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北省朴属植物的调查研究
1
作者 李雪塞 高云昌 +1 位作者 张树梓 杜娟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2-137,共6页
朴属植物是我国重要的园林绿化树种,具有重要的药用和工业价值。在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河北省朴属植物资源进行了实地调查和标本考证,厘清了河北省朴属植物的种类。结果表明:黑弹树(C.bungeana Bl.)和大叶朴(C.koraiensis Nakai)为... 朴属植物是我国重要的园林绿化树种,具有重要的药用和工业价值。在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河北省朴属植物资源进行了实地调查和标本考证,厘清了河北省朴属植物的种类。结果表明:黑弹树(C.bungeana Bl.)和大叶朴(C.koraiensis Nakai)为河北省重要乡土树种,小果朴(C.cerasifera Schneid)为河北省分布新纪录种,朴树(C.sinensis Pers.)和珊瑚朴(C.julianae Schneid)为引进栽培种。河北省朴属植物由2种增加到了5种(含栽培种)。通过研究分析,确认了小果朴在河北省太行山和燕山地区的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省 朴属 分布 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核桃坚果蛋白质、脂肪及脂肪酸组成分析 被引量:13
2
作者 张莹莹 毛向红 张建英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292-298,共7页
目的:为深入了解河北省核桃资源现状,为优良核桃品种的选育和种质创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河北省103份核桃资源为研究对象,对其蛋白质、脂肪及脂肪酸组分进行变异分析、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103份核桃资源脂肪、蛋白质的平均... 目的:为深入了解河北省核桃资源现状,为优良核桃品种的选育和种质创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河北省103份核桃资源为研究对象,对其蛋白质、脂肪及脂肪酸组分进行变异分析、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103份核桃资源脂肪、蛋白质的平均含量分别为62.15%、16.66%,油酸、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7.31%、64.56%。各指标变异系数的变化范围为7.40%~31.41%,其中油酸的变异系数最大,亚油酸的变异系数最小;各指标的香农-威纳指数的变化范围为1.89~2.10,其中蛋白质的香农-威纳指数最高。相关性分析发现油酸含量与亚油酸、α-亚麻酸含量分别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花生烯酸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且不饱和脂肪酸组分关联较紧密。聚类分析采用离差平方和方法,在欧氏距离D=9.75处可将103份核桃资源分为5个群组(I、II、III、IV和V),各含有38、4、24、16和24个资源,其中群组Ⅱ为高蛋白、高脂肪、高亚油酸资源,群组Ⅴ为高油酸、低亚油酸资源。结论:本研究中,103份核桃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丰富,资源特色明显,王永久、史文海、王春安、早硕可作为高蛋白、高脂肪、高亚油酸资源进行研究,为河北省核桃特色油脂资源的开发利用和良种选育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 蛋白质 脂肪 脂肪酸 变异系数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翅果油树栽培现状和发展对策 被引量:6
3
作者 徐振华 王学勇 +2 位作者 高云昌 刘春鹏 郑聪慧 《河北农业科学》 2020年第4期105-108,共4页
为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翅果油树,介绍了翅果油树的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习性,系统总结了翅果油树的经济价值、药用价值和生态利用价值,分析了河北省翅果油树栽培现状,提出了翅果油树发展对策。
关键词 翅果油树 栽培 发展对策 河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sGSTε1在桃小食心虫对阿维菌素解毒代谢中的作用
4
作者 左俊峰 方森森 +4 位作者 丘彩云 黄彦娜 赵俊凝 彭雄 陈茂华 《农药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99-706,共8页
桃小食心虫(Carposina sasakii)是重要的落叶果树蛀果害虫,为分析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S-transferase,GST)在桃小食心虫对阿维菌素解毒代谢中的作用,本研究采用点滴法分析了阿维菌素对桃小食心虫的毒力,研究了有效致死中浓度(L... 桃小食心虫(Carposina sasakii)是重要的落叶果树蛀果害虫,为分析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S-transferase,GST)在桃小食心虫对阿维菌素解毒代谢中的作用,本研究采用点滴法分析了阿维菌素对桃小食心虫的毒力,研究了有效致死中浓度(LC_(50))阿维菌素处理桃小食心虫3龄幼虫后其GST活力变化,利用分子对接技术分析CsGSTε1蛋白与阿维菌素分子的结合模式;体外原核表达CsGSTε1蛋白,分析阿维菌素对重组GST蛋白的竞争活性;以1-氯-2,4-二硝基苯(CDNB)为底物测定重组蛋白CsGSTε1的酶动力学参数;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分析重组CsGSTε1对阿维菌素的代谢作用。结果显示:阿维菌素对桃小食心虫3龄幼虫LC_(50)值为10.19 mg/L,其3龄幼虫经阿维菌素处理后GST粗酶活性显著上升,CsGSTε1在14个GST基因中被诱导上调表达的水平最高(6.03倍);通过原核表达得到CsGSTε1重组蛋白,CsGSTε1重组蛋白的产量为0.36μg/μL,K_(m)值为(683.0±47.9)μmol/L,V_(max)值为(1538.0±105.4)μmol/(min·mg),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阿维菌素对CsGSTε1的半抑制浓度(IC_(50))为60.4μmol/L;代谢试验显示重组CsGSTε1对阿维菌素有代谢活性。本研究结果可为深入分析GST在桃小食心虫代谢抗药性中的作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小食心虫 谷胱甘肽S-转移酶 阿维菌素 体外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个小叶杨无性系对低温胁迫的响应及抗寒性分析
5
作者 孙然 李计达 +2 位作者 张蔓蔓 郑聪慧 徐振华 《西部林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4-32,共9页
为解析小叶杨响应低温胁迫生理特性及抗寒能力,以16个小叶杨无性系(0213、0409、0409-2、0413、0417、0423、0432、0435、0611、0682、0916、1005、1107、M10414、NMB、M1)的1 a生休眠枝条为试验材料,通过测定在低温胁迫下各无性系枝条... 为解析小叶杨响应低温胁迫生理特性及抗寒能力,以16个小叶杨无性系(0213、0409、0409-2、0413、0417、0423、0432、0435、0611、0682、0916、1005、1107、M10414、NMB、M1)的1 a生休眠枝条为试验材料,通过测定在低温胁迫下各无性系枝条的半致死温度和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脯氨酸、可溶性糖、丙二醛等生理指标变化解析各无性系对低温胁迫的响应规律,揭示16个小叶杨无性系的抗寒特性。结果显示:16个小叶杨无性系按半致死温度分析抗寒性的顺序依次为M10414>0213>0413>0611>NMB>0409-2>0435>0423>1107>0409>0417>0916>1005>0432>0682>M1。16个小叶杨无性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脯氨酸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均随着温度降低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丙二醛含量呈现出逐渐升高的趋势。但16个小叶杨无性系间抗寒性指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小叶杨0213、0413和M10414的抗氧化酶活性最高,表明其具有较强的抗寒性。研究结果可为小叶杨良种选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叶杨 低温 抗寒性 生理指标 半致死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电导率法测定不同梨品种(系)冬季枝条抗寒性
6
作者 李莹 郭伟珍 +1 位作者 秦素洁 赵京献 《河北果树》 2025年第1期4-7,共4页
该研究以30个不同梨品种(系)的1年生梨枝条为研究对象,在室内对枝条进行梯度降温处理,设定-10、-15、-20、-25、-30、-35和-40℃7个低温处理温度,拟合其半致死温度,综合分析比较其抗寒性。试验结果显示:不同品种的半致死温度差异较大,S... 该研究以30个不同梨品种(系)的1年生梨枝条为研究对象,在室内对枝条进行梯度降温处理,设定-10、-15、-20、-25、-30、-35和-40℃7个低温处理温度,拟合其半致死温度,综合分析比较其抗寒性。试验结果显示:不同品种的半致死温度差异较大,SZ的半致死温度最低(-32.87℃),该品种为砧木优系,抗寒性最强;其次是冠玉、黄金、041615、金光、新梨7号、美玉、大果水晶,半致死温度在-30℃以下,也都属于抗寒性较强的品种。半致死温度最高的品种为041890(-23.86℃)、秀黄(-24.61℃),在-25℃以上,抗寒性最差,其次,为雪花梨、特大鸭广、秋光的半致死温度,抗寒性也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导率 抗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桃树体生物量构成及需肥规律需肥量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张建英 张莹莹 毛向红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11-220,共10页
【目的】通过核桃树体生物量构成调查和矿质元素含量的测定,明确不同树龄核桃树年需肥量和果实发育关键期的需肥比例,为核桃园精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彻底刨根分解取样的方法测定不同树龄核桃生物量构成,采用GB 5009.5—20... 【目的】通过核桃树体生物量构成调查和矿质元素含量的测定,明确不同树龄核桃树年需肥量和果实发育关键期的需肥比例,为核桃园精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彻底刨根分解取样的方法测定不同树龄核桃生物量构成,采用GB 5009.5—2016(第一法)和GB 5009.5—2016(第二法)测定6年生核桃树体不同部位矿质元素含量,计算得出不同树龄核桃树各种矿质元素的年积累量;测定果实5个发育关键期当年生器官的矿质元素含量,明确核桃树体年生长发育过程中的矿质元素需求比例。【结果】随着树龄的增长,核桃树体生物量和矿质元素含量逐年增加,增加曲线均符合多项式方程,通过多项式方程,可以得到不同矿质元素的年积累量;核桃果实不同发育关键期对矿质元素的需求比例不同,花期对N、P、K、Fe、Mn、Zn、Cu、Mg 8种元素需求量大,硬核期对Ca、Mg和B需求量大,脂肪转化期对B需求量大,果实成熟期对Mg需求量大。【结论】明确了不同树龄核桃树的矿质元素年增加量和不同发育关键期对矿质元素的需求规律,从而求得不同树龄核桃树不同发育关键期的矿质元素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 生物量 年需肥量 需肥规律 多项式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果型、优质、晚熟鲜食枣良种——沧冬3号
8
作者 张东风 王振亮 《中国果业信息》 2021年第5期65-65,共1页
"沧冬3号"李是从广东地方品种"三华李"芽变中选育出的新品种。2019年通过河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的新品种审定(良种编号:冀S-SV-ZJ-105-2019)。平均单果重20.26 g,最大34.5 g;果实圆形,平均纵径3.7 cm,平均横径3.... "沧冬3号"李是从广东地方品种"三华李"芽变中选育出的新品种。2019年通过河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的新品种审定(良种编号:冀S-SV-ZJ-105-2019)。平均单果重20.26 g,最大34.5 g;果实圆形,平均纵径3.7 cm,平均横径3.8 cm,果形指数0.9,果实大小均匀,赭红色;果点小、白色,果皮薄,果顶凹,梗洼中;果肉硬度11.8 kg/cm^(2),果肉黄白;鲜枣可溶性固形物含量34.9%,维生素C含量292 mg/100 g,可食率97.5%,果核纺锤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均单果重 平均纵径 果肉硬度 果形指数 大果型 三华李 可食率 果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果臭椿快繁体系建立 被引量:8
9
作者 孙然 高爽 +3 位作者 刘宇超 郑聪慧 徐振华 杜克久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58-162,共5页
以红果臭椿幼嫩茎段为外植体建立无菌体系,研究不同琼脂含量、FeSO 4浓度以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红果臭椿不定芽玻璃化、不定芽分化率、不定根分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植体最佳体表灭菌方式为200 mg/L次氯酸钠消毒12 min,死亡率为15.00%... 以红果臭椿幼嫩茎段为外植体建立无菌体系,研究不同琼脂含量、FeSO 4浓度以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红果臭椿不定芽玻璃化、不定芽分化率、不定根分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植体最佳体表灭菌方式为200 mg/L次氯酸钠消毒12 min,死亡率为15.00%,污染率为13.33%;最佳不定芽分化培养基为MS(55.70 mg/L FeSO 4)+0.5 mg/L 6-BA+0.1 mg/L IBA+1 mg/L GA+9 g/L琼脂(pH6.8),玻璃化率为1.68%,不定芽增殖系数为12.83、分化率可达到98.89%、平均苗高为15.33 cm;最佳不定根分化培养基为1/2MS+2 mg/L IAA+2 mg/L IBA+7 g/L琼脂(pH6.8),生根率可达到99.16%,平均生根数为7.29条,生根时间为7 d。以上红果臭椿快繁技术体系,可为红椿良种产业化生产和繁育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果臭椿 外植体 组织培养 快繁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动态·品种
10
作者 张雪 马玉华 +8 位作者 赵京献 江平 刘进 吴刚 谭乐和 熊伟 向芳 王强 丛佩华 《中国果业信息》 2020年第8期65-67,共3页
火龙果新品种——黔红"黔红"是从普通红肉火龙果中发现的自花授粉优良单株。2019年10月,通过贵州省农业农村厅组织的品种鉴定。该品种平均单果重400 g,最大可达540 g。果实椭圆形,平均纵径10.6 cm、横径8.0 cm,果形指数1.33;... 火龙果新品种——黔红"黔红"是从普通红肉火龙果中发现的自花授粉优良单株。2019年10月,通过贵州省农业农村厅组织的品种鉴定。该品种平均单果重400 g,最大可达540 g。果实椭圆形,平均纵径10.6 cm、横径8.0 cm,果形指数1.33;果皮鲜红色,有光泽,厚0.3~0.4 cm,有30~35片鳞片,鳞片细长、肉质、叶状、绿色,果顶开口2~3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均单果重 平均纵径 果形指数 自花授粉 品种鉴定 红肉火龙果 科技动态 优良单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枣耗水特征分析及预测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1
11
作者 滕慧颖 马长明 +2 位作者 刘春鹏 谢晓亮 田伟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2-29,共8页
【目的】探讨酸枣Zizyphus jujuba var.spinosa的耗水特性,构建其耗水模型,以期为干旱区酸枣造林及人工补水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方法】采用热扩散探针法(TDP)对酸枣的树干液流进行连续监测,并利用全自动小型气象站对其环境因子... 【目的】探讨酸枣Zizyphus jujuba var.spinosa的耗水特性,构建其耗水模型,以期为干旱区酸枣造林及人工补水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方法】采用热扩散探针法(TDP)对酸枣的树干液流进行连续监测,并利用全自动小型气象站对其环境因子进行同步测定,进而分析了酸枣的耗水特性,探讨了其耗水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并构建了酸枣耗水的预测模型。【结果】1)酸枣树干液流呈现“昼高夜低”相互交替的变化规律,白天树干液流具有一定的波动性,呈现多峰。晴天时液流启动、达到首峰、开始下降时间均早于阴天,而达到最大值时间晚于阴天;晴天时液流最大值、平均液流速度和耗水量均大于阴天。2)与其他月份树干液流波形相比,5月份波动性较大,10月份呈现“双峰”;各月份平均液流速度和日均耗水量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6—7月份最大,9—10月最小。3)树干液流主要与太阳辐射、大气温度和空气相对湿度相关,其中与太阳辐射和大气温度呈显著正相关,与空气相对湿度呈显著负相关;各月份的相关性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4)构建了酸枣各月耗水预测模型,经F检验,各模型均达到显著水平,除9—10月份外,调整R2均达到0.8以上,拟合良好;经过验证,利用耗水模型计算的预测值与真实值整体误差率均小于10%,说明耗水模型均具有一定的可靠性。【结论】总结了酸枣的耗水规律,揭示了其耗水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构建了耗水预测模型,经验证,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干液流 野生酸枣 预测模型 耗水量 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白杨雄花发育特征及少粉型种质选择与成因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春鹏 张晓华 +4 位作者 徐振华 杜克久 李计达 李向军 李新利 《浙江林业科技》 2021年第4期10-14,共5页
为了避免或减少由于毛白杨Populustomentosa种植造成的花粉危害,本研究以初选的1601、1602、1603、15号、5号、7号、11号、14号、LE01九份毛白杨雄株优良种质为研究对象,以毛白杨1316为对照,监测了其雄花花序的发育进程,调查了其花序形... 为了避免或减少由于毛白杨Populustomentosa种植造成的花粉危害,本研究以初选的1601、1602、1603、15号、5号、7号、11号、14号、LE01九份毛白杨雄株优良种质为研究对象,以毛白杨1316为对照,监测了其雄花花序的发育进程,调查了其花序形状及散粉情况,并对各发育时期的花药进行了解剖观察。结果表明:(1)毛白杨雄株花序于2月中旬开始膨大、伸长,3月上中旬,花药开裂并开始散粉,散粉时间为5 d左右;毛白杨雄株花序从花芽膨大、伸出到干枯脱落持续30 d左右。(2)11号、1603、1601、7号种质的花序体积较大;1603、15号、1602、5号以及7号种质花序的散粉鲜质量和干质量较低,其中以1603和15号种质的最低。(3)少粉型毛白杨种质的花药一般在中后期发育迟滞,干瘪,花粉粒粘连,而且花药的开裂率低,导致其无法正常散粉。综上所述,本研究初步筛选出了少粉型毛白杨种质5份,并初步探究了其产粉少的原因,为无花粉或少粉型雄株毛白杨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白杨 雄株 少粉型 种质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樟子松深根苗根系Logistic生长模型的构建与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春鹏 滑磊 +4 位作者 李澍贵 王鑫 李向军 徐振华 高云昌 《浙江林业科技》 2022年第5期119-123,共5页
林木超深栽造林技术能够有效提高干旱沙地的造林成效,其中,深根苗快速培育技术是其核心和关键技术之一。了解深根苗根系生长规律,是进一步利用有效栽培措施,加快深根苗根系垂直生长速度,缩短其育苗周期的前提。本研究以3年生樟子松Pinus... 林木超深栽造林技术能够有效提高干旱沙地的造林成效,其中,深根苗快速培育技术是其核心和关键技术之一。了解深根苗根系生长规律,是进一步利用有效栽培措施,加快深根苗根系垂直生长速度,缩短其育苗周期的前提。本研究以3年生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为研究对象,利用20 cm、40 cm、60 cm、80 cm、100 cm 5种长度导根筒培育深根苗,通过对其根系长出导根筒时间的调查,构建Logistic生长模型,分析总结其根系的垂直生长规律。结果显示:(1)樟子松深根苗根系垂直生长符合“慢-快-慢”的特点,其中,根系从移栽至导根筒到生长至20 cm,生长速度最为缓慢,仅为0.17 cm·d^(-1),根系由20 cm生长到40 cm,生长速度最快,达到3.4 cm·d^(-1),之后生长速度逐渐降低;(2)以根系垂直长度为因变量,以生长天数为自变量,构建了樟子松深根苗根系垂直生长Logistic生长模型,其决定系数R2=0.9582,说明模型拟合良好;(3)利用构建的生长模型,将其根系垂直生长划分为4个阶段--渐增期(0~25 d)、速生期(26~46 d)、缓增期(47~67 d)和渐停期(68 d之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根苗 Logistic生长模型 根系垂直生长 樟子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早熟梨新品种——美玉
14
作者 郭伟珍 赵京献 《中国果业信息》 2022年第11期65-65,共1页
“美玉”是从“金二十世纪”ד金花4号”的后代中选育出的中早熟梨新品种。2020年7月获得农业农村部植物新品种权授权。该品种果实扁圆形,果形指数0.93,平均单果重252 g。果梗长4.2 cm,粗0.38 cm。果皮薄,绿黄色,果锈少。果点中... “美玉”是从“金二十世纪”ד金花4号”的后代中选育出的中早熟梨新品种。2020年7月获得农业农村部植物新品种权授权。该品种果实扁圆形,果形指数0.93,平均单果重252 g。果梗长4.2 cm,粗0.38 cm。果皮薄,绿黄色,果锈少。果点中等大小,密度中等。萼片脱落。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5%~14.3%,果实硬度5.7 kg/cm^(2),可滴定酸含量0.2%。果肉乳白色,松脆多汁,风味甘甜,品质上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均单果重 植物新品种权 早熟梨 果形指数 果实硬度 果锈 果梗 可滴定酸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梨优质早熟新品种——迎秋
15
作者 赵佗 赵京献 《中国果业信息》 2023年第1期69-69,共1页
迎秋是以黄冠为母本、以金花4号为父本杂交选出的多抗、优质早熟梨新品种。2020年7月获得植物新品种保护权,品种权号:CNA20181086.1。该品种平均单果重210 g,果实圆形,果形指数0.88。果梗短,平均长2.5 cm,粗度中等,梗洼深度中等,萼洼深... 迎秋是以黄冠为母本、以金花4号为父本杂交选出的多抗、优质早熟梨新品种。2020年7月获得植物新品种保护权,品种权号:CNA20181086.1。该品种平均单果重210 g,果实圆形,果形指数0.88。果梗短,平均长2.5 cm,粗度中等,梗洼深度中等,萼洼深度中等,脱萼。果面绿黄色,光滑无锈,外观漂亮,果点小,密度中等。果皮较薄,果心小。果肉黄白色,肉质细脆,汁多,石细胞少,甘甜,品质上等,硬度7.5 kg/cm^(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3%,可滴定酸含量0.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肉黄白色 植物新品种保护 平均单果重 果形指数 石细胞 果点 黄冠 果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