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良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老年自发性大量气胸疗效分析
1
作者 程旭峰 朱梦 孟凡哲 《浙江临床医学》 2006年第12期1274-1274,共1页
关键词 自发性气胸 胸腔闭式引流 引流治疗 疗效分析 老年人 改良 切开引流 发作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立性胸膜纤维瘤的临床影像特点 被引量:6
2
作者 梁洪彬 李杰 +1 位作者 王世华 尚延海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9年第2期159-161,共3页
目的:探讨孤立性胸膜纤维瘤的临床影像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能力。方法:随机搜集资料完整的孤立性胸膜纤维瘤4例,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结合文献资料就其临床影像表现进行分析总结。结果:4例患者中,男性1例,女性3例。发生于左肺斜裂... 目的:探讨孤立性胸膜纤维瘤的临床影像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能力。方法:随机搜集资料完整的孤立性胸膜纤维瘤4例,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结合文献资料就其临床影像表现进行分析总结。结果:4例患者中,男性1例,女性3例。发生于左肺斜裂上部1例,发生于左肺斜裂下部1例,发生于两下肺底部各1例。平片检查,孤立性胸膜纤维瘤均表现为以胸膜为基底或靠近胸膜的软组织肿块,病灶界限清晰,可呈圆形、椭圆形,密度均匀,病灶最大者为13cm×9cm,最小者为2cm×2cm。CT检查,肿瘤与正常胸膜表面相连处呈锐角,2例密度均匀,2例密度不均匀,病灶内可见坏死区,强化扫描病灶可明显强化。结论:孤立性胸膜瘤具有一定的临床影像特点,胸部X线、CT检查是发现和诊断本病的主要影像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膜纤维瘤 孤立性 临床 影像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hD阴性献血者不规则抗体筛查及鉴定结果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于金涛 刘文国 +2 位作者 郭长义 宋雪冬 宋任浩 《浙江临床医学》 2015年第8期1401-1402,共2页
目的:回顾分析RhD阴性献血者不规则抗体筛查及鉴定结果,探讨对RhD阴性献血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的意义。方法采用间接抗球蛋白试验对初筛RhD阴性献血者进行确认,采用抗体筛查细胞和谱细胞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及特异性鉴定,采用单克隆... 目的:回顾分析RhD阴性献血者不规则抗体筛查及鉴定结果,探讨对RhD阴性献血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的意义。方法采用间接抗球蛋白试验对初筛RhD阴性献血者进行确认,采用抗体筛查细胞和谱细胞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及特异性鉴定,采用单克隆抗-C、抗-c、抗-E及抗-e试剂对含有不规则抗体的RhD阴性献血者进行Rh表型鉴定。结果1205份 RhD阴性献血者标本共检出不规则抗体29份,检出率为2.41%。其中女性23例,男性6例;特异性抗体25例(包括抗-D、抗-M、抗-JKa、抗-P、抗-S)、非特异性抗体4例。抗体筛查阳性RhD阴性献血者表型分布比例依次为ccdee、Ccdee、CCdee、CcdEe、ccdEe和ccdEE。结论 RhD阴性的献血者不规则抗体检出率较高,对RhD阴性的献血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D阴性血型 献血者 不规则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膜后巨大黏液性脂肪肉瘤1例 被引量:4
4
作者 王清涛 田静 +2 位作者 包刚 韩慧敏 石连臣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6年第8期893-893,共1页
关键词 脂肪肉瘤 影像学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骨骨膜窦1例 被引量:3
5
作者 张克宁 贾进正 +2 位作者 王清涛 韩慧敏 窦伟涛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0年第1期62-62,66,共2页
关键词 颅骨骨膜窦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主动脉后左肾静脉1例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克宁 贾进正 +2 位作者 王清涛 韩慧敏 李延东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2年第6期885-885,888,共2页
患者男,45岁。主因劳累后或运动后发现尿色变深、间断性肉眼血尿4年余。无尿频、尿痛、尿急、高血压及浮肿病史。在当地医院口服消炎药物治疗未见好转。查体:血压95/70mmHg,全身及眼睑无水肿,心肺、腹无异常、肾区无叩击疼。实验... 患者男,45岁。主因劳累后或运动后发现尿色变深、间断性肉眼血尿4年余。无尿频、尿痛、尿急、高血压及浮肿病史。在当地医院口服消炎药物治疗未见好转。查体:血压95/70mmHg,全身及眼睑无水肿,心肺、腹无异常、肾区无叩击疼。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主动脉后左肾静脉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阔韧带肌瘤的低场磁共振诊断价值 被引量:6
7
作者 王清涛 韩慧敏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1年第4期588-590,共3页
目的:探讨低场MRI对阔韧带肌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阔韧带肌瘤的临床与MR资料。结果:15例阔韧带肌瘤患者中单发11例,合并子宫其他部位肌瘤4例,阔韧带肌瘤一般较大,常合并变性,将子宫推向肌瘤对侧。结论:低场磁共振对阔韧带... 目的:探讨低场MRI对阔韧带肌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阔韧带肌瘤的临床与MR资料。结果:15例阔韧带肌瘤患者中单发11例,合并子宫其他部位肌瘤4例,阔韧带肌瘤一般较大,常合并变性,将子宫推向肌瘤对侧。结论:低场磁共振对阔韧带肌瘤的定性和定位很有价值,能明确诊断阔韧带肌瘤,也可作为临床制定手术计划及术后随访的首选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阔韧带肌瘤 磁共振成像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家庄市儿童乳牙列错[牙合]畸形与正畸治疗意识的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7
8
作者 张利明 宋鹏 +2 位作者 赵悦 田曼 王宇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2年第21期62-65,共4页
目的了解石家庄市学龄前儿童乳牙列错[牙合]畸形的患病率及构成比,调查患儿错[牙合]畸形形成原因及正畸治疗的意识。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原则,以2021年1月至6月抽取石家庄市8个区10所幼儿园共2144名3~6岁乳牙列儿童作为临床研究样本... 目的了解石家庄市学龄前儿童乳牙列错[牙合]畸形的患病率及构成比,调查患儿错[牙合]畸形形成原因及正畸治疗的意识。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原则,以2021年1月至6月抽取石家庄市8个区10所幼儿园共2144名3~6岁乳牙列儿童作为临床研究样本。检查乳牙[牙合]发育情况,了解错[牙合]畸形患病率及各类构成比情况,同时以自拟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患儿错[牙合]畸形形成原因及正畸治疗的意识。结果石家庄市学龄前儿童,不同性别乳牙列错[牙合]畸形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各类错[牙合]畸形中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乳牙列错[牙合]畸形形成原因中,不同性别儿童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儿童具有正畸意识比例低于女性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儿童正在接受正畸治疗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石家庄市学龄前儿童乳牙列错[牙合]畸形患病率较高,正畸治疗意识不足,应给予早期关注并加强口腔健康宣教,有效利用口腔公共健康政策进行针对性预防,做好乳牙列口腔健康水平保健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龄前 乳牙列 错[牙合]畸形 流行病学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性膀胱炎的影像诊断2例 被引量:3
9
作者 梁俊兰 韩慧敏 王清涛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9年第1期102-102,109,共2页
关键词 腺性 膀胱炎 影像学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MP-14和缺氧诱导因子-1α在口腔鳞癌组织中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0
作者 许印涛 刘艳华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9年第1期87-92,共6页
目的探讨口腔鳞癌(OSCC)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4(MMP-14)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为临床诊治OSCC提供依据。方法选择经病理组织确诊OSCC患者80例,其中男性45例,女性35例;年龄35~77岁,平均年龄52.85岁;根据TNM... 目的探讨口腔鳞癌(OSCC)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4(MMP-14)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为临床诊治OSCC提供依据。方法选择经病理组织确诊OSCC患者80例,其中男性45例,女性35例;年龄35~77岁,平均年龄52.85岁;根据TNM分期标准,其中Ⅰ期15例,Ⅱ期23例,Ⅲ期26例,Ⅳ期16例;分化程度,低分化45例,中分化23例,高分化12例。20例活组织检查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11例,女性9例;年龄33~68岁,平均年龄52.17岁。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P)法检测80例OSCC组织(OSCC组)、80例OSCC癌旁组织(癌旁组)、正常口腔黏膜组织20例(正常组)中MMP-14和HIF-1α的表达阳性率。分析癌组织中MMP-14和HIF-1α表达与OSCC转移、分期及预后的关系。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MMP-14和HIF-1α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OSCC组MMP-14和HIF-1α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癌旁组和正常组(83.75%vs 28.75%vs 5.00%、88.75%vs 23.75%vs 5.00%;P_(MMP-14)=0.000、0.000、0.012,P_(HIF-1α)=0.000、0.011、0.024)。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癌组织中MMP-14和HIF-1α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94.55%vs 60.00%,96.36%vs 72.00%;P_(MMP-14)=0.016,PHIF-1α=0.002);Ⅰ+Ⅱ期患者癌组织MMP-14和HIF-1α表达阳性率明显低于Ⅲ+Ⅳ期(68.42%vs 97.65%,78.95%vs 97.62%;P_(MMP-14)=0.009,PHIF-1α=0.008);MMP-14和HIF-1α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0.713,P=0.024);MMP-14阴性表达患者总生存率与MMP-14表达(+)、(++)及(+++)患者总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0.022、0.000);HIF-1α阴性表达患者总生存率与HIF-1α表达(+)、(++)及(+++)患者总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0.012、0.001)。结论 MMP-14和HIF-1α异常表达与OSCC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其表达上调参与肿瘤形成、发展、侵袭和转移,可作为判断OSCC生物学行为的临床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金属蛋白酶-14 缺氧诱导因子-1Α 口腔鳞癌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颞颌关节注射强的松龙致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1例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振岚 《临床眼科杂志》 2002年第3期225-225,共1页
关键词 治疗 颞颌关节注射 强的龙松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拉西坦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脑水肿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保瑞 霍春青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B09期308-308,共1页
目的:探讨20%吡拉西坦注射液减轻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脑水肿的疗效。方法:将80例高血压后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20%甘露醇快速静滴,治疗组给予20%吡拉西坦注射液快速静滴,观察患者的头痛,恶心,呕吐,视... 目的:探讨20%吡拉西坦注射液减轻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脑水肿的疗效。方法:将80例高血压后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20%甘露醇快速静滴,治疗组给予20%吡拉西坦注射液快速静滴,观察患者的头痛,恶心,呕吐,视乳头及意识改变,同时观察药物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可能出现的各种副作用。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给药后均能使颅内压迅速降低,脑水肿减轻,两组临床疗效无显著差异性(P〈O.05);吡拉西坦组未出现局部及全身不良反应,甘露醇组有3例患者出现了尿素氮及肌酐增高。结论20%吡拉西坦注射液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继发的脑水肿、颅内压增高疗效安全可靠,优于甘露醇,对于有肝肾功能损害的患者更为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吡拉西坦注射液 高血压脑出血 脑水肿 颅内压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舌前腺囊肿治疗后复发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任玉峰 田荣祥 任素峰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39-239,共1页
关键词 舌前腺囊肿 复发因素分析 治疗方法 梭形切除术 粘液腺囊肿 结缔组织 三氯醋酸 冷冻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内节育环异位致绞窄性肠梗阻1例
14
作者 史立信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1997年第3期28-5,共2页
我院收治宫内节育环异位引起绞窄性肠梗阻1例,报告如下。 患者女,43岁,因下腹部胀痛2年余,加重1天,伴恶心、呕吐入院。2年前无诱因出现反复发作性腹痛、伴有恶心、无呕吐,可自行缓解。1天前体力劳动后,上述症状突然加重,呈持续性疼痛,... 我院收治宫内节育环异位引起绞窄性肠梗阻1例,报告如下。 患者女,43岁,因下腹部胀痛2年余,加重1天,伴恶心、呕吐入院。2年前无诱因出现反复发作性腹痛、伴有恶心、无呕吐,可自行缓解。1天前体力劳动后,上述症状突然加重,呈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同时伴恶心、呕吐3次,呕吐物为粪样物质,病后无肛门排气、排便。腹部透视:腹腔内肠管大量积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内节育环 绞窄性肠梗阻 节育环异位 节育环取出 下腹部 肠管嵌顿 系膜 腹部透视 液平面 积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全额中缝1例
15
作者 张克宁 贾进正 王清涛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5年第12期2149-2149,2156,共2页
患儿男,3岁。因从床上坠地半小时来院就诊,查体:意识清楚,右面颊软组织肿胀,各囟门闭合;心肺腹及四肢未见明显异常。无呕吐,无意识障碍,四肢活动灵活;患儿系单胎足月顺产,既往体健,否认有家族病史;头颅CT示:右侧颞颧部软组织肿胀,局... 患儿男,3岁。因从床上坠地半小时来院就诊,查体:意识清楚,右面颊软组织肿胀,各囟门闭合;心肺腹及四肢未见明显异常。无呕吐,无意识障碍,四肢活动灵活;患儿系单胎足月顺产,既往体健,否认有家族病史;头颅CT示:右侧颞颧部软组织肿胀,局部骨质连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额中缝 颅骨骨折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心源性哮喘16例误诊分析
16
作者 顾春秋 孙彦荣 《临床误诊误治》 1999年第5期385-385,共1页
关键词 老年人 心源性 哮喘 误诊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透明细胞癌误诊1例
17
作者 宁乃鹏 王清涛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3期430-430,434,共2页
患者女,61岁。右上腹部持续性钝痛,阵发性加剧入院。患者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病史30余年。查体:右上腹部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墨菲氏征阳性,未触及包块。实验室检查:AFP(-)、CEA(-)、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HBe... 患者女,61岁。右上腹部持续性钝痛,阵发性加剧入院。患者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病史30余年。查体:右上腹部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墨菲氏征阳性,未触及包块。实验室检查:AFP(-)、CEA(-)、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HBeAb)(+)、乙肝核心抗体(HBcAb)(+)。超声检查:肝右叶探及约51 mm×45 mm稍强回声团,形态欠规则,边界尚清,内回声不均,其下方紧邻胆囊,胆囊受压大小约99 mm×40 mm,边界欠清,壁不均匀增厚,内为不均质回声几乎充满囊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透明细胞癌 影像学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诊断肝外梗阻性黄疸中的应用价值
18
作者 焦清云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第18期162-164,共3页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诊断肝外梗阻性黄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本研究的对象为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河北省清河县人民医院就诊的120例疑似肝外梗阻性黄疸患者。对这些患者均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其超声声像图表现进...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诊断肝外梗阻性黄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本研究的对象为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河北省清河县人民医院就诊的120例疑似肝外梗阻性黄疸患者。对这些患者均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其超声声像图表现进行分析总结,并对其病情作出诊断。以手术探查的结果(诊断此病的金标准)为参照,计算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肝外梗阻性黄疸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并计算用其诊断肝外梗阻性黄疸病因的准确率。采用Kappa检测法对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与手术探查结果之间的一致性进行分析。结果:1)经手术探查证实,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肝外梗阻性黄疸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96.81%(91/94)、96.15%(25/26)、96.67%(116/120)。2)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胆总管结石、壶腹区肿瘤、胰头肿瘤、胆总管囊肿等肝外梗阻性黄疸病因的准确率分别为90.32%、92.31%、95.00%、94.12%。3)进行Kappa检测的结果显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与手术探查结果之间的一致性良好(Kappa值> 0.7)。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诊断肝外梗阻性黄疸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外梗阻性黄疸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准确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