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VIGS技术在棉花全生长周期中的应用拓展研究
1
作者 丁若羲 豆硕 +6 位作者 安叶芝 孔文慧 郭文静 张冬梅 王省芬 马峙英 吴立柱 《生物技术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8-64,共7页
【目的】突破棉花VIGS技术仅应用于棉花子叶期的时间限制瓶颈,弥补棉花生殖生长时期VIGS技术的应用缺陷。【方法】以农大棉8号为材料,以GhCLA1为验证基因,对4日龄棉苗(子叶未展开)进行茎注射,对7日龄棉苗(子叶完全展开)进行子叶注射,对... 【目的】突破棉花VIGS技术仅应用于棉花子叶期的时间限制瓶颈,弥补棉花生殖生长时期VIGS技术的应用缺陷。【方法】以农大棉8号为材料,以GhCLA1为验证基因,对4日龄棉苗(子叶未展开)进行茎注射,对7日龄棉苗(子叶完全展开)进行子叶注射,对开花期和结铃期的棉花植株分别在茎节间、新生果枝基部、新生叶片等组织部位进行VIGS注射,利用表型观察和RT-PCR技术验证目的基因的沉默效率和持续时间。【结果】4日龄棉花幼苗经茎VIGS注射后叶片白化率为80%,7日龄棉花幼苗经子叶VIGS注射后叶片白化率为100%,开花期和结铃期的棉花植株经新生果枝基部VIGS注射后白化率分别为90%和68.75%。【结论】获得了稳定的棉花全生长周期的VIGS应用技术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沉默 棉花 子叶 生长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早熟高产优质抗逆适于机械化新品种创新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吴立强 王省芬 +12 位作者 张艳 柯会锋 刘素娟 李志坤 徐东永 杨君 孙正文 谷淇深 陈斌 王红这 卢怀玉 张桂寅 马峙英 《北方农业学报》 2023年第6期1-9,共9页
针对棉花生产管理机械化、轻简化的迫切需求和品种株型、早熟性、产量、纤维品质、抗病性协同改良提升的育种难题,开展了早熟、高产、优质、适于机械化新品种培育和配套技术研究。创新地提出“两改两增四选择”早熟、耐密植、抗倒伏、... 针对棉花生产管理机械化、轻简化的迫切需求和品种株型、早熟性、产量、纤维品质、抗病性协同改良提升的育种难题,开展了早熟、高产、优质、适于机械化新品种培育和配套技术研究。创新地提出“两改两增四选择”早熟、耐密植、抗倒伏、适于机械化的育种技术,创制了10份优异育种亲本材料;发掘出开花期,黄萎病抗性,棉铃重、衣分等产量,纤维长度、强度等品质共14个性状SNP位点633个;开发出可用于纤维品质、黄萎病抗性育种选择的低成本、高通量KASP标记26个;发现调控早熟性、品质、抗逆性、发芽出苗快慢的关键基因12个,并揭示其在不同品种中的表达规律;利用创新的亲本材料、育种技术和开发的分子标记,育成了冀农大23号、冀农大棉24号、冀农大棉25号、冀农大36号具不同特点适于机械化的早熟、高产、优质棉花新品种,在株型紧凑、早熟、吐絮集中等机采特性改良及其与高产、优质、抗病协同提升方面取得新突破;研究创建了新品种机采模式种植下“一穴一粒机播、扩群体增铃数、全化控免整枝、棉田集中采收”轻简省工高效配套技术,科企用相结合,建立了代表性强、覆盖面广、带动力大的示范基地,引领新品种大面积生产应用,每公顷增收2700~3000元、省工60~75个,节本增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新品种 早熟 高产 优质 适于机械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打顶机自动对行装置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12
3
作者 张晋国 郑超 +3 位作者 赵金 张瑞星 赵西哲 李峰涛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93-101,共9页
为了提高棉花打顶机的自动化水平,以高地隙底盘棉花打顶机为载体,利用传感器技术、电机控制技术和PLC控制技术,结合机采棉品种棉花种植模式,设计了棉花打顶机自动对行装置。该装置主要由检测机构、对行机构、电机控制系统、电子控制系... 为了提高棉花打顶机的自动化水平,以高地隙底盘棉花打顶机为载体,利用传感器技术、电机控制技术和PLC控制技术,结合机采棉品种棉花种植模式,设计了棉花打顶机自动对行装置。该装置主要由检测机构、对行机构、电机控制系统、电子控制系统和控制软件组成。采用RecurDyn软件对检测机构进行运动仿真,探究运动规律,为角度传感器选取提供理论依据;利用角度传感器获取棉株偏行量,建立检测杆转动角度与步进电机步进量和转动方向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控制步进电机的步进量和转动方向实现对偏行棉株的精确打顶;通过人机交互界面对控制系统进行实时监测,以提高驾驶直线度。为避免侧枝干扰,对两侧低侧枝情况控制系统采用位置信息对比方法获取主茎秆位置;对单侧低侧枝情况按原程序执行,田间实测表明该误差可忽略。田间试验表明,与人工对行相比,自动对行平均偏行量减小了8.08 cm,同比降低56.62%,无偏行率同比提高2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打顶机 自动对行 检测机构 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GhGST基因的棉花植株的获得
4
作者 陈斌 吴金华 +3 位作者 王国宁 刘娜 郭宇航 李志坤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5,共5页
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s)受黄萎病菌诱导表达,对黄萎病具有抗性。为明确该基因在棉花中抗黄萎病功能,本研究在前期工作基础上,以陆地棉Coker312为受体,利用农杆菌介导的茎尖转化法对GhGST基因进行遗传转化,共获得132株卡那霉素抗性植株,... 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s)受黄萎病菌诱导表达,对黄萎病具有抗性。为明确该基因在棉花中抗黄萎病功能,本研究在前期工作基础上,以陆地棉Coker312为受体,利用农杆菌介导的茎尖转化法对GhGST基因进行遗传转化,共获得132株卡那霉素抗性植株,利用PCR检测以及胶回收测序进一步确定了11株稳定的转基因阳性棉植株。转基因植株的获得为后续GhGST基因功能研究及棉花新品种培育提供了基础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茎尖 农杆菌 转基因 GhGS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GbSTK基因调控开花和黄萎病抗性的功能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崔静 王志城 +6 位作者 张新雨 柯会锋 吴立强 王省芬 张桂寅 马峙英 张艳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0-41,共12页
棉花是重要的经济作物,实现既抗病又早熟是棉花重要的育种目标,但棉花抗病与早熟基因之间的关联性研究报道甚少。本课题组前期鉴定到一个响应黄萎病菌诱导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基因GbSTK,可以提高转基因拟南芥的黄萎病抗性。本研究... 棉花是重要的经济作物,实现既抗病又早熟是棉花重要的育种目标,但棉花抗病与早熟基因之间的关联性研究报道甚少。本课题组前期鉴定到一个响应黄萎病菌诱导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基因GbSTK,可以提高转基因拟南芥的黄萎病抗性。本研究发现多个抗病棉花品种中STK基因的表达量显著高于感病对照品种H208。在抗病品种农大601中沉默STK基因,沉默植株在接菌后20d,其黄萎病抗性显著降低,病情指数由27.5(耐病)升高到63.2(感病),表明该基因正向调控棉花黄萎病抗性。对转GbSTK基因拟南芥表型鉴定发现,其开花时莲座叶片数平均为7.5个,显著低于空载体对照植株(11.9个),转基因植株开花时间较对照平均提早5~7 d。进一步对拟南芥开花途径标志基因FT、SOC1和LFY的转录水平检测发现,转基因不同株系中FT和SOC1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植株,而LFY基因的表达受影响较小,表明STK基因可以影响开花关键基因FT和SOC1的表达,进而调控植株提早开花。基于酵母双杂交互作蛋白筛选试验,初步获得30个与GbSTK具有互作关系的候选蛋白,为进一步揭示GbSTK的分子调控网络奠定了基础。本研究首次鉴定出可同时提高黄萎病抗性和提早开花的一个功能基因,为棉花抗病早熟遗传改良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GbSTK) 黄萎病抗性 早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地棉抗黄萎病基因GhENODL6互作蛋白筛选
6
作者 郑鑫鑫 张艳 +4 位作者 解美霞 张冬梅 吴立强 王省芬 杨君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3-178,共6页
研究发现陆地棉ENODL6基因具有抗黄萎病功能。为进一步揭示其在棉花抗黄萎病过程中发挥的作用,通过Nimble Cloning技术将GhENODL6插入酵母表达载体pNC-GBKT7,构建了重组质粒pNC-GBKT7-ENODL6。重组质粒转入酵母菌Y2HGold后可在DDO培养... 研究发现陆地棉ENODL6基因具有抗黄萎病功能。为进一步揭示其在棉花抗黄萎病过程中发挥的作用,通过Nimble Cloning技术将GhENODL6插入酵母表达载体pNC-GBKT7,构建了重组质粒pNC-GBKT7-ENODL6。重组质粒转入酵母菌Y2HGold后可在DDO培养基上正常生长,但不能生长于QDO/X/A培养基,表明GhENODL6蛋白对酵母宿主无毒害作用,没有自激活活性。将携带pNC-GBKT7-ENODL6诱饵载体的Y2HGold酵母菌与cDNA文库进行杂交筛选,结果获得一个能够显示蓝色的菌落。通过PCR扩增,在蓝色酵母菌中获得一段526 bp的非载体插入片段,与陆地棉基因组内基因WRKY47序列高度一致。通过同源扩增,从陆地棉中克隆到WRKY47开放读码框,全长1 587 bp,编码528个氨基酸残基。再次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确认了WRKY47与GhENODL6之间存在互作关系。综上,构建了重组载体pNC-GBKT7-ENODL6,并鉴定到与GhENODL6互作的蛋白WRKY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棉 黄萎病 酵母双杂交 互作蛋白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地棉CRK基因家族抗黄萎病功能分析
7
作者 裴洪伟 索佳慧 +3 位作者 武海娜 孙正文 张艳 杨君 《北方农业学报》 2024年第6期1-12,共12页
【目的】鉴定分析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富含半胱氨酸类受体激酶(CRK)基因家族成员,为棉花抗黄萎病育种提供基因资源和理论依据。【方法】根据全基因组测序结果,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在陆地棉农大棉8号基因组中鉴定GhCRK基因家族,并... 【目的】鉴定分析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富含半胱氨酸类受体激酶(CRK)基因家族成员,为棉花抗黄萎病育种提供基因资源和理论依据。【方法】根据全基因组测序结果,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在陆地棉农大棉8号基因组中鉴定GhCRK基因家族,并进行蛋白理化性质、染色体定位和遗传进化分析。基于基因表达数据挖掘潜在的黄萎病抗性基因,并通过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virus induced gene silencing,VIGS)技术对候选基因进行抗病功能鉴定。【结果】在陆地棉农大棉8号基因组中共鉴定到50个GhCRKs,分布在14条染色体上,编码蛋白长度为390~1 774个氨基酸残基,分子量为43.15~196.66 kDa,平均等电点为6.94,大多定位在细胞质膜。蛋白结构域分析显示,90%的GhCRKs(45个)含有2个Stress-antifung结构域。在GhCRKs启动子区鉴定到植物激素顺式响应元件茉莉酸甲酯、脱落酸、水杨酸等7类。筛选出14个受大丽轮枝菌诱导发生显著上调表达的GhCRKs,且GhCRK08和GhCRK33沉默后,陆地棉黄萎病症状更严重、病情指数显著增高。【结论】陆地棉农大棉8号基因组中存在大量的CRKs,其中14个为潜在重要的黄萎病抗性候选基因,进一步明确了GhCRK08和GhCRK33的抗病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棉 富含半胱氨酸类受体激酶(CRK)基因家族 黄萎病 生物信息学 基因功能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地棉漆酶基因家族鉴定及在黄萎病菌胁迫下的表达分析 被引量:11
8
作者 赵晶 李旭彤 +8 位作者 梁学忠 王志城 崔静 陈斌 吴立强 王省芬 张桂寅 马峙英 张艳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784-1795,共12页
黄萎病是降低棉花产量和品质较为严重的维管束病害。棉花在抵抗病原菌的过程中,抗病基因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漆酶是一种多功能氧化酶,在植物木质素合成和提高植株抗逆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高质量版本的基因组是提升基因家族分析准... 黄萎病是降低棉花产量和品质较为严重的维管束病害。棉花在抵抗病原菌的过程中,抗病基因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漆酶是一种多功能氧化酶,在植物木质素合成和提高植株抗逆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高质量版本的基因组是提升基因家族分析准确性的必要条件。本研究以目前最新的陆地棉TM-1高质量版本基因组为参考,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鉴定了陆地棉基因组中的Laccase(GhirLAC)基因家族,并对其进行了理化性质、基因结构、染色体定位以及在黄萎病胁迫下的表达模式分析。结果表明,陆地棉TM-1基因组中共包含83个GhirLAC家族成员,分布在24条染色体上,所有GhirLAC蛋白均定位在胞外,且具有相同/相似的保守基序。系统发育树分析显示,GhirLAC基因家族成员可分为7个亚组。结合黄萎病胁迫下棉花转录组数据,将GhirLAC基因家族各成员的表达分为3种模式,其中第1类和第2类GhirLAC基因在黄萎病菌胁迫下分别呈现有规律的表达量升高和降低,推测这些基因在棉花抗黄萎病反应中发挥重要功能。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GhirLAC02(GhLAC4)、GhirLAC38(GhLAC11)和GhirLAC20(GhLAC12)3个候选基因均受黄萎病菌诱导表达,其表达趋势与转录组数据相吻合。本研究为以后深入解析棉花GhirLAC基因的抗病功能及分子机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棉 漆酶 基因家族 黄萎病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表达谱分析陆地棉DUF642基因家族抗逆功能 被引量:7
9
作者 解美霞 杨君 +5 位作者 王国宁 李志坤 张艳 孟成生 马峙英 王省芬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93-504,共12页
【目的】DUF642(Domain of unknown function 642 genes)是1个未知功能基因家族,在植物逆境胁迫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分析其在棉花抗逆反应中的功能。【方法】基于陆地棉基因组数据,系统地鉴定DUF642基因家族。利用生物信息... 【目的】DUF642(Domain of unknown function 642 genes)是1个未知功能基因家族,在植物逆境胁迫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分析其在棉花抗逆反应中的功能。【方法】基于陆地棉基因组数据,系统地鉴定DUF642基因家族。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基因结构、理化性质、亚细胞定位、亲缘关系、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等。应用转录组数据和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分析该家族基因在不同组织和多种逆境(冷、热、干旱、盐和黄萎病菌)胁迫下的表达规律。【结果】陆地棉基因组中包含23个DUF642基因,分布于14条染色体和1条Scaffold;编码的蛋白含有1~2个保守的DUF642结构域,多定位在细胞膜。DUF642家族基因可分成4个亚组,在进化上相对保守。DUF642基因具有较为广泛的组织表达类型,其中根和叶中表达较高。通过启动子和胁迫表达分析,推测GhDUF642-09参与棉花抗盐胁迫;GhDUF642-08和GhDUF642-19参与棉花抗黄萎病;GhDUF642-02、GhDUF642-14和GhDUF642-17参与棉花生长发育和抗逆胁迫。【结论】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DUF642基因家族功能和棉花抗逆分子机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棉 DUF642基因家族 生物信息学分析 逆境胁迫抗性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地棉REM基因家族全基因组鉴定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石荣康 张冬梅 +5 位作者 孙正文 刘正文 解美霞 张艳 马峙英 王省芬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95-111,共17页
【目的】REM(Reproductive meristem)基因家族编码一类转录因子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在棉花中未见报道。【方法】基于陆地棉基因组数据和公共数据库中的转录组数据,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陆地棉REM基因家族成员进行系统鉴... 【目的】REM(Reproductive meristem)基因家族编码一类转录因子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在棉花中未见报道。【方法】基于陆地棉基因组数据和公共数据库中的转录组数据,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陆地棉REM基因家族成员进行系统鉴定,并对该基因家族的理化性质、基因结构、组织表达特异性以及胁迫条件下的表达规律等进行分析。【结果】陆地棉REM基因家族包含79个成员,分布在25条染色体上,可分为5个亚组。每个成员编码的蛋白质至少含有1个B3结构域,大部分定位在细胞核。基因上游2 kb序列中存在激素及胁迫响应等顺式作用元件。组织表达特性分析结果显示,大部分REM基因在胚珠或纤维中的表达量较其他组织更高。逆境胁迫下的表达分析显示,29个基因响应棉花冷、热、盐或干旱胁迫。对6个基因在纤维不同发育时期表达量进行分析,发现这些基因的表达与已发表的转录组数据基本一致。【结论】明确了REM基因家族在基因组中的分布特征、结构特征以及系统进化特征,根据转录组数据初步揭示了该家族基因在生长发育和抗逆中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棉 REM基因家族 生物信息学分析 启动子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磷胁迫下陆地棉苗期根生物量相关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柯会锋 张震 +9 位作者 谷淇深 赵艳 李培育 张冬梅 崔彦茹 王省芬 吴立强 张桂寅 马峙英 孙正文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168-2179,共12页
磷(phosphorus,P)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须的营养元素,低磷胁迫是制约棉花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研究以419份陆地棉核心种质为材料,对低磷胁迫下2个环境6个根生物量相关性状进行表型鉴定,基于366万个SNPs(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 磷(phosphorus,P)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须的营养元素,低磷胁迫是制约棉花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研究以419份陆地棉核心种质为材料,对低磷胁迫下2个环境6个根生物量相关性状进行表型鉴定,基于366万个SNPs(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筛选显著关联的SNPs位点并挖掘候选基因。结果表明,低磷胁迫下棉花根生物量性状具有广泛的遗传变异,其中根冠比(root shoot ratio,RSR)的变异系数最大(45.30%)。在2个环境下共检测到393个与根生物量性状显著关联的SNPs,这些位点主要分布于D02(75个)、A08(64个)和A07(35个)染色体,其中28个SNPs在至少2个性状或环境中同时检测到。进一步筛选到13个候选基因,其中Gh_A08G1889在E1环境中低磷条件下的根冠比(LP-RSR-E1)中检测到,A08:99606874(A/C)位于该基因外显子中并导致了非同义突变(Val/Leu),且该基因编码赤霉素响应蛋白GID1C(Gibberellin receptor GID1C),有报道称该基因与DELLA蛋白相互作用参与赤霉素调节途径,控制植物根部生长发育并响应环境胁迫;Gh_D08G2527在E2环境中低磷条件下的地下部干重和总干重(root dry weight,RDW;total dry weight,TDW;LP-RDW-E2和LP-TDW-E2)中共同检测到,该基因编码的DREB3(Dehydration-responsive element-binding protein 3)类转录因子在多种作物中参与了环境胁迫的响应过程,且DREB可特异性的与DRE结合,诱导环境胁迫响应基因的表达进而使植株产生抗逆性。qRT-PCR结果显示,低磷处理后Gh_D08G2527的表达量在耐低磷品种中显著高于低磷敏感品种。本研究结果为深入了解棉花耐低磷胁迫的分子机制提供了理论参考及基因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低磷胁迫 根生物量相关性状 SNP GWAS 候选基因 Q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秆有限元模型构建及切割参数标定 被引量:3
12
作者 郑超 赵金 +2 位作者 张晋国 张瑞星 李峰涛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98-203,共6页
为了给棉花打顶机械设计提供参数,利用复合材料力学知识建立了打顶时期棉秆的力学模型,获得其力学参数,并按不同方向进行了压缩和弯曲力学试验。采用HY-0580微型机电子万能力学试验机进行了不同组分的试验,所有机械弹性参数应用复合材... 为了给棉花打顶机械设计提供参数,利用复合材料力学知识建立了打顶时期棉秆的力学模型,获得其力学参数,并按不同方向进行了压缩和弯曲力学试验。采用HY-0580微型机电子万能力学试验机进行了不同组分的试验,所有机械弹性参数应用复合材料理论分析计算,确定了打顶时期顶部棉秆轴向压缩弹性模量:E_(Z)=11.25MPa,径向压缩弹性模量E_(X)=E_(Y)=3.81MPa,异性面弯剪模量G_(XZ)=G_(YZ)=0.605MPa,同性面弯剪模量G_(XY)=4.32MPa。利用三维实体建模软件建立切割棉秆模型,导入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中进行显示动力学分析,采用Box-Behnken模型试验法对影响切割功耗因素进行优化试验研究,建立了切割功耗与刀片刃角、刀片转速与前进速度的二次回归模型。对模型响应曲面分析寻优,得到最佳结构及作业参数,即在刀片刃角31°、转速3394.6r/min、前进速度1.8km/h时,切割功耗为1.6k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秆 压缩 弯曲 复合材料 Box-Behnken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