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NA条形码技术鉴别市售鱼肉制品真伪 被引量:9
1
作者 石蕊寒 南汇珠 +8 位作者 丁红田 王建昌 付琦 孙晓霞 王金凤 丁丽丽 崔景芳 刘洋 郭春海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0-45,共6页
以COΙ基因和16S r RNA基因作为鱼类制品通用的DNA条形码,对超市中采集的91份冷冻鱼肉样品及经过深加工的预包装鱼肉样品进行物种鉴定。结果表明:COΙ基因和16S r RNA基因均可用于鱼类制品物种真伪的鉴别;冷冻鱼肉样品和预包装鱼肉样品... 以COΙ基因和16S r RNA基因作为鱼类制品通用的DNA条形码,对超市中采集的91份冷冻鱼肉样品及经过深加工的预包装鱼肉样品进行物种鉴定。结果表明:COΙ基因和16S r RNA基因均可用于鱼类制品物种真伪的鉴别;冷冻鱼肉样品和预包装鱼肉样品与其商标的符合率分别为83.54%和58.33%;市场中存在鱼类制品商品标签标示错误、配料标注不明确等问题,为相关部门对鱼类制品的监管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条形码 C0I基因 16S RRNA基因 鱼肉制品 真伪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门氏菌重组酶聚合酶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20
2
作者 刘立兵 耿云云 +4 位作者 姜彦芬 刘思颖 孙晓霞 南汇珠 王建昌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98-303,共6页
建立一种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recombinasepolymeraseamplification,RPA)检测沙门氏菌(Salmonella)的方法。本研究依据沙门氏菌侵袭蛋白A基因(invA)的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通过对反应时间的优化,建立的RPA方法在38℃水浴锅中恒温反... 建立一种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recombinasepolymeraseamplification,RPA)检测沙门氏菌(Salmonella)的方法。本研究依据沙门氏菌侵袭蛋白A基因(invA)的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通过对反应时间的优化,建立的RPA方法在38℃水浴锅中恒温反应20 min,即可实现对目的片段的有效扩增;除沙门氏菌外,其他26 种食源性致病菌均无扩增,具有良好的特异性;以沙门氏菌基因组DNA作为模板,该方法的检测灵敏度为1.1×10^(-3) ng/μL,与本研究应用的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方法一致;人工污染实验表明,当羊肉、鸡肉和西兰花样品污染量为4 CFU/25 g,增菌8 h,即可通过RPA方法检出沙门氏菌。在人工污染实验中,RPA和PCR检测结果一致。本研究建立的沙门氏菌的RPA检测方法特异性强、操作简单、为食源性致病菌的鉴定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氏菌 invA基因 重组酶聚合酶扩增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中蜡样芽胞杆菌实时荧光RPA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11
3
作者 刘立兵 南汇珠 +3 位作者 孙晓霞 姜彦芬 王金凤 王建昌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9-94,共6页
为实现简便快速地检测蜡样芽胞杆菌(Bacillus cereus),根据Gen Bank中蜡样芽胞杆菌16 S RNA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和exo探针,建立了一种实时荧光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方法,在39℃恒温下仅需20 min即可完成检测。该方法特异性扩增蜡样芽胞杆菌16... 为实现简便快速地检测蜡样芽胞杆菌(Bacillus cereus),根据Gen Bank中蜡样芽胞杆菌16 S RNA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和exo探针,建立了一种实时荧光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方法,在39℃恒温下仅需20 min即可完成检测。该方法特异性扩增蜡样芽胞杆菌16 S RNA基因片段,对其他芽胞杆菌和非芽胞杆菌无扩增;以蜡样芽胞杆菌基因组DNA作为模板,该方法的检测灵敏度为1.0×10-3ng/μL,同已发表的real-time PCR方法一致。人工污染实验表明,当大米饭中蜡样芽胞杆菌污染量≥1.5×104CFU/g时,即可通过real-time RPA方法检出,所需时间仅为6~13min;而当污染量≥1.5×105CFU/g时,才能通过real-time PCR方法检出,所需时间至少为30 min(Ct值为20~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蜡样芽胞杆菌 等温扩增 实时荧光RPA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蹄疫病毒实时荧光RT-RPA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0
4
作者 刘立兵 王金凤 +5 位作者 张若曦 石蕊寒 韩庆安 李睿文 王建昌 袁万哲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68-173,共6页
为建立一种简单、快速、特异的口蹄疫病毒(FMDV)分子检测方法,本研究基于FMDV的3D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和exo探针,建立了用于FMDV快速检测的等温实时荧光反转录重组酶聚合酶(Real-time RT-RPA)方法。该方法采用便携式等温扩增仪-Genie ... 为建立一种简单、快速、特异的口蹄疫病毒(FMDV)分子检测方法,本研究基于FMDV的3D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和exo探针,建立了用于FMDV快速检测的等温实时荧光反转录重组酶聚合酶(Real-time RT-RPA)方法。该方法采用便携式等温扩增仪-Genie Ⅲ实时监测扩增结果,40℃20 min即可完成检测。结果显示,FMDV RT-RPA方法能够特异性扩增FMDV 3D基因,而对水泡性口炎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瘟病毒、脑心肌炎病毒等均无扩增;以体外转录的FMDV 3D RNA作为模板,该方法在95%置信区间检出下限为1.0×10~2拷贝/μL,组内和组间变异系数均小于1%;使用43份含有灭活FMDV的模拟临床样品分析显示,RT-RPA对FMDV的检出率为34.9%(15/43),略低于荧光定量RT-PCR的检出率(39.5%,17/43),而两种方法的符合率为95.3%(41/43)。RT-RPA能够在6 min~16 min内完成检测,而实时荧光RT-PCR则需要30 min~51 min。本研究所建立的实时荧光RT-RPA方法反应快速,特异性强,灵敏性高,操作简单,结合便携式具有荧光检测功能的等温扩增仪Genie Ⅲ,组建了FMDV快速检测平台,在基层兽医部门,尤其在野外及疫情现场的FMDV检测中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为设备仪器有限的实验室和田间对FMDV的快速检测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对于条件有限地区FMD的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蹄疫病毒 3D基因 exo探针 实时荧光RT-RP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伪狂犬病病毒野毒和疫苗毒双重RPA鉴别检测方法的建立和应用 被引量:6
5
作者 刘立兵 王建昌 +2 位作者 耿云云 王金凤 袁万哲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06-310,共5页
为建立伪狂犬病病毒(PRV)野毒和疫苗毒的快速鉴别检测方法,本研究基于PRV gB和gE基因保守区域设计引物,建立了一种双重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方法(RPA)。本研究所建立的双重RPA方法在38℃水浴锅中恒温反应20min,能够在同一个反应体系中实现对... 为建立伪狂犬病病毒(PRV)野毒和疫苗毒的快速鉴别检测方法,本研究基于PRV gB和gE基因保守区域设计引物,建立了一种双重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方法(RPA)。本研究所建立的双重RPA方法在38℃水浴锅中恒温反应20min,能够在同一个反应体系中实现对PRV野毒和疫苗毒的特异性鉴别检测,而与其它常见的猪病毒没有交叉反应。所建立的双重RPA方法对PRV gB和gE基因的检测限均为102拷贝,并且与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限一致。通过对4株不同PRV株和37份临床样品的检测,结果表明双重RPA方法能够实现对不同PRV株的检测,对临床样品中PRV gB和gE基因的检出率均为45.9%(17/37),与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的符合率为100%。本研究所建立的双重RPA方法反应快速、操作简便、结果可靠,可有效应用于对PRV野毒和疫苗毒的快速鉴别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狂犬病病毒 等温扩增 聚合酶重组酶扩增 鉴别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气荚膜梭菌实时荧光PCR和实时荧光RPA检测方法的建立和比较 被引量:15
6
作者 刘立兵 李睿文 +4 位作者 陈志敏 王金凤 孙晓霞 袁万哲 王建昌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68-272,共5页
根据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高度保守的plc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建立产气荚膜梭菌的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和实时荧光聚合酶重组酶扩增(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R... 根据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高度保守的plc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建立产气荚膜梭菌的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和实时荧光聚合酶重组酶扩增(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RPA)检测方法。特异性分析结果表明,建立的两种检测方法特异性强,仅对产气荚膜梭菌有特异性扩增,对其他细菌均无扩增;两种方法的检出限均为1.3 pg/μL。在人工污染模拟样品的检测中,两种方法的检出限均为1.0×102 CFU/mL;实时荧光RPA需要3~13 min即可实现对所有阳性样品的检测,而实时荧光PCR则需要24~46 min(Ct值为17.45~33.65)。实时荧光RPA方法在检测时间、操作方便性和仪器便携性方面,明显优于实时荧光PCR方法。本研究建立的实时荧光PCR和实时荧光RPA检测方法特异性强、灵敏性高、操作方便,为实验设备装备较差的基层检测实验室和疫情突发现场产气荚膜梭菌的快速检测提供有效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气荚膜梭菌 plc基因 实时荧光聚合酶重组酶扩增 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细小病毒重组酶聚合酶扩增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2
7
作者 刘立兵 王建昌 +2 位作者 经美 王金凤 袁万哲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3320-3326,共7页
试验旨在建立一种简单、快速检测猪细小病毒(porcine parvovirus,PPV)的重组酶聚合酶(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RPA)检测方法,为中国PPV的防控和诊断提供一种新的、可靠的技术支持。本研究基于PPVVP2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合... 试验旨在建立一种简单、快速检测猪细小病毒(porcine parvovirus,PPV)的重组酶聚合酶(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RPA)检测方法,为中国PPV的防控和诊断提供一种新的、可靠的技术支持。本研究基于PPVVP2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合成1对RPA引物探针,通过对反应时间的优化,建立38℃恒温水浴锅检测PPV的RPA方法。结果表明,所建立的RPA方法在38℃水浴锅中恒温反应30min,能够特异性的检测PPV;以重组质粒pPPV-VP2作为模板,RPA的检测限为102拷贝,同本研究中应用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限一致,比普通PCR方法高100倍;RPA方法对疑似PPV感染临床样品的阳性检出率为82.6%,略低于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检出率(86.9%),明显高于普通PCR的阳性检出率(66.7%)。本研究建立的RPA方法操作简单、反应快速,结果确实可靠,适用于PPV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细小病毒(PPV) 等温扩增 聚合酶重组酶扩增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微滴式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定量检测牛肉制品中的猪源性成分 被引量:15
8
作者 刘立兵 石蕊寒 +7 位作者 项佳林 孙晓霞 付琦 王金凤 周巍 王素华 郭春海 王建昌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9-34,共6页
参照GB/T 25165—2010《明胶中牛、羊、猪源性成分的定性检测方法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法》,以牛的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基因和猪的朊蛋白(prion protein,PRNP)基因2种核基因为靶基因合成特异性引物和探针。理论推导单位质量... 参照GB/T 25165—2010《明胶中牛、羊、猪源性成分的定性检测方法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法》,以牛的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基因和猪的朊蛋白(prion protein,PRNP)基因2种核基因为靶基因合成特异性引物和探针。理论推导单位质量牛肉的GH基因与猪肉PRNP基因拷贝数之比为一固定值,通过微滴式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droplet digital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ddPCR)方法对该固定值进行检测和验证,并以该固定值对牛肉/猪肉人工混合样本和市售牛肉制品中的猪肉成分进行定量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及可重复性;牛肉中掺杂猪肉质量分数在5%~99%范围内时,检测结果绝对误差小于1.28%,变异系数小于6.5%,猪肉成分的回收率为99.09%~102.80%;20份牛肉制品中,4份检出猪肉成分,其中3份的相对含量为29.19%~98.15%,1份为0.12%(低于本方法检出限5%)。因此,dd PCR方法可以较好地应用于牛肉制品中掺杂猪肉成分的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滴式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 牛肉 猪肉 定量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NM C7-8实时荧光PCR系统对掺假肉制品中多种动物源性成分的同时检测 被引量:7
9
作者 胡连霞 孙晓霞 +5 位作者 陈启跃 周巍 丁红田 刘立兵 付琦 王建昌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240-246,共7页
应用GNMC7-8实时荧光PCR系统,同时快速检测掺假肉制品中多种动物源性成分。将牛肉粉、驴肉粉、鸵鸟肉粉和羊肉粉4组不同肉粉中分别混入猪肉粉、鸭肉粉、马肉粉、鸡肉粉和狐狸肉粉中的2~3种肉粉,制备人工模拟掺假肉制品。通过GNMC7-8实... 应用GNMC7-8实时荧光PCR系统,同时快速检测掺假肉制品中多种动物源性成分。将牛肉粉、驴肉粉、鸵鸟肉粉和羊肉粉4组不同肉粉中分别混入猪肉粉、鸭肉粉、马肉粉、鸡肉粉和狐狸肉粉中的2~3种肉粉,制备人工模拟掺假肉制品。通过GNMC7-8实时荧光PCR和ABI7500荧光PCR方法,对上述四种掺假肉制品进行多种动物源性成分检测和比较。结果表明,GNMC7-8实时荧光PCR方法与ABI7500荧光PCR方法从掺假肉制品中检测猪、鸭、马、鸡和狐狸5种成分的循环数一致,分别是31、31、29、32和25,但基于八模块设计的GNMC7-8实时荧光PCR方法能同时检测四种掺假肉制品中不同动物源性成分,检测时间更短。因此,GNMC7-8实时荧光PCR系统的八个模块能够独立运行,互不干扰,无交叉污染,能够实现对掺假肉制品中多种动物源性成分的同时快速检测,为肉制品掺假检测提供强有力的方法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NMC7-8实时荧光PCR系统 掺假肉制品 动物源性成分 同时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