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气温变化研究最新进展 被引量:612
1
作者 任国玉 初子莹 +15 位作者 周雅清 徐铭志 王颖 唐国利 翟盘茂 邵雪梅 张爱英 陈正洪 郭军 刘洪滨 周江兴 赵宗慈 张莉 白虎志 刘学峰 唐红玉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01-716,共16页
总结了“十五”攻关课题有关中国温度变化研究的若干进展。在资料质量控制和序列非均一性检验及订正的基础上,更新了中国地面近50年、100年和1000年气温序列。研究表明,不论是近54年还是近100年全国年平均地面气温升高趋势一般比原来分... 总结了“十五”攻关课题有关中国温度变化研究的若干进展。在资料质量控制和序列非均一性检验及订正的基础上,更新了中国地面近50年、100年和1000年气温序列。研究表明,不论是近54年还是近100年全国年平均地面气温升高趋势一般比原来分析结果表明的要强,分别达到0·25℃/10a和0·08℃/10a。中国现代增暖最明显的地区包括东北、华北、西北和青藏高原北部,最显著的季节在冬季和春季。近50多年中国近地面气候变暖主要是平均最低气温明显上升的结果,全国范围内极端最低气温也显著升高,而极端最高气温升高不多。中国与温度相关的极端气候事件强度和频率一般呈降低趋势或稳定态势。研究发现,城市化因素对中国地面平均气温记录具有显著影响,但在现有的全国和区域平均温度变化分析中一般没有考虑,因此需要在将来的研究中给予密切关注。在增温明显的华北地区,1961~2000年间城市化引起的年平均气温增加值达到0·44℃,占全部增温的38%,城市化引起的增温速率为0·11℃/10a。中国其他地区的增温趋势中也或多或少反映出增强的城市热岛效应影响。20世纪60年代初以来中国对流层中下层温度变化趋势不明显,仅为0·05℃/10a,比地面气温变化小一个量级;对流层上层和平流层底层年平均温度呈明显下降趋势,变化速率分别为-0·17℃/10a和-0·22℃/10a;整个对流层平均温度呈微弱下降趋势。中国对流层温度与地面气温变化趋势存在明显的差异,但这种差异在20世纪80年代初以后趋于减小。近千年来中国地面气温变化史上可能确存在“中世纪温暖期”和“小冰期”等特征性气候阶段,但“中世纪温暖期”的温暖程度似乎没有过去认为的那样明显。从全国范围看,11世纪末和13世纪中的温暖程度可能均超过了20世纪30~40年代暖期,表明20世纪的增暖可能并非史无前例。中国20世纪气候增暖的原因目前还不能给出明确回答。一些迹象表明,人类活动可能已经对中国的地面气温变化产生了影响,但太阳活动及气候系统内部的低频振动对现代气候变暖可能也具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温变化 城市化影响 高空温度 中世纪温暖期 中国大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富士苹果生态适宜栽培区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李保国 郭素平 +3 位作者 齐国辉 杨彬云 谷永利 崔惠英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8-80,共3页
选河北(内邱、顺平、承德、遵化)、山东(泰安、烟台)、陕西(白水)、河南(济源、洛阳)等红富士苹果的不同栽培区,采集果实测定主要品质指标,同时,收集当地的生态环境数据,建立了红富士苹果生态适宜栽培区的评价方程;经过评价分析认为,从... 选河北(内邱、顺平、承德、遵化)、山东(泰安、烟台)、陕西(白水)、河南(济源、洛阳)等红富士苹果的不同栽培区,采集果实测定主要品质指标,同时,收集当地的生态环境数据,建立了红富士苹果生态适宜栽培区的评价方程;经过评价分析认为,从综合适宜指数看,以陕西白水为最适宜,适宜指数大于100,河北内邱为次适宜区,适宜指数大于80,山东烟台、山东泰安、河北顺平为适宜区,适宜指数大于50,河北遵化为较适宜区,适宜指数大于0,河北承德、河南济源为不适宜区,适宜指数小于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富士 苹果 生态适宜栽培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套冰晶核化参数化方案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史湘军 朱寿鹏 +3 位作者 智协飞 杜康云 刘庆爱 王琳玮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81-192,共12页
基于大气模式CAM5对比分析了三套基于物理过程发展而来的冰晶核化参数化方案,包括BN方案、KL方案和CAM5自带的LP方案。针对三个方案的离线测试结果表明,由LP和BN方案计算得出的冰晶数浓度随硫酸盐溶液滴的数浓度增加而明显增加,而KL方... 基于大气模式CAM5对比分析了三套基于物理过程发展而来的冰晶核化参数化方案,包括BN方案、KL方案和CAM5自带的LP方案。针对三个方案的离线测试结果表明,由LP和BN方案计算得出的冰晶数浓度随硫酸盐溶液滴的数浓度增加而明显增加,而KL方案对硫酸盐溶液滴的数浓度不敏感;CAM5模拟结果显示,这三套方案得出的云辐射强迫、冰晶数浓度及其概率分布非常相似,基本上都接近观测。但是,使用KL方案得出的全球平均云长波辐射强迫从工业革命前到当代增加0.05 W·m^(-2),明显低于LP方案的0.36 W·m^(-2)和BN方案的0.33 W·m^(-2);由此可见,选择哪个冰晶核化参数化方案不会明显影响模式对冰云的模拟性能,但对评估人为产生气溶胶的间接效应可能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晶核化 参数化方案 气候模式 气溶胶间接效应 对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