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增强CT影像组学模型预测肺腺癌PD-L1表达的价值
1
作者 孙鑫萌 张利霞 +3 位作者 刘海霞 孙杰 曹越 周金平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62-968,共7页
目的:探讨CT增强影像组学模型在预测肺腺癌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表达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将2021年1月-2024年6月唐山市工人医院收治的297例肺腺癌患者纳入本研究,所有患者具有完整的临床和CT资料(胸部平扫、动脉期及静脉期增... 目的:探讨CT增强影像组学模型在预测肺腺癌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表达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将2021年1月-2024年6月唐山市工人医院收治的297例肺腺癌患者纳入本研究,所有患者具有完整的临床和CT资料(胸部平扫、动脉期及静脉期增强图像)及PD-L1检测结果。对每例患者的临床指标及影像学征象进行分析并记录。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临床及常规影像资料进行分析,筛选出PD-L1表达阳性的独立影响因素并构建临床模型。将患者的胸部CT双期增强图像导入3D-slicer软件,逐层沿着病灶边缘勾画ROI,生成病灶的容积ROI后,使用Python程序包提取影像组学特征。采取随机种子法按7∶3的比例划分训练集和验证集,在训练集中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与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筛选预测效能最高的影像组学特征,然后采用逻辑回归(LR)分析分别构建动、静脉期及二者联合的影像组学模型。最后,选择最优影像组学模型联合临床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构建联合模型,并在验证集中进行评价。采用ROC曲线及AUC、符合率、精确率和F1-score等指标评估模型的预测效能,采用校准曲线及决策曲线评估最优模型的临床效用。结果:临床指标中仅性别是肺腺癌PD-L1阳性表达的独立预测因子,所构建的临床模型的效能较高(训练集:AUC=0.630;验证集:AUC=0.607)。基于动脉期和静脉期图像上每个病灶容积ROI分别提取了1037个影像组学特征,基于动脉期、静脉期及联合二期图像的组学特征经筛选后分别得到19、22及37个最优组学特征。动-静脉期联合模型的预测效能(训练集:AUC=0.810;验证集:AUC=0.697)高于动脉期(训练集:AUC=0.730;验证集:AUC=0.697)和静脉期预测模型(训练集:AUC=0.762;验证集:AUC=0.710)。将AUC最大的动-静脉期联合模型得到的Radscore与临床独立影响因素(性别)构建的联合模型的AUC(训练集:AUC=0.840;验证集:AUC=0.674)高于各单独模型。临床和影像组学联合模型的校准曲线接近理想曲线,决策曲线分析表明该模型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结论:基于CT增强影像组学模型能够在术前有效预测肺腺癌PD-L1表达情况,能够为临床精准治疗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影像组学 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 机器学习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肾透明细胞癌术后腹腔多发转移合并肠系膜上动静脉瘘1例
2
作者 蒋文涛 刘闯 +1 位作者 马红玉 许华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9-80,共2页
患者女,60岁,发现左肾肿物1天,自觉无不适;7年前因“右肾透明细胞癌”接受根治性右肾切除术。查体:右腰部见陈旧手术瘢痕,余未见明显异常。实验室检查无特殊。腹部超声:右肾切除术后;左肾上腺区、左上腹及右下腹多发低回声肿物,CDFI示... 患者女,60岁,发现左肾肿物1天,自觉无不适;7年前因“右肾透明细胞癌”接受根治性右肾切除术。查体:右腰部见陈旧手术瘢痕,余未见明显异常。实验室检查无特殊。腹部超声:右肾切除术后;左肾上腺区、左上腹及右下腹多发低回声肿物,CDFI示右下腹病灶血流丰富(图1A)。腹部增强CT:右肾缺如;左肾上腺区、左肾及左肾上方、胰腺周围、右下腹多发软组织密度肿块,动脉期明显强化(图1B、1C),门静脉期及延迟期强化程度减低,呈“快进快出”强化表现;动脉期肠系膜上静脉提前显影,强化程度与肠系膜上动脉相当(图1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转移 动静脉瘘 诊断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基底动脉血管的异常改变与后循环缺血性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李东旭 赵娜 +1 位作者 温杰 赵娟 《磁共振成像》 CAS 2020年第8期669-671,共3页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血管的异常改变与后循环缺血性脑梗死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连续入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8例为观察组,同时期我院收治的非后循环脑梗死患者120例为对照组。均行头颅MRI平扫、颈部磁共振...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血管的异常改变与后循环缺血性脑梗死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连续入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8例为观察组,同时期我院收治的非后循环脑梗死患者120例为对照组。均行头颅MRI平扫、颈部磁共振血管成像(contrast enhance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CE-MRA),观察椎动脉(vertebral artery,VA)、基底动脉(basal artery,BA)影像学改变及测定VA、BA收缩压血流速度(peak systolic velocity,Vs)、舒张压血流速度(end diastolic velocity,Vd)、平均血流速度(mean velocity,Vm)、搏动指数(pulse index,PI)、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用以评估椎基底动脉的走行及结构的变异;并对影响后循环缺血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两组Vs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Vd、Vm、PI、R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28例患者发生VA、BA血管异常改变的有112例(87.50%);对照组120例VA、BA血管异常改变者48例(40.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管径异常[比值比(odd ratio,OR)=5.118,95%CI(2.356,7.315)]与走行异常[OR=7.398,95%CI(3.168,9.511)]是影响后循环缺血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后循环缺血性脑梗死与椎基底动脉血管异常,尤其与走行异常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梗死 后循环 椎动脉 基底动脉 血管形态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对Ⅰ、Ⅱ型卵巢上皮性癌的鉴别诊断 被引量:3
4
作者 岳福岭 刘闯 +5 位作者 陈雯 路凯 李胜水 许华 薛秀荣 张桂成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277-1282,1284,共7页
目的定量评估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IVIM)对Ⅰ型与Ⅱ型卵巢上皮性癌(EOC)的鉴别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收集2018年6月—2020年12月于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就诊的75例EOC患者,术前均接受常规MRI序列和IVIM序列扫描,对临床病理... 目的定量评估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IVIM)对Ⅰ型与Ⅱ型卵巢上皮性癌(EOC)的鉴别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收集2018年6月—2020年12月于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就诊的75例EOC患者,术前均接受常规MRI序列和IVIM序列扫描,对临床病理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Ⅰ型EOC组27例,Ⅱ型EOC组48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基本情况、国际妇产科联合会分期、MRI表现进行比较,采用第三方后处理软件(IMAge/enGINE)测量肿瘤部位IVIM[真实扩散系数(D)、假性扩散系数(D*)和灌注分数(f)]和表观扩散系数(ADC),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及其曲线下面积(AUC)评估诊断效能。结果在MRI表现上,Ⅰ型EOC的肿瘤多表现囊性或囊性成分为主(占48.1%,13/27),而Ⅱ型以实性或实性成分为主[占47.9%(23/48)(χ^(2)=10.36,P=0.006);Ⅰ型EOC病灶单侧分布最多[占81.5%(22/27)],而Ⅱ型EOC肿瘤发生在双侧比例为41.7%(20/48)(χ^(2)=4.167,P=0.041);Ⅰ型病灶囊壁结节的发生率明显高于Ⅱ型(χ^(2)=14.67,P<0.001),而淋巴结转移则低于Ⅱ型(χ^(2)=11.91,P=0.001)。Ⅰ型EOC中ADC值[(1.79±0.37)×10^(-3) mm^(2)/s比(1.56±0.41)×10^(-3) mm^(2)/s,t=2.514,P=0.014]和D值[(1.80±0.26)×10^(-3) mm^(2)/s比(1.42±0.34)×10^(-3) mm^(2)/s;t=4.769,P<0.001]均数明显高于Ⅱ型;而f值低于Ⅱ型(0.27±0.09比0.32±0.09;t=2.309,P=0.017),且D值(AUC=0.804)诊断效能明显高于ADC值(AUC=0.650,Z=2.672,P=0.008)和f值(AUC=0.675;Z=2.094,P=0.036)。结论Ⅰ型和Ⅱ型EOC在影像学表现上具有一定的差异,而IVIM能够提供定量指标区分两者,结合D值及特征性影像学表现,对术前EOC亚型有一定的鉴别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上皮性癌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 扩散加权成像 组织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