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颌骨造釉细胞瘤的浸润方式及其意义 被引量:6
1
作者 刘素香 陈香菊 +1 位作者 王贞 张连郁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07-210,共4页
着重观察研究造釉细胞瘤独特的浸润方式、浸润程度及不同组织学类型等的临床意义。方法:用WHO(1992)牙源性肿瘤的组织学分型标准对52例造釉细胞瘤重新分型、光镜下观察其浸润方式特点及程度,针对临床、发展、预后进行分析... 着重观察研究造釉细胞瘤独特的浸润方式、浸润程度及不同组织学类型等的临床意义。方法:用WHO(1992)牙源性肿瘤的组织学分型标准对52例造釉细胞瘤重新分型、光镜下观察其浸润方式特点及程度,针对临床、发展、预后进行分析讨论。结果:见40例(占77%)分化良好的肿瘤细胞形成小的滤泡或上皮小岛,向肿瘤周围浸润或沿哈弗氏管蔓延,状似“生芽”,“生枝”或“生根”,此种浸润方式与恶性肿瘤的毁坏性或破坏性浸润截然不同,其周围组织不被摧毁,亦没有反应。本组有复发史的20例病例全部见到“生芽”现象,有浸润的病例复发率为50%(20/40);未见浸润的12例无1例复发(0/12);附壁性浸润(上皮岛侵入肿瘤周围纤维壁内)的21例中5例复发,占23.8%;侵至软组织、横纹肌或口腔粘膜下的16例中12例复发,占75%;沿哈弗氏管浸润的3例全部复发,全组无1例证实有转移。结论:生芽性浸润与肿瘤及复有关,但不代表恶性;滤泡型、棘皮瘤型、基底细肥型及角化型更易浸润,易复发;姑息性手术在浸润的病例轻易复发;肿瘤细胞明显异型时浸润性强,有可能转移,应考虑恶性造釉细胞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釉细胞瘤 预后 颌骨肿瘤 肿瘤浸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