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北省林木种苗发展现状、趋势与管理对策 被引量:7
1
作者 王印肖 《河北林果研究》 2005年第2期146-150,共5页
总结了河北省林木种苗建设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根据林业和生态建设的新形势及河北省种苗发展现状,分析了林木种苗发展的趋势,提出了河北省林木种苗管理的总体思路和"坚持一个中心,抓好两件大事,建设三大体系,抓好四项工作"... 总结了河北省林木种苗建设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根据林业和生态建设的新形势及河北省种苗发展现状,分析了林木种苗发展的趋势,提出了河北省林木种苗管理的总体思路和"坚持一个中心,抓好两件大事,建设三大体系,抓好四项工作"的管理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苗 发展 现状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林木种苗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 被引量:3
2
作者 汪民 王印肖 李秀文 《河北林果研究》 2000年第S1期108-112,共5页
关键词 种苗 苗圃 繁育 河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古树名木的保护与管理措施探讨 被引量:5
3
作者 田静 汪民 +1 位作者 李国松 张立彬 《河北林果研究》 2013年第4期403-408,共6页
为了加强对河北省古树名木的保护和管理,文章从管理措施和保护措施两个方面进行了具体的研究。管理措施包括复壮和养护两个方面;采取划分河北省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区、加强宣传教育、出台相关的条例和管理办法、加强对古树名木资料的收集... 为了加强对河北省古树名木的保护和管理,文章从管理措施和保护措施两个方面进行了具体的研究。管理措施包括复壮和养护两个方面;采取划分河北省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区、加强宣传教育、出台相关的条例和管理办法、加强对古树名木资料的收集和建档工作、加大对古树名木保护资金的投入、设定有效的标志物、建立健全管护组织、加强对古树名木保护的科学研究等8个方面措施。对古树名木的保护与管理措施的深入研究,为河北省古树名木的管理和保护工作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树名木 管理 保护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河北省林木良种建设的思考 被引量:5
4
作者 王印肖 《河北林果研究》 2006年第2期153-156,161,共5页
林木良种是优良基因资源的载体,是人工林增产的前提条件。本文阐述了林木良种建设的必要性及其特点,简要总结了河北省林木良种建设取得的成绩及存在问题,根据林业和生态建设的新形势,提出了全省林木良种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加强林木良种建... 林木良种是优良基因资源的载体,是人工林增产的前提条件。本文阐述了林木良种建设的必要性及其特点,简要总结了河北省林木良种建设取得的成绩及存在问题,根据林业和生态建设的新形势,提出了全省林木良种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加强林木良种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木良种 成绩及问题 对策与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河北省林木良种工作的几点建议 被引量:3
5
作者 杨俊明 徐秀琴 《河北林果研究》 2000年第S1期113-116,共4页
关键词 良种 资源 引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枣树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15
6
作者 邵学红 王振亮 李庆国 《经济林研究》 2010年第2期118-121,共4页
为了促进河北省枣产业的发展,通过多方调查,总结分析了目前制约河北省枣树生产的主要因素,即"三病两虫",也即枣疯病、缩果病、裂果病和绿盲蝽蟓、皮暗斑螟;提出了选育抗病品种、进行良种区域化与规模化栽培及病虫害综合防治... 为了促进河北省枣产业的发展,通过多方调查,总结分析了目前制约河北省枣树生产的主要因素,即"三病两虫",也即枣疯病、缩果病、裂果病和绿盲蝽蟓、皮暗斑螟;提出了选育抗病品种、进行良种区域化与规模化栽培及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虫害 防治措施 河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北地区林木良种(河北)
7
《防护林科技》 2015年第3期123-126,共4页
献王枣学名:Ziziphus jujuba‘Xianwangzao’良种编号:冀S-SV-ZJ-021-2005审定机构:河北省林木良种审定委员会形态学特征树高2.5-3.5m,树姿开张,枝条结果后下垂,树冠呈自然半圆形。树干深灰褐色,皮裂纹细,小条块状,不易剥落。叶片长... 献王枣学名:Ziziphus jujuba‘Xianwangzao’良种编号:冀S-SV-ZJ-021-2005审定机构:河北省林木良种审定委员会形态学特征树高2.5-3.5m,树姿开张,枝条结果后下垂,树冠呈自然半圆形。树干深灰褐色,皮裂纹细,小条块状,不易剥落。叶片长约4.5cm,宽2.7cm,枝叶较密。枣头棕红色或棕褐色,较细软,节间长,蜡质层薄;皮孔大,黄褐色,凸起明显,分布稠密;枣吊长13-19cm,着叶8-14片,叶卵圆形或宽披针形叶缘具浅锯齿,锯齿小而圆;枣吊花序数7-12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木良种 枣吊 蜡质层 ZIZIPHUS 枣头 特征树 皮孔 条块状 叶缘 棕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北地区林木良种(河北)
8
《防护林科技》 2015年第1期122-125,共4页
形态学特征树冠半圆形,分枝平均夹角为73.3°,枝条粗壮.树干皮灰白色,幼树干皮平滑.1年生枝褐绿色,无毛,具光泽.混合芽饱满,主、副芽多不分离,抽生的结果枝着生1-4朵雌花,雄花序长7.6cm左右.复叶长52cm左右.坚果圆形,平均纵径3.9mm... 形态学特征树冠半圆形,分枝平均夹角为73.3°,枝条粗壮.树干皮灰白色,幼树干皮平滑.1年生枝褐绿色,无毛,具光泽.混合芽饱满,主、副芽多不分离,抽生的结果枝着生1-4朵雌花,雄花序长7.6cm左右.复叶长52cm左右.坚果圆形,平均纵径3.9mm,横径3.7mm,侧径3.7mm,平均坚果质量15.9g,属大型果.核仁饱满,浅黄色.果实圆形,成熟时青皮颜色转微黄,但不开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木良种 三北地区 核桃 河北 形态学特征 半圆形 平均 混合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北地区林木良种(河北)
9
《防护林科技》 2015年第2期117-117,共1页
树姿半开张,1年生枝皮阳面红色,阴面绿色.叶片中等,宽披针形,叶尖为渐尖,叶基为楔形,近直角,叶缘钝锯齿状,叶面平滑,叶片黄绿色,秋季叶色为浓绿.叶腺肾形,蜜腺2个.
关键词 林木良种 三北地区 河北 秋季叶色 黄绿色 叶片 叶缘 叶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枣的生物学特性及栽培管理技术 被引量:3
10
作者 徐秀琴 管跃义 +1 位作者 贾宗锴 刘金亮 《河北林果研究》 2000年第S1期162-163,共2页
关键词 冬枣 生物学特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测定林木种子生活力的方法──四唑法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印肖 李秀文 管跃义 《河北林果研究》 2000年第S1期117-118,共2页
关键词 种子活力 测定 四唑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银花褐斑病病原检测和ITS鉴定 被引量:12
12
作者 张永信 刘晓杰 +4 位作者 冯争光 黄娟英 杨金库 王桂英 杨鸿飞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3-77,共5页
为了提高金银花褐斑病防治的靶向性,加强对银花褐斑病病原的检测。依据科赫氏法则,采用‘巨花一号’金银花褐斑病病叶为试材,经过平板分离、菌种纯化、叶片接种试验和ITS鉴定。通过3次病原菌分离、检测,共分离真菌71株,从金银花叶片上... 为了提高金银花褐斑病防治的靶向性,加强对银花褐斑病病原的检测。依据科赫氏法则,采用‘巨花一号’金银花褐斑病病叶为试材,经过平板分离、菌种纯化、叶片接种试验和ITS鉴定。通过3次病原菌分离、检测,共分离真菌71株,从金银花叶片上首次筛查出番茄匍柄霉(Stemphylium solaini)、旋丝毛壳(Chaetomium bostrychodes)两种潜在致病菌;另外,还有2株具有生防价值的球毛壳菌(Chaetomium globosum)和黑附球菌(Epicoccum nigrum);试验证实拟茎点霉(Phomopsis sp.)为金银花褐斑病病原微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花 褐斑病 病原检测 ITS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坝上地区孤石牧场土壤种子库与地上植被的关系 被引量:15
13
作者 刘建立 袁玉欣 +2 位作者 彭伟秀 王印肖 王颖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5年第12期57-62,共6页
为探讨退耕地植被恢复过程和植被稳定性,采取土壤采样分析与现场植物测定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坝上孤石牧场退耕地和过牧地上植被与种子库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退耕地地上植被与土壤种子库物种多样性高于过牧地,退耕地正处于一年生草本... 为探讨退耕地植被恢复过程和植被稳定性,采取土壤采样分析与现场植物测定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坝上孤石牧场退耕地和过牧地上植被与种子库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退耕地地上植被与土壤种子库物种多样性高于过牧地,退耕地正处于一年生草本植物向多年生草本恢复演替阶段;2)退耕地地上植被与土壤种子库物种丰富度大于过牧地地上植被与土壤种子库的丰富度;3)地上植被与土壤种子库共有种数在退耕地上较多,在过牧地上较少,从而导致了地上植被与土壤种子库群落组成的相异性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地 土壤种子库 植被恢复 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盐碱条件下白榆器官中K^+、Na^+、Ca^(2+)和Mg^(2+)分布特征 被引量:16
14
作者 刘炳响 梁海永 +5 位作者 李子敬 袁玉欣 王颖 王印肖 纪清巨 王连洲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11,共5页
为了探明白榆(Ulmus pumila)适应盐碱环境的机理,以高盐、中低盐、非盐碱3个土壤盐分立地条件下生长的白榆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盐分浓度下新叶、老叶、新枝、老枝和根5个营养器官中4种金属盐离子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白榆体内K+、Na+、C... 为了探明白榆(Ulmus pumila)适应盐碱环境的机理,以高盐、中低盐、非盐碱3个土壤盐分立地条件下生长的白榆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盐分浓度下新叶、老叶、新枝、老枝和根5个营养器官中4种金属盐离子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白榆体内K+、Na+、Ca2+和Mg2+不同部位的含量不同,并存在显著差异;白榆各部位K+、Na+含量随着生长地区土壤盐分的增加而增加;K+/Na+幼嫩器官显著高于成熟器官,茎叶显著高于根部;含盐中低等土壤中生长的白榆K+/Na+高于高盐和非盐碱土壤中生长白榆。白榆器官中K+、Na+、Ca2+对盐碱的敏感性高于Mg2+,K+和Na+是4种金属盐离子中白榆在盐渍生境下进行渗透调节作用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榆 盐胁迫 K^+/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双抗虫基因741杨不同月份嫩枝扦插苗木质量对比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朱淑新 王印肖 +3 位作者 袁芳芳 梁海永 王进茂 杨敏生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9-31,35,共4页
试验对转双抗虫基因741杨在不同月份嫩枝扦插的假植苗的生长指标、水分状况、营养状况、原生质膜透性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5月份扦插的苗木生长最快,但苗木分化较大,苗高变异系数达到33 17%,基茎变异系数达到40 04%。随着时... 试验对转双抗虫基因741杨在不同月份嫩枝扦插的假植苗的生长指标、水分状况、营养状况、原生质膜透性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5月份扦插的苗木生长最快,但苗木分化较大,苗高变异系数达到33 17%,基茎变异系数达到40 04%。随着时间推移,苗木生长量降低,但变异系数减小,苗木生长也变得较为整齐。在自然状态下,不同月份扦插的苗木保水能力存在差异,扦插越早的苗木保水能力越强,越冬受低温伤害越轻。不同月份扦插的苗木失水后恢复生长能力也存在差异,5月份苗木质量较好,在失水5d后仍具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抗虫基因 苗木质量 嫩枝扦插 741杨 对比研究 原生质膜透性 变异系数 保水能力 苗木生长量 生长指标 水分状况 营养状况 比较分析 时间推移 自然状态 低温伤害 生长能力 5月份 假植苗 失水 苗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条叶兼用生态桑树新品种冀桑4号的选育 被引量:2
16
作者 高玉军 宋永学 +4 位作者 马宝俊 李庆国 杨贵明 张东豪 李娜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63-368,共6页
为促进北方地区桑树生态产业的发展,开展条叶兼用生态桑树优良品种的选育。从河北省保存的桑树种质资源中筛选出抗旱耐寒和丰产性能好的育种材料,以桑叶、桑条的产量和品质为目标性状,进行株系选择及抗旱性试验和产量、品质性状鉴定试验... 为促进北方地区桑树生态产业的发展,开展条叶兼用生态桑树优良品种的选育。从河北省保存的桑树种质资源中筛选出抗旱耐寒和丰产性能好的育种材料,以桑叶、桑条的产量和品质为目标性状,进行株系选择及抗旱性试验和产量、品质性状鉴定试验,并进一步通过区域试验选育出桑树新品种冀桑4号。该品种具有抗旱、耐寒、耐瘠薄和生长旺盛的特点,在条叶兼用生态桑树的特定收获方式下,产叶量和产条量分别为6.85、13.44 t/hm2,比养蚕专用桑树品种冀桑2号提高4.74%、70.78%;桑叶和桑条的品质优良,100 kg桑叶产茧量和100 kg桑叶茧层量分别比冀桑2号提高5.85%、7.49%,桑条作为造纸原料的综合品质优于红皮花桑和条墩桑1号。该品种已通过河北省林木品种审定,适宜在北纬42°以南、海拔500 m以下的北方干旱山地和沙地用于生态造林或作为粮、油作物的间作树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品种 冀桑4号 株系选拔 条叶兼用 条墩桑 抗旱 耐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种藤本月季抗寒性比较研究 被引量:24
17
作者 张涛 段大娟 +1 位作者 王振一 王建召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1-83,138,共4页
为比较藤本月季的抗寒性,于早春对红梅朗、多特蒙特、鸡尾酒、瓦特大叔和金秀娃1年生枝条进行了-10℃-、20℃-、30℃的冷冻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冷冻处理温度的降低,5种苗木枝条失水速率和原生质膜透性增加,冷冻枝条的恢复生长能力下降;... 为比较藤本月季的抗寒性,于早春对红梅朗、多特蒙特、鸡尾酒、瓦特大叔和金秀娃1年生枝条进行了-10℃-、20℃-、30℃的冷冻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冷冻处理温度的降低,5种苗木枝条失水速率和原生质膜透性增加,冷冻枝条的恢复生长能力下降;红梅朗、多特蒙特和鸡尾酒3者的半致死温度(LT50)均为-30℃,瓦特大叔和金秀娃的半致死温度(LT50)约为-20℃;5种藤本月季品种中红梅朗抗寒性最强,金秀娃抗寒性最差,其抗寒性顺序为:红梅朗>多特蒙特>鸡尾酒>瓦特大叔>金秀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藤本月季 抗寒性 引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HP编程和KBE的野生树种园林综合价值评价 被引量:4
18
作者 蒋淑磊 李国松 +3 位作者 汪民 王印肖 张立彬 卢孟柱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21-528,共8页
在河北省林木种质资源普查中发现野生树种472种,通过发掘整理,98个野生树种具有园林价值,本文以其为研究对象,利用设计出的层次分析法(AHP)程序模块,通过该模块作为源码的Web页面录入数值确定园林综合价值的各级指标权重值;与KBE技术进... 在河北省林木种质资源普查中发现野生树种472种,通过发掘整理,98个野生树种具有园林价值,本文以其为研究对象,利用设计出的层次分析法(AHP)程序模块,通过该模块作为源码的Web页面录入数值确定园林综合价值的各级指标权重值;与KBE技术进行密切的结合,选择使用河北林木种质资源普查获得的具体数据,参考并且结合野生树种在园林综合价值方面的具体综合权重值,做出聚类分析,总结出分为7级的园林综合价值的河北省野生树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植物评价 野生树种 层次分析法 知识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山椒的复叶离体培养与植株高频再生 被引量:2
19
作者 秦素洁 赵玉芬 +3 位作者 魏安智 李国松 赵京献 郭伟珍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94-99,共6页
日本山椒是一种珍贵的药用和调料树种,种质资源十分紧缺。为了快速繁育获得日本山椒优质种苗,以‘琉锦山椒’和‘花山椒’的试管苗复叶为外植体,采用不同组合培养基进行了离体培养与植株再生试验,建立了日本山椒复叶离体培养与再生体系... 日本山椒是一种珍贵的药用和调料树种,种质资源十分紧缺。为了快速繁育获得日本山椒优质种苗,以‘琉锦山椒’和‘花山椒’的试管苗复叶为外植体,采用不同组合培养基进行了离体培养与植株再生试验,建立了日本山椒复叶离体培养与再生体系。试验结果表明:‘琉锦山椒’的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6-BA 1.5 mg·L^(-1)+IBA 0.2 mg·L^(-1),以此培养基培养30 d后,其芽再生诱导率达到90%,每复叶的芽再生数量达到5.42个;‘花山椒’的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6-BA 1.0 mg·L^(-1)+IBA 0.2 mg·L^(-1),以此培养基培养30 d后,其芽再生诱导率达到80%,每复叶的芽再生数量达到4.16个。在MS+6-BA0.5 mg·L^(-1)+IBA0.2 mg·L^(-1)的壮苗培养基与1/4MS+IBA 0.2 mg·L^(-1) NAA0.3 mg·L^(-1)+2.5%蔗糖+0.6%琼脂的生根培养基上,‘琉锦山椒’和‘花山椒’的生根率分别达到了83%和74%;选用蛭石为移栽基质,‘琉锦山椒’和‘花山椒’的成活率分别达到79.5%和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山椒 复叶 叶轴刻伤 离体培养 高频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磷酸钾对油松枯梢病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满光 路文雅 李国松 《中国森林病虫》 2018年第5期53-56,共4页
室内分别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凹玻片法测定亚磷酸钾对油松枯梢病菌Sphaeropsis sapinea菌丝生长及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林间测定亚磷酸钾复配剂对油松枯梢病的防治效果及其对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树势的生理影响。结果表明:亚磷酸钾... 室内分别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凹玻片法测定亚磷酸钾对油松枯梢病菌Sphaeropsis sapinea菌丝生长及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林间测定亚磷酸钾复配剂对油松枯梢病的防治效果及其对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树势的生理影响。结果表明:亚磷酸钾对油松枯梢病菌菌丝生长及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大,3天对菌丝生长的抑制中浓度(EC50)为7.360,24 h对孢子萌发的EC50为19.058;防治油松枯梢病时注入亚磷酸钾复配剂后,试验组树干单位电容高于对照组,且钾(K)、磷(P)含量较对照组稳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均高于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磷酸钾 油松枯梢病 菌丝生长 孢子萌发 单位电容 超氧化物歧化酶 多酚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