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棉花早熟高产优质抗逆适于机械化新品种创新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吴立强 王省芬 +12 位作者 张艳 柯会锋 刘素娟 李志坤 徐东永 杨君 孙正文 谷淇深 陈斌 王红这 卢怀玉 张桂寅 马峙英 《北方农业学报》 2023年第6期1-9,共9页
针对棉花生产管理机械化、轻简化的迫切需求和品种株型、早熟性、产量、纤维品质、抗病性协同改良提升的育种难题,开展了早熟、高产、优质、适于机械化新品种培育和配套技术研究。创新地提出“两改两增四选择”早熟、耐密植、抗倒伏、... 针对棉花生产管理机械化、轻简化的迫切需求和品种株型、早熟性、产量、纤维品质、抗病性协同改良提升的育种难题,开展了早熟、高产、优质、适于机械化新品种培育和配套技术研究。创新地提出“两改两增四选择”早熟、耐密植、抗倒伏、适于机械化的育种技术,创制了10份优异育种亲本材料;发掘出开花期,黄萎病抗性,棉铃重、衣分等产量,纤维长度、强度等品质共14个性状SNP位点633个;开发出可用于纤维品质、黄萎病抗性育种选择的低成本、高通量KASP标记26个;发现调控早熟性、品质、抗逆性、发芽出苗快慢的关键基因12个,并揭示其在不同品种中的表达规律;利用创新的亲本材料、育种技术和开发的分子标记,育成了冀农大23号、冀农大棉24号、冀农大棉25号、冀农大36号具不同特点适于机械化的早熟、高产、优质棉花新品种,在株型紧凑、早熟、吐絮集中等机采特性改良及其与高产、优质、抗病协同提升方面取得新突破;研究创建了新品种机采模式种植下“一穴一粒机播、扩群体增铃数、全化控免整枝、棉田集中采收”轻简省工高效配套技术,科企用相结合,建立了代表性强、覆盖面广、带动力大的示范基地,引领新品种大面积生产应用,每公顷增收2700~3000元、省工60~75个,节本增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新品种 早熟 高产 优质 适于机械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