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白蜡与柽柳抗盐碱性特性研究及其在盐碱地改良中的应用
1
作者
张帅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25年第4期104-106,共3页
白蜡和柽柳是2种具有较强耐盐碱能力的植物,广泛分布于盐碱地区。它们在盐碱胁迫下表现出独特的生理生化适应机制,能通过调节渗透压、积累相容性物质、增强抗氧化能力等方式抵御盐碱胁迫。研究白蜡与柽柳抗盐碱性特性,不仅有助于揭示植...
白蜡和柽柳是2种具有较强耐盐碱能力的植物,广泛分布于盐碱地区。它们在盐碱胁迫下表现出独特的生理生化适应机制,能通过调节渗透压、积累相容性物质、增强抗氧化能力等方式抵御盐碱胁迫。研究白蜡与柽柳抗盐碱性特性,不仅有助于揭示植物耐盐碱的分子机制,还能为盐碱地改良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1白蜡与柽柳在盐碱地中的适应性研究1.1实验设计与方法1.1.1实验材料与场地选择实验材料与场地选择是本研究的重要基础,实验材料选用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白蜡和柽柳幼苗,均来自同一苗圃以确保实验材料的一致性。白蜡幼苗株高为30~40cm,柽柳幼苗株高为20~30cm,实验前在温室中培养2周以适应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碱地改良
柽柳
白蜡
生理生化适应机制
抗盐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缓释肥一次性施入对酸枣容器苗生长的影响
2
作者
朱英
孙聪
+2 位作者
刘平
刘志国
刘孟军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1-116,123,共7页
以酸枣容器苗为试材,通过对比酸枣容器苗在不同缓释肥施用量下的生长状况,筛选最佳缓释肥施用量,为酸枣容器育苗的精准施肥提供技术支持。结果表明,不同缓释肥施用量条件下,酸枣容器苗在生长、生理及叶绿素含量等方面均存在显著性差异,...
以酸枣容器苗为试材,通过对比酸枣容器苗在不同缓释肥施用量下的生长状况,筛选最佳缓释肥施用量,为酸枣容器育苗的精准施肥提供技术支持。结果表明,不同缓释肥施用量条件下,酸枣容器苗在生长、生理及叶绿素含量等方面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年施肥量75 g/袋时,酸枣苗综合表现最好。与CK 1相比,施用缓释肥可显著促进苗木生长,株高增加7.26%~29.53%,地径增加10.28%~20.46%,二次枝数量增加1.06%~26.46%,最长二次枝长度增加1.24%~14.40%。除地径外,其余3个指标均随施肥量增加呈先增后降的趋势,且在年施肥量75 g/袋时,各个指标达最高。与CK 1相比,苗木根系投影面积、根表面积、根平均直径、根体积、总鲜质量、地上部鲜质量、地下部鲜质量分别显著提高了53.81%、53.81%、60.85%、82.08%、50.73%、56.82%、53.12%,且叶片的可溶性糖含量均增加。本研究表明,以缓释肥年施用量75 g/袋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枣
容器苗
缓释肥
叶绿素含量
苗高
根系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板栗叶黄化皱缩病发生栗园土壤元素含量与酶活性变化
被引量:
2
3
作者
石新如
史文石
+8 位作者
陈荣荣
赵悦
朱景乐
林彩丽
贾云霞
刘海涛
滕仁艳
江泽平
史胜青
《陆地生态系统与保护学报》
2023年第1期57-67,共11页
【目的】板栗叶片黄化皱缩病(俗称“小叶病”)已鉴定为植原体病害,近年在燕山地区部分栗园发病严重到整株不结实,威胁板栗产业可持续发展。拟通过对发病栗园土壤元素含量和酶活性进行分析,以期为病害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发...
【目的】板栗叶片黄化皱缩病(俗称“小叶病”)已鉴定为植原体病害,近年在燕山地区部分栗园发病严重到整株不结实,威胁板栗产业可持续发展。拟通过对发病栗园土壤元素含量和酶活性进行分析,以期为病害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发病核心区发病0年(未发病)、2~6年和8年以上栗园和远离区栗园的土壤样品,测定24个土壤元素含量和5个土壤酶活性指标,并选定22个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构建最小数据集,对不同发病年限栗树的土壤肥力进行评价。【结果】与未发病栗树土壤相比,发病8年以上的pH值降低6.36%(分别为5.82和5.45),而发病2~6年的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提高53.48%和111.12%(分别为50.17和77.00 mg·kg^(-1),133.85和282.59 mg·kg^(-1)),与发病2~6年栗树土壤相比,发病8年以上的全钾和速效钾含量分别降低35.01%和33.44%(分别为15.51和10.08 mg·kg^(-1),282.59和188.09 mg·kg^(-1))。微量元素中,与未发病土壤相比,发病土壤硼、锰和锌含量分别提高15.21%、34.64%和20.59%(分别为86.76和99.96 mg·kg^(-1),780.19和1050.41 mg·kg^(-1),114.85和138.50 mg·kg^(-1)),而重金属元素中仅发病8年以上的土壤中铅含量提高22.94%(分别为38.44和47.26 mg·kg^(-1)),其他元素中发病2~6年和8年以上的钠含量分别降低19.17%和19.49%(分别为21.96、17.75和17.68 mg·kg^(-1)),发病2~6年的钛含量提高18.61%(分别为3969.89和4708.58 mg·kg^(-1))。土壤酶活性中,与未发病栗树土壤相比,发病2~6年和8年以上的过氧化氢酶提高102.27%和101.14%(分别为0.88、1.78和1.77 mg·d^(-1)·g^(-1)),发病2~6年的蔗糖酶和发病8年以上的脱氢酶活性分别提高92.88%和157.89%(分别为27.53和53.10 mg·d^(-1)·g^(-1),0.19和0.49 mg·d^(-1)·g^(-1))。【结论】燕山地区叶黄化皱缩病栗园土壤元素(钾、速效钾、碱解氮、锰、锌、硼、钛、铅)平衡受到破坏,土壤酶(过氧化氢酶、蔗糖酶和脱氢酶)活性发生显著变化,这可能与当地常年不科学的栽培管理措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
叶黄化皱缩病
土壤元素
土壤酶活性
土壤肥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白蜡与柽柳抗盐碱性特性研究及其在盐碱地改良中的应用
1
作者
张帅
机构
河北省沧州市林业技术推广站
出处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25年第4期104-106,共3页
文摘
白蜡和柽柳是2种具有较强耐盐碱能力的植物,广泛分布于盐碱地区。它们在盐碱胁迫下表现出独特的生理生化适应机制,能通过调节渗透压、积累相容性物质、增强抗氧化能力等方式抵御盐碱胁迫。研究白蜡与柽柳抗盐碱性特性,不仅有助于揭示植物耐盐碱的分子机制,还能为盐碱地改良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1白蜡与柽柳在盐碱地中的适应性研究1.1实验设计与方法1.1.1实验材料与场地选择实验材料与场地选择是本研究的重要基础,实验材料选用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白蜡和柽柳幼苗,均来自同一苗圃以确保实验材料的一致性。白蜡幼苗株高为30~40cm,柽柳幼苗株高为20~30cm,实验前在温室中培养2周以适应环境。
关键词
盐碱地改良
柽柳
白蜡
生理生化适应机制
抗盐碱性
分类号
S156.4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缓释肥一次性施入对酸枣容器苗生长的影响
2
作者
朱英
孙聪
刘平
刘志国
刘孟军
机构
河北
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河北
农业大学中国枣研究中心
河北省
枣产业
技术
研究院
河北省沧州市林业技术推广站
出处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1-116,123,共7页
基金
河北省耐盐碱作物种业科技创新团队(23327501D)
国家重点研发课题(2019YFD1001605)
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206Z6801G)资助。
文摘
以酸枣容器苗为试材,通过对比酸枣容器苗在不同缓释肥施用量下的生长状况,筛选最佳缓释肥施用量,为酸枣容器育苗的精准施肥提供技术支持。结果表明,不同缓释肥施用量条件下,酸枣容器苗在生长、生理及叶绿素含量等方面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年施肥量75 g/袋时,酸枣苗综合表现最好。与CK 1相比,施用缓释肥可显著促进苗木生长,株高增加7.26%~29.53%,地径增加10.28%~20.46%,二次枝数量增加1.06%~26.46%,最长二次枝长度增加1.24%~14.40%。除地径外,其余3个指标均随施肥量增加呈先增后降的趋势,且在年施肥量75 g/袋时,各个指标达最高。与CK 1相比,苗木根系投影面积、根表面积、根平均直径、根体积、总鲜质量、地上部鲜质量、地下部鲜质量分别显著提高了53.81%、53.81%、60.85%、82.08%、50.73%、56.82%、53.12%,且叶片的可溶性糖含量均增加。本研究表明,以缓释肥年施用量75 g/袋为宜。
关键词
酸枣
容器苗
缓释肥
叶绿素含量
苗高
根系
生长
Keywords
sour jujube
container seedling
slow-release fertilizer
chlorophyll content
seedling height
root system
growth
分类号
S665.1 [农业科学—果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板栗叶黄化皱缩病发生栗园土壤元素含量与酶活性变化
被引量:
2
3
作者
石新如
史文石
陈荣荣
赵悦
朱景乐
林彩丽
贾云霞
刘海涛
滕仁艳
江泽平
史胜青
机构
中国
林业
科学研究院
林业
研究所
中国
林业
科学研究院成果转化与产业开发处
中国
林业
科学研究院经济林研究所
中国
林业
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
河北省
遵化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北京市怀柔区板栗
技术
试验与
推广站
河北省沧州市林业技术推广站
出处
《陆地生态系统与保护学报》
2023年第1期57-67,共11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2020YFD1000702-4)
河北省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326508D-3)。
文摘
【目的】板栗叶片黄化皱缩病(俗称“小叶病”)已鉴定为植原体病害,近年在燕山地区部分栗园发病严重到整株不结实,威胁板栗产业可持续发展。拟通过对发病栗园土壤元素含量和酶活性进行分析,以期为病害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发病核心区发病0年(未发病)、2~6年和8年以上栗园和远离区栗园的土壤样品,测定24个土壤元素含量和5个土壤酶活性指标,并选定22个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构建最小数据集,对不同发病年限栗树的土壤肥力进行评价。【结果】与未发病栗树土壤相比,发病8年以上的pH值降低6.36%(分别为5.82和5.45),而发病2~6年的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提高53.48%和111.12%(分别为50.17和77.00 mg·kg^(-1),133.85和282.59 mg·kg^(-1)),与发病2~6年栗树土壤相比,发病8年以上的全钾和速效钾含量分别降低35.01%和33.44%(分别为15.51和10.08 mg·kg^(-1),282.59和188.09 mg·kg^(-1))。微量元素中,与未发病土壤相比,发病土壤硼、锰和锌含量分别提高15.21%、34.64%和20.59%(分别为86.76和99.96 mg·kg^(-1),780.19和1050.41 mg·kg^(-1),114.85和138.50 mg·kg^(-1)),而重金属元素中仅发病8年以上的土壤中铅含量提高22.94%(分别为38.44和47.26 mg·kg^(-1)),其他元素中发病2~6年和8年以上的钠含量分别降低19.17%和19.49%(分别为21.96、17.75和17.68 mg·kg^(-1)),发病2~6年的钛含量提高18.61%(分别为3969.89和4708.58 mg·kg^(-1))。土壤酶活性中,与未发病栗树土壤相比,发病2~6年和8年以上的过氧化氢酶提高102.27%和101.14%(分别为0.88、1.78和1.77 mg·d^(-1)·g^(-1)),发病2~6年的蔗糖酶和发病8年以上的脱氢酶活性分别提高92.88%和157.89%(分别为27.53和53.10 mg·d^(-1)·g^(-1),0.19和0.49 mg·d^(-1)·g^(-1))。【结论】燕山地区叶黄化皱缩病栗园土壤元素(钾、速效钾、碱解氮、锰、锌、硼、钛、铅)平衡受到破坏,土壤酶(过氧化氢酶、蔗糖酶和脱氢酶)活性发生显著变化,这可能与当地常年不科学的栽培管理措施有关。
关键词
板栗
叶黄化皱缩病
土壤元素
土壤酶活性
土壤肥力
Keywords
Chinese chestnut
leaf yellowing crinkle disease
soil elements
soil enzyme activity
soil fertility
分类号
S436.64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白蜡与柽柳抗盐碱性特性研究及其在盐碱地改良中的应用
张帅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缓释肥一次性施入对酸枣容器苗生长的影响
朱英
孙聪
刘平
刘志国
刘孟军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板栗叶黄化皱缩病发生栗园土壤元素含量与酶活性变化
石新如
史文石
陈荣荣
赵悦
朱景乐
林彩丽
贾云霞
刘海涛
滕仁艳
江泽平
史胜青
《陆地生态系统与保护学报》
202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