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自定义分类标准的河北省地下水饮用水源地水质评价及变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吴初 唐克旺 张晓辉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16-119,160,共5页
河北省地下水面临着环境质量恶化的严重挑战,地下水水质及其适宜性评价是水源地饮水安全保障和可持续利用的基础。为了有针对性地开展河北省地下水饮用水源地水质评价及其变化特性,选取3期水质监测数据,利用熵加权水质指数法,自定义水... 河北省地下水面临着环境质量恶化的严重挑战,地下水水质及其适宜性评价是水源地饮水安全保障和可持续利用的基础。为了有针对性地开展河北省地下水饮用水源地水质评价及其变化特性,选取3期水质监测数据,利用熵加权水质指数法,自定义水质分类标准评价水源地地下水水质及其适用性。结果表明,水源地地下水呈弱碱性,12.4%样品存在一般化学指标超过Ⅲ类水限制,9.9%样品中硝酸盐和氟化物超过限制;自定义的水质分类标准显示91个水样被归类于Ⅲ类水,3个样品的熵加权水质指数值接近100;丰枯变化显示39个样品发生了水质类别变化,37个样品水质类别存在年际间变化;水样中TH、TDS、Na^(+)、SO_(4)^(2-)浓度升高是水源地水质变差的直接原因。研究结果可为提升河北省地下水饮用水源地管理水平和保障饮水安全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省 地下水水源地 水质评价 分类标准 熵加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晋东南地区冬小麦作物需水量特征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索岩松 张燕 白寅虎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0-155,共6页
为合理利用黄河流域的水资源,进一步优化晋东南地区冬小麦作物的灌溉制度,利用阳城县1960—2019年气象资料,分析了冬小麦各生育阶段需水量和降水量年际变化,以及典型灌溉年份(25%、50%、75%、95%保证率)两者的耦合性,计算了当地冬小麦... 为合理利用黄河流域的水资源,进一步优化晋东南地区冬小麦作物的灌溉制度,利用阳城县1960—2019年气象资料,分析了冬小麦各生育阶段需水量和降水量年际变化,以及典型灌溉年份(25%、50%、75%、95%保证率)两者的耦合性,计算了当地冬小麦的灌溉用水量。结果表明:近60 a来,晋东南地区冬小麦全生育期需水量气候倾向率为0.593 mm/(10 a),需水量多年均值为586.09 mm;降水量气候倾向率为9.827 mm/(10 a),降水量多年均值为213.66 mm;冬小麦在拔节—抽穗期需水量气候倾向率最大。4种典型灌溉年份(25%、50%、75%、95%保证率)下,冬小麦全生育期降水与需水的耦合度依次为0.43、0.33、0.28、0.18,自然降水均无法满足冬小麦生长对水分的需求,需补充灌溉水量依次为261.74、427.45、554.34、674.66 mm。其中,除保证率25%外抽穗—灌浆期需补充灌溉水量占比最大,应分别补充灌溉水量为116.87、142.55、171.54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作物需水 降水 补充灌溉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鱼类生存考虑的滹沱河生态流量研究
3
作者 姚云泽 赵子岳 张文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85-86,89,共3页
确立适宜的生态流量,对于维持滹沱河水生态系统健康,保障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采取适宜的生态流量保障生物在繁殖期生存,选择物理栖息地模拟法研究滹沱河生态流量。以麦穗鱼为指示物种,构建水动力模型和物理栖息地模型,对流... 确立适宜的生态流量,对于维持滹沱河水生态系统健康,保障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采取适宜的生态流量保障生物在繁殖期生存,选择物理栖息地模拟法研究滹沱河生态流量。以麦穗鱼为指示物种,构建水动力模型和物理栖息地模型,对流量(q)与麦穗鱼的加权可利用面积(WUA)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并绘制WUA-q曲线,根据曲线可知,当生态流量取值为22.5 m^(3)/s时,加权可利用面积达到最大,此时最适宜麦穗鱼生存。为了避免生态流量取值过大对供水造成影响,引入线性多目标规划理论,对生态流量的取值进行优化,最终确定麦穗鱼繁殖期生态流量取值为12.5 m^(3)/s较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流量 MIKE 21水动力模型 物理栖息地模型 滹沱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宁波市慈江健康评估
4
作者 沈伟丽 刘学应 +2 位作者 陈晓东 邓方方 王苑苑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6-229,共14页
水生态保护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当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有必要及时采取水生态修复措施保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本文以慈江为研究对象,针对慈江所处环境及指标相关性,建立包括水文、水质、形态、生物、... 水生态保护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当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有必要及时采取水生态修复措施保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本文以慈江为研究对象,针对慈江所处环境及指标相关性,建立包括水文、水质、形态、生物、社会服务、河流管理等6个方面的全方位河湖健康状态评估体系,对慈江进行全面健康评估。结果表明:慈江的健康赋分为77.218分,健康状况为“健康”,得分较低的主要有水质优劣程度、生态缓冲带指数、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表明慈江主要病害表现在缓冲带较窄、植被覆盖度较低,水质等级较低不满足功能区要求,水质指标波动起伏等。建议定期对慈江水资源健康状态进行评估,加强水资源管理,提高水质、水生物环境及水生态承载能力,增加缓冲带植被覆盖率,可为其他河流水生态健康评估及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评估 水资源 水生态保护 水生态修复 慈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平原小青龙河流域地表径流变化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赵伟 张文 +2 位作者 刘鹏 王海宁 贾新颖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5-27,6,共4页
为了解小青龙河流域地表径流变化特征,采用线性回归法、M-K检验法、双累计曲线法、典型年分析,法,分析了小青龙河流域径流深、降雨量、地下水位变化趋势、突变年份,并定量分析了降雨和地下水位对径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青龙河流域... 为了解小青龙河流域地表径流变化特征,采用线性回归法、M-K检验法、双累计曲线法、典型年分析,法,分析了小青龙河流域径流深、降雨量、地下水位变化趋势、突变年份,并定量分析了降雨和地下水位对径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青龙河流域降雨量变化不显著,径流深、地下水位减少显著,降雨径流关系、地下水位径流关系突变年份在1998年,突变期比基准期年径流深减少48.1 mm,降雨对径流减少的影响量为4.7 mm、贡献率为9.8%,平水年份地下水位变化对径流减少的影响量为42.4 mm、贡献率为88.1%,说明地下水位下降为平原地表径流衰减的主导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青龙河流域 双累计曲线法 降雨-径流关系 地下水位-径流关系 平原地表径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端气候事件对洞庭湖水文连通性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郑芳 李芳然 +4 位作者 甘义群 邵东岳 张茵 曹美晨 段天宇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7-79,共13页
为揭示洞庭湖近十几年水文连通性的变化特征并对其未来变化进行预测,研究极端气候事件在洞庭湖水文连通性变化中作出的贡献,使用水文连通性指数法、ETCCDI极端气候指数、Hurst指数以及数理统计分析方法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洞庭湖水... 为揭示洞庭湖近十几年水文连通性的变化特征并对其未来变化进行预测,研究极端气候事件在洞庭湖水文连通性变化中作出的贡献,使用水文连通性指数法、ETCCDI极端气候指数、Hurst指数以及数理统计分析方法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洞庭湖水文连通性整体呈现夏季>秋季>春季>冬季的特征,夏季、秋季、春季和冬季的整体连通性指数均值分别为0.95、0.88、0.81和0.63,且洞庭湖的水文连通性在近30年比较稳定;经持续性预测发现洞庭湖水文连通性Hurst指数均大于0.5,表示其在没有人类活动干扰的情况下会在未来呈延续下降的趋势;洞庭湖水文连通性指数随着水位增加逐渐增加且增速逐渐放缓,水位增加对其具有正向影响的边际递减效应;极端降水事件对洞庭湖水文连通性具有较为明显的正向影响,而极端气温事件对洞庭湖水文连通性影响作用较小。研究结果有助于充分认识洞庭湖水资源演变规律,对保障洞庭湖流域水资源安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庭湖 水文连通性 极端气候事件 持续性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应变速率下橡胶混凝土损伤本构模型 被引量:7
7
作者 王攀峰 曹玉贵 +1 位作者 邓晓光 李龙龙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912-1919,共8页
为获得低应变速率下橡胶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本文进行了不同应变速率下橡胶混凝土的轴压试验,分析了混凝土细骨料的橡胶颗粒体积替换率和应变速率对橡胶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应变速率的增加,橡胶混凝土的应力-应变关... 为获得低应变速率下橡胶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本文进行了不同应变速率下橡胶混凝土的轴压试验,分析了混凝土细骨料的橡胶颗粒体积替换率和应变速率对橡胶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应变速率的增加,橡胶混凝土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和抗压强度均呈现增大的趋势,橡胶混凝土初始损伤值呈现递减的趋势,但应变速率对橡胶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影响不显著。当应变速率从3.3×10^(-5)/s增加至3.3×10^(-3)/s时,橡胶体积替换率为0%、20%和30%的橡胶混凝土抗压强度分别增加了31%、24%、10%。当橡胶体积替换率率从0%变化到30%时,承受应变速率为3.3×10^(-5)/s、3.3×10^(-4)/s和3.3×10^(-3)/s的橡胶混凝土抗压强度分别减少了17%、15%、30%;橡胶混凝土的耗能随着加载速率的增加,整体呈现增大的趋势。最后基于试验数据建立了不同应变率下橡胶混凝土的损伤本构关系模型,并采用试验数据验证了新建立模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混凝土 应变速率 应力-应变曲线 峰值应力 峰值应变 损伤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江城市中小型闸控通江湖泊总磷变化特征及成因分析——以安庆市石塘湖为例 被引量:2
8
作者 任鹏 范中亚 +4 位作者 杨忠勇 朱士江 王文才 崔玉洁 和玉芳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359-1369,I0016,共12页
长江中下游沿江城郊闸控湖泊普遍面临总磷浓度偏高的现象,解析其总磷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驱动机制成为精准治理与修复此类湖泊前亟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本文基于安庆市沿江城郊中小型闸控湖泊——石塘湖实测气象降雨、水文、河湖水质等数... 长江中下游沿江城郊闸控湖泊普遍面临总磷浓度偏高的现象,解析其总磷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驱动机制成为精准治理与修复此类湖泊前亟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本文基于安庆市沿江城郊中小型闸控湖泊——石塘湖实测气象降雨、水文、河湖水质等数据,采用多因子相关性分析、变异系数法和主成分分析的方法,研究各指标因子与湖泊总磷浓度时空变化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1)湖泊水质呈现丰(58月)、平(34月和910月)、枯(11次年2月)水期聚类效果显著,但湖泊空间差异不明显;湖泊水质的季节性变化受总磷浓度变化控制,其他理化指标影响较弱。(2)高强度降雨和汛期闸站调度下的水动力变化决定污染物迁移速率,是导致湖泊总磷浓度在丰水期更容易受入湖河流输入影响而达到峰值的主要驱动因子。(3)高强度人类活动导致入湖河流季节性输入是石塘湖总磷上升的决定性因素,从单位土地利用类型产生单位总磷负荷来看,农业用地远大于城镇建设用地,林地和草地充当污染物进入湖泊的预前“汇”。因此,从治理策略和途径来看,可在控制外源输入的同时,适当调节闸站以减弱丰水期水动力强度,减少入湖河流总磷输入影响的同时,发挥湖泊营养盐的滞留净化能力。本文主要从人类活动导致的外源污染及闸站抽排调度角度分析沿江城郊闸控湖泊石塘湖总磷变化、影响因素及驱动机制,可以为此类城郊中小型沿江闸控型湖泊污染治理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磷 闸站调度 水动力 驱动机制 石塘湖 长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输水后青土湖绿洲植被覆盖度时空演变规律 被引量:4
9
作者 任光瑞 黄峰 +1 位作者 淳于训洲 闫明宇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7-70,104,共5页
由于多年生态输水,石羊河尾闾青土湖的生态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从植被覆盖度角度评估输水对青土湖绿洲的恢复效应,应用2019、2020年的无人机影像,通过面向对象的随机森林算法提取青土湖绿洲植被,利用2010~2020年Landsat卫星图像计算青... 由于多年生态输水,石羊河尾闾青土湖的生态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从植被覆盖度角度评估输水对青土湖绿洲的恢复效应,应用2019、2020年的无人机影像,通过面向对象的随机森林算法提取青土湖绿洲植被,利用2010~2020年Landsat卫星图像计算青土湖绿洲夏季I_(NDVI)图像,建立绿洲植被覆盖度和I_(NDVI)之间的关系函数,并利用关系函数对I_(NDVI)图像进行反演,得到2010~2020年夏季植被覆盖度,分析了青土湖绿洲植被覆盖度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2019、2020年绿洲植被覆盖面积分别为8.54、8.52 km;当I_(NDVI)位于区间(0.06,0.79)时,F_(FVC)随I_(NDVI)呈指数上升趋势;绿洲平均植被覆盖度增长至输水前的9.6倍,19.14 km^(2)的植被覆盖度得到改善;植被覆盖度时空演变特征明显,可分为快速增长阶段和波动稳定阶段。生态输水抬高了当地地下水水位,是促进植被恢复的关键因素。在目前的输水形势下,绿洲的生态水文过程达到动态平衡,植被覆盖度变化会保持波动稳定。研究结果可为青土湖绿洲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输水 I_(NDVI) 植被覆盖度 时空演变 青土湖绿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电站日调度驱动的支流振荡对支流水温垂向结构的影响
10
作者 闫金波 纪道斌 +3 位作者 杨忠勇 陶冶 和玉芳 崔玉洁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89-93,101,共6页
三峡电站日调度驱动的重力波对其支流动力过程造成显著影响,其中的高频水流波动会显著影响支流库湾的物质、能量等垂向扩散和输运过程,进而影响水华暴发等环境问题。基于三峡水库香溪河支流2021年蓄水期末的水动力及水温垂向结构监测数... 三峡电站日调度驱动的重力波对其支流动力过程造成显著影响,其中的高频水流波动会显著影响支流库湾的物质、能量等垂向扩散和输运过程,进而影响水华暴发等环境问题。基于三峡水库香溪河支流2021年蓄水期末的水动力及水温垂向结构监测数据,分析了三峡电站日调度驱动的支流库湾高频振荡对水温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三峡出库流量日波动驱动支流水位也呈日波动和高频波动特征,其中水位日波动振幅约0.3~0.5 m,高频水位波幅约0.04 m。库湾底层水温高频波动比中上层更加明显,与香溪河库湾水深从河口向上游逐渐变浅有关系。支流近底水温波动功率谱分析显示,香溪河湍流耗散速率(6.5×10^(-7) W/kg)明显高出一般水库的近底耗散率,表明水库调度驱动的水体高频波动导致较强的湍流发育和耗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量日调节 支流振荡 水温波动 功率谱分析 湍流耗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质勘探的某土石坝异常渗流问题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刘思若 郭博文 杨文润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3-146,共4页
针对目前土石坝渗流安全复核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有限元数值模拟和地质勘探结果相结合的分析方法。以黄河流域内某小型水库为例,采用该方法对其进行了渗流安全复核分析及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依据设计资料进行有限元分析,该水库渗... 针对目前土石坝渗流安全复核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有限元数值模拟和地质勘探结果相结合的分析方法。以黄河流域内某小型水库为例,采用该方法对其进行了渗流安全复核分析及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依据设计资料进行有限元分析,该水库渗流安全满足要求,但经现场勘察,水库存在异常渗流现象。通过对不同断面地质勘探结果进行分析,判定坝体上游防渗土工膜已失效,校核水位工况下下游坝坡最大渗透坡降已大于允许渗透坡降值,且下游坝坡渗流出逸点高程远高于贴坡排水体顶部高程。根据《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SL 258—2017),坝体渗流安全不满足规范要求,其渗流安全等级评定为C级。有限元数值模拟和地质勘探结果相结合的分析方法能有效弥补单纯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的不足,为同类土石坝渗流安全复核提供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石坝 数值模拟 地质勘探 渗流安全复核 安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塞式调流调压阀水力特性测试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延忠 耿运生 王志斌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45-1151,1158,共8页
为保证调流调压阀运行安全稳定,从阀门水力设计、安装高程确定及运行调度等方面提出阀门水力特性的优化措施。分析调流调压阀临界汽蚀系数及汽蚀装置系数确定方法,借鉴水轮机汽蚀力学判据的概念,推导出阀门安装高程的计算公式。采集在... 为保证调流调压阀运行安全稳定,从阀门水力设计、安装高程确定及运行调度等方面提出阀门水力特性的优化措施。分析调流调压阀临界汽蚀系数及汽蚀装置系数确定方法,借鉴水轮机汽蚀力学判据的概念,推导出阀门安装高程的计算公式。采集在线调流调压阀运行数据,绘制真机流量系数与开度特性曲线,对阀门水力设计进行验证和校核。结果表明:阀门开度大于45.3%时流量系数实测值与设计曲线基本一致,但在小开度段偏差稍大;现场试验过程中阀门运行平稳,噪声在90 dB(A)以下,振动幅度也在较小范围内,进一步验证了调流调压阀水力特性优化设计及安装高程确定方法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流调压阀 水力特性 汽蚀系数 安装高程 测试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