应用于河北平原区域尺度模拟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quaCrop模型 河北平原 冬小麦 模型验证 灌溉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协同复合酶法提取柚皮黄酮的工艺研究
2
作者 苑园园 赵娟娟 +1 位作者 邓健康 叶紫玲 《现代农村科技》 2024年第12期81-83,共3页
以超声波协同复合酶法,从白心柚皮中提取黄酮。根据单因素实验结果,选原料和溶液比、乙醇体积分数、酶反应p H值、超声波时间这4个因素,建立正交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工艺为:复合酶量2.5%、复合酶比3∶2 (纤维素酶∶果胶酶)、酶反应p... 以超声波协同复合酶法,从白心柚皮中提取黄酮。根据单因素实验结果,选原料和溶液比、乙醇体积分数、酶反应p H值、超声波时间这4个因素,建立正交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工艺为:复合酶量2.5%、复合酶比3∶2 (纤维素酶∶果胶酶)、酶反应pH值5.0、酶反应时长60 min、乙醇溶液体积分数90%、原料和溶液比1∶30、超声波温度60℃、超声波时间20 min,最终黄酮得率为1.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柚子皮 黄酮 超声波 双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橘皮玉米须多糖饮料加工工艺优化及其降糖活性研究——基于模糊数学法
3
作者 苑园园 耿明雪 +2 位作者 赵娟娟 安甜宇 郑倩雨 《现代农村科技》 2025年第1期83-86,共4页
在单因素试验前提下,选取对试验结果影响比较大的因子,进行响应面试验,确定橘皮玉米须多糖饮料最优配方:玉米须多糖∶橘皮多糖体积比4.8∶1,木糖醇4%,柠檬酸0.09%。制备出的饮料呈棕黄色,酸甜可口,感官评分9.59。对饮料建立模糊数学综... 在单因素试验前提下,选取对试验结果影响比较大的因子,进行响应面试验,确定橘皮玉米须多糖饮料最优配方:玉米须多糖∶橘皮多糖体积比4.8∶1,木糖醇4%,柠檬酸0.09%。制备出的饮料呈棕黄色,酸甜可口,感官评分9.59。对饮料建立模糊数学综合感官评价法,其结果与响应面试验结果基本一致。对饮料进行理化指标测定,总酸含量0.729 6 g/L,固形物含量6.0%,多糖含量201.37 mg/mL,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72.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橘皮多糖 玉米须多糖 工艺配方 模糊数学法 降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衡水湖保护区鹰科新记录——黑翅鸢、白尾海雕
4
作者 张欣 张宇彤 +2 位作者 孙新玲 李峰 费春翔 《甘肃林业科技》 2023年第3期71-73,F0003,共4页
报道河北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种鹰形目鹰科鸟类新记录,2018年1月在两河恢复区五开河村北首次记录到黑翅鸢、2017年12月于小湖堤首次记录到白尾海雕。这些新记录进一步丰富了衡水湖保护区鸟类区系资料。
关键词 黑翅鸢 白尾海雕 新记录 衡水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改革——以衡水学院为例
5
作者 张志强 王岩 +3 位作者 梁魁景 吴荣荣 祝铁刚 邓健康 《现代农村科技》 2024年第12期129-130,共2页
地方高校作为区域发展的引擎,承担着培养符合区域需求人才的重要任务。如何与产业变革相对接,培养具备应用能力的人才,是地方高校面临的紧迫课题。本文以衡水学院为例,以新工科教育理念为指导,从新工科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地方高校作为区域发展的引擎,承担着培养符合区域需求人才的重要任务。如何与产业变革相对接,培养具备应用能力的人才,是地方高校面临的紧迫课题。本文以衡水学院为例,以新工科教育理念为指导,从新工科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改革与实践、创新创业教育以及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等方面出发,探讨其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的有效探索和实践,这些实践经验可以为地方高校在新工科背景下有效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启示,也为推动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地方高校 培养模式 应用型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乳杆菌体外发酵藜麦水不溶性膳食纤维对肠道菌群及产短链脂肪酸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刘心仪 陈孟涵 +7 位作者 李培实 张东东 任媛媛 史晨杉 臧明伍 张爱霞 韩俊华 吴荣荣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38-145,共8页
为探究体外发酵藜麦水不溶性膳食纤维和外源添加乳酸菌对肠道菌群及短链脂肪酸(short-chain fatty acids,SCFAs)的影响,本研究采用粪便滤液和植物乳杆菌对藜麦水不溶性膳食纤维进行体外发酵,通过气相色谱测定产生的SCFAs含量,并通过16S ... 为探究体外发酵藜麦水不溶性膳食纤维和外源添加乳酸菌对肠道菌群及短链脂肪酸(short-chain fatty acids,SCFAs)的影响,本研究采用粪便滤液和植物乳杆菌对藜麦水不溶性膳食纤维进行体外发酵,通过气相色谱测定产生的SCFAs含量,并通过16S rDNA测序分析菌群结构和丰度的变化。结果表明,藜麦水不溶性膳食纤维和植物乳杆菌的添加能够改变肠道菌群的结构和丰度。在门水平上,添加藜麦水不溶性膳食纤维和植物乳杆菌发酵12 h后都能够增加拟杆菌门的丰度;在属水平上,藜麦水不溶性膳食纤维增加了有益菌(普雷沃氏菌属)的丰度。与粪便滤液体外发酵藜麦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相比,外源添加植物乳杆菌组显著增加了SCFAs的产量。综上所述,植物乳杆菌体外发酵藜麦水不溶性膳食纤维能显著改变肠道菌群的丰富度和多样性,并且能够促进SCFAs的产生,有利于肠道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膳食纤维 体外发酵 肠道菌群 短链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荞酒糟黄酮富集生产苦荞蒸馏酒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张鹏杰 甘霖耀 +4 位作者 孙金旭 郭凯凯 陈叶福 肖冬光 郭学武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1-187,共7页
苦荞富含生物类黄酮,但由于其沸点较高,作为原料酿造白酒时会残留在酒糟中。该研究通过苦荞和大米发酵制备苦荞蒸馏酒,采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优化了苦荞酒糟中黄酮类物质的提取工艺与纯化工艺,添加纯化的黄酮提取物到蒸馏酒中,并通过感... 苦荞富含生物类黄酮,但由于其沸点较高,作为原料酿造白酒时会残留在酒糟中。该研究通过苦荞和大米发酵制备苦荞蒸馏酒,采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优化了苦荞酒糟中黄酮类物质的提取工艺与纯化工艺,添加纯化的黄酮提取物到蒸馏酒中,并通过感官评价确定了富含黄酮的苦荞蒸馏酒配制方案。结果表明,超声提取苦荞酒糟黄酮最佳工艺为超声功率600 W、乙醇体积分数90%、料液比1∶30(g∶mL)、超声时间50 min,此工艺条件下总黄酮得率为0.9%,纯度为38.3%;大孔树脂纯化苦荞酒糟黄酮工艺条件为:pH=4,上样流速2 mL/min,上样质量浓度0.2 mg/mL,50 mL体积分数70%乙醇洗脱,洗脱流速11 mL/min,经此工艺制得苦荞酒糟黄酮提取物纯度为85.36%;苦荞蒸馏酒的最佳配制方案为:添加纯化的黄酮提取物至蒸馏酒中,使得总黄酮提取物含量为400~600 mg/L时,复配型苦荞蒸馏酒评分最佳。该研究优化工艺下可得较高纯度黄酮提取物,复配可得苦荞香明显、口感柔和、风味协调富含黄酮类物质的苦荞蒸馏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荞麦 酒糟 黄酮 超声提取 大孔树脂纯化 苦荞蒸馏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辅助双水相提取橘皮中黄酮类化合物及其抗氧化性的研究
8
作者 苑园园 赵娟娟 +2 位作者 王岩 邓健康 路雅轩 《现代农村科技》 2024年第11期83-86,共4页
以橘皮为研究对象,利用超声辅助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提取橘皮黄酮,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响应面试验,并通过DPPH自由基清除体系考察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80%,硫酸铵用量0.2 g/mL,液料比51∶1 (mL/g),超... 以橘皮为研究对象,利用超声辅助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提取橘皮黄酮,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响应面试验,并通过DPPH自由基清除体系考察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80%,硫酸铵用量0.2 g/mL,液料比51∶1 (mL/g),超声时间30 min,超声温度40℃。在此条件下的黄酮提取量为17.85 mg/g,对DPPH抑制率最大为85.35%。该研究为橘皮黄酮的高效提取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并证明了其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橘皮 黄酮 超声波 乙醇-硫酸铵 抗氧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