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1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虚拟仿真在无机非金属材料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
作者 王静 杨金萍 王春梅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07-108,112,共3页
论述了将虚拟仿真教学引入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实践教学的必要性,为克服传统实践教学存在的局限性,结合虚拟仿真技术建立了虚拟实践教学平台,以提高学生主动思考和动手能力,促进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本科虚拟仿真实践教学发展。
关键词 虚拟仿真 实践教学 创新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庆达 王建省 +2 位作者 苏新悦 赵英娜 曾雄丰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5-70,共6页
金属-有机框架(MOFs)是一种由金属离子团簇和有机配体通过配位键桥连形成的多孔晶态材料,具有高孔隙率、高比表面积、易于功能化修饰等特点,在气体吸附、催化、传感、医药等方面都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然而,MOFs材料的不同合成方法往往... 金属-有机框架(MOFs)是一种由金属离子团簇和有机配体通过配位键桥连形成的多孔晶态材料,具有高孔隙率、高比表面积、易于功能化修饰等特点,在气体吸附、催化、传感、医药等方面都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然而,MOFs材料的不同合成方法往往会直接影响材料形貌并导致其性能差异,通过改变合成方法,能够显著改变材料性能并应用于不同领域。综述总结了近年来MOFs材料的多种合成方法及其典型应用进展,并探讨了不同合成方法的优缺点,最后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框架 合成方法 催化 吸附 传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热塑性弹性体/纳米无机粒子三元复合材料的增韧增强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杨帆 贾悦欣 +2 位作者 张然 陈兴刚 桑晓明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112-116,共5页
介绍了聚合物/热塑性弹性体/纳米无机粒子三元复合材料的形态结构及增韧机理,分析了热塑性弹性体、纳米无机粒子、加工工艺、界面性能4个方面对聚合物/热塑性弹性体/纳米无机粒子三元复合材料形态和性能的影响。热塑性弹性体和纳米无机... 介绍了聚合物/热塑性弹性体/纳米无机粒子三元复合材料的形态结构及增韧机理,分析了热塑性弹性体、纳米无机粒子、加工工艺、界面性能4个方面对聚合物/热塑性弹性体/纳米无机粒子三元复合材料形态和性能的影响。热塑性弹性体和纳米无机粒子对聚合物有协同增韧增强作用,加料顺序是形态结构的最主要影响因素,聚合物的力学性能非常依赖热塑性弹性体和纳米无机粒子在聚合物中的存在形态。最后,展望了该体系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复合材料 增韧 增强 形态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过渡金属氧化物材料在能源环境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6
4
作者 张一江 倪洁 +4 位作者 张利芳 张红燕 魏恒勇 卜景龙 陈敏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12,共12页
过渡金属氧化物材料具有还原活性高、价态多变及稳定性好、耐腐蚀、耐高温等优异特性,加之多孔材料具有比表面积大和孔容、孔隙率高、密度低及热导率低等特点,使得多孔过渡金属氧化物材料在光催化、传感、能量储存与转化等领域展现出广... 过渡金属氧化物材料具有还原活性高、价态多变及稳定性好、耐腐蚀、耐高温等优异特性,加之多孔材料具有比表面积大和孔容、孔隙率高、密度低及热导率低等特点,使得多孔过渡金属氧化物材料在光催化、传感、能量储存与转化等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从多孔过渡金属氧化物材料的结构及其特性出发,较详尽地介绍了近年来,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Ti、Cr、Mn、Fe、Co、Ni、Cu及Zn等过渡金属元素基多孔氧化物材料在环境及能源领域应用研究方面的成果,同时阐述了其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渡金属氧化物 多孔材料 锂离子电池 气体传感器 光催化 超级电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板法制备三维有序大孔无机材料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黄超 张明熹 +8 位作者 李锋锋 韩丽营 金坤 谷莹蕾 王志明 王传璐 刘文静 王伟 沈毅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5-67,72,共4页
主要介绍了各类模板法制备三维有序大孔(3DOM)无机材料的研究现状,详细说明了各类模板法的优劣性及其发展应用,为深入探索和研究3DOM无机材料提供了有用的参考信息。
关键词 三维有序大孔无机材料 模板法 制备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TiO_(3)/g-C_(3)N_(4)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压电光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邢子翱 赵慧珍 +2 位作者 庆达 王建省 曾雄丰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7-124,共8页
采用Ba(OH)_(2)·8H_(2)O、TiO_(2)通过水热—煅烧法制备四方相BaTiO_(3)。以三聚氰胺为前驱体,热缩聚法制备g-C_(3)N_(4)。简单研磨制备不同质量分数BaTiO_(3)/g-C_(3)N_(4)压电光催化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 采用Ba(OH)_(2)·8H_(2)O、TiO_(2)通过水热—煅烧法制备四方相BaTiO_(3)。以三聚氰胺为前驱体,热缩聚法制备g-C_(3)N_(4)。简单研磨制备不同质量分数BaTiO_(3)/g-C_(3)N_(4)压电光催化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紫外—可见漫反射吸收光谱(UV-Vis)对样品结构、形貌、光学性能进行表征。在模拟太阳光与超声波作用下降解罗丹明(Rh B),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压电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10%BaTiO_(3)/g-C_(3)N_(4)光吸收性能最好,压电光催化性能最优,100 min内对Rh B降解率为97.81%,是g-C_(3)N_(4)降解速率的1.48倍。捕获剂实验表明,压电光催化条件下·OH与·O_(2)^(-)为主要活性物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酸钡 类石墨相氮化碳 压电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钴锰酸锂三元正极材料的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安瑞 王春梅 +3 位作者 王一飞 张若楠 宋振浩 苏丹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2,共12页
锂离子电池的容量、循环寿命和安全性等性能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正极材料。镍钴锰酸锂(NCM)三元正极材料具有能量密度高、成本低、相对安全等优点而备受关注。但阳离子混排、界面副反应、不可逆相变等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电池的循环和倍... 锂离子电池的容量、循环寿命和安全性等性能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正极材料。镍钴锰酸锂(NCM)三元正极材料具有能量密度高、成本低、相对安全等优点而备受关注。但阳离子混排、界面副反应、不可逆相变等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电池的循环和倍率等性能。综述了NCM正极材料的结构特点、问题成因,并从掺杂、表面包覆、单晶和浓度梯度结构等角度探讨了其改性研究情况,对其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三元正极材料 镍钴锰酸锂 掺杂和包覆 结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梯度掺杂半导体材料光催化研究进展
8
作者 庆达 苏新悦 +3 位作者 王晓宇 彭俊淇 王建省 赵英娜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2,共12页
提高光生载流子的分离效率是提升半导体材料光催化性能的有效途径之一。通常通过构建内建电场的方式来实现。然而,传统的异质结结构构建内建电场时需要半导体的能级相匹配,并且合成方式必须能够产生良好的界面接触,受到诸多条件限制。... 提高光生载流子的分离效率是提升半导体材料光催化性能的有效途径之一。通常通过构建内建电场的方式来实现。然而,传统的异质结结构构建内建电场时需要半导体的能级相匹配,并且合成方式必须能够产生良好的界面接触,受到诸多条件限制。产生内建电场的另一种方法是构建同质结结构的内建电场,使用带隙相等但掺杂水平不同的同种半导体相互接触连接构成的同质结结构,相比于异质结,同样可以有效促进光生载流子的分离,而且由于只需要使用单一半导体材料,同质结的制备更为简便,已经在太阳能电池、光催化分解水制氢等诸多领域被应用。构建同质结结构最常用的一种方法是通过梯度掺杂在材料内部引入掺杂元素浓度阶梯式分布。文章介绍了梯度掺杂同质结半导体材料的光催化机理,并概述了梯度掺杂的不同掺杂方式及其在光催化领域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度掺杂 掺杂方式 掺杂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铝基微波陶瓷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李媛媛 舒景坤 +1 位作者 董桂霞 孙伟娜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78-183,216,共7页
采用常压烧结法制备氧化铝陶瓷样品,通过添加CaO-MgO-SiO2(CMS)烧结助剂来降低氧化铝陶瓷的烧结温度。通过设计实验改变烧结助剂的配比来研究其对氧化铝陶瓷性能的影响,以制备出高致密度、介电常数稳定、介电损耗低的氧化铝陶瓷。利用D/... 采用常压烧结法制备氧化铝陶瓷样品,通过添加CaO-MgO-SiO2(CMS)烧结助剂来降低氧化铝陶瓷的烧结温度。通过设计实验改变烧结助剂的配比来研究其对氧化铝陶瓷性能的影响,以制备出高致密度、介电常数稳定、介电损耗低的氧化铝陶瓷。利用D/MAX-2000/PC型X射线衍射仪来分析氧化铝陶瓷的相组成,利用S-4800型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来观察氧化铝陶瓷的微观形貌,利用6500B精密阻抗分析仪测试氧化铝陶瓷的介电性能。结果表明:当MgO的添加量为0.3%(质量分数,下同),当CaO的添加量为1.0%时,样品的介电性能最好(介电常数εr≈9.5,介电损耗tanδ<10-4),其致密度也较高(表观密度达3.7 g·c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铝陶瓷 烧结助剂 致密度 介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尾矿粉/秸秆纤维素/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侯桂香 于守武 +2 位作者 李婷婷 王浩然 桑晓明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84-87,120,共5页
采用甲苯和乙醇萃取,碱液、过氧化氢溶液浸泡提取的秸秆纤维素和用硅烷偶联剂KH560表面改性处理的尾矿粉,作为添加剂加入到环氧树脂(E-44)固化体系中,制备尾矿粉/秸秆纤维素/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并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热性能、结构与... 采用甲苯和乙醇萃取,碱液、过氧化氢溶液浸泡提取的秸秆纤维素和用硅烷偶联剂KH560表面改性处理的尾矿粉,作为添加剂加入到环氧树脂(E-44)固化体系中,制备尾矿粉/秸秆纤维素/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并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热性能、结构与形态进行测试与表征。结果表明:纤维素的(—OH)结构已经部分参与到环氧树脂的固化反应中。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热稳定性随秸秆纤维素和尾矿粉的加入而增加,冲击强度最高的配方为纤维素质量分数为5%,尾矿粉质量分数为10%,冲击强度为1.096 kJ/m2;拉伸强度则随尾矿粉的加入而下降。SEM分析表明:秸秆纤维素及尾矿粉的存在使得断面呈现出韧窝结构,复合材料体系产生相界面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纤维 尾矿粉 环氧树脂 复合材料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气气氛下MgAl_2O_4/SiC材料的反应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魏军从 高春辉 +3 位作者 黄建坤 吉秀梅 艾丽 涂军波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602-1605,1613,共5页
为了研究氮气气氛下MgAl2O4/SiC材料的反应性能及硅粉的影响,将添加硅粉前后的MgAl2O4-SiC材料在流动氮气中经1600℃保温3 h烧成,对烧结后的试样进行XRD、SEM和EDS分析。研究发现:两者材料的主要物相均为镁铝尖晶石、碳化硅、氮化硅。... 为了研究氮气气氛下MgAl2O4/SiC材料的反应性能及硅粉的影响,将添加硅粉前后的MgAl2O4-SiC材料在流动氮气中经1600℃保温3 h烧成,对烧结后的试样进行XRD、SEM和EDS分析。研究发现:两者材料的主要物相均为镁铝尖晶石、碳化硅、氮化硅。不添加硅粉的试样中生成的氮化硅呈长径比较大的纤维状,其生长过程符合VS生长机制;添加硅粉后的试样中生成的氮化硅根部呈柱状,顶部呈锥状,其生长是LS和VS生长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另外,氮化烧成时MgAl2O4/SiC反应界面层中会发生离子互扩散,可能生成少量堇青石,并且C4-、Al3+、Mg2+较O2-、Si4+具有更大的扩散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Al2O4-SiC材料 氮气气氛 氮化硅 生长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孔TiN纳米材料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利芳 魏恒勇 +3 位作者 卜景龙 陈敏 刘会兴 倪洁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7,13,共8页
氮化钛(TiN)材料具有高熔点、高硬度、耐磨损、耐酸碱腐蚀及良好的导电性和生物相容性等优异特性,加之介孔材料具有均一且连续可调的纳米级孔径尺寸、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孔容等特点,使介孔TiN纳米材料在催化、光催化、储能等领域展现出广... 氮化钛(TiN)材料具有高熔点、高硬度、耐磨损、耐酸碱腐蚀及良好的导电性和生物相容性等优异特性,加之介孔材料具有均一且连续可调的纳米级孔径尺寸、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孔容等特点,使介孔TiN纳米材料在催化、光催化、储能等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从介孔氮化钛纳米材料的结构及其特性出发,较详尽地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介孔TiN纳米材料在应用研究方面的最新成果,综述了近年来该材料的合成方法,主要包括模板法和无模板法,同时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钛 介孔材料 纳米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辐射红外陶瓷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被引量:11
13
作者 王黔平 郭相雄 +2 位作者 王若鑫 张家生 吴卫华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37-442,共6页
陶瓷材料有着优良的红外辐射性能,是一种绿色环保型材料,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综述了国内外高辐射红外陶瓷材料的研究概况,同时较深入的探讨了红外辐射产生机理,分别介绍了高辐射陶瓷材料在加热节能、医疗保... 陶瓷材料有着优良的红外辐射性能,是一种绿色环保型材料,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综述了国内外高辐射红外陶瓷材料的研究概况,同时较深入的探讨了红外辐射产生机理,分别介绍了高辐射陶瓷材料在加热节能、医疗保健、航天航空、建筑、抗菌、红外导电导热等方面的应用情况,最后对高辐射红外陶瓷材料未来研究发展的趋势作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辐射 陶瓷材料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S/弹性体/Nano-TiO2复合材料形态及力学性能 被引量:3
14
作者 贾悦欣 杨帆 +2 位作者 张然 陈兴刚 桑晓明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0-12,81,共4页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PS/弹性体/nano-TiO2复合材料,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材料刻蚀断面和冲击断面的形貌,电子万能拉伸试验机及组合冲击试验机分别表征材料的拉伸和冲击性能,研究对比PS/SEBS/nano-TiO2和PS/SEBS-g-MAH/nano-TiO...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PS/弹性体/nano-TiO2复合材料,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材料刻蚀断面和冲击断面的形貌,电子万能拉伸试验机及组合冲击试验机分别表征材料的拉伸和冲击性能,研究对比PS/SEBS/nano-TiO2和PS/SEBS-g-MAH/nano-TiO2复合材料的形态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PS/SEBS/nano-TiO2复合材料刻蚀断面的分散相SEBS粒径在0.6~1.4 μm之间,而PS/SEBS-g-M AH/nano-TiO2复合材料分散相SEBS-g-MAH粒径显著减小,在0.5 μm以下.与PS/SEBS/nano-TiO2复合材料相比,PS/SEBS-g-MAH/nano-TiO2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降低幅度减弱,在弹性体质量分数为16%时缺口冲击强度提高20%.复合材料冲击断面显示SEBS-g-MAH粒子比SEBS粒子更细微、更均匀地分散在PS基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 SEBS SEBS-G-MAH NANO-TIO2 形态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堇青石-莫来石-钛酸铝窑具复合材料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赵英娜 任江 +3 位作者 常刚 刘刚 宋海伯 张文丽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8-51,共4页
将钛酸铝作为添加剂加入到堇青石-莫来石窑具材料中,可有效解决目前窑具使用中抗热震性能差和使用寿命短等问题。本文从原料配方、制备工艺及微观组织结构分析等方面对堇青石-莫来石-钛酸铝复合材料的性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将钛酸铝作为添加剂加入到堇青石-莫来石窑具材料中,可有效解决目前窑具使用中抗热震性能差和使用寿命短等问题。本文从原料配方、制备工艺及微观组织结构分析等方面对堇青石-莫来石-钛酸铝复合材料的性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莫来石含量51%、钛酸铝含量15%,堇青石含量34%经过1380℃烧成的试样显气孔率为25%,吸水率约为20%,体积密度1.74 g/m3,体积密度较高;通过XRD结果分析,高温条件下与莫来石复合的钛酸铝晶型保持良好,SEM测试结果显示试样的微观结构致密、均匀,烧结程度高。抗热震实验结果表明:钛酸铝含量为10%,经1380℃烧成的试样经5次热震后的抗折强度仍高达9.44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堇青石 莫来石 钛酸铝 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压烧结法制备金刚石/铜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秋香 董桂霞 +1 位作者 陈惠 李尚劼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66-69,共4页
采用超高压烧结法制备了金刚石/铜复合材料。研究了烧结温度、烧结压力及保温时间等因素对复合材料成分、界面状态和热导率的影响。利用XRD、SEM及EDS分析了金刚石/铜复合材料的相组成、微观形貌及界面结合状态。通过拉曼光谱对金刚石/... 采用超高压烧结法制备了金刚石/铜复合材料。研究了烧结温度、烧结压力及保温时间等因素对复合材料成分、界面状态和热导率的影响。利用XRD、SEM及EDS分析了金刚石/铜复合材料的相组成、微观形貌及界面结合状态。通过拉曼光谱对金刚石/铜复合材料中金刚石的石墨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金刚石体积分数为65%时,烧结温度在1300℃时致密度可达98.8%,热导率达到200W/(m·K)。金刚石体积分数为50%,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热导率有所增加,在1200℃保温10min,热导率可达240W/(m·K)。金刚石在超高压烧结中未发生石墨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压烧结 金刚石/铜复合材料 热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盐体系发光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晶华 李锋锋 +5 位作者 张一江 张明熹 吴明明 杨金萍 郑晓华 沈毅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7-9,共3页
介绍了焦磷酸锶、磷酸镧、卤磷酸盐、磷酸锌等体系磷酸盐发光材料的研究进展,总结了制备方法,对磷酸盐发光材料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为深入探索和研究磷酸盐体系发光材料提供了有用的参考信息。
关键词 磷酸盐 发光 制备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硼酸盐发光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金萍 张明熹 +5 位作者 孙志成 李锋锋 李晶华 吴明明 郑晓华 沈毅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3,8,共4页
近年来,硼酸盐发光材料成为发光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主要介绍了硼酸锌、硼酸铝、硼酸钡、硼酸铋、硼酸锶体系发光材料的研究状况及制备方法,并对硼酸盐发光材料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硼酸盐 稀土 发光材料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弃环氧塑封材料的资源化利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婷婷 张志明 +1 位作者 秦世若 张晓蒙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21-124,共4页
将电子封装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环氧模塑料球磨成200目的粉末,用硅烷偶联剂KH-560进行表面改性后,添加到高密度聚乙烯(HDPE)中制备成复合材料。红外测试表明,KH-560与废弃环氧模塑料粉末之间具有明显的相互作用。改性废弃环氧模塑料粉末与... 将电子封装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环氧模塑料球磨成200目的粉末,用硅烷偶联剂KH-560进行表面改性后,添加到高密度聚乙烯(HDPE)中制备成复合材料。红外测试表明,KH-560与废弃环氧模塑料粉末之间具有明显的相互作用。改性废弃环氧模塑料粉末与基体HDPE具有更好的相容性,在对HDPE基本性能(强度、韧性、加工流动性等)影响不大的前提下,改性废弃环氧模塑料粉末的添加量可达20%,而未改性废弃环氧模塑料粉末的添加量仅为5%。废弃环氧模塑料粉末的添加对基体HDPE具有增强作用,与纯HDPE相比,复合材料拉伸强度的增幅接近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环氧模塑料 高密度聚乙烯 复合材料 表面改性 资源化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废弃物制备铁氧体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文毅 郑晓华 +7 位作者 王伟 张明熹 蔡永丰 张雁江 王传璐 李锋锋 沈毅 马雪刚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6-18,共3页
主要针对电镀、湿法冶金、钢铁生产、废旧电池等所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分析了各种废弃物的特点和危害,阐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固体废弃物制备铁氧体材料的研究进展。根据废弃物的特点,制备铁氧体材料的方法主要分为干法和湿法。简述了铁氧体... 主要针对电镀、湿法冶金、钢铁生产、废旧电池等所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分析了各种废弃物的特点和危害,阐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固体废弃物制备铁氧体材料的研究进展。根据废弃物的特点,制备铁氧体材料的方法主要分为干法和湿法。简述了铁氧体材料的应用和研究手段,指出了铁氧体材料对解决环境问题的意义,以及对铁磁性材料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废弃物 铁氧体 研究手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