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MPAS融合降水产品对河北省“23·7”极端暴雨的表征能力分析
1
作者 杨荣芳 幺伦韬 +1 位作者 刘文忠 孔祥如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05-418,共14页
选取河北省2023年7月28~31日极端暴雨事件(简称“23·7”极端暴雨),采用相关系数、多种误差指标以及客观评分指标,综合解析中国区域高时空分辨率多源融合降水近实时实况分析产品(Chinese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Multi-sourc... 选取河北省2023年7月28~31日极端暴雨事件(简称“23·7”极端暴雨),采用相关系数、多种误差指标以及客观评分指标,综合解析中国区域高时空分辨率多源融合降水近实时实况分析产品(Chinese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Multi-source Merged Precipitation Analysis System,CMPAS)对河北省“23·7”极端暴雨的表征能力,研究发现:CMPAS融合降水数据对地面观测降水的表征能力较好,能较为准确地刻画地面降水强度、范围以及暴雨中心落区,且降水量级越大、落区越集中,刻画效果越好,但仍存在高估降水低值和低估降水高值的情况;CMPAS融合降水产品在低海拔、地势平坦地区的表征能力更好,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误差也随之增大。总体来说,CMPAS融合降水产品对于大雨及以下量级降水强度、落区以及暴雨中心落区的刻画较为精准。另外,在灾害性天气发生时,对于无法获取观测站点降水资料的地区,CMPAS融合降水产品可作为站点实况的有效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PAS融合降水产品 极端暴雨 误差指标 晴空准确率 TS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MCW技术在气象雷达中的应用及青藏高原云探测
2
作者 金龙 阮征 +2 位作者 葛润生 吴俊 齐锐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11,17,共7页
调频连续波技术(FMCW)探测气象目标具有测距测速精度高、测距盲区小、峰值功率低,系统动态范围大,灵敏度高等优势。文中给出了C波段调频连续波雷达(C-FMCW)探测原理、系统构成、微弱信号的定标以及相关微弱信号定标的解决方案。C-FMCW... 调频连续波技术(FMCW)探测气象目标具有测距测速精度高、测距盲区小、峰值功率低,系统动态范围大,灵敏度高等优势。文中给出了C波段调频连续波雷达(C-FMCW)探测原理、系统构成、微弱信号的定标以及相关微弱信号定标的解决方案。C-FMCW雷达于2014年7月和8月在西藏那曲地区开展了高原观测试验,文中给出了三类典型的高原降水云观测实例,揭示了高原降水云的结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波段调频连续波雷达 探测原理 雷达定量标校 青藏高原降水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SSD的螺栓缺陷检测算法
3
作者 宿景芳 杜金梦 +3 位作者 王震洲 于平平 王建超 张佳佳 《传感器与微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9-132,137,共5页
螺栓是输电线重要组件,针对航拍输电线巡检图像中螺栓尺寸小、背景复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SSD的螺栓缺陷检测算法。首先,将SSD骨干网络VGG-16替换为DenseNet并在其基础上,将GAM注意力机制融入DenseNet卷积层使模型更好地捕捉全... 螺栓是输电线重要组件,针对航拍输电线巡检图像中螺栓尺寸小、背景复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SSD的螺栓缺陷检测算法。首先,将SSD骨干网络VGG-16替换为DenseNet并在其基础上,将GAM注意力机制融入DenseNet卷积层使模型更好地捕捉全局信息;其次,将DenseNet过渡层的平均池化操作进行替换来加深网络层数,从而增强网络特征提取能力。此外,设计了一种多尺度特征层融合模块(IPANet),结合主干网络改进后的SSD网络模型,将网络结构中的底层视觉特征和高层语义特征有机结合,从而获得更多位置信息以解决螺栓尺度小的问题。最后,自主构建了航拍输电线螺栓数据集,并进行数据增强。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算法在自主构建数据集上mAP相比原SSD算法提升了2.79%,与其他主流算法比较,改进算法检测精度和检测速度均优于其他主流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陷检测 DenseNet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地区风廓线雷达组网的对流触发信号判别
4
作者 杨荣芳 郭建平 +5 位作者 孔凡超 孟德利 张震 郭晓冉 单昱峰 邓剑波 《气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249-1260,共12页
利用京津冀地区2023—2024年4—9月风廓线雷达资料,借助三角形中尺度组网反演了4 km以下关键动力参数廓线,分析了对流触发前动力场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对流触发前,动力场表现为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垂直上升运动特征。区域平均降水量... 利用京津冀地区2023—2024年4—9月风廓线雷达资料,借助三角形中尺度组网反演了4 km以下关键动力参数廓线,分析了对流触发前动力场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对流触发前,动力场表现为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垂直上升运动特征。区域平均降水量与对流层中低层辐合和上升运动整体上存在正滞后相关性。降水前30 min内,水平散度小于-5×10^(-5)s^(-1),1 km以下的辐合厚度加深,增强的正涡度和持续加强的辐合上升运动有利于对流发生。可将30 min内水平辐合强度持续大于50×10^(-5)s^(-1)作为对流触发信号判别指标。在统计的763次降水事件中,对流触发信号判别指标的有效识别降水事件准确率为72.3%,为定量分析京津冀地区对流早期预警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廓线雷达 对流触发 辐合上升 京津冀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气象设备实训平台通信系统设计 被引量:1
5
作者 幺伦韬 彭洁文 《电子测量技术》 2014年第8期136-139,共4页
为实现多类气象设备集中与1台计算机通信,并在要求使用原气象设备采集软件和降低通信布线复杂程度的条件下,设计了一种气象设备实训平台通信系统。设计采用RS232转以太网技术,在气象设备端将RS232协议数据转换为网络数据传输,在计算机... 为实现多类气象设备集中与1台计算机通信,并在要求使用原气象设备采集软件和降低通信布线复杂程度的条件下,设计了一种气象设备实训平台通信系统。设计采用RS232转以太网技术,在气象设备端将RS232协议数据转换为网络数据传输,在计算机端采用虚拟串口技术,将网络数据还原为RS232协议数据传输,并传送给各类气象设备采集软件。系统设计完成后,经性能测试和实际业务应用,设计满足气象设备实训平台的通信要求,达到了预期设计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设备 实训平台 通信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象计量自动化温度检定系统中的图像预处理研究
6
作者 张佳佳 孟宪罗 +1 位作者 蒋涛 刘宇 《图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52-355,共4页
针对气象计量自动化温度检定系统中图像噪声大、对比度不够等问题,在采用图像预处理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同态滤波的对比度受限自适应图像预处理方法。尝试中值滤波对红外图像进行去噪,保证噪声不被增强的前提下,利用同态滤波的原理,... 针对气象计量自动化温度检定系统中图像噪声大、对比度不够等问题,在采用图像预处理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同态滤波的对比度受限自适应图像预处理方法。尝试中值滤波对红外图像进行去噪,保证噪声不被增强的前提下,利用同态滤波的原理,对图像细节进行增强。但同态滤波依然存在图像特征点与非特征点在图像质量不高的情况下容易混淆的问题,对此采用限制对比度自适应直方图均衡的方法进一步调整图像的动态范围。通过仿真实验对此方法进行验证,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预处理 中值滤波 直方图均衡化 同态滤波 自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河北两次相似路径台风的湿位涡对比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何丽华 孔凡超 +2 位作者 李江波 梁如意 张维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5-70,共6页
利用常规的探空和地面资料以及NCEP/NCAR全球再分析资料,对9711号台风温妮和0509号台风麦莎的变性过程和影响河北暴雨过程的湿位涡场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温妮变性再加强过程是一个温带气旋强烈发展的过程,主要与高层湿位涡扰动下... 利用常规的探空和地面资料以及NCEP/NCAR全球再分析资料,对9711号台风温妮和0509号台风麦莎的变性过程和影响河北暴雨过程的湿位涡场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温妮变性再加强过程是一个温带气旋强烈发展的过程,主要与高层湿位涡扰动下传、热带气旋低压环流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关。而麦莎变性过程中,没有高层湿位涡扰动下传和热带气旋低压环流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无再加强过程。对流层中低层MPV1<0、MPV2>0区域对应暴雨区,对此类暴雨具有较好的指示意义;对流层高层高值湿位涡下传,有利于位势不稳定能量的储存和释放,使降水增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 暴雨 湿位涡 变性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智能气象站降雨观测对比试验 被引量:4
8
作者 王振超 陈雪娇 +2 位作者 刘姝 花家嘉 刘文忠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38-450,共13页
为了增强对微型(一体式)智能气象站(简称微智站)测雨性能的认识,2021年6—11月河北雄安新区气象局开展了不同测雨原理微智站的对比试验。分析表明:过程雨量不低于10 mm时,翻斗式微智站相对于标准站能够满足观测误差的控制要求,雷达式微... 为了增强对微型(一体式)智能气象站(简称微智站)测雨性能的认识,2021年6—11月河北雄安新区气象局开展了不同测雨原理微智站的对比试验。分析表明:过程雨量不低于10 mm时,翻斗式微智站相对于标准站能够满足观测误差的控制要求,雷达式微智站测值偏大,光电式和压电式微智站测值偏小;过程雨量小于10 mm时,翻斗式微智站和压电式微智站相对于标准站能够满足观测误差的控制要求,雷达式微智站测值偏大,光电式微智站测值偏小。在雨强方面,双翻斗式微智站适合降雨极大值观测,光电式微智站和压电式微智站降雨极大值测值偏小;微智站雨强累积占比大于95%的雨强为[0.3 mm·min^(-1),0.6 mm·min^(-1)],雨量累积占比大于50%的雨强为[0.1 mm·min^(-1),0.4 mm·min^(-1)]。雷达式微智站对降雨响应比较快。微智站雨量传感器的分辨力越精细,对细微降雨观测越有效,有效降雨率也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一体式)智能气象站 降雨特性 外场对比观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普勒雷达在农业气象观测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傅超 金龙 崔倩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 2020年第6期60-61,共2页
在短时、临近的天气预报中,相对于传统的气象雷达,多普勒天气雷达通过借助自身的实时回波对应的预测,以及实时反馈效果较好,因此被广泛使用,并且这也是农业气象观测的重要辅助手段之一,是做好农业地面气象观测工作的有效工具之一。本文... 在短时、临近的天气预报中,相对于传统的气象雷达,多普勒天气雷达通过借助自身的实时回波对应的预测,以及实时反馈效果较好,因此被广泛使用,并且这也是农业气象观测的重要辅助手段之一,是做好农业地面气象观测工作的有效工具之一。本文就是在此基础上,通过作者的亲身实践,探究了多普勒雷达实时回波在农业气象观测中的一些实际应用,希望可以为相关的农业气象研究工作者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普勒雷达 回波 农业气象 观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辐射计联合云雷达的相对湿度校正方法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婷 焦志敏 +4 位作者 茆佳佳 张雪芬 王彦霏 陈沛宇 金龙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51-563,共13页
基于中国气象局大气探测试验基地地基遥感垂直廓线系统中云雷达与微波辐射计同址观测的优势,使用2021年8月—2022年7月毫米波云雷达、探空数据,分析云雷达反射率因子与相对湿度特征关系,提出联合云雷达的微波辐射计相对湿度分段校正方法... 基于中国气象局大气探测试验基地地基遥感垂直廓线系统中云雷达与微波辐射计同址观测的优势,使用2021年8月—2022年7月毫米波云雷达、探空数据,分析云雷达反射率因子与相对湿度特征关系,提出联合云雷达的微波辐射计相对湿度分段校正方法,实现云区微波辐射计相对湿度实时校正,并利用2023年1—8月探空和2023年7—8月ERA5(ECMWF reanalysis version 5)逐小时再分析数据进行误差分析。结果表明:入云区的相对湿度与反射率因子间呈正相关关系,云区中段相对湿度近似饱和状态,出云区与入云区相对湿度随高度变化近似对称;层状云条件下校正后微波辐射计与探空和ERA5相对湿度的均方根误差比校正前分别减小7.99%和8.91%,偏差中位数绝对值分别减小12.62%和13.05%,且连续观测时次经校正后误差均减小,校正效果较好;对流云条件下校正效果也较好,但部分个例存在过度校正。因此,联合云雷达的相对湿度分段校正方法能够实现微波辐射计相对湿度廓线的连续实时校正,可提高有云条件下微波辐射计的观测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辐射计 毫米波云雷达 相对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基云雷达与FY-4A卫星云顶高度联合反演方法
11
作者 张婷 胡树贞 +4 位作者 陶法 赵培涛 刘文忠 马婷 印佳楠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59-867,共9页
基于地基毫米波云雷达与FY-4A卫星对云顶同步观测的特点,分析云雷达垂直顶空观测的云顶高度与FY-4A卫星AGRI载荷通道数据之间关系,提出了地基云雷达与FY-4A卫星云顶高度联合反演方法,实现云雷达安装点周边区域卫星云顶高度的融合反演,... 基于地基毫米波云雷达与FY-4A卫星对云顶同步观测的特点,分析云雷达垂直顶空观测的云顶高度与FY-4A卫星AGRI载荷通道数据之间关系,提出了地基云雷达与FY-4A卫星云顶高度联合反演方法,实现云雷达安装点周边区域卫星云顶高度的融合反演,并对反演结果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AGRI载荷的第11~14通道值与云雷达观测云顶高度呈线性相关,且卫星通道值与云雷达观测云顶高度比值呈现冬季最小、春秋季次之、夏季最大的季节性变化特点;星地融合反演云顶高度与云雷达观测云顶高度相关系数0.84,融合后比融合前均方根误差减小了0.7 km,提高了卫星云顶高度的反演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顶高度 FY-4A 毫米波云雷达 数据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20年全球总云量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88
12
作者 丁守国 赵春生 +1 位作者 石广玉 武春爱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70-677,705,共9页
利用ISCCP月平均云气候资料集的总云量资料,采用趋势分析的方法,得到1983年7月至2001年9月近20年来全球平均总云量的变化趋势,并分析云量变化的可能原因。近20年全球增温幅度加快,研究这期间云的变化,对气候研究和模拟具有重要的意义。... 利用ISCCP月平均云气候资料集的总云量资料,采用趋势分析的方法,得到1983年7月至2001年9月近20年来全球平均总云量的变化趋势,并分析云量变化的可能原因。近20年全球增温幅度加快,研究这期间云的变化,对气候研究和模拟具有重要的意义。结果表明:平均大气环流决定总云量的分布;全球平均总云量的变化趋势在20世纪80年代末发生逆转,即由增加转为减少;全球平均云量呈减少的变化趋势,2000年与1987年相比,减少量约占平均总云量的4%;从地理位置上看,云量的变化存在区域性差异,热带和中纬度地区的总云量减少较多,高纬度地区云量略有增加,其中南极大陆云量增加较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SCCP 总云量 气候变化 全球增温 量变 20世纪80年代 月平均 区域性差异 中纬度地区 高纬度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垂直运动对雷达估测降水的影响 被引量:11
13
作者 阮征 李淘 +2 位作者 金龙 李丰 葛润生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00-208,共9页
运用雷达反射率因子(Z)与降水强度(R)之间的关系定量估测降水,降水云体中的大气垂直运动(w_a)不可忽视。PARSIVEL激光雨滴谱仪(简称PARSIVEL)在获取雨滴粒径分布的同时可以从测量的雨滴下降速度分布中提取w_a,用于分析PARSIVEL高度上的... 运用雷达反射率因子(Z)与降水强度(R)之间的关系定量估测降水,降水云体中的大气垂直运动(w_a)不可忽视。PARSIVEL激光雨滴谱仪(简称PARSIVEL)在获取雨滴粒径分布的同时可以从测量的雨滴下降速度分布中提取w_a,用于分析PARSIVEL高度上的大气垂直运动对雷达Z估测降水强度影响。使用2014年5-6月华南季风降水观测试验期间广东阳江5次层状云、6次对流性降水过程中PARSIVEL数据分析大气垂直运动对定量估测降水影响,w_a对层状云和对流云降水强度影响范围分别为-0.18~1.05 mm·h^(-1)和-5.44~24.81 mm·h^(-1),相对影响值分别为-13.61%~13.99%~38.59%~25.92%。静止大气条件下,雷达估算降水Z-R关系式中系数A,b引起的层状云和对流云降水估测偏差平均分别为10.9%和25.5%。真实大气中雷达估测降水的偏差平均情况是层状云降水由于w_a的对消作用降低为9.2%,对流云降水则增加到51.2%。对流性降水中大气垂直运动对雷达估测降水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RSIVEL激光雨滴谱仪 大气垂直运动 雷达定量估测降水 Z-R关系 影响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觉文档图像的几何校正 被引量:10
14
作者 田学东 马兴杰 +1 位作者 韩磊 刘海博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3045-3047,共3页
在以数码相机等数字设备拍摄文档资料时,所拍摄的图像经常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几何变形,这种变形可能会导致识别软件中的版面分析和切分算法失效,从而使文档图像无法被识别。为了使普通的识别软件能够对数码相机等拍摄的文档图像进行识别,... 在以数码相机等数字设备拍摄文档资料时,所拍摄的图像经常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几何变形,这种变形可能会导致识别软件中的版面分析和切分算法失效,从而使文档图像无法被识别。为了使普通的识别软件能够对数码相机等拍摄的文档图像进行识别,有必要对其进行几何校正。根据几何变形产生的原因对其进行了分类,并针对不同种类的变形提出了相应的校正算法。实验结果证明该分类方法和相应校正算法都有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CR 视觉文档图像 几何变形 透视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城市高温的气候特征及城市化效应 被引量:16
15
作者 张国华 张江涛 +2 位作者 金晓青 关彦华 王丽荣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55-463,共9页
选取京津冀13个城市气象站点5—8月的日最高气温资料,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该区域城市高温日数的空间特征、年代际变化及跃变。采用城市站和城镇站对比方法,研究了京津冀不同区域高温的城市化效应。结论如下:(1)该区域城市高温日数的空间... 选取京津冀13个城市气象站点5—8月的日最高气温资料,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该区域城市高温日数的空间特征、年代际变化及跃变。采用城市站和城镇站对比方法,研究了京津冀不同区域高温的城市化效应。结论如下:(1)该区域城市高温日数的空间分布特征为,西南部存在一个高值中心,向东北方向递减,存在一个自石家庄市指向承德市的高值脊。(2)该区域城市高温日数的年代际变化为冀东北部城市1965—1998年是少高温期,1999—2010年是多高温期。冀西北部、冀中南部和京、津城市,1997—2010年是高温日最多时段,1960—1972年是次多时段,1973—1996年是最少时段。(3)冀东北部城市35℃以上高温日数,1991—1992年发生跃变,显著增加。冀中南部城市37℃以上高温日数,1996—1997年发生跃变,显著增加。北京市35℃以上高温日数,1995—1996年发生跃变,显著增加;37℃以上高温日数,1985—1986年发生跃变,显著增加。(4)冀西北部城市和冀中南部城市自1970年代开始,城市化效应逐步显现,并分别从1990年代和1980年代开始城市化效应增强。冀东北部城市和京、津两市的城市化效应近年并无增强趋势,而是小城镇的城市化效应在1990年代后期—2010年显现出来。其原因可能是城镇人口和建成面积的快速增长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 年代际变化 城市化效应 京津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FMCW雷达对江淮降水云零度层亮带探测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金龙 阮征 +2 位作者 葛润生 吴林林 戴秀勇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12-322,共11页
不同于体扫雷达探测降水系统,垂直指向雷达可探测降水云中粒子垂直演变的微物理过程。C波段调频连续波垂直指向雷达(C-FMCW)采用收发分置天线,数据垂直分辨率达15~30 m,时间分辨率达2~3 s,利用其2013年6—8月在安徽定远探测数据对降... 不同于体扫雷达探测降水系统,垂直指向雷达可探测降水云中粒子垂直演变的微物理过程。C波段调频连续波垂直指向雷达(C-FMCW)采用收发分置天线,数据垂直分辨率达15~30 m,时间分辨率达2~3 s,利用其2013年6—8月在安徽定远探测数据对降水云垂直结构特征及亮带中融化微物理过程进行研究。6次降水过程共计46 h中的39.1%数据具有清晰的亮带结构特征,期间降水占地面总降水量的15%;江淮雨季层状云、对流云和混合性降水系统中均出现零度层亮带,层状云中亮带长时间维持,对流降水系统移出后减弱阶段的亮带结构稳定,混合降水系统中的对流扰动加强冲破了亮带结构。以融化层中最大回波强度Z_p所在高度进行融化层的粒子碰并增长和破碎减弱分层分析,上半层融化过程主要表现为碰并增长,下半层则是粒子破碎减弱。剔除了介电常数、下降速度引起的粒子浓度改变影响后,层状云和对流降水后期的回波强度加强表明融化增长程度接近,后者略强,混合降水云的融化增长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MCW雷达 降水云分类 零度层亮带 融化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VD与SVM叠加算法在玻璃温度表图像识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佳佳 王贺 +2 位作者 刘宇 蒋涛 武春爱 《电子测量技术》 2015年第1期47-50,共4页
基于温度表图像受光线及角度影响模糊不清,提取液柱不便于精准识别的特征,提出一种把奇异值分解和支持向量机结合起来进行玻璃温度表图像识别的方法。随机选取100支不同型号,不同刻度的玻璃温度表图像作为训练样本,采用MATLAB 7.0对本... 基于温度表图像受光线及角度影响模糊不清,提取液柱不便于精准识别的特征,提出一种把奇异值分解和支持向量机结合起来进行玻璃温度表图像识别的方法。随机选取100支不同型号,不同刻度的玻璃温度表图像作为训练样本,采用MATLAB 7.0对本文方法进行了仿真实验。从仿真结果可以看出,随着样本数目的减小,文中提出的SVD与SVM组合的方法识别率降低较轻微,而小波+SVD和PCA的识别率则产生了明显的下降。因此,基于SVD与SVM叠加算法的温度表图像识别方法在处理液柱提取准确度问题时优势明显,解决传统识别方法普遍不能克服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奇异值分解 支持向量机 玻璃温度表 图像处理 小波变换 二叉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水回波谱参数估算雨滴谱参数的算法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阮征 刘褚燚 +1 位作者 马建立 金龙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19-1028,共10页
地基遥感雷达反演云中降水参数有助于认识降水云微物理过程,本文提出一种直接由垂直指向雷达回波谱参数估算雨滴谱参数的方法;当雨滴谱满足Gamma函数分布时,联合雷达气象方程、雨滴下降末速度与雨滴直径关系,建立雷达降水回波谱参数反... 地基遥感雷达反演云中降水参数有助于认识降水云微物理过程,本文提出一种直接由垂直指向雷达回波谱参数估算雨滴谱参数的方法;当雨滴谱满足Gamma函数分布时,联合雷达气象方程、雨滴下降末速度与雨滴直径关系,建立雷达降水回波谱参数反演雨滴谱参数的方程组,采用隐函数显化和级数展开进行方程求解,得到雨滴谱参数估算结果。用正演方法建立检验数据库,使用平均相对误差平均值对近似求解的雨滴谱参数精度进行检验,截距参数为0.83%、斜率参数为3.04%、形状参数为13.60%。对2012年7月22-23日云南腾冲的1320 M Hz雷达垂直波束探测降水回波谱参数进行了雨滴谱参数估算,并与地面激光雨滴谱仪获取的雨滴谱参数进行了比较,两者的平均粒径基本相同。使用风廓线雷达等垂直探测雷达回波谱参数估算雨滴谱参数的方法适用于稳定层状降水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探测雷达 降水回波谱参数 雨滴谱参数 GAMMA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樽海鞘群算法优化K-Means的小麦覆盖度提取方法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向 李月凤 +1 位作者 王震洲 张佳佳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56-367,共12页
针对K-Means算法对初始聚类中心的依赖性较高,容易出现局部最优停滞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樽海鞘群算法优化K-Means的小麦覆盖度提取算法。首先,将小麦图像转换到HSV色彩空间;然后,用改进樽海鞘群算法进行全局寻优,以获得全局最优值作为K-... 针对K-Means算法对初始聚类中心的依赖性较高,容易出现局部最优停滞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樽海鞘群算法优化K-Means的小麦覆盖度提取算法。首先,将小麦图像转换到HSV色彩空间;然后,用改进樽海鞘群算法进行全局寻优,以获得全局最优值作为K-Means算法的初始聚类中心,接着运用K-Means算法进行局部寻优,直到迭代完成;最终,输出经过分割的小麦图像。为了评估算法性能,使用12个基准函数对ISSA及其他智能优化算法进行对比测试,同时将改进樽海鞘群算法优化K-Means应用于小麦覆盖度提取。结果表明,ISSA算法在优化精度和收敛速度上均超越其他算法,鲁棒性也得到了显著提高。与其他算法相比,ISSA-K算法分割后的小麦图像纹理比较清晰,效果更佳,同时具有更加高效的优势,可用于小麦覆盖度的提取,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K-MEANS 改进樽海鞘群算法 HSV色彩空间 图像分割 小麦覆盖度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次冷锋云系的宏微观物理特征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孟宪罗 汤达章 +5 位作者 郭金平 裴宇杰 赵娜 秦彦硕 段宇辉 赵利品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6期539-548,共10页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自动站资料、卫星云图、CINRAD-SA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以及NCEP再分析资料,结合飞行探测数据,对影响2011年4月17日河北抚宁县森林大火的一次冷锋云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宏观分析,过程降水的水汽仅来自冷锋自身所携...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自动站资料、卫星云图、CINRAD-SA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以及NCEP再分析资料,结合飞行探测数据,对影响2011年4月17日河北抚宁县森林大火的一次冷锋云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宏观分析,过程降水的水汽仅来自冷锋自身所携带的微弱水汽,水汽辐合值较小,不利降水;2)微观分析,冷锋层状云系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存在较薄的过冷水云区,小粒子数浓度大于20cm-3的云区占一定比例.飞机催化作业后,雷达回波强度增强,CAS(云气溶胶粒子探头)探测的小粒子数浓度、云含水量及粒子平均直径均有明显变化,说明该次冷锋云系有一定的增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锋 层状云 增雨潜力 过冷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