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北省土壤水资源分布特征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于建营 杨志霞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2010年第4期99-102,共4页
以河北省农田土壤水资源数量评价成果为基础,介绍了河北省自然地理、气候概况、土壤质地等情况。阐述了土壤水资源量大小的影响因素及分布特征,河北省土壤水资源量存在着平原大于山区,东部沿海平原大于中部平原,山区迎风坡大于背风坡等... 以河北省农田土壤水资源数量评价成果为基础,介绍了河北省自然地理、气候概况、土壤质地等情况。阐述了土壤水资源量大小的影响因素及分布特征,河北省土壤水资源量存在着平原大于山区,东部沿海平原大于中部平原,山区迎风坡大于背风坡等地区差异;揭示了受降水量影响土壤水资源量汛期较大、非汛期变少,年内分配不均的特征,并阐述了不同土质不同土层厚度、相同土质、相同土质不同层厚度各丰、平、枯年份土壤水资源量的变化规律。指出了与降水有所不同的年际变化特征。明确了土壤水资源模数及系数的分布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资源 分布特征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骅市水资源形势及开发利用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孙淑珍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A01期54-56,共3页
黄骅市地处河北省东部平原,地表水资源利用能力低,浅层地下水水质差,长期依赖于开采深层地下水,造成地下水环境的破坏。通过准确把握黄骅市水资源特点,合理利用地表水,最大限度利用外来水,控制利用当地地下水,保证经济社会的可... 黄骅市地处河北省东部平原,地表水资源利用能力低,浅层地下水水质差,长期依赖于开采深层地下水,造成地下水环境的破坏。通过准确把握黄骅市水资源特点,合理利用地表水,最大限度利用外来水,控制利用当地地下水,保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骅市 水资源 开发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地下水超采区治理措施探讨 被引量:2
3
作者 卞海彬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10期173-174,共2页
分析了河北省地下水超采现状和河北省地下水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地下水监测能力、地下水监测日常监督管理和超采区治理的工程措施、非工程措施,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 地下水超采区 治理措施 河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沧州市土壤墒情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哈建强 祝明 朱艳飞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4-79,共6页
依据沧州市捷地旱情试验站2003~2014年监测资料,深入分析了沧州地区土壤墒情特点,研究了捷地试验站所代表区域(滨海平原区)的土壤墒情变化规律。采用实际观测资料,分析计算土壤消退系数K值,并求出逐月平均K值,建立退墒预报方案。构建P-... 依据沧州市捷地旱情试验站2003~2014年监测资料,深入分析了沧州地区土壤墒情特点,研究了捷地试验站所代表区域(滨海平原区)的土壤墒情变化规律。采用实际观测资料,分析计算土壤消退系数K值,并求出逐月平均K值,建立退墒预报方案。构建P-θ_0-△θ组合图,即建立降雨量、雨前土壤含水率、雨后增墒的相关关系,由此分析得到土壤墒情增加的相关公式,进而可以较为准确地对未来墒情增加进行预报。通过2015年实测资料验证,比较增退墒方案以及经全面评定,其精度可以满足本地区墒情预报的要求。该成果对合理利用水资源,合理指导农作生产,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墒情预报 土壤消退系数 降雨量 雨前土壤含水率 雨后增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沧州南部地区1970年以来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张志悦 陈皓锐 熊孟琴 《水资源保护》 CAS 2011年第4期42-47,共6页
利用Mann-Kendall法、R/S法、小波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沧州南部降雨、蒸发和气温3个主要气候因子1970年以来趋势性、持续性、突变性、周期性等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降雨年际变化剧烈,蒸发和气温年际变化相对较小。降雨和蒸发存在微弱下... 利用Mann-Kendall法、R/S法、小波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沧州南部降雨、蒸发和气温3个主要气候因子1970年以来趋势性、持续性、突变性、周期性等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降雨年际变化剧烈,蒸发和气温年际变化相对较小。降雨和蒸发存在微弱下降趋势,而气温存在显著升高趋势;3个气象要素都表现出持续性特征,且气温持续性最强,Hurst指数达0.91,降雨持续性最弱,平均Hurst指数仅为0.59;降雨在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初、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及90年代中后期发生了3次突变,气温在1985年、1989年和1997年发生3次突变,蒸发序列突变位于1983—1985年以及1989—1990年2个时期;降雨以16 a周期分量最为强烈,同时还存在6—8 a和2—4 a周期分量;气温以趋势性变化为主,周期分量很微弱;蒸发存在15 a1、0a和6 a周期分量,且三者震荡强度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沧州南部 气候变化 统计分析 趋势性 持续性 突变点 周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巧用自定义函数解决水文资料中的“四舍六入” 被引量:12
6
作者 张英骏 刘国强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5-57,共3页
以自定义函数的型式,给出了一个解决水文资料中“四舍六入,逢五奇进偶舍”计算机处理过程,具有简单性、通用性和易操作性,可直接用于水文行业上各类计算数据和资料整编结果的处理。并以流量计算、水质资料分析中部分特殊情况的处理为例... 以自定义函数的型式,给出了一个解决水文资料中“四舍六入,逢五奇进偶舍”计算机处理过程,具有简单性、通用性和易操作性,可直接用于水文行业上各类计算数据和资料整编结果的处理。并以流量计算、水质资料分析中部分特殊情况的处理为例,介绍了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和笔者的一点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资料 自定义函数 “四舍六入”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沧州地下水超采与生态环境演变及控制措施 被引量:11
7
作者 史洪飞 哈建强 +1 位作者 李瑞森 付学功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2008年第6期72-74,77,共4页
通过对20世纪70年代以来沧州市地下水开发利用、地下水降落漏斗发展情况的分析,得出了沧州市地质环境条件下地面沉降、地下水漏斗发展与地下水开采的相关关系,提出了控制生态环境的措施。
关键词 沧州市 地下水开采 地下水埋深 地面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沧州渤海新区地下水利用与水灾害预防对策 被引量:2
8
作者 贾艳梅 冯书仓 +1 位作者 李瑞森 付学功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2009年第A02期63-66,共4页
通过对渤海新区水资源利用现状的计算,分析了区域地下水漏斗的发展和变化趋势,建立了漏斗中心地面沉降与地下水水位相关关系,分别对地面沉降和风暴潮对沿海地区的环境破坏和灾害影响进行了评估与预测,提出了保障渤海新区经济发展,... 通过对渤海新区水资源利用现状的计算,分析了区域地下水漏斗的发展和变化趋势,建立了漏斗中心地面沉降与地下水水位相关关系,分别对地面沉降和风暴潮对沿海地区的环境破坏和灾害影响进行了评估与预测,提出了保障渤海新区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和水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开采 地面沉降 风暴潮 渤海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沧州市土壤墒情预报方法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吕庆玉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7期236-238,共3页
结合沧州市实际情况,以冬小麦和夏玉米为典型作物分析沧州市土壤墒情变化特点,揭示沧州区域土壤墒情变化规律和演变趋势;对捷地旱情试验站土壤墒情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利用P—ρ0—Δρ增墒相关法建立增墒预报方案,利用退墒系数法以及... 结合沧州市实际情况,以冬小麦和夏玉米为典型作物分析沧州市土壤墒情变化特点,揭示沧州区域土壤墒情变化规律和演变趋势;对捷地旱情试验站土壤墒情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利用P—ρ0—Δρ增墒相关法建立增墒预报方案,利用退墒系数法以及ρt—T—ρ0相关法建立退墒预报方案,探讨适合沧州区域的土壤墒情预报方法,对类似地区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墒情 预报方法 气温因素法 河北沧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沧州地区土壤墒情预报软件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凤瑞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5期28-28,30,共2页
介绍了在传统土壤墒情预报方法的基础上,利用计算机技术,基于PowerBuilder 9.0的平台,SQL Anywhere 8.0数据库,实现了土壤墒情资料的自动分析、计算及预报过程,达到了预期目的。
关键词 土壤墒情预报 软件设计 POWERBUILDER 数据库 河北沧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沧州市雨量站网现状及发展对策
11
作者 刘国强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2期148-148,153,共2页
介绍了沧州市的基本情况,分析了沧州市雨量站网现状,提出了雨量站网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明确了雨量站网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雨量站网 现状 问题 发展对策 河北沧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沧州市暴雨积水影响分析——以“8·31”暴雨过程为例
12
作者 王凤瑞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6期224-225,共2页
介绍沧州市城市积水概况,并以"8.31"暴雨过程为例,对暴雨过后造成的影响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可能的减灾措施,以为城区防洪减灾提供依据。
关键词 暴雨 城市积水 影响 河北沧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色波数值模拟的造波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海涛 周恩先 +5 位作者 勾俊芳 哈建强 刘一凡 王刚 秦丽荣 李慧慧 《水利水电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55-166,共12页
为了使数值波浪水槽模型能够精确简便地代替物理模型,并为港口海洋工程及内河工程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基于不可压缩黏性流体的N-S方程和VOF方法,运用软件FLUENT建立数值水槽。通过对软件的二次开发,进行推波板造波方法的波浪数值模拟。... 为了使数值波浪水槽模型能够精确简便地代替物理模型,并为港口海洋工程及内河工程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基于不可压缩黏性流体的N-S方程和VOF方法,运用软件FLUENT建立数值水槽。通过对软件的二次开发,进行推波板造波方法的波浪数值模拟。将物理模型实验中的Sch?ffer二阶造波理论运用于波浪数值模拟,实现基于二阶推波板造波法的双频波数值模拟。在此造波基础上,开创性地模拟出变化地形下波浪的相互作用,体现出其非线性作用。研究结果显示:(1)将各工况得出数据分别与理论值和实验值进行对比验证,表明所用方法有较好的精确性;(2)通过双色波相互作用后的频域分析得出其适用范围为0.1<h/L<0.5。推波板造波法模拟的数值波浪有着较好的非线性和精确性,可以在一定条件下代替物理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UENT 数值水槽 潜堤 双色波 推波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网络的承压水漏斗动态规律研究
14
作者 张子贤 袁德明 +2 位作者 刘家春 李瑞森 吴兴国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14-18,61,共6页
为了研究区域地下水的变化规律,结合沧州1989~2007年72眼观测井的水位、区域开采量和补给量等资料,研制了该区域承压水漏斗水位的BP网络模型。该模型具有分布参数模型的特征,对水位拟合与检验的合格率均大于70%,符合相关规程要求。应... 为了研究区域地下水的变化规律,结合沧州1989~2007年72眼观测井的水位、区域开采量和补给量等资料,研制了该区域承压水漏斗水位的BP网络模型。该模型具有分布参数模型的特征,对水位拟合与检验的合格率均大于70%,符合相关规程要求。应用所建模型,对5个不同开采与补给方案下,研究区未来10 a承压水漏斗的动态变化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合理、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网络模型 承压水漏斗 水位 拟合与检验 合格率 动态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80—2015年泊头市水面蒸发量变化特征分析
15
作者 何建新 哈建强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9期239-240,共2页
利用1980—2015年捷地气象站水面蒸发资料,分析泊头市蒸发量的年内分配规律和年际变化特征以及干旱情况。结果表明,泊头市6月蒸发量最大,1月蒸发量最小,蒸发量年际变化不大;干旱指数为1.96,属于半湿润区。
关键词 水面蒸发量 干旱指数 河北泊头 1980—2015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港平原区地下水利用水位水量控制指标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哈建强 朱艳飞 +1 位作者 史洪飞 张志悦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52-57,共6页
选取河北省黑龙港地区平原地下水开采区——沧县为典型示范区,在了解该区域基本情况的基础上,介绍了浅层和深层地下水开采量监测的几种方法,即:统计法、典型点法以及水电转化法;对运用这几种方法来计算工业、农业和人畜生活等地下水开... 选取河北省黑龙港地区平原地下水开采区——沧县为典型示范区,在了解该区域基本情况的基础上,介绍了浅层和深层地下水开采量监测的几种方法,即:统计法、典型点法以及水电转化法;对运用这几种方法来计算工业、农业和人畜生活等地下水开采量的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在分析过程中,借助于SPSS软件进行了多元回归分析;并建立了月水位变化与月开采量相关关系、年水位变化与年开采量相关关系,定性地确立了水位与埋深的相关关系。与此同时,根据典型示范区的实测地下水埋深等数据资料,与地下水开采量指标进行了拟合。分析结果可为水位控制和取水总量控制提供技术支撑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量控制指标 水电转化法 水位控制指标 取水总量控制 黑龙港平原区 河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61—2017年京津冀地区极端降水事件变化特征 被引量:24
17
作者 苗正伟 李娜 +1 位作者 路梅 徐利岗 《水利水电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4-44,共11页
为了给京津冀地区防洪减灾及水资源管理提供科学参考,有必要对该地区极端降水事件的变化特征进行探究。根据25个气象站1961—2017年的逐日降水资料,计算了京津冀地区10个极端降水指数。通过因子分析得到4个公因子,进而选取中雨日数(R10)... 为了给京津冀地区防洪减灾及水资源管理提供科学参考,有必要对该地区极端降水事件的变化特征进行探究。根据25个气象站1961—2017年的逐日降水资料,计算了京津冀地区10个极端降水指数。通过因子分析得到4个公因子,进而选取中雨日数(R10)、1日最大降水量(RX1day)、连续无雨日数(CDD)、连续降水日数(CWD)等4个代表性极端降水指数,采用线性倾向率、滑动T检验、反距离权重插值(IDW)、小波分析等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近57a来,R10、RX1day、CWD分别以-0.27 d、-1.60 mm、-0.29 d/10a的速率减少,CDD以1.50 d/10a的速率增加。(2)CWD在1995年由增加突变为减少,R10、RX1day、CDD均未发生突变。(3)R10、RX1day、CDD、CWD的第1主周期尺度介于9~25a,相应的平均周期介于4.5~12.8a。(4)RX1day空间差异最大,R10次之,CDD、CWD分布较均。(5)近57a来,京津冀各地区R10、CWD的变化趋势增减不一,但变幅均很小,大部分地区RX1day呈减少趋势,减幅西北低、东南高,而CDD主要呈增加趋势,增幅北高南低。1961—2017年,京津冀地区呈现干旱化趋势,而这种变化与综合ENSO指数(MEI)总体上并无显著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降水 因子分析 综合ENSO指数(MEI) 京津冀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61—2017年京津冀地区极端气温指数时空变化分析 被引量:9
18
作者 苗正伟 李娜 +1 位作者 路梅 徐利岗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69-380,共12页
基于京津冀地区25个气象站1961-2017年的逐日气温资料,计算了16个极端气温指数,通过旋转因子分析获得5个公因子,进而选取冰冻时间(ID0)、作物生长季(GSL)、暖昼时间(TX90p)、气温日较差(DTR)、日最高气温极小值(TXn)5个代表性极端气温指... 基于京津冀地区25个气象站1961-2017年的逐日气温资料,计算了16个极端气温指数,通过旋转因子分析获得5个公因子,进而选取冰冻时间(ID0)、作物生长季(GSL)、暖昼时间(TX90p)、气温日较差(DTR)、日最高气温极小值(TXn)5个代表性极端气温指数,采用Sen斜率、Mann-Kendall突变检测、反距离权重插值(IDW)、Morlet小波分析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近57a来,ID0、DTR分别以-2.4d、-0.23℃·(10a)^-1的速率显著下降(P<0.05),GSL、TX90p分别以2.5d、2.1d·(10a)^-1的速率显著增加(P<0.05),TXn则以0.28℃·(10a)^-1的速率不显著上升,这表明,京津冀地区具有明显的暖化趋势.2)ID0、TXn、GSL分别在1987、1988、1996年发生突变,而TX90p、DTR均未发生突变.3)5个指数的第1主周期尺度为16~38a,相应的平均周期为8.2~18.5a.4)空间上,全域各站ID0均减少,减幅南高北低;各站GSL、TXn均呈增加趋势,GSL增幅西高东低,TXn与之相反;TX90p以增为主,京津以北增幅较大,仅东南部局地呈现减少趋势;DTR则以减为主,西南部减幅最大,仅东北局部呈现增加趋势.5)ID0、DTR在平均气温突变后减少,TX90p、GSL、TXn均在突变后增加,表明京津冀地区对区域升温有很好的响应.6)除ID0外,GSL、TX90p、DTR、TXn这4个指数与ENSO指数的相关性并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 因子分析 极端气温 ENS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滹沱河上游流域径流变化归因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苗正伟 李娜 +1 位作者 路梅 徐利岗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56-767,共12页
以滹沱河上游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4种基于Budyko假设的弹性系数法和SWAT模型,量化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径流变化的贡献率.结果表明:1961-2016年,滹沱河上游流域年降水、年径流分别呈下降、显著下降趋势,而潜在蒸散发呈显著上升趋势,流... 以滹沱河上游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4种基于Budyko假设的弹性系数法和SWAT模型,量化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径流变化的贡献率.结果表明:1961-2016年,滹沱河上游流域年降水、年径流分别呈下降、显著下降趋势,而潜在蒸散发呈显著上升趋势,流域的干旱化趋势明显.基于弹性系数法的计算结果显示,气候变化对径流减少的贡献率为49.62%~61.67%,人类活动的贡献率则为38.33%~50.38%.而SWAT模拟结果却表明:气候变化的贡献率高达84.42%,而人类活动贡献率仅为15.58%.这种差异性主要源于Budyko方程中的下垫面参数反映的不仅是人类活动,还包括气候变化的影响.因此,气候变化是滹沱河上游径流减少的主要因素,但人类活动对径流的影响正日益增强.使得滹沱河上游径流减少的具体人类活动并非是土地利用类型的改变,而是经济、人口的增长所导致的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SWAT Budyko 滹沱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排涝模数计算方法分析评价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凤瑞 王慧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49-152,156,共5页
排涝模数的确定对于确定排涝工程布局和规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黑龙江省东部的三江平原宝清挠力河涝区和穆棱河涝区为例,根据涝区下垫面条件进行产流计算,分别采用排模公式法和平均排除法计算不同排涝标准下的排涝模数,并分析比较... 排涝模数的确定对于确定排涝工程布局和规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黑龙江省东部的三江平原宝清挠力河涝区和穆棱河涝区为例,根据涝区下垫面条件进行产流计算,分别采用排模公式法和平均排除法计算不同排涝标准下的排涝模数,并分析比较两种计算方法的计算结果。结果表明:随着重现期的变长,排水流量和排涝模数越来越大。对于旱田,两种方法计算结果相差较小,而且面积越小,排涝模数相差越小,平均排除法的计算结果总体大于排模公式法的;对于水田,两种方法计算结果差别较大,且面积越小,相差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涝模数 排涝标准 排模公式法 平均排除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