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快速改良法NAP染色法在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诊断及病情评估中的价值 被引量:3
1
作者 张金彪 刘玉欣 +4 位作者 张玉枝 胡海涛 刘刚 王峰 李涓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1期137-140,共4页
目的观察快速改良法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染色在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诊断及病情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4月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儿科诊治的57例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 目的观察快速改良法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染色在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诊断及病情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4月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儿科诊治的57例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根据观察组患儿的严重程度分为轻、中、重度三组。选择同期的健康新生儿5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快速改良NAP染色方法,比较各组新生儿NAP阳性率和阳性积分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儿NAP阳性率及NAP积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55.7±15.8)%比(24.3±11.2)%;(147.8±81.1)比(42.5±15.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中,中度组与重度组NAP阳性率及NAP积分均明显高于轻度组[(48.2±12.6)%、(67.1±18.6)%比(37.4±11.3)%;(120.4±50.8)、(181.6±93.2)比(70.3±22.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NAP阳性率及NAP积分明显高于中度组[(67.1±18.6)%比(48.2±12.6)%;(181.6±93.2)比(120.4±50.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改良NAP染色有助于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断及其严重程度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 快速改良 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湿性坏疽细菌感染菌谱及耐药菌谱特点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范洪 王汝哲 +1 位作者 高娜 石海香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第1期19-21,共3页
目的 明确糖尿病湿性坏疽感染菌谱和耐药菌谱特点,有针对性的选择抗菌药物。方法 取糖尿病湿性坏疽分泌物进行需氧菌、真菌培养、药敏试验以及厌氧菌培养。结果 357例患者中,细菌培养结果阳性率为100%,共培养出469株细菌,其中感染率... 目的 明确糖尿病湿性坏疽感染菌谱和耐药菌谱特点,有针对性的选择抗菌药物。方法 取糖尿病湿性坏疽分泌物进行需氧菌、真菌培养、药敏试验以及厌氧菌培养。结果 357例患者中,细菌培养结果阳性率为100%,共培养出469株细菌,其中感染率革兰阳性菌(G+)45.4%、革兰阴性菌(G-)26.0%、厌氧菌23.7%、真菌4.9%。G+菌中葡萄菌属有5种药物的耐药菌株大于50%、肠球菌属有11种药物的耐药菌株大于50%,G-菌中肠杆菌科有3种药物的耐药菌株大于50%,不动杆菌属和假单胞菌属有8种药物的耐药菌株大于50%,真菌中光滑念珠菌有3种药物的耐药菌株大于50%,其余菌属药物的耐药菌株均小于50%。结论 糖尿病湿性坏疽感染菌谱特点是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厌氧菌>真菌,耐药菌谱特点是G+菌感染中的肠球菌属、G-菌感染中的不动杆菌属和假单胞菌属、真菌感染中的光滑念珠菌耐药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湿性坏疽 感染菌 耐药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红细胞变形指数的观察
3
作者 范洪 纪洪猛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25期81-82,共2页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与红细胞变形能力的相关性。方法:采用BL-88-C型激光衍射红细胞变形仪测定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正常妊娠期妇女及正常对照组的红细胞变形指数。结果:正常妊娠期妇女组红细胞变形指数为(0.399±0.025)与...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与红细胞变形能力的相关性。方法:采用BL-88-C型激光衍射红细胞变形仪测定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正常妊娠期妇女及正常对照组的红细胞变形指数。结果:正常妊娠期妇女组红细胞变形指数为(0.399±0.025)与正常对照组(0.418±0.02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组治疗前红细胞变形指数为(0.271±0.020)与正常对照组和正常妊娠期妇女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组治疗后红细胞变形指数为(0.387±0.029),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与正常对照组和正常妊娠期妇女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红细胞变形指数明显降低,红细胞变形能力明显下降,红细胞变形能力的下降具有可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红细胞变形指数 可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液异常分离结果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4
作者 褚娜利 范洪 +3 位作者 郭丽 许迪 张华 张靖宇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34期157-160,共4页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血液异常分离结果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2008年3月—2019年10月收治的282例MM患者(IgG型152例、IgA型92例、IgD型6例、轻链型32例)以及同期200例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和200名健康体...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血液异常分离结果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2008年3月—2019年10月收治的282例MM患者(IgG型152例、IgA型92例、IgD型6例、轻链型32例)以及同期200例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和200名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分离胶真空采血管采集空腹静脉血,离心后观察血液分离结果。根据血液分离结果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异常组,比较两组检验免疫球蛋白(Ig)、总蛋白(TP)、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血小板计数(PLT)、纤维蛋白原(Fig)水平的差异。结果自身免疫病患者、健康体检者及部分MM患者血液分离正常,分3层,自上而下依次为:血清、分离胶、红细胞,血清和红细胞比例适当;血液分离异常者均为MM患者,异常血液分离为4层,自上而下依次为:血清、红细胞、分离胶、红细胞,上层有少量血清,其下红细胞增多,底层有少量红细胞。282例MM患者中血液异常分离有46例(16.31%)。异常分离现象仅见于IgG型(28例)和IgA型(18例),所占比例分别为60.87%和29.13%。异常组TP、Ig水平高于对照组,Hb、Hct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MM患者分离胶真空采血管可能存在血液分离异常现象。日常工作中遇到血液分离异常现象时,应及时与临床医师沟通并进一步进行确诊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分离胶 真空采血管 血液分离 临床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联合抗菌药物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化疗后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
5
作者 褚娜利 路炳通 +3 位作者 范洪 张靖宇 郭丽 张华 《中国医药导报》 2021年第22期100-103,116,共5页
目的研究中药联合抗菌药物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化疗后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于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行化疗的80例MM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目的研究中药联合抗菌药物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化疗后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于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行化疗的80例MM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头孢唑肟抗菌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桂龙咳喘宁片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呼吸指标[动态肺顺应性(Cdyn)、气道阻力(RAW)、气道平均压(Pmean)和响应频率(Fres)]及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机体退热、气促、咳嗽咳痰、湿啰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各呼吸指标、IL-6、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dyn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AW、Pmean、Fres、IL-6、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桂龙咳喘宁片联合头孢唑肟抗菌药物治疗MM化疗后合并肺部感染,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的持续时间和呼吸功能指标,降低血清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肺部感染 中成药 抗菌药物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