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北省小麦主要病害种类及地域分布 被引量:14
1
作者 曹克强 唐铁朝 +3 位作者 石文川 李冬梅 姜京宇 张书敏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57-61,共5页
通过对河北省麦区进行问卷调查和现场普查 ,初步归纳了河北省小麦主要病害种类 ,根据气候因素和土壤类型 ,对小麦叶锈病、白粉病、纹枯病、根腐病和赤霉病等的地域分布做了聚类分析。指出了病害的不同发生区域及病害的危害特点。此外 ,... 通过对河北省麦区进行问卷调查和现场普查 ,初步归纳了河北省小麦主要病害种类 ,根据气候因素和土壤类型 ,对小麦叶锈病、白粉病、纹枯病、根腐病和赤霉病等的地域分布做了聚类分析。指出了病害的不同发生区域及病害的危害特点。此外 ,还对病害的发生趋势进行了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病害 预测预报 综合治理 种类 地域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小麦品种(系)与河北省小麦白粉菌相互作用初报 被引量:3
2
作者 郭爱国 刘国胜 +3 位作者 张凤国 朱之堉 王贺军 张书敏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113-114,共2页
在国家“六五”和“七五”期间,河北农大植保系锈病组利用生物间遗传学的原理和方法先后研究了河北、北京、新疆、甘肃、陕西、山东和山西等省(市)的小麦品种与本省小麦叶诱菌的相互作用。
关键词 小麦 品种 白粉菌 抗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皿蛛一新记录种记述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枢强 朱明生 +3 位作者 张维生 刘在徐 单文荣 王赐芳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7年第2期67-68,共2页
本文记述了河北省皿蛛科微蛛亚科一新记录种:淀江葡蛛Loghommayodoensisoi,1960。
关键词 淀江冠蛛 河北 皿蛛科 微珠亚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中南部夏玉米顶尖腐烂病的发生和防治 被引量:1
4
作者 苗洪芹 孔令晓 +4 位作者 屈振刚 张小风 杨彦杰 张书敏 张金林 《河北农业科技》 2006年第9期18-19,共2页
前不久,河北省三大学会组织专家组对河北省中南部的玉米病虫害进行了考察,发现了玉米顶尖腐烂病这一2005年以来的新问题。该病害引起了河北省植保科研单位和推广系统的高度关注,农民朋友对防治方法有迫切的需求。为此,《河北农业科技》... 前不久,河北省三大学会组织专家组对河北省中南部的玉米病虫害进行了考察,发现了玉米顶尖腐烂病这一2005年以来的新问题。该病害引起了河北省植保科研单位和推广系统的高度关注,农民朋友对防治方法有迫切的需求。为此,《河北农业科技》特约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保专家苗洪芹等同志撰写了此文,就该病症状表现、发病特点、病因分析及应急防治措施做综合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治方法 河北 腐烂病 夏玉米 中南部 顶尖 《河北农业科技》 玉米病虫害 农林科学院 学会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纹枯病正威胁河北省粮食生产加快纹枯病研究迫在眉睫 被引量:5
5
作者 董志平 姜京宇 高立起 《河北农业科学》 2001年第1期17-21,共5页
纹枯病是河北省一种新病害,严重威胁着小麦、玉米、谷子等主要粮食作物的生产。由于该病菌寄主范围极广,菌核产生量大、存活力强,再加上该病易侵染茎秆,引起倒伏,大大增加了研究和防治难度。政府应投入资金,组织力量广泛开展多方协作,... 纹枯病是河北省一种新病害,严重威胁着小麦、玉米、谷子等主要粮食作物的生产。由于该病菌寄主范围极广,菌核产生量大、存活力强,再加上该病易侵染茎秆,引起倒伏,大大增加了研究和防治难度。政府应投入资金,组织力量广泛开展多方协作,联合攻关研究,避免纹枯病的流行为害,保证河北省粮食生产的稳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 粮食作物 纹枯病 发生特点 综合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小麦白粉病发生程度的中期预测 被引量:7
6
作者 李秀芹 姜京宇 刘翠平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0-12,共3页
根据全省10个县(市)9a的历史资料进行归纳总结,提出小麦白粉病流行结构模型,利用3月下旬至4月中旬的气象因子(降雨量、雨日、平均相对湿度)实况值,用判别分析的方法,对当年小麦白粉病发生程度进行中期预测,经1993~... 根据全省10个县(市)9a的历史资料进行归纳总结,提出小麦白粉病流行结构模型,利用3月下旬至4月中旬的气象因子(降雨量、雨日、平均相对湿度)实况值,用判别分析的方法,对当年小麦白粉病发生程度进行中期预测,经1993~1994年的应用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白粉病 发生程度 中期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九九三年河北省棉铃虫发生与防治 被引量:1
7
作者 魏义章 王贺军 唐铁朝 《河北农业科学》 1994年第1期30-32,共3页
我省继1992年棉铃虫暴发成灾之后,1993年持续发生严重。发生程度接近或超过 1992年。面对棉铃虫的严重发生,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对棉花生产和棉铃虫防治工作的指示精神,在省委、省政府和农业部的领导下。
关键词 棉花 棉铃虫 发生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第五代棉铃虫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2
8
作者 杨海珍 李永山 王书魁 《河北农业科学》 1995年第2期27-28,共2页
棉铃虫是棉花的主要害虫。常年在我省一年发生四代,进入1992年以来,出现了第五代棉铃虫,它虽然发生较晚,却对夏播及晚播棉花危害严重。据1994年调查,因五代棉铃虫危害,棉花减产达9.4~17.1%,成了棉花生产一大问题。为此,从1993年开始,... 棉铃虫是棉花的主要害虫。常年在我省一年发生四代,进入1992年以来,出现了第五代棉铃虫,它虽然发生较晚,却对夏播及晚播棉花危害严重。据1994年调查,因五代棉铃虫危害,棉花减产达9.4~17.1%,成了棉花生产一大问题。为此,从1993年开始,我们连续两年在邯郸市部分县进行调查研究,初步摸清了第五代棉铃虫发生规律,为防治工作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铃虫 第五代 发生规律 防治 河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近年发生较严重的病虫害及控制对策
9
作者 王贺军 张国宝 +2 位作者 邸贵田 杨世铭 曹杏萱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S1期79-80,共2页
随着我省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农业生态环境不断地发生变化,农作物病虫种群结构亦在不断地发生新的变化。为此,1989年,我们组织科研、教学、生产部门的专家教授,对我省近年来新上升危害的病虫进行了多次考察会诊。明确了病虫种类,提出了初... 随着我省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农业生态环境不断地发生变化,农作物病虫种群结构亦在不断地发生新的变化。为此,1989年,我们组织科研、教学、生产部门的专家教授,对我省近年来新上升危害的病虫进行了多次考察会诊。明确了病虫种类,提出了初步控制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病虫 病虫种类 农业生态环境 种群结构 种植业结构 生产部门 小麦黄矮病 黄瓜黑星病 麦茎谷蛾 检疫性病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棉铃虫猖獗为害原因及其防治对策
10
作者 张维生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44-45,共2页
近年来,河北广大棉区棉铃虫发生为害日益严重,是当前棉花生产中反应最强烈,要求解决最迫切的问题之一。因此分析棉铃虫猖獗发生原因,探讨其防治对策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 棉花 棉铃虫 为害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保护地蔬菜生产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11
作者 杨海珍 李永山 《蔬菜》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35-36,共2页
河北省保护地蔬菜生产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河北省植保总站杨海珍,李永山为尽快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改善城乡的菜篮子供应,摸清我省保护地蔬菜生产的现状与问题,1993年10~12月份,我们对全省保护地种植发展较快的54个... 河北省保护地蔬菜生产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河北省植保总站杨海珍,李永山为尽快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改善城乡的菜篮子供应,摸清我省保护地蔬菜生产的现状与问题,1993年10~12月份,我们对全省保护地种植发展较快的54个县(市)240个重点户,就保护地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 温室 发展 河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2001年农业主要病虫害发生趋势
12
《河北农业科技》 2001年第4期25-26,共2页
根据各市植保站及区域测报站的田间调查结果,结合历史资料统计分析,参照2000年气象实况及未来天气预报,2001年农作物主要病虫害发生趋势如下:
关键词 河北 2001年 农业病虫害 发生趋势 小麦 棉花 蔬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棉铃虫猖獗原因及对策
13
作者 张维生 《河北农业科技》 1992年第5期18-19,共2页
近年来,河北广大棉区棉铃虫发生日趋严重,不少地区增加农药浓度和施用次数,并采取人工捉虫形成“人虫大战”。“虫子治不住,除虫费用高”严重挫伤了棉农的植棉积极性,也是当前棉花生产中急需解决的迫切问题之一,因此,分析棉铃虫猖獗原因... 近年来,河北广大棉区棉铃虫发生日趋严重,不少地区增加农药浓度和施用次数,并采取人工捉虫形成“人虫大战”。“虫子治不住,除虫费用高”严重挫伤了棉农的植棉积极性,也是当前棉花生产中急需解决的迫切问题之一,因此,分析棉铃虫猖獗原因,探讨防治对策十分必要。一、危害 1989年以来,河北省棉铃虫的发生均属中偏重,局部大发生,特别是三、四代棉铃虫严重发生,给生产带来巨大威胁。棉铃虫发生特点是卵量大、孵化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棉铃虫 害虫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九九二年河北省主要农作物病虫害发生趋势展望
14
《河北农业科技》 1992年第2期22-22,共1页
根据各地县主要病虫害越冬基数调查,结合历年资料及天气预报等进行综合分析:预报我省1992年农作物主要病虫害发生趋势为中等或中偏重发生。其中,小麦白粉病、麦蚜、小麦吸浆虫、二代棉铃虫,土蝗为中偏重局部大发生;棉花苗蚜、杂谷螟虫... 根据各地县主要病虫害越冬基数调查,结合历年资料及天气预报等进行综合分析:预报我省1992年农作物主要病虫害发生趋势为中等或中偏重发生。其中,小麦白粉病、麦蚜、小麦吸浆虫、二代棉铃虫,土蝗为中偏重局部大发生;棉花苗蚜、杂谷螟虫、地下害虫、飞蝗为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各种病虫、草、鼠害发生面积可达3.5亿亩次,应防治面积1.5—2.0亿亩次。为此,各地应立足抗灾保产,做好思想物质准备,力争把病虫、草、鼠害的危害损失控制到最低限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 病虫害 河北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小麦白粉病流行的气象指标研究 被引量:20
15
作者 姚树然 李春强 +2 位作者 霍治国 董占强 王贵生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8-43,共6页
以河北省中南部小麦白粉病发生较重的麦区为例,利用白粉病观测资料与区域病情调查资料和气象资料,采用合成分析法、秩和检验法进行了小麦白粉病关键气象影响因子的筛选和预测因子临界值的确定;建立了预测因子指标。基于灾变规律关键时方... 以河北省中南部小麦白粉病发生较重的麦区为例,利用白粉病观测资料与区域病情调查资料和气象资料,采用合成分析法、秩和检验法进行了小麦白粉病关键气象影响因子的筛选和预测因子临界值的确定;建立了预测因子指标。基于灾变规律关键时方法,建立了白粉病发生程度的预测指标模型,并对区域小麦白粉病年度发生程度进行了拟合、外延预报。结果表明,10年拟合预报中仅有1年偏差1个等级;2年外延预报结果与实际发生情况完全一致。对1995-2007年,白粉病轻度发生年份的预测准确率为100%,流行年份的预测准确率为83%,模型的总预测准确率达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白粉病 气象指标 预报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丝黑穗病菌冬孢子生物学特性的研究Ⅰ 被引量:14
16
作者 康绍兰 李兴红 +4 位作者 乔秀娟 张国保 马跃辉 韩福才 陈柏柱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78-84,共7页
玉米丝黑穗病菌冬孢子用清水浸2d,再用0.05mol/L盐酸处理6h、12h的能显著的促进冬孢子的萌发,萌发率为64%和58%;对照仅为26.3%,0.4mol/L,0.6mol/L,0.8mol/L,lmol/L的... 玉米丝黑穗病菌冬孢子用清水浸2d,再用0.05mol/L盐酸处理6h、12h的能显著的促进冬孢子的萌发,萌发率为64%和58%;对照仅为26.3%,0.4mol/L,0.6mol/L,0.8mol/L,lmol/L的盐酸处理6h、12h、24h、48h显著地抑制冬孢子的萌发、萌发率为0;0.05mol/L盐酸予处理6h、12h、24h、48h对冬孢子的萌发无影响。不同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予处理不同时间对冬孢子的萌发均有抑制作用。以天门冬氨酸、吲跺乙酸为培养液,以质量分数0.1%的抗坏血酸为培养液的冬孢于萌发率最高,为61.2%.冬孢子在不同的抗感玉米材料及植株的各器官上其萌发率有显著差异,感病材料“京黄417”(32.96%),抗病材料MO17(4.4%)、胚芽鞘(47.2%),根(1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丝黑穗病菌 冬孢子 萌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来入侵植物黄顶菊的化感作用初步研究 被引量:23
17
作者 许文超 徐娇 +2 位作者 陶哺 袁文龙 张金林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3-67,共5页
为明确黄顶菊对其他植物的化感作用,利用黄顶菊茎叶的不同提取物对几种植物的生长影响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黄顶菊茎叶水提物对玉米、小麦、棉花、大豆、花生、马唐和反枝苋都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以对棉花的化感效应最强,... 为明确黄顶菊对其他植物的化感作用,利用黄顶菊茎叶的不同提取物对几种植物的生长影响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黄顶菊茎叶水提物对玉米、小麦、棉花、大豆、花生、马唐和反枝苋都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以对棉花的化感效应最强,在其浓度为0.2 g/mL时,对根长和茎长的化感指数分别为-0.85和-0.88,而该水提物对水稻的生长则表现为促进作用。黄顶菊茎叶的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丙酮和乙醇的提取物,对几种植物的化感效应要高于水提物,其中以丙酮提取物的化感效应最强。利用重结晶法从黄顶菊茎叶的丙酮提取物中得到了一个具有除草活性的物质,该物质的熔点为192.5℃~193.5℃,最大吸收波长为220 nm,初步判断该化合物是一种碱性有机物,该物质在浓度为1000,500,100,50 mg/L时,对马唐,反枝苋生长均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顶菊 化感作用 除草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粗缩病的流行因素与预测模型 被引量:19
18
作者 苗洪芹 陈巽祯 +3 位作者 曹克强 杨彦杰 李双月 邸垫平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60-64,共5页
通过对1977—1984年辛集试验基地调查数据的整理和对此期间3-6月份平均、最高、最低温度以及月降雨量和降雨次数等29个变量与病株率的相关性和相关程度的逐步回归分析,表明:5月份降雨量、5月份降雨次数和3-4月份平均最高温度、越冬代灰... 通过对1977—1984年辛集试验基地调查数据的整理和对此期间3-6月份平均、最高、最低温度以及月降雨量和降雨次数等29个变量与病株率的相关性和相关程度的逐步回归分析,表明:5月份降雨量、5月份降雨次数和3-4月份平均最高温度、越冬代灰飞虱的虫量、带毒率和麦田绿矮病株率为影响玉米粗缩病发生流行的主要因素。本文建立了以越冬代灰飞虱虫量V1、带毒率V2和5月份降雨量V18为测报因子的2个玉米粗缩病的预测预报模型:①Y=0.692+0.93V1+0.314V2+0.059V18,②Y=0.263+1.10V1+0.069V18。经用1996—1999年的试验和气象数据进行检验,准确率均达75%以上。因此,2个模型均可用于河北省中南部玉米粗缩病的预测预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粗缩病 流行因素 预测模型 降雨量 降雨次数 病株率 逐步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丝黑穗病菌对玉米叶片的侵染过程 被引量:11
19
作者 康绍兰 李兴红 +2 位作者 郭华强 张国保 马跃辉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128-129,共2页
玉米丝黑穗病菌对玉米叶片的侵染过程康绍兰,李兴红,郭华强(河北农业大学植保系.保定071001)张国保,马跃辉(河北省植保总站,石家庄050000)关键词玉米;丝黑穗病菌;叶片侵染TheInfectionofSpha... 玉米丝黑穗病菌对玉米叶片的侵染过程康绍兰,李兴红,郭华强(河北农业大学植保系.保定071001)张国保,马跃辉(河北省植保总站,石家庄050000)关键词玉米;丝黑穗病菌;叶片侵染TheInfectionofSphacelothecaReilia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丝黑穗病菌 叶片 侵染 线黑穗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粗缩病猖獗流行因素及控制技术研究简报 被引量:10
20
作者 邸垫平 苗洪芹 +3 位作者 李双悦 路银贵 杨彦杰 陈巽祯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77-79,共3页
关键词 控制技术 玉米 粗缩病 流行因素 防治 种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