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北南大港湿地平水期不同水体水化学组分测定及来源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荣晶 曲文静 +5 位作者 王超月 付晓刚 代锋刚 李方红 周亚红 刘雅慈 《岩矿测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07-721,共15页
近年来河北省南大港湿地正在面临着水量减少、水质恶化、生态服务功能下降等多维水环境危机。分析主要离子来源及其成因,对改善湿地水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河北省沧州市南大港湿地开展了河水、湖水、海水和地下水样品的采集与分... 近年来河北省南大港湿地正在面临着水量减少、水质恶化、生态服务功能下降等多维水环境危机。分析主要离子来源及其成因,对改善湿地水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河北省沧州市南大港湿地开展了河水、湖水、海水和地下水样品的采集与分析,综合运用数理统计、相关性分析、离子比值和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模型(PMF),分析不同水体水化学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结果表明:①研究区河水、湖水、地下水和海水均为弱碱性Cl^(-)Na水体。②研究区水体受蒸发浓缩作用的强烈控制,从内陆向沿海,河水和地下水的总溶解性固体(TDS)含量逐渐增加,蒸发作用逐渐增强。③从补给区到排泄区,地下水中HCO_(3)^(−)/Cl^(−)比值逐渐减小。浅层地下水主要离子来源于海水,蒸发加剧了地下水的咸化,阳离子交换是次要因素,弱碱性的水化学环境有助于离子的富集,地下水补给区的农业施肥、地下水滞留区的畜牧养殖等,是影响地下水化学组分的人为因素。研究区湖水主要离子来源于北部盐场,生态补水是第二来源,石油化工厂是影响湖水化学组分的潜在因素。研究区河水、湖水和地下水样品NO_(3)^(−)浓度超标率分别为37.5%、8.3%和37.5%,造成地下水超标的主要因素包括农业施肥、动物粪便和海水混合。建议可通过控制农业施肥和养殖业等人类活动以减轻区内水体硝酸盐含量负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化学特征 离子来源 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模型(PMF) 南大港湿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河北省生态农业旅游发展路径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乔洁 乐腾 张泽星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23-127,共5页
生态农业旅游以生态农业为核心内容,而农业的生态化发展则为农业的有效供给提供了目标。生态、养生、有机农产品、乡村生态环境等因素共同构成了生态农业旅游的物质形态与价值形态。将农产品、生态产品及旅游产品相互融合,对提升农民、... 生态农业旅游以生态农业为核心内容,而农业的生态化发展则为农业的有效供给提供了目标。生态、养生、有机农产品、乡村生态环境等因素共同构成了生态农业旅游的物质形态与价值形态。将农产品、生态产品及旅游产品相互融合,对提升农民、农村社会主体地位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在分析河北省生态农业旅游资源、市场、产品的基础上,以旅游消费为切入点,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视角进行剖析,针对当前生态农业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具有创新性的"社会+经济+生态"路径方法,为河北省休闲生态旅游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生态农业旅游 旅游消费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去产能”时代钢铁企业提升生态承载力及重塑价值链对策措施——以河北省为例 被引量:3
3
作者 邓思远 盖丽征 辛占海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98-102,共5页
2016年2月4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化解钢铁行业过剩产能的具体要求和目标,到2017年12月,经过各省的努力,钢铁行业去产能任务已超额完成,行业将进入“后去产能”时代。但不能否认的是,出现了“有效去产能”和“无效去产能”两种结局。通过... 2016年2月4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化解钢铁行业过剩产能的具体要求和目标,到2017年12月,经过各省的努力,钢铁行业去产能任务已超额完成,行业将进入“后去产能”时代。但不能否认的是,出现了“有效去产能”和“无效去产能”两种结局。通过分析,这两种结局的共同推手都是追求数量上的去产能,而忽视质量上的去产能。河北省目前的钢铁产能中有近45%的炼铁能力和27%的炼钢能力,属于国家产业政策规定限期淘汰的落后产能。文章选取有代表性的河北省若干钢铁企业,以反映质量意义上的钢铁企业生态承载力为切入点,通过评价钢铁企业生态承载力,针对钢铁企业生态承载力存在的问题,提出“后去产能”时代提升钢铁企业有效产能生态承载力及重塑价值链的对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铁企业 生态承载力 “后去产能”时代 对策措施 价值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河流域水环境支撑绿色生态发展路径选择——以河北省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邓思远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52-155,164,共5页
党的十八大五中全会重点提出了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排放,倒逼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绿色水平的理念。从我国现状看生态环境已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文章以水环境比较恶劣的海河流域的河北省为例,在对地表水、地... 党的十八大五中全会重点提出了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排放,倒逼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绿色水平的理念。从我国现状看生态环境已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文章以水环境比较恶劣的海河流域的河北省为例,在对地表水、地下水、水位、水力侵蚀等水环境及开发利用评价基础上,提出海河流域绿色水生态发展愿景,做出实现绿色水生态路径选择,包括经济手段治理水环境,技术手段扩大节水灌溉,政策层面政府回购机制,管理层面水环境对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 绿色生态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视角下钢铁去产能现状分析及路径选择——以河北省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邓思远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44-47,57,共5页
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是"十三五"期间国家重大战略。钢铁去产能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绝不是总量压减那么简单,涉及产量压减、质量提升、效率优化、技术进步等多因素、多层面的协调与共。河北省是中国钢铁产业的巨头,几乎占据... 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是"十三五"期间国家重大战略。钢铁去产能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绝不是总量压减那么简单,涉及产量压减、质量提升、效率优化、技术进步等多因素、多层面的协调与共。河北省是中国钢铁产业的巨头,几乎占据着半壁江山,是名副其实的钢铁大省。压减钢铁产能的目标2/3落在河北省。就是说河北省钢铁去产能做实了,在全国具有重要意义和示范意义。文章以河北省为案例,在广泛调研基础上,从生态视角分析了钢铁企业生态效率和生态水平现状;提出通过提升钢铁生态效率和水平,进而实现钢铁去产能的思路和具体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铁企业 生态效率 生态水平 去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_(3)N_(4)/Pd/Bi_(2)WO_(6)光催化剂协同降解苯扎贝特机理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尹泽 高博熠 +1 位作者 刘愿强 高爱舫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504-2513,共10页
利用贵金属Pd的等离子体共振效应和形貌可控Bi2WO6的光催化协同作用,通过低温水热法设计合成具有高效可见光活性的花状g-C_(3)N_(4)/Pd/Bi_(2)WO_(6)异质结复合催化剂.在可见光照射下,异质结复合催化剂光催化降解BZF的去除率均高于g-C_(... 利用贵金属Pd的等离子体共振效应和形貌可控Bi2WO6的光催化协同作用,通过低温水热法设计合成具有高效可见光活性的花状g-C_(3)N_(4)/Pd/Bi_(2)WO_(6)异质结复合催化剂.在可见光照射下,异质结复合催化剂光催化降解BZF的去除率均高于g-C_(3)N_(4),g-C_(3)N_(4)/Bi_(2)WO_(6),Pd/g-C_(3)N_(4)和Bi_(2)WO_(6),其中,50%g-C_(3)N_(4)/Pd/Bi_(2)WO_(6)对BZF的去除率为96%,是Pd/g-C_(3)N_(4)的1.8倍,g-C_(3)N_(4)和Bi_(2)WO_(6)的2.7倍.基于表征分析可知,g-C_(3)N_(4)/Pd/Bi_(2)WO_(6)复合催化剂中Bi_(2)WO_(6)呈现中心辐射花状纳米结构,并与层状Pd/g-C_(3)N_(4)连接;贵金属Pd可作为电子传输的介质,促进g-C_(3)N_(4)和Bi_(2)WO_(6)Z型异质结构的形成,有利于协同提升可见光催化活性.淬灭实验和EPR表征证实了·OH是g-C_(3)N_(4)/Pd/Bi_(2)WO_(6)催化降解BZF的主要活性物质,LC-MS/MS分结果表明羟基化作用取代贝特链是BZF降解的主要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扎贝特 PD g-C_(3)N_(4) Bi_(2)WO_(6) 异质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武闭坑煤矿老窑水硫酸盐污染修复时空分数阶数值模拟
7
作者 代锋刚 王崇尧 +2 位作者 魏爱华 张发旺 刘煜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3-54,共12页
针对宁武闭坑煤矿老窑水中硫酸盐污染问题,研究不同治理措施对污染物迁移扩散的影响,为矿区地下水修复提供科学依据。基于渗透理论,构建二维非均质水流-溶质运移模型,结合分数阶参数优化反演方法,实现了弥散度、孔隙度时空分数阶导数阶... 针对宁武闭坑煤矿老窑水中硫酸盐污染问题,研究不同治理措施对污染物迁移扩散的影响,为矿区地下水修复提供科学依据。基于渗透理论,构建二维非均质水流-溶质运移模型,结合分数阶参数优化反演方法,实现了弥散度、孔隙度时空分数阶导数阶数的协同反演。模拟5种治理情景下硫酸盐在未来20年的迁移趋势。情景一作为基准情景,模拟现状无治理条件下老窑水的自然扩散过程;情景二通过地表及断层防渗工程减少降水入渗量;情景三采用上游垂直注浆防渗墙方案阻断老窑水对周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情景四采用原位预处理技术降低老窑水污染物浓度;情景五采用综合治理方案,通过实施防渗工程、垂直防渗墙建设及污染物浓度控制等多项措施,系统分析其协同优化效果。相比于自然治理情景,4种治理方案均显示出不同程度的修复效果:综合治理方案表现最优,原位预处理和垂直防渗墙次之,而单纯减少降水入渗的治理效果相对有限。通过对比分析发现,综合治理方案通过“源头控制-过程阻断-末端治理”的协同作用,可实现对硫酸盐污染的有效控制。该研究为宁武县闭坑煤矿老窑水污染治理提供了科学的方案比选依据,建议在实际工程中优先采用综合治理模式,并建立长期监测-评估-优化的动态管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窑水 数值模拟 硫酸盐污染 闭坑煤矿 参数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BP神经网络在精准刻画场地地下水污染物扩散范围的应用研究
8
作者 季佳运 肖霄 +2 位作者 杨品璐 刘洋 周亚红 《岩矿测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06-419,共14页
自2021年最新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指南发布实施以来,对地下水中污染物(如铬、铅、铁、锰等污染物)的扩散范围刻画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受研究区场地条件限制,采样点无法完全分布均匀,现有插值方法难以解决采样点分布不均而导致扩散范... 自2021年最新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指南发布实施以来,对地下水中污染物(如铬、铅、铁、锰等污染物)的扩散范围刻画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受研究区场地条件限制,采样点无法完全分布均匀,现有插值方法难以解决采样点分布不均而导致扩散范围刻画不准确的问题。本文通过ArcGIS空间插值图展示某化工园区地下水溶质的空间分布,发现Mn^(2+)离子分布与其形成机制规律相差较大,且尝试使用GIS多种插值方法(如克里金法、反距离权重法、样条函数等插值方法)效果均不理想,其扩散方向与研究区地下水流向及形成机理不符,可能是由于其监测点位分布不均。因此以重金属Mn^(2+)为例,使用GA-BP神经网络与标准BP神经网络对园区各点位Mn^(2+)浓度进行回归预测,建立其浓度与空间分布的神经网络模型,选取拟合程度较好的神经网络模型对监测点位缺失区域进行浓度预测,并结合空间插值圈定化工园区中心Mn^(2+)的扩散范围,同时用Mn^(2+)的产生机制对扩散范围进行验证。结果表明:GA-BP神经网络的Mn^(2+)浓度预测效果最好,使用其补充监测点缺失位置的Mn^(2+)浓度并重新绘制Mn^(2+)浓度分布图,新Mn^(2+)分布图显示化工园区中心Mn^(2+)扩散范围为1.70×10^(6)m^(2),超出化工园区面积为2.13×10^(5)m^(2)。与优化前的扩散范围相比,校正后的扩散范围符合Mn^(2+)产生和运移规律。GA-BP神经网络对场地地下水污染物扩散范围的精确圈定有较好的辅助效果,可为环境污染评估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方法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化工园区 GA-BP神经网络 扩散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质素基材料改性及其在能源环保领域的应用
9
作者 苏妮 王新宇 +3 位作者 王旭 许春兰 黄德平 刘家豪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36-39,共4页
综述了木质素基材料的改性研究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对改性后的木质素基材料在吸附剂、表面活性剂、催化剂、储能以及制备H_(2)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拓展探讨,为木质素基材料在能源环保领域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木质素 改性 高值化利用 能源开发 环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空球状锰氧化物吸附重金属性能研究
10
作者 闫巧芝 李坤原 +5 位作者 常继轩 姚明昌 袁建龙 郑钰涛 卢昶雨 郝新丽 《功能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9082-9091,9102,共11页
采用碳酸锰模板法,通过控制反应温度和原料的加入顺序,制备出了6种成分比例不同的具有中空球状结构的锰氧化物(MnO_(x))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手段,对制备的MnO_(x)中空球的成分及结构形貌进行了表征... 采用碳酸锰模板法,通过控制反应温度和原料的加入顺序,制备出了6种成分比例不同的具有中空球状结构的锰氧化物(MnO_(x))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手段,对制备的MnO_(x)中空球的成分及结构形貌进行了表征。测试了这些材料对模拟废水中重金属Pb^(2+)和Cd^(2+)的吸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该材料对水中重金属离子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对不同的重金属的吸附能力不同。其中,对Pb^(2+)的吸附量最高可达144.6 mg/g,对Cd^(2+)的吸附量最高可达47 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空球状结构 复合材料 重金属离子 锰氧化物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介导的土壤氮循环关键过程对石油污染响应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王婧 李曜宇 +1 位作者 温学友 孔露露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05-713,共9页
土壤石油烃污染会改变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进而对微生物介导的氮循环过程产生重要影响。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针对土壤石油烃污染特征及石油烃降解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研究很多,而对石油污染胁迫下土壤氮循环作用及相关功能微生物的变化机... 土壤石油烃污染会改变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进而对微生物介导的氮循环过程产生重要影响。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针对土壤石油烃污染特征及石油烃降解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研究很多,而对石油污染胁迫下土壤氮循环作用及相关功能微生物的变化机制关注较少。笔者总结归纳了土壤石油污染对微生物介导的氮循环关键过程及相关微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发现土壤石油烃对固氮作用的影响有不同结论。不同组分石油烃的生物毒性不同,导致其对硝化过程的抑制作用产生差异。土壤石油烃可作为反硝化微生物底物促进反硝化作用,然而环境中硫酸还原菌的存在可能会导致竞争作用发生。异化硝酸盐还原成氨过程受到多种环境因子(特别是土壤C/N比)的影响,高土壤C/N比更有利于DNRA过程发生。最后对今后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展望,以期为揭示石油污染对土壤氮循环潜在的生态效应研究提供重要依据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烃 氮循环过程 功能微生物 功能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坝上高原小滦河流域古土壤碳库地质成因和稳定性评价 被引量:2
12
作者 卫晓锋 王京彬 +4 位作者 孙紫坚 魏浩 李霞 陈自然 孙厚云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173-2183,共11页
土壤碳库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以往研究主要针对现代土壤碳库,而古土壤的碳库特征研究相对薄弱。本文以河北坝上高原小滦河流域古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光释光(OSL)年代学、元素地球化学、团聚体分析方法,研究了风成沙地稀疏草地... 土壤碳库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以往研究主要针对现代土壤碳库,而古土壤的碳库特征研究相对薄弱。本文以河北坝上高原小滦河流域古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光释光(OSL)年代学、元素地球化学、团聚体分析方法,研究了风成沙地稀疏草地单元和河湖残积灌草混合单元内古土壤碳库特征。结果表明:古土壤形成时代为5.7~3.3 ka的全新世温暖期,气候温暖湿润,雨水充足,发育以松和蒿属为主要建群种的针叶林-草原植被。碳库以有机碳(SOC)为主,平均有机碳密度为3.85 kg/m^(2),有机碳库储量为153.1×10^(7)kg。河湖相沉积物微团聚体的含量较高,对古土壤层碳库的物理保护作用较强,碳库稳定性较高;风积相沉积物微团聚体含量相对较低,加速有机碳的分解,碳库稳定性较差。提出不同沉积单元的土地利用保护方式,减少土壤有机碳的分解流失,支撑当地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土壤 光释光(OSL)年代学 有机碳 稳定性 坝上高原 河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突变理论的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耿婷婷 刘金巍 +4 位作者 宋绵 边超 曹月婷 刘江涛 张涛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74-381,共8页
为实现土壤肥力和土壤环境质量相结合的土地质量地球化学综合评价结果的高精度量化,依据赣南南康地区采集的6266组表层土壤样品测试结果,构建了以As、Hg、Cd、Pb、Cr含量等为基础的内梅罗指数和以有机质(SOM)、P、N、K、Mo、Mn、B、Cu... 为实现土壤肥力和土壤环境质量相结合的土地质量地球化学综合评价结果的高精度量化,依据赣南南康地区采集的6266组表层土壤样品测试结果,构建了以As、Hg、Cd、Pb、Cr含量等为基础的内梅罗指数和以有机质(SOM)、P、N、K、Mo、Mn、B、Cu、Zn含量等为基础的土壤综合肥力指数为控制因素的突变理论法土地质量地球化学综合评价方法,将内梅罗指数3.0修订为3.1,通过突变理论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和归一化分析,比较原始内梅罗指数和修订内梅罗指数评价结果以及本文方法与DZ/T 0295—2016《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规范》方法的土地质量地球化学综合等级划分结果。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综合肥力指数均值为0.75,总体综合肥力为Ⅲ等,土壤肥力较低;土壤综合内梅罗指数均值为0.59,总体尚清洁。采用修订后的内梅罗指数3.1计算的土壤肥力指数分界值基本呈等级等间距划分。与DZ/T 0295—2016《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规范》评价结果比较,83.57%的结果等级未发生变化,近16%等级结果增加1个等级,主要为1级和2级升为3级和4级,未出现2个及以上等级的变化,评价结果显示3级、4级面积占比为94.11%、5.30%。本文方法可用于土地质量地球化学综合等级评价,评价结果更加数值化、精细化,评价过程更简便,是对已有土地质量地球化学综合评价方法的补充,可为土地利用、农业生产和管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 突变理论 内梅罗指数 土壤综合肥力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大港湿地湖水蒸发及地表水地下水转化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周睿 曲文静 +2 位作者 王超月 代锋刚 李方红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41-1250,共10页
南大港湿地是我国重要湿地之一,近年来湿地生态环境及其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为揭示南大港湿地不同水体氢氧同位素特征及湖水蒸发与区域地表水—地下水转化关系,探究南大港地区水循环过程,本研究于2023年5月开展河水、湖水、海水和地下水... 南大港湿地是我国重要湿地之一,近年来湿地生态环境及其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为揭示南大港湿地不同水体氢氧同位素特征及湖水蒸发与区域地表水—地下水转化关系,探究南大港地区水循环过程,本研究于2023年5月开展河水、湖水、海水和地下水样品的采集与分析。根据同位素分馏和氘盈余估算了湖水的蒸发损失,通过质量平衡混合模型研究了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的转化。结果表明:南大港地区浅层地下水大多沿当地大气降水线分布,降水为地下水的主要来源;受蒸发因素的影响,地表水体氢氧同位素值普遍高于地下水体。由湖水氢氧同位素回归分析得到湖水蒸发线方程:δ^(2)H=6.1498δ^(18)O-14.774 (n=12, R^(2)=0.9814),通过氘盈余(d值)估算的湖水蒸发损失为27%~37%。自内陆向沿海,地下水埋深逐渐变浅,氢氧同位素值逐渐增大。湖水运移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湿地东南部是活水来源,湿地西部和北部水体滞留时间较长,氢氧同位素值较高,且d值较小。受北部盐场影响,湖水西部和北部的Cl-浓度普遍高于东部和南部。根据Cl-浓度和氧同位素值建立的混合端元模型得到, 50%的浅层地下水样品位于地下水海水混合线上。湖水在东侧存在渗漏,但其对浅层地下水的影响范围不超过1 km。分析表明:南大港湿地湖水从天然降水、南排河和廖家洼渠调水得到补给,而后通过蒸散发和渗漏等方式排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氧同位素 地表水地下水转化 蒸发 南大港湿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家口柴宣盆地浅层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水质评价 被引量:6
15
作者 陈迎辉 马苗苗 +2 位作者 刘月东 闫佰忠 陈莹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010-3019,共10页
地下水作为张家口地区的主要供水水源,近年来受人类活动影响水质有恶化的趋势,影响了当地的用水安全,确定地下水化学特征与水质状况对水资源合理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20年水质数据,选取Ca^(2+)、Mg^(2+)、K^(+)、Na^(+)、HCO^(-)_(3... 地下水作为张家口地区的主要供水水源,近年来受人类活动影响水质有恶化的趋势,影响了当地的用水安全,确定地下水化学特征与水质状况对水资源合理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20年水质数据,选取Ca^(2+)、Mg^(2+)、K^(+)、Na^(+)、HCO^(-)_(3)、TH、pH、TDS、SO_(4)^(2-)、Cl^(-)、Al^(3+)、NO^(-)_(3)、F^(-)、Cr^(6+)等水质因子,通过数理统计法、Piper三线图、Gibbs图和岩石风化端元图对张家口柴宣盆地地区浅层地下水水化学特征进行分析,并采用模糊综合评价和改进内梅罗指数法对水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是Ca^(2+)和HCO^(-)_(3)为主的弱碱性淡水,微硬水、硬水和极硬水分别占39.51%、34.57%和25.93%;沿地下水流向,地下水化学类型由HCO_(3)-Ca·Mg、HCO_(3)-Na、SO_(4)·Cl-Na型转变为HCO_(3)-Ca·Mg、HCO_(3)-Na、SO_(4)·Cl-Ca·Mg型,水化学组分的空间分布特征主要受到硅酸盐、碳酸盐的风化溶解和人类活动影响;地下水水质整体满足III类标准,但部分地区水质较差;沿着地下水流向,水质逐渐变差,主要受原生地质环境和工业、农业污染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化学特征 水质评价 模糊综合评价 改进内梅罗指数法 主成分分析 系统聚类分析 柴宣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rnessite型二氧化锰纳米花吸附水中Pb^(2+)性能研究
16
作者 郝新丽 郑钰涛 +4 位作者 周亚红 周靖凯 代雨函 马佳莹 李启航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086-5092,共7页
水体中重金属的污染对人类生产生活造成了重要影响。以Birnessite型二氧化锰纳米材料作为新型吸附剂,研究其对水中Pb^(2+)的吸附性能。首先,利用液相合成方法制备尺寸在200~900 nm之间的Birnessite型二氧化锰纳米花,通过超声的方式将其... 水体中重金属的污染对人类生产生活造成了重要影响。以Birnessite型二氧化锰纳米材料作为新型吸附剂,研究其对水中Pb^(2+)的吸附性能。首先,利用液相合成方法制备尺寸在200~900 nm之间的Birnessite型二氧化锰纳米花,通过超声的方式将其分散在含有Pb^(2+)的水体中,考查吸附过程中水体pH值、离子强度、材料尺寸、吸附时间和Pb^(2+)初始浓度对Birnessite型二氧化锰纳米花吸附Pb^(2+)的影响;同时,结合动力学模型和等温吸附曲线模型的拟合数据,分析材料吸附Pb^(2+)过程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制备的Birnessite型二氧化锰纳米花在pH值5~9之间的水中对Pb^(2+)均具有稳定的良好的吸附性能,最大吸附量可达300 mg·g^(-1);Birnessite型二氧化锰纳米花的尺寸越小其比表面积越大,吸附性能越好;同时在高离子强度下其仍保有80%左右的吸附能力。吸附动力学和等温吸附曲线拟合数据表明Birnessite型二氧化锰纳米花吸附水中Pb^(2+)的过程主要是单分子层均匀覆盖的化学吸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锰 纳米花 重金属吸附 吸附动力学 等温吸附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水基岩山区蓄水构造类型划分及其属性分析 被引量:9
17
作者 张福存 王新峰 +4 位作者 李伟 程旭学 韩双宝 潘晓东 龚磊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7-16,共10页
近十多年来,服务脱贫攻坚的基岩山区找水打井工作充分运用并丰富了蓄水构造理论,但缺乏对其类型的统一划分和属性的深入分析。以蓄水构造为理论指导,考虑地貌汇水、岩性赋水、构造控水等控制因素,以构造为主控因素,综合地形地貌、地层... 近十多年来,服务脱贫攻坚的基岩山区找水打井工作充分运用并丰富了蓄水构造理论,但缺乏对其类型的统一划分和属性的深入分析。以蓄水构造为理论指导,考虑地貌汇水、岩性赋水、构造控水等控制因素,以构造为主控因素,综合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和植被发育及开发利用实际价值等因素,系统总结划分出缺水基岩山区水平岩层、单斜、褶皱、断裂、接触、风化壳、复合、洞藏等8类20型35式蓄水构造,并借鉴、结合新构造控水理论和地下水系统理论分析总结不同尺度、不同类型蓄水构造的共性特征,从蓄水构造空间组合特征、边界水文地质性质、水动力条件、尺度效应、控水共生特征、开发利用实际价值等方面,提出了岩性与地质构造的相关性、透水与隔水的相对性、汇水与蓄水的平衡性、尺度与系统的统一性、形成与改造的继承性和规模与目的的匹配性等蓄水构造属性。研究成果细化完善了缺水基岩山区地下水蓄水构造类型划分,总结提炼了蓄水构造属性特征,深化了对蓄水构造概念内涵的理解与认识。既进一步推动了基岩山区水文地质学的研究,也可为缺水区找水定井提供参考,并指导缺水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找水打井 蓄水构造 蓄水构造属性 缺水山区 地下水勘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江平原建三江地下水位下降区地面形变监测、评估与预测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梦南 程旭学 +7 位作者 李志红 刘伟坡 崔虎群 魏世博 刘伟朋 刘江涛 李永利 陈卓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211-1217,共7页
三江平原地下水开采量随着水稻种植规模快速扩张而大幅增加,2021年水位相对1980年下降5~12 m,是否因此引发地面形变甚至地面沉降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采用二等水准测量方法和比拟法,分析研究了三江平原建三江垦区地下水位降落漏斗地面... 三江平原地下水开采量随着水稻种植规模快速扩张而大幅增加,2021年水位相对1980年下降5~12 m,是否因此引发地面形变甚至地面沉降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采用二等水准测量方法和比拟法,分析研究了三江平原建三江垦区地下水位降落漏斗地面形变现状与发展趋势及危险性。研究表明,研究区50个二等水准测量点2019—2021年连续3期测量数据对比发现,地表垂向形变量整体较小(最大-18.00 mm,平均变化速率-4.6 mm/a)。预测到2040年,地下水位降落漏斗中心水位埋深由2021年的19.88 m降至25 m左右,考虑到研究区“上粘下砂”的二元岩性结构,地下水位下降疏干的地层位于浅上部且厚度有限,地面沉降量仍较小,地质灾害发育程度弱、危险性小。本研究不仅回应了社会关切,也为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平原 建三江地区 地面形变 水文地质调查工程 民生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福山铜矿岩溶裂隙水充水矿井涌水量预测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铎 魏爱华 +1 位作者 贾磊 陈康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19-326,共8页
福山铜矿位于山东省烟台市,围岩主要是大理岩,岩溶裂隙水为矿床直接充水水源。在分析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岩溶发育特征和地下水流态的基础上,建立了地下水三维渗流模型,模型考虑了地下水在三个主渗流方向上的各向异性,将疏干巷道概化... 福山铜矿位于山东省烟台市,围岩主要是大理岩,岩溶裂隙水为矿床直接充水水源。在分析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岩溶发育特征和地下水流态的基础上,建立了地下水三维渗流模型,模型考虑了地下水在三个主渗流方向上的各向异性,将疏干巷道概化为排水沟,针对金属矿床开采水位降深大,边界流量随着降深的增大而增加,采用通用水头边界,随着降深的变化边界流入量依据水位值计算得到。利用群孔抽水试验资料和长期观测资料对模型进行识别和验证,最终对矿井疏干排水量和不同年份的正常涌水量进行预报,模拟结果为-80m、-200m、-300m、-400 m和-450 m水平平水年正常涌水量分别为7 500 m^3/d、14 060 m^3/d、28 070m^3/d、37 200m^3/d和41 600m^3/d。从岩溶发育特征和地下水流动特征看,在这类岩溶地区建立地下水三维渗流模型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山铜矿 岩溶裂隙水 渗流模型 矿井涌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紧实型GO/PVDF复合膜对有机染料的去除性能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朱振亚 白成玲 +1 位作者 王磊 孟晓荣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361-2369,共9页
采用氧化石墨烯(GO)改性PVDF膜,利用浸没沉淀相转化的方法制备了紧实型GO/PVDF复合膜,对膜的亲水性、纯水通量和表面Zeta电位等性能进行了考察,并选择罗丹明B和甲基橙分别代表正负电荷染料,对膜的吸附、脱附和截留性能进行了考察。结果... 采用氧化石墨烯(GO)改性PVDF膜,利用浸没沉淀相转化的方法制备了紧实型GO/PVDF复合膜,对膜的亲水性、纯水通量和表面Zeta电位等性能进行了考察,并选择罗丹明B和甲基橙分别代表正负电荷染料,对膜的吸附、脱附和截留性能进行了考察。结果显示,膜的纯水通量从45.10 L/(m^2 · h)增加到58.40 L/(m^2 · h)。GO含量为0.50%(质量)时(M2),膜的综合性能较优。GO/PVDF复合膜对罗丹明B的吸附效果较好,1.5 d之后,M0~M3的吸附量分别为1.02、1.24、1.79和1.49 mg/g。乙醇对罗丹明B的脱色率达到80%以上。膜对甲基橙的吸附效果较差,M2的吸附量仅为0.46 mg/g,0.10 mol/L HCl溶液对甲基橙脱色率达到86%以上。膜对两种染料的截留率均保持在57.60%和57.20%以上。为纳米材料改性有机膜的制备以及对有机染料的去除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偏氟乙烯 氧化石墨烯 染料 去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