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BERT模型的网站敏感信息识别及其变体还原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符泽凡 姚竟发 滕桂法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105-112,共8页
针对各类网站为了避免被检测到敏感信息,网站内的文字常采用变体词对敏感词词库进行规避。为解决这一问题,文中提出一种基于BERT模型结合变体字还原算法的网站敏感信息识别的方法。该方法将针对文本中的变体词进行还原,通过采用BERT模... 针对各类网站为了避免被检测到敏感信息,网站内的文字常采用变体词对敏感词词库进行规避。为解决这一问题,文中提出一种基于BERT模型结合变体字还原算法的网站敏感信息识别的方法。该方法将针对文本中的变体词进行还原,通过采用BERT模型对文本内容进行向量化,并将其输入由Bi LSTM层和CNN层构成的模型进行训练,从而实现对网站内敏感信息及其变体词的识别。实验结果显示,变体词还原的正确率较高,通过BERT模型获取的文本向量在文本分类任务中表现出色。与其他模型相比,BERT-Bi LSTM-CNN模型在网站敏感信息识别任务中表现出更高的准确率、召回率和F1值,呈现明显的提升。文中模型为变体词还原问题和敏感信息识别领域提供了参考和支持,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站 敏感信息 变体词 BERT 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 卷积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TK和IMU的多行播种定位系统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昱婷 张康宁 +1 位作者 滕桂法 么炜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2-100,共9页
在耕种过程中,为了保持株距行距一致性、使作物长势均匀,提高后续管理便捷性,以及提高粮食产量,需要精确记录植株空间位置分布信息。为提高植株位置定位精度,本研究设计1种基于双天线RTK和IMU的多行精播机播种定位系统,利用RTK/IMU组合... 在耕种过程中,为了保持株距行距一致性、使作物长势均匀,提高后续管理便捷性,以及提高粮食产量,需要精确记录植株空间位置分布信息。为提高植株位置定位精度,本研究设计1种基于双天线RTK和IMU的多行精播机播种定位系统,利用RTK/IMU组合定位方式检测系统定位坐标及航向,通过落种检测模块判断落种状态,完成落种数据提取以及定位数据的采集,并设计了基于双天线RTK和IMU的播种定位算法,结合卡尔曼滤波融合算法获取播种机位置和姿态,根据排种机构与RTK天线及IMU相对位置,设计基于相对排种器位置模型的落种位置解算算法,实现各排种单体落种位置实时解算。实验表明系统在进行直线播种时作业速度在7 km/h以内或在进行弯道播种时作业速度在3 km/h以内时,能准确测量落种位置,均方根误差均小于30 mm,可以满足在精密播种过程中对落种位置预测精度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种定位系统 RTK/IMU组合定位 双天线RTK 卡尔曼滤波 弯道播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视觉的黄瓜新鲜度检测方法研究
3
作者 于聪 张昱婷 滕桂法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4-120,共7页
人工挑拣黄瓜费时费力,黄瓜自动挑拣可大大提高黄瓜的生产效率,目前还没有看到黄瓜自动挑拣过程中准确检测其果实新鲜度方面的有效方法。本研究提出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黄瓜新鲜度检测方法,采用RGB图像分析法提取颜色特征,利用连通区域... 人工挑拣黄瓜费时费力,黄瓜自动挑拣可大大提高黄瓜的生产效率,目前还没有看到黄瓜自动挑拣过程中准确检测其果实新鲜度方面的有效方法。本研究提出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黄瓜新鲜度检测方法,采用RGB图像分析法提取颜色特征,利用连通区域标记法计算瓜刺个数特征,借助灰度共生矩阵法提取纹理特征,利用支持向量机算法对黄瓜新鲜度进行了分类识别。在宁阳大刺黄瓜320个图像数据上的平均识别准确率达到98.43%,表明本研究提出的黄瓜新鲜度检测方法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视觉 黄瓜分挑 特征提取 SV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收割机省内协同调度优化策略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子康 张璠 +3 位作者 滕桂法 李政 王梓怡 马世纪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23-32,共10页
针对目前多机多地块间调度作业存在效率低、成本高等问题,该研究构建了以收割机地块间转移成本最小为目标的协同调度模型,设计了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收割机协同调度优化算法(inter-regional collaborative optimization scheduling algor... 针对目前多机多地块间调度作业存在效率低、成本高等问题,该研究构建了以收割机地块间转移成本最小为目标的协同调度模型,设计了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收割机协同调度优化算法(inter-regional collaborative optimization scheduling algorithm based on 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DRL-ICOSA)。首先分析收割机调度作业的马尔可夫决策过程,构建基于注意力机制的策略网络和价值网络,在随机采样策略中引入动态高斯噪声,以避免训练初期陷入局部最优,同时提高网络模型的鲁棒性;接着采用近端策略优化算法(proximal policy optimization,PPO)训练网络模型;最后利用测试集验证DRL-ICOSA算法,得到收割机优化调度方案。基于有效作业时长40和24 h、农机调度中心位于作业区域中心和区域边缘的4种组合作业场景下,采用DRL-ICOSA算法、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粒子群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和模拟退火算法(simulated annealing,SA)计算调度策略并进行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当调度中心位于区域中心或边缘时,有效作业时长为40 h,DRL-ICOSA算法相较于GA、PSO和SA算法,平均调度成本降幅不少于13.9%;有效作业时长为24 h,平均调度成本降幅不少于11.5%。当作业时长为40或24 h时,调度中心位于区域中心,DRL-ICOSA算法相较于GA、PSO和SA算法,平均调度成本降幅不少于12.3%;调度中心位于区域边缘时,DRL-ICOSA算法相较于GA、PSO和SA算法,平均调度降幅不低于11.5%。因此,有效作业时长为40或24 h、调度中心位于区域中心或边缘时,相比其他3种算法,DRL-ICOSA算法均能计算得到最低的调度成本。这一研究结果可为收割机省内协同作业提供科学合理的调度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 优化算法 路径规划 深度强化学习 协同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多维视角融合视觉转换器的食品气调枕形包装漏气检测 被引量:1
5
作者 郭向东 刘天真 +1 位作者 李聪聪 滕桂法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3-320,共8页
食品气调枕形包装被广泛用于农产品的贮藏、运输和消费全流程,尽管工厂广泛使用的现代包装机械和人工检验手段减小了漏气风险,但是封口缺陷、贮藏和运输中的挤压、人工检验时的人为差错等造成漏气甚至瘪袋的情况时有发生,变质的袋内食... 食品气调枕形包装被广泛用于农产品的贮藏、运输和消费全流程,尽管工厂广泛使用的现代包装机械和人工检验手段减小了漏气风险,但是封口缺陷、贮藏和运输中的挤压、人工检验时的人为差错等造成漏气甚至瘪袋的情况时有发生,变质的袋内食品既影响了消费者身体健康又导致厂商声誉受损。该文针对食品气调枕形包装的漏气检测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维视角融合的Vision Transformer漏气检测方法(multi-dimentional fusion vision transformer,MdF-ViT)。通过包装袋的主视角、侧视角和俯视角的融合,提取3个视角包装袋轮廓特征,综合判断包装袋形变量,完成对枕形包装的漏气检测。对样本A、样本B、样本C的测试结果表明,该种模型准确率均达到97.5%,F1值分别达到97.6%、97.6%和97.4%。该研究提出的模型可以有效应用于工厂生产并节约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 气调包装 枕形包装袋 检测 Vision Transform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